新农科背景下少数民族地区农业类高校动物药学专业思想教育探索

作者: 韩俊成 李亚丽 戴小华 吾买尔江·牙合甫 弓超 杨莉 刘来珍 鞠牧洁 罗万和

摘要 在新农科建设的背景下,新疆农业大学动物医学学院结合区域实际,针对少数民族地区农业类高校动物药学专业专业认同度低、学生专业兴趣不高的现象,通过剖析目前专业思想教育存在的问题,开展新生教育、全过程渗透、整合资源,协同进行专业思想教育,科学规划教育时间、创新教育形式,融合就业指导、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思想教育。针对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的特点,开展全过程帮扶等措施,探索了少数民族地区农业类高校动物药学专业思想教育模式,有效改善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状态和专业认同度,旨在为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农业类相关专业的专业思想教育提供借鉴。

关键词 动物药学;专业思想教育;少数民族地区;新农科;农业类高校

中图分类号 S-0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0517-6611(2023)21-0265-05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3.21.062

Exploration on the Ideological Education of Animal Pharmacy Major in Agricultural Universities in Minority Area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Agriculture Science—Taking Xinji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HAN Juncheng1,2, LI Yali1, DAI Xiaohua1 et al

(1.College of Animal Medicine, Xinji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Urumqi,Xinjiang830052;2.Xinjiang Key Laboratory of Research and Creation of New Drugs for Herbivores, Urumqi,Xinjiang830052)

Abstract In the context of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agriculture science, based on the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aiming at the phenomena of low professional recognition and low professional interest of students in animal pharmacy major of agricultural universities in minority areas, College of Animal Medicine of Xinji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analyzed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urrent professional ideological education. Through the freshman education, the whole process infiltration and resources’ integration, we coordinated professional ideological education, scientifically planed education time, innovated the education forms,and integrated employment guidanc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professional ideological education.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thnic students, a series of measures such as the whole process of assistance were taken. The model of implementing ideological education in animal pharmacy major of agricultur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minority areas was explored, which effectively improved the learning status and professional recognition of ethnic students was explored,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the professional ideological education of agriculturalrelated majors in minority areas in China.

Key words Animal pharmacy;Professional ideological education;Minority areas;New agriculture;Agricultural universities

新时期农业类高校应以“强农兴农”为责任担当,以新农科建设作为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以专业建设为核心内容,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学科专业人才优势,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人才技术支撑。促进学生热爱专业和热爱学习是实施新时期农业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保障[1-2]。对地方高等农业院校而言,建立一套促进学生热爱专业和热爱学习的体系就显得至关重要。动物药学专业是在动物医学专业和药学专业的基础上建立的交叉专业,在兽药研发、标准化和动物性食品安全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随着国内兽药企业的高速发展,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未来实现企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将是我国兽药市场的发展方向。国际兽药企业硕腾(Zoetis)、礼蓝动保(ELAN)、默沙东动保(MSD)加大了行业的竞争和对产品质量的提升,国内兽药企业对兽药研发和兽药质量提升的需求不断增长,对动物药学专业人才的要求也随之提高[3]。我国开设动物药学专业的本科院校从2017年的16所增加到2022年的24所[4]。新疆农业大学开设了动物药学专业,为新疆地区培养兽药专业人才。随着畜牧养殖业的发展,对优质兽药产品的需求不断提高。新疆地区畜牧业发达,但本地兽药企业的研发能力有待加强,因而对动物药学专业人才十分渴求,同时也对动物药学专业人才培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经过就业回访发现,毕业5年内学生从事动物药学相关工作的人数不足1/5,少数民族学生的人数不足1/10,走访发现很多毕业生对专业的认同度需要提高。以新疆农业大学为例,笔者调研分析了少数民族地区农业高校动物药学学生,尤其是少数民族学生专业兴趣不高的原因,并结合新农科建设背景,探索开展少数民族地区农业高校动物药学专业思想教育的途径,旨在为动物药学专业思想教育提供有益的借鉴。

专业思想是指大学生对所学专业的总体认知,包括大学生对所学专业的培养目标要求、学习动机、满意度、心理适应能力以及未来职业规划等方面,是学生选择专业、进行专业学习和从事专业工作的思想基础,也是专业思想教育的根本点和出发点[6]。为了更好地开展专业思想教育,针对新疆农业大学2021级动物药学专业学生,在开展专业教育前后分别进行了问卷调查。新疆农业大学动物医学学院2021级动物药学专业学生共92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45人,占48.9%。在开展调研的同时,通过该校招生就业部门对已经毕业的学生进行回访,重点回访了2017—2022年毕业生,结合教师访谈,总结了新疆农业大学动物药学专业思想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制定了相应措施。

1 动物药学专业思想教育面临的问题

1.1 专业吸引力不强,学生对动物药学专业缺乏积极的认识

动物药学专业属于涉农专业,在招生过程中与其他农学类专业类似,吸引力不强,同时受传统观念的影响,面临社会认可度较低的困境,且这种现象在地方高校更加严重。通过对2017—2022年动物药学专业学生的第一志愿填报率整理发现,第一志愿填报率不足10%。大类招生确定专业时甚至出现学生无人选择动物药学专业的现象,部分学生因成绩不好报考本专业,并非出于对本专业的热爱,这也导致这部分学生不热爱本专业,也缺乏学习兴趣。调研结果表明,报考动物药学专业时30%的考生没有经过认真考虑。上述现象在少数民族学生中更为严重,该比例达到60%。少数民族学生家长大多为新疆本地农牧民,缺乏指导志愿填报的知识储备,很难在专业填报、职业规划上给学生指导。因此,如何利用思想教育帮助学生树立专业信心,使其热爱动物药学专业,实现动物药学专业本科生转变专业认知,提升培养质量,为我国乡村振兴输送优质人才,促进兽药产业的发展和食品安全,对于少数民族地区涉农高校具有重要意义[7]。

1.2 学生专业思想不稳定,专业学习兴趣有待提高

由于部分动物药学专业学生经过专业调剂,个人兴趣与专业存在偏差,即使学校有大二转专业的政策,但由于受一些条件的限制,包括个人学习成绩排名、所转专业是否接收等,导致部分同学转专业失败,只能被动接受本专业,从而对动物药学专业缺乏兴趣,主动学习的动力不强,进而影响了专业学习的效果。据调查,15%的动物药学专业学生曾想过转专业,25%的学生对动物药学专业的发展前景缺乏信心,少数民族学生这2个数值分别为30%和45%。同时,调查结果也显示动物药学专业少数民族学生缺乏对自己的大学生涯规划,对自己的人生也缺乏明确的目标,这反映了少数民族学生受长期慢节奏生活方式和就业思维固化的影响较大。另外,少数民族学生对就业地点的限制要求较多,对就业前景的认识不够清晰,缺乏就业的积极主动性,故应该加强专业思想教育。

1.3 学生对专业前景缺乏了解,就业倾向功利化

少数民族地区农业类高校学生升学的比例相对偏低,2021年新疆农业大学动物药学专业考研成功率为43%。毕业生就业1年后从事本专业者极少,就业前景对动物药学专业学生学习兴趣的影响较大。动物药学专业毕业生的工资待遇与其他专业毕业生相比处于中下水平,本科生工资为3 000~5 500,平均4 400元,与其他行业相比并没有优势,且一些工作岗位的工作环境较差。此外,由于学生的社会阅历不足,对从事动物药学行业的认识和选择具有局限性,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新疆地区兽药生产厂家较少,这些因素共同叠加导致学生对动物药学专业的就业前景比较担忧,学习驱动力不强。调研显示,该校约60%的少数民族学生希望到政府部门或事业单位就业,特别是近几年疫情背景下学生到企业就业的意愿进一步下降,认为将来不会从事本专业,故而不重视动物药学专业课程学习,专业兴趣不高,因此对少数民族地区农业类高校动物药学专业学生进行专业思想教育十分迫切。

1.4 专业思想教育连续性和持续引导性不足

访谈中大部分教师容易将专业思想教育与专业认知教育混淆,认为专业思想教育与新生安全教育、适应教育类似,仅安排在第一学期的前6周开展。在专业思想教育中未征求新生意见和建议,虽然也会邀请专业教师作报告,学院领导进行培养方案介绍、播放专业相关现代企业视频、组织新生参观实验室等活动,让同学们进一步了解自己所学的专业,但时间集中、形式简单,忽视了新生对专业认识浅显,缺乏背景知识,更缺乏学习的兴趣与主动性,且动物药学专业新生中相当部分为专业调剂过来的,对该专业的了解较少。少数民族学生尤其是南疆学生背景知识有限,难以理解相关知识,单向灌输教学效果大打折扣,专业介绍会、座谈会等有时流于形式、时间短,缺乏针对性。新生入学阶段仅仅是专业认知教育,往后缺少持续的专业情怀培养,没有从专业认知到专业认同再到专业热爱的持久性和连贯性,效果大打折扣。综上所述,由于持续的专业思想教育没有跟上,学生面临着环境、专业、定位等问题,往往陷入被动学习,会产生严重的专业思想问题。

1.5 专业思想教育内容缺乏专业自豪感培育和少数民族学生个性化特色

动物药学专业属于动物医学专业大类,但其专业定位不同于动物医学专业,主要培养既能掌握药学基本理论与技能,又能从事动物药品配方、生产研发、药物残留检验、动物药品营销及药政管理等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8]。据调研,目前动物药学专业思想教育内容更偏向于动物医学专业认知,缺少动物药学本身的专业认同教育和专业情怀培养。对新时代学生的生长环境和观念特征缺乏针对性,同时也忽略少数民族学生的背景知识和语言理解力,缺少少数民族学生专业兴趣方面的内容,调查表明对所讲内容不感兴趣的同学比例约60%。由于少数民族学生在语言、生活成长环境及风俗习惯等方面与汉族学生存在差别,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将少数民族和汉族学生集中在一起开展传统的专业思想教育忽视了个体的差异,故而教育实效甚微。因此,在开展专业思想教育时,要尊重少数民族学生与汉族学生的差异,改变传统的专业思想教育方式,使少数民族学生和汉族学生都能够得到充分发展。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