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景全域视角下乡村文化礼堂“文旅融合”的探索与思考
作者: 刘龙威 张赛飞 寻凯 郭旭摘要 文化礼堂是农村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舟山市文化礼堂的建设一直走在浙江省前列,全市文化礼堂建设共有180余家。基于文献资料分析、村民采访等,发现舟山市文化礼堂建设非常具有特色,通过挖掘当地的红色革命军旅文化、蓝色海洋渔俗文化、绿色海岛农耕文化、金色创业创新文化以及传统非遗文化等多彩文化,将传统民俗与现代文明结合。就文化礼堂文旅融合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意见做好顶层设计,共同谋划文旅融合发展:坚持创新发展,建立长效运行机制、深入挖掘乡村地域文化内涵,开发文旅融合的乡村文化体验示范地、加大宣传力度,实施文化品牌战略,为全域旅游提供更多优质旅游产品、建设文化礼堂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关键词 乡村文化礼堂;全景乡村;海岛全域旅游
中图分类号 F 30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2)01-0133-04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2.01.035
Exploration and Thinking of “Cultural and Tourism Integration” in Rural Cultural Auditorium from a Panoramic and Holistic Perspective—A Case Study of Zhoushan Island Village Cultural Auditorium in Zhejiang Province
LIU Long-wei, ZHANG Sai-fei, XUN Kai et al
(Zhejiang Ocean University,Zhoushan, Zhejiang 316000)
Abstract The cultural auditorium is an important carrier of the construction of rural culture and spiritual civilizati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ultural auditorium in Zhoushan has been in the forefront of Zhejiang Province. There are more than 180 cultural halls in total. This article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literature, the villagers interviews and other methods, the author found that very distinctive culture of Zhoushan City hall construction, through mining the local red revolutionary army culture, blue ocean fishing vulgar culture, farming culture of the green island, golden entrepreneurial innovation culture and intangible culture and colorful traditional culture, combines traditional folk and modern civilization.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development suggestions on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cultural and tourism integration of cultural auditorium to do a good job of top-level design and jointly plan the integrated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and tourism: It is necessary to persist in innovative development, establish long-term operation mechanism, dig deep into the connotation of rural regional culture, develop demonstration areas of rural cultural experience integrating culture and tourism, strengthen publicity, implement cultural brand strategy, provide more high-quality tourism products for the whole region, and build cultural auditorium
Key words Rural cultural auditorium;Panoramic countryside;Island tourism
作者简介 刘龙威(1992—),男,河南驻马店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农业农村发展研究。通信作者,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从事旅游管理研究。
收稿日期 2021-04-29;修回日期 2021-06-11
农业、乡村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对于推动乡村旅游、构建乡村产业体系,以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均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文化礼堂建设有助于传承乡村优秀的社会文化,构筑当代乡村发展的精神动力,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新动能,支持建设文化礼堂也被写进了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文化礼堂和乡村旅游的融合发展存在着一种天然的耦合关系,以文化礼堂为基础对其所在社区及周边景点进行整体性的旅游开发,将文化创新创意落实到具体的旅游产品和线路中,为产业重组和文旅融合的实践提供了新的舞台。当前,舟山正在探究全景全域式文化礼堂建设与旅游业有机融合,深挖海岛渔农村海洋文化内涵,将旅游元素融入乡村社区建设的各个方面,打造出以“文旅融合、全景乡村”的理念的乡村文化旅游项目,从而促进舟山渔村旅游的高质量发展。
1 全景全域视角下舟山乡村文化礼堂文旅融合的现实基础
舟山市渔农村文化礼堂的建设一直走在浙江省前列,截至2018年底,全市共有文化礼堂190家,各县(区)均有1家以上全景全域式文化礼堂,在传承优秀文化、弘扬文明乡风、打造美丽乡村方面成为典范。
全景全域式文化礼堂的概念是舟山市于2017年首次提出的。全景全域式文化礼堂的观点认为,文化礼堂不应该只囿于乡村文化综合体依托的物态建筑,而应该秉持“全域旅游、全景乡村”的理念,把整个乡村社区或村落纳入文化礼堂打造范畴,作为一个大景区进行系统规划。一是将旅游元素融入乡村社区建设的各个方面,提升乡村社区景观环境水平,推动单个景点旅游向全景全域乡村旅游转变,形成全景村、全景街道等相通相融、相促互动的全域化乡村旅游目的地,使乡村社区尽显“人在景中”的自然生态之美,提升乡村社区居民和游客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二是通过全域全景式文化礼堂的建设,使文化礼堂融合到乡村旅游景区、景点和旅游设施建设之中,实现文化礼堂对乡村社区的全覆盖;三是通过全景全域式文化礼堂的建设,深挖海岛渔农村海洋文化内涵,将旅游开发与文化资源保护、乡村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建设、乡村社会发展等有机融合,并以乡村社区居民和游客的主客共享机制,实现文旅的深度融合[1]。
舟山打造全景全域式乡村文化礼堂具备了坚实的现实基础,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1 舟山海岛乡村旅游市场前景广阔,乡村旅游业态发展势头强劲
舟山群岛背靠我国经济发达且富庶的长三角地区,域内风光秀丽、环境优美,名胜古迹众多、旅游资源极为丰富,旅游业一直保持着快速发展的态势。根据2019年8月28日在世界海岛旅游大会上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世界海岛旅游竞争力报告》显示,以群岛为统计口径,舟山群岛作为海岛旅游目的地的国际竞争力排名全球第11位。舟山群岛也是我国长三角地区唯一的海岛型乡村旅游目的地,优越的区位条件和独特的资源禀赋为舟山海岛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客源市场[2]。
近年来,舟山通过开发乡村旅游、休闲渔业、海岛民宿等特色旅游产品,重构海岛经济发展模式,使旅游业成为渔农村的重要产业,催生了渔农村经济发展中的新业态和新活力,开辟了部分渔农村从式微、凋敝逐步走向振兴的发展新路径,也提供了一批像嵊泗花鸟岛这样因旅游带动渔农村走上振兴之路的鲜活样本。目前,舟山正以创建国家级的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为契机,大力实施“万村景区”工程,不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带动了乡村休闲旅游的发展,海岛乡村旅游业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海岛乡村旅游市场前景广阔。
1.2 文化礼堂建设注重挖掘地域文化,独特的乡村地域文化资源对游客具有较强吸引力
舟山市各地乡村文化礼堂建设过程中,抓住标准化、均等化、特色化等核心要求,因势利导、因地制宜,注重挖掘各村文化底蕴和亮点,培育本村特色文化品牌,展示当地文化形象。深入挖掘当地的红色革命军旅文化、蓝色海洋渔俗文化、绿色海岛农耕文化、金色创业创新文化以及传统非遗文化等多彩文化,将传统民俗与现代文明结合,打造出了“美术馆”“戏剧展厅”“军旅文化馆”“渔歌号子馆”“五匠馆”“乡村记忆馆”“创业馆”等一批特色展陈馆,如定海新建社区建有南洞艺谷群岛美术馆,南洞艺谷新建文化大礼堂设有南洞戏剧谷展示厅,定海区毛峙社区建有渔俗文化馆,金山社区建有非遗舟山锣鼓陈列馆,普陀干施岙设有“五匠”陈列馆,岱山县东沙设置金维映纪念馆,上船跳社区建有以徐福特色文化为主题的文化礼堂等,展现了舟山独有的地域优势、历史内涵和文化特色,力求做到“一村一品”“一堂一色”。这种地域文化的差异性对游客具有较强的吸引力。
1.3 “文旅融合”的前期基础较好,融合实践已显现出旺盛的生命力
目前,舟山定海区新建社区、普陀区干施岙村、岱山县东沙和上船跳社区、嵊泗县花鸟岛都已打造成全景全域文化礼堂,不仅有效提升了乡村振兴的“造血”功能,也吸引了越来越多外来的游客。如2015年曾被列为浙江省首批8个文化小镇之一的南洞艺谷景区的文化礼堂也成为游客们必游的景点。新建社区文化礼堂设置了村情村史馆、崇德尚贤馆、成人礼大堂、乡风民俗馆和美好家园馆5个馆,礼堂门前广场的戏剧林,以浮雕的形式展现了不同时期的中外戏剧名家,呼应了南洞艺谷打造戏剧谷的主题。同时,新建社区还通过“景区化”打造文化礼堂,将美丽乡村、文化艺术与海岛旅游发展相融合,游客在此可以尽情体验乡村与艺术的完美结合[3]。普陀干施岙村文化礼堂建设过程中秉持“孝信仁义,五匠故里”这一文化理念,通过打造普陀展茅“五匠馆”,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参观学习五匠精神;此外,通过设置“礼孝学堂”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同时也为青少年提供了一个理想的研学基地。岱山东沙社区文化礼堂把红色革命文化、渔文化元素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融入进来,并建有8个文化礼堂分堂,成为了游客的必到打卡点,既丰富了村民的业余生活,又实现了社区居民和游客之间的主客共享;被评为“舟山海岛旅游示范岛”的嵊泗县花鸟岛文化大礼堂,以“家文化”为主题的海岛全域化文化礼堂已经成为游客必来的景点,凡来岛上的游客都会去各处的文化礼堂看看,感受一番小岛居民相亲相爱如一家人的生活场景[4]。
根据统计,这4家全景全域式文化礼堂,2017年以来共接待游客100万人次以上,实现休闲渔业、农家乐、民宿等旅游收入6 000余万元。
2 全景全域视角下舟山乡村文化礼堂文旅融合的问题
2.1 融合发展的意识有待加强,文旅融合程度不高
舟山乡村文化礼堂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总体上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只有少数文化礼堂将自身建设与旅游开发联系在一起,对乡村文化礼堂文旅融合开发的意识还有待加强;已经与旅游开发结合的乡村文化礼堂,文旅融合的程度还不高,对乡土文化内涵的挖掘不够深入,开发的项目还存在一定的同质化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