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爲中華文化的積極傳播者

成爲中華文化的積極傳播者0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中明確提出要共建人文灣區,澳門在建設人文灣區中可以擔當何種角色?發揮怎樣的作用?

澳門立法會陳浩星議員:在大灣區發展規劃中,澳門與香港、廣州、深圳並列為中心城市,雖然面積、人口和大灣區其他城市比較相對較小,但是在堅守“一國”原則的同時,享有“兩制”之利。二十大報告中明確表示“一國兩制”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創舉,是香港、澳門回歸後保持長期繁榮穩定的最佳制度安排,必須長期堅持。所以,從這個角度思考,如何利用好國家賦予的“一國兩制”的制度優勢,對國家持續作出新的貢獻,為澳門發展、市民福祉找尋新的增長點,也是澳門特區的長期責任,應將理想付諸實踐。共建人文灣區亦然,所以重中之重是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善用“兩制”的優勢。

共建人文灣區,自然講求合作,但是如何定義合作?合作的根本目的是什麼?這個我們首先要想清楚。根本目的當然是按照國家的要求共同發展,這個過程就涉及一個如何“合作”的問題。在國家的“十四·五”規劃中,將支持香港發展成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定為政策,而澳門則是以中華文化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香港是“文化藝術交流中心”,澳門是“文化交流合作基地”,這是有區別的,也說明即使在“一國兩制”之下的港澳,有關文化交流,港澳也應該要有分工,根據本地區歷史背景、經濟資源、學術條件,各展所長,避免重複建設,以合理的分工取得合作成果,這樣才能使社會效益最大化。這樣才最符合國家利益。

談到具體作用,我認為二十大報告中特別指出“增強中華文明傳播力影響力”,“深化文明交流互鑒,推動中華文化更好走向世界”,這關係國家在國際社會上構築與國力相匹配的話語權,以達至應有的影響力,這實際上是國家的戰略。以澳門在中外文化交流中獨特的歷史背景,澳門是否可以對接國家的戰略目標?是否可以在此下功夫,規劃高端文化產品,例如緊扣文明互鑒,借用國內外的文物資源,推出重要的具思想性的文物藝術展覽,以吸引全球目光,展示中華文化;甚至可以將展覽延伸至葡語系國家以及“一帶一路”國際社會,這方面澳門是有能力和條件去努力報效國家的。同時亦助力澳門旅遊,增加自身對外競爭能力,當然也是更好地配合共建人文灣區。

澳門大學中國歷史文化中心主任朱壽桐教授:對於“以中華文化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這一定位,在我看來,澳門社會,包括澳門的研究者,還需要進一步深刻理解其內涵,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如何理解主流和其他多元文化之間的關係,我認為主流就是本質,就是本體,這是文化的根本;多元文化是特色,是優勢,是魅力,需要明確這樣的一種關係,才能更好把握文化發展的基本路向,為大灣區的文化建設做出澳門的貢獻,發揮澳門的作用。

中華文化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交流的基地,是國家賦予澳門的文化概括,其實,大灣區文化大多帶有這樣的特性,因此,澳門文化可以說是大灣區文化的典型體現,澳門的人文建設、文化建設也應該對大灣區文化建設有一定的參照意義。

為弘揚中華文化優秀傳統,澳門大學近期舉辦首屆中國文化節,以一系列創意活動讓學生在輕鬆的環境中學習中國傳統文化,激發他們對中國歷史文化的興趣,增進對中華文化的了解,在澳門營造良好的中國文化校園氛圍和社會氣氛。活動開展以來取得了較佳的社會效果,我認為這也是一種很好的人文活動形式。

暨南大学澳門研究院院長葉農教授:澳門具有獨特的政治地位和學術氛圍,並且具有400多年的中西文化交匯之積澱,可以助力建設粵港澳“文化大灣區”,在國家社會發展和對外開放中發揮自己獨特的作用。具體說來有以下幾點:

一是澳門應成為人文灣區的積極參與者。粵港澳大灣區不僅僅是經濟灣區、科技灣區,而且也是文化灣區。澳門應該依託自身的特色,積極參加到文化灣區的建設當中。

二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者。澳門具有獨特的人文環境,應該響應習總書記的號召,積極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三是中華文化的積極傳播者。作為中西文化交流的平台,澳門也應該在中西文化交流的背景下,積極傳播中華優秀文化。

四是新中華文化,包括嶺南文化的創新者。中華優秀文化,不是一個凝固的概念,而且一個不斷發展的動態過程,澳門應該積極參與這個過程,為中華優秀文化,特別是嶺南文化的創新發展做出貢獻,為它們注入新鮮血液與內涵。

中山大學管理學院梁劍平副教授:對於澳門在建設人文灣區中可以擔當何種角色,我認為需要先清晰澳門在大灣區的定位。大灣區中香港特區正在適應世界的變化,發揮自己的特長,致力打造金融科技中心;我想澳門也需要準確找到自己的發展定位。澳門可以發揮中西橋樑作用,在加強中西方的交流和融合方面作出貢獻,澳門可以說在這方面具有歷史基礎和自信,但還需要去思考用合適的方法,或通過某種途徑去發揮好這種作用及其產生價值,體現融合或二次創造。此外建議通過建築、設計、時尚、美食、娛樂、藝術等去實現這一功能,發揮好澳門在大灣區建設中的人文作用。人文灣區的建設還需要市場、需求去拉動,如果只是停留在口號上,將很難落地。

具體來說,澳門可以打造成為世界時尚產品集中地,使貨品齊全並且質量有保證,讓人放心消費,如時裝、手袋等,使大家在需要購買這些物品時會想到澳門。澳门曾经在201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创意城市美食之都",中西不同风格的饮食文化在此薈萃融合,呈现出富有澳门特色的饮食文化風貌。除了京菜、上海菜、川菜等,還有遊客喜愛品嚐的葡国餐、日本菜、韩国菜和泰国菜等等,成为吸引中外游客的亮點之一,成功造就了美食之都效應。澳門可以打造成一個美食平台,讓中外遊客通過澳門了解世界各地不同的美食。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