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田县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作者: 程思佳 邵书慧摘要 开发乡村旅游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不仅可以带动外地人来乡村消费,拓宽农民的增收渠道,带动地区特色产业的发展,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还能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小康社会的形成。选取湖北省罗田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罗田县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的概况,分析其在乡村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优化罗田县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的对策建议:坚持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的乡村性原则,加大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力度,加大对旅游产品的投入和创新力度,注重对从业人员的培训和考核,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坚持乡村旅游资源开发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关键词 乡村旅游;旅游资源开发;问题分析;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 F 590.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2)01-0130-03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2.01.034
Study on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 Resources in Luotian County
CHENG Si-jia,SHAO Shu-hui
(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Yangtze University,Jingzhou,Hubei 434023)
Abstract Developing rural tourism resources and vigorously developing rural tourism can not only promote the consumption of foreigners in rural areas, broaden the channels of increasing farmers’ income, drive th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characteristic industries, narrow the income ga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but als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and the formation of a well-off society in an all-round way. This paper selects Luotian County in Hubei Province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ccording to the general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 resources in Luotian County, analy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process of rural tourism resources development, and puts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to optimize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 resources in Luotian County, mainly including insisting on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 resources we should strengthen the protection of traditional culture, increase the investment and innovation of tourism products, pay attention to the training and assessment of employees,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tourism infrastructure, and adhere to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 resources.
Key words Rural tourism;Tourism resources development;Problem analysis;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作者简介 程思佳(1998—),女,河南信阳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农村发展。通信作者,教授,从事农业经济理论与政策研究。
收稿日期 2021-04-25;修回日期 2021-05-31
随着近年来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开始对拥挤、喧嚣、空气污浊、节奏紧张、竞争激烈的城市生活环境产生厌倦,向往到静谧、优美、轻松、开阔的空间中去放松身心、感悟自然、体味人生,乡村优美的田园风光和淳朴的风土人情便成为城市居民身心放松的首选[1]。
旅游资源的开发有助于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旅游服务业作为第三产业的先导产业,将大大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进而调整第一、二、三产业结构[2]。开发乡村旅游资源可以有效地推动城乡综合发展,拉动地区经济的稳定增长,促进农村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有助于居民树立对当地文化的重视和自豪感,实现并维护其宝贵价值。
1 罗田县乡村旅游资源开发概况
1.1 罗田县乡村旅游资源基本情况
罗田县地处大别山腹地,森林覆盖率高,水资源丰饶,物产丰富,“八山一水一分田”是其地貌特征的典型写照,罗田县既是全国有名的“板栗之乡”“甜柿之乡”“野生兰花之乡”“桑蚕之乡”和“茯苓之乡”,也是典型的景区主导型与资源主导型相结合的乡村旅游集中地。由于地处革命老区大别山区的独特优势,罗田县境内的乡村旅游资源既丰富且各具特色,“玩在罗田,吃在罗田”既是一种旅游宣传口号,也是对罗田县旅游资源最真实的概括和写照。
1.2 罗田县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现状
近年来,罗田县政府将“生态立县、旅游兴县”作为工作的指导和发展方向以及发展战略,在这种战略的带动下,罗田县以建设和谐美丽乡村、发展全域旅游为目标,坚持走融合自身特色的乡村旅游资源开发道路,正在打造包括罗九百里生态画廊、罗胜百里风情画廊、318百里乡村画廊在内的3条乡村旅游示范线,包括石源河、北丰河、河大线在内的三大旅游片区,包括旅游名镇九资河、红色名镇胜利、孝德名镇河铺等在内的五大特色乡镇。而且现在大别山旅游品牌逐渐树立,“天下大别山,美景在罗田”的旅游宣传语广泛传播,旅游的各项指标年增长率都在20%以上,引进了丰太集团等多家投资开发商,新开发了三里畈温泉洗浴及沙雕公园、燕儿谷、九资河水上红叶、圣人堂、紫薇山庄等多处乡村旅游景点,正在开发集垂钓、休闲娱乐、采摘、食宿、度假、直升机观光为一体的大型综合休闲体验园大别山民俗文化园,拟开发金盆地、千佛寺、金狮寨等风景优美、各具特色的乡村旅游资源作为乡村旅游景点。
截至目前,罗田县已经开发成功的乡村旅游景点多达106处、山水自然旅游景点达51处、现代农业观光体验景点达28处、历史人文参观景点达15处、民风民俗体验景点达12处,开设的农家乐及农庄超过500家。2016年罗田县被评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1.3 罗田县开发乡村旅游资源的优势分析
综合多方面因素考察,罗田县开发乡村旅游资源存在着地理位置和资源这两大优势。
1.3.1 地理位置优势。
罗田县隶属华中地区,位于湖北省的东北部,境内多山,著名的大别山贯穿全境,因而森林覆盖率极高。其地理位置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3点:第一,罗田县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雨量丰沛,四季分明,一年四季都具有观赏性;第二,由于大别山贯穿罗田县全境,大别山区本身又是著名的革命老区,依托大别山巨大的知名度而开发乡村旅游资源,对于罗田县乡村旅游品牌的宣传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三,罗田县与武汉、长沙、南昌、合肥、郑州等大都市距离都不远,这些城市为罗田乡村旅游的发展贡献了绝大多数客源,特别是武汉,不仅本身是国际化大都市,而且离罗田最近,人口众多、资本雄厚、交通便利,是全国各地游客来罗田旅游的集散枢纽中心。
1.3.2 资源优势。
罗田县开发乡村旅游资源的资源优势体现在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两个方面。
其一,自然资源优势。罗田县境内多山水,极其适宜板栗、甜柿、天麻、茯苓、兰花、金银花等各种花果药材的生长,依托于大别山的丰富资源,罗田县境内各种珍稀动植物数不胜数。其中,罗田甜柿是世界上唯一能自然去涩的柿子,九资河天麻、罗田野竹笋、金银花、茶叶等经加工后被销往全国各地,这些都是罗田县的一张张闪亮名片,都可以成为推动罗田县乡村旅游业发展的乡村旅游产品。
其二,人文资源优势。罗田县建县年代久远,县史悠久,文化底蕴浓厚,春秋战国时期的鸠兹古国就是如今的九资河镇。罗田县正式建县是在梁武帝时期,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依托于丰富的人文资源,罗田县近些年一直致力于九资河镇鸠兹古邑的建设,拟将其打造成文化旅游名镇,将胜利镇打造成红色旅游名镇,将河铺镇打造成孝德文化名镇。
2 罗田县乡村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说罗田县近几年在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究其根本,罗田县在乡村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仍存在五大问题。
2.1 传统文化日渐淡薄,文化特色明显但缺乏保护
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带动了罗田县的整体发展。罗田县旅游业中的乡村旅游业异军突起,给罗田县旅游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和源泉,而且县政府近几年也是以发展全域旅游为目标,加大了对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力度、提高了对乡村旅游业的投入程度,但与乡村旅游快速发展相背离的却是传统文化的日渐淡薄。
传统文化是先辈们智慧的结晶[3],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任何人都有义务和责任去保护它、传承它。并且从开发乡村旅游资源、发展乡村旅游业的角度说,乡村旅游的发展不可能只流于观赏、采摘、垂钓等形式,归根结底还是要与传统文化相结合,还是要将传统文化的精髓应用到乡村旅游上去,而也只有这样,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才能走得更远,经久不衰[4]。
2.2 旅游产品种类繁多,但欠缺合理的开发和利用
罗田县目前比较有代表性的旅游产品主要有甜柿、茯苓等,但实际上罗田还有很多还未得到合理开发或者说还未被乡村旅游业完全利用的旅游产品。单就板栗、天麻等已开发的旅游产品来说,其在开发和利用方面也有不合理之处。首先,规模较小,很多是农民自家小规模种植然后拿到市场上去卖,农民自家小规模种植相较于大规模种植来说,其各项投入程度和科技利用率低很多,产品质量并不能得到有效保证;其次,现在罗田县出现的一个问题是农民对这些旅游产品所能带来的经济认同度越来越低,在罗田几乎家家都种有板栗树和甜柿树,但其所能带来的经济效益并不被农民所认同,他们更愿意把打板栗、摘柿子所用的时间花到他们认为更有经济价值的事上去,这也是导致罗田板栗和甜柿年产量减少的原因;最后,开发乡村旅游资源一定要兼顾并且重点突出的一点是要让游客与旅游活动高度参与,要让游客与旅游产品之间产生关联而不是仅仅得到它的结果。
2.3 乡村旅游景点众多,但缺乏统筹规划和科学管理
罗田县仅乡村旅游景点就多达一百多处,各种农家乐、农庄更是数不胜数,它们星罗棋布地分布在罗田各地,开发的景点一多就容易造成景区面积小、分布散乱、旅游产品及布局相似的局面,这也是罗田县乡村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之一。归根结底,上述出现的情况都是因为在开发这些乡村旅游资源时考虑不周全,没有站在战略高度上去统筹规划,在这些乡村旅游资源开发成功后又没有运用科学的手段去经营管理,如果说从开发乡村旅游资源时就能结合当地及周边资源及环境情况,就能着眼于一体化发展,用“规划一体化、经营管理一体化”的理念去开发乡村旅游资源,现在罗田县乡村旅游一定会发展得更好,布局更科学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