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美学

作者: 卢娜 王玉

奥运美学0

奥运五环的前世今生

“奥运五环”即奥林匹克标志(The Olympic Symbol)是由《奥林匹克宪章》确定的奥林匹克运动在全球范围内的视觉形象标识,已有超过百年的历史。奥运五环为全球数十亿人口所熟知和认同,那么它究竟是如何诞生的?你又是否注意过,奥运五环的百余年应用史中,曾有过多次的设计微调?

奥运五环的诞生

1913年,国际奥委会在法国巴黎索邦学院举行代表大会,同时庆祝国际奥委会成立20周年。在纪念大会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发起人、法国著名教育家、社会活动家顾拜旦拿出自己设计的五环标志进行展示,并建议将其作为奥林匹克运动的标志。会议听取顾拜旦对五环标志的说明后,确定将五环图案作为奥林匹克标志。

在顾拜旦的设计中,奥运五环由5个奥林匹克环从左到右互相套接组成。上方是蓝色、黑色、红色三环,下方是黄色、绿色二环,亦能以单色形式使用,整体造型为一个底部小的规则梯形。其放置在白色背景上,则构成了奥林匹克会旗。相互环扣一起的这5个圆环体现了顾拜旦提出的可以吸收殖民地民族参加奥运会,为各民族间的和平事业服务的包容思想。

奥运美学1
顾拜旦的奥运五环标志设计手稿现正于巴黎的卢森堡博物馆内展出。2020年时,这份手稿在法国一次拍卖会上以18.5万欧元(约146万元人民币)的价格成交。
奥运美学2
图表1 奥林匹克标志色彩设计规范(色号)

最初,顾拜旦将奥运五环的五种颜色定义为奥林匹克运动各代表国国旗的颜色,后来又将5种颜色的内涵扩大为世界五大洲的象征。不过,虽然五环代表参与奥运会的五个地区——亚洲、欧洲、美洲、非洲和大洋洲,但奥运五环的颜色与这五个地区之间并没有一一对应的关系。

1920年,在安特卫普举行的第七届奥运会上,奥林匹克五环第一次在奥运会正式亮相。当时,长达4年之久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不到两年,“一战”不仅酿成了人类历史上空前的灾难,同时也给奥林匹克运动造成了巨大损失:1916年柏林奥运会被迫停办;国际奥委会总部被迫迁到瑞士小城洛桑;32名奥运选手战死,其中包括16名荣获奥运奖牌的优秀选手。为此,在开幕式上,还首次放飞了一群象征和平的白鸽,这也是奥运史上的第一批和平鸽。

几经演变

1920年,奥林匹克五环首次公开展示。1932年,洛杉矶奥运会海报上应用了奥运五环标志(见左上图),自此每届奥运会海报上都融入了五环标志。

1957年,国际奥委会批准了奥林匹克五环的特定版本,这个版本中,五环相互交叉的方式与顾拜旦最初的设计稍有不同。1986年,国际奥委会在图形规范中规定了有缝隙的奥林匹克五环的官方版本,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用的正是这一版标志。2010年,奥林匹克五环的官方版本回归到最初的无缝衔接设计,寓意环环相扣,五大洲的人民团结在五环旗下,所以北京2022年冬奥会所使用的五环标志是无缝衔接版本。

奥运美学3
1932年洛杉矶奥运会海报

如今,奥林匹克五环有七种官方版本,白色背景的全彩版本是奥林匹克的首选版本,是顾拜旦最初愿景的真正体现。

奥运美学4
图表 奥运五环演变过程

单色奥林匹克五环是全彩奥林匹克五环的替代方案,分为白色背景上的纯蓝色五环、纯黄色五环、纯黑色五环、纯红色五环、纯绿色五环以及黑色背景上的纯白色五环。

奥林匹克五环是奥林匹克财产的基石,使用奥林匹克标志和奥林匹克财产必须事先获得国际奥委会的书面同意。尽管在标志细节上经历了多次调整,但五环五色互相链接的创意一直秉持了下来。

此外,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变化,对奥林匹克标志的阐释也出现了变化。1991年的最新版的《奥林匹克宪章》对“奥林匹克标志”词条的附则补充解释:奥林匹克旗和五环的含义,不仅象征五大洲的团结,而且强调所有参赛运动员应以公正、坦诚的运动员精神在比赛场上相见。充分体现奥林匹克主义的内容与“所有国家、所有民族”的“奥林匹克大家庭”主题。

奥运美学5
2008年8月8日,北京,第29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在国家体育场隆重举行,奥林匹克五环标志在国家体育场升起    图/视觉中国

奥运美学6
2008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现场    图/视觉中国

奥运标志的演变历史见证了奥运会作为全球瞩目的赛事的发展,也展示了各个国家和城市对于奥运会的独特理解和传达方式。奥运标志作为奥运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代表着该届奥运会的主题和精神,还承载着人们对于体育运动、文化交流和和平共处的美好憧憬。无论是过去还是未来的奥运会,奥运标志将继续为这一全球盛事增添华丽色彩。

│2008—2024│ 

奥运设计之变

对中国人来说,2008年的夏天,因北京奥运会的存在而变得别具意义。也正是从这一届奥运会开始,国人对奥运会的会徽、吉祥物、火炬、奖牌等相关设计元素的关注度有了前所未有的提升。“奥运设计”成了每届奥运会奖牌榜之外,最受人关注的话题之一。本期,我们就一共来回顾一下从2008年到2024年的奥运设计之变。

2008北京奥运会

会徽

会徽由两部分组成。上部分是一个近似椭圆形的中国传统印章,上面刻着一个运动员在向前奔跑、迎接胜利的图案。像“京”字,又像现代文字“文”字,取意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

下部分是用毛笔书写的“Beijing 2008”和奥运五环的标志,将奥林匹克的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完美的结合起来,同时也表明了奥运会的时间和地点。

奥运美学7

会徽设计将中国特色、北京特点和奥林匹克运动元素巧妙结合。以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印章(肖形印)作为标志主体图案的表现形式。印章早在四、五千年前就已在中国出现,是渊源深远的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形式,并且至今仍是一种广泛使用的社会诚信表现形式,寓意北京将实现“举办历史上最出色的一届奥运会”的庄严承诺。

火炬

北京奥运会火炬创意灵感来自“渊源共生,和谐共融”的“祥云”图案。祥云的文化概念在中国具有上千年的时间跨度,是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文化符号。

奥运美学8

火炬造型的设计灵感来自中国传统的纸卷轴。纸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通过丝绸之路传到西方。源于汉代的漆红色在火炬上的运用使之明显区别于往届奥运会火炬设计,红银对比的色彩产生醒目的视觉效果,有利于各种形式的媒体传播。

吉祥物

2004年,韩美林先生受北京奥组委的委托担任了2008北京奥运会吉祥物设计组组长。经过大范围的选拔,奥组委选出了熊猫、老虎、龙、孙悟空、拨浪鼓以及阿福6件作品,需要设计师们在此基础之上展开设计。

奥运美学9

这些都是家喻户晓的经典形象,但单选出一个并不足以代表中国的奥运形象。因此,在既定的范围中,创作不久,团队就遇到了瓶颈。

面对多日来的毫无进展,韩美林先生果断决定跳出当前的思维定式,将限定彻底推翻,从零开始重新创作,与其受制于单一的形象限制,不如在多角色组合的方向尝试突破。

拥有新思路的第一晚正逢农历二月初二,韩美林先生与小组成员们兴奋不已,彻夜未眠埋头创作。经过一晚上的时间,吉祥物实现了从“一”到“五”的突破,5个可爱的娃娃跃然纸上,福娃初见雏形。

之所以会想到选取5个吉祥物,是源自中国的“五行(金木水火土)学说”。在韩美林先生心中,这是中国文化中最棒的相生相克的五个元素。数字5也与五大洲、奥运五环标志遥相呼应。

整个奥运会吉祥物的构思、创造、修改完稿前前后后历经了8个月的时间。五个娃娃的角色设定经过几个回合的修改设计工作,确定了以圣火、熊猫、鱼、藏羚羊与北京传统风筝“京燕”为吉祥物的最终形象定位。构思了“福娃”这一统一名称,并决定采用“北京欢迎你”的谐音形式,为每个福娃具体命名,同时设计了中文与英文专用字体。这是奥运吉祥物设计有史以来首次将人和动物的形象巧妙地设计在一起,创作出拟人化的表达,突出奥运以人为本的精神。

项目图标

北京2008年奥运会体育图标以篆字笔画为基本形式,融合了中国古代甲骨文、金文等文字的象形意趣和现代图形的简化特征,符合体育图标易识别、易记忆、易使用的要求。

奥运美学10

强烈的黑白对比效果的巧妙运用,使北京奥运会体育图标显示出了鲜明的运动特征、优雅的运动美感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达到了“形”与“意”的和谐与统一。

奖牌

北京2008年奥运会奖牌直径为70毫米,厚6毫米。奖牌正面为国际奥委会统一规定的图案插上翅膀站立的希腊胜利女神和希腊潘纳辛纳科竞技场。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