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互助小组介入社区学龄儿童个性化阅读的探索

作者: 王伟丞 余亚艳

摘要:青少年阅读作为全民阅读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受到各界的密切关注。在此背景下,“跃读未来”项目应运而生。该项目以大学生互助小组为核心,针对银川市西夏区朔方路社区的学龄儿童开展个性化阅读指导,旨在为社区学龄儿童个性化阅读的推广提供实践参考。本文首先梳理了当前社区学龄儿童个性化阅读的现状及面临的困境,然后提出摆脱困境的方法,认为借助“跃读未来”大学生互助小组之力,可有效提升社区学龄儿童个性化阅读的能力。最后,本文探讨了“跃读未来”项目实施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并对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跃读未来  社区学龄儿童  大学生互助小组  个性化阅读

阅读是培养个体思维深度与广度的重要基石。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全民阅读,并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来推动全民阅读战略性发展。特别是《全民阅读促进条例》的提出,为全民阅读提供了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持。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也强调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提高其阅读能力。由此可见,学龄儿童阅读能力的提升尤为重要。“双减”政策出台后,中小学生的作业总量和时长减少,课外活动时间变长。如何响应国家号召,有效利用这些时间引导学龄儿童开展高质量的阅读活动,成为教育领域有待解决的问题。基于此,“跃读未来”项目创新性地引入大学生作为阅读引导者,与社区学龄儿童形成一对一的互助阅读小组。这一模式正是对国家政策的积极践行,旨在通过个性化的阅读指导,激发儿童的阅读兴趣,切实提升其阅读能力。

笔者以银川市朔方路社区“跃读未来”项目为例,深入探究了该项目的实施效果及影响。项目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全面了解了项目实施过程中大学生与学龄儿童的互动情况、阅读资源的利用情况及阅读能力的提升情况。研究发现,“跃读未来”项目不仅有效提升了学龄儿童的阅读能力,还促进了大学生的个人成长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同时,该项目也为社区营造了浓厚的阅读氛围,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教育资源的社区化、均衡化分布,有利于构建全民阅读的良好生态,提升整个社会的阅读氛围和文化素养。

社区学龄儿童个性化阅读现状及困境

银川市西夏区朔方路街道共辖9个社区,30个居民小区,总人口1.6万户,共3.3万人。通过与社区专员沟通了解到朔方路社区现总人数2230余人。根据走访和沟通,确定参加“跃读未来”项目的学龄儿童36名。参与项目的儿童年龄范围覆盖6—12岁,来自不同的年级,认知程度也不同,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社区学龄儿童个性化阅读现状。在朔方路社区,学龄儿童的个性化阅读展现出了丰富多彩的面貌。社区内的小型图书馆或图书角为孩子们提供了宝贵的阅读资源。尽管书籍的种类和数量有限,但已经能够满足一部分孩子的阅读需求。同时,随着科技的发展,部分家庭为孩子配备了电子阅读设备,如平板电脑等。这极大地拓宽了孩子们的阅读渠道,让他们能够接触到更加多元的阅读内容。在阅读兴趣方面,孩子们展现出了多样化的偏好。有的孩子对历史故事、传统文化类书籍情有独钟,有的孩子则热衷于科幻、冒险类书籍,还有的孩子表现出了对文学、情感类书籍的喜好。不同阅读喜好可能与学校教育或家庭氛围的熏陶有关。社区偶尔会举办读书分享会、故事大赛等阅读活动,为拥有不同阅读爱好的孩子们提供了交流和展示的平台。此外,学校与社区合作推出了“图书漂流”等阅读推广活动,为孩子的个性化阅读提供了更丰富的资源和更具互动性的交流场所。

社区学龄儿童个性化阅读困境。朔方路社区在推动学龄儿童个性化阅读方面做出了一定的努力,但在阅读资源、阅读环境以及阅读指导方面仍面临着一定的挑战。首先,社区开展的阅读活动较少,阅读课程的设置也有不合理之处,学生没有充足的阅读时间,难以兼顾每个学生的阅读个性。加之社区图书室、图书柜书籍更换速度较慢,无法满足学龄儿童日益增长的阅读需求。同时,社区内缺乏专业的阅读推广机构和人员,使现有的阅读资源无法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其次,许多家长在激发孩子阅读兴趣时无意地踏入了阅读“陷阱”之中,不仅抹杀了孩子的阅读兴趣和个性,甚至会使他们产生逆反心理。主要表现为强迫式阅读、功利式阅读、任务式阅读。最后,整个社区缺乏浓厚的阅读氛围,学校与社区的合作也不够紧密和有效,导致学龄儿童对阅读的兴趣普遍不高。以上这些问题共同制约了朔方社区学龄儿童个性化阅读的发展,需要社区、家庭以及学校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来加以改善。

“跃读未来”小组介入社区学龄儿童个性化阅读的实践

“跃读未来”项目由宁夏大学新华学院汉语言专业学生发起,旨在通过大学生互助小组,为西夏区朔方路社区的学龄儿童提供个性化阅读指导。首先,项目蓝图构建、团队组建、调研方案设计、资源配置及活动准备等一系列详尽的前期规划与组织为项目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随后,项目团队精心策划并落地了一系列提升学龄儿童阅读兴趣和能力的活动,通过个性化阅读推荐和多样化的阅读活动,不仅激发了儿童的阅读兴趣,还为他们提供了展示和提升自我的平台。

活动的前期准备。“跃读未来”项目启动前夕,项目团队精心构建了详尽的项目蓝图。项目核心内容涵盖需求调研、个性化阅读推荐、阅读指导与辅导、阅读活动组织等关键环节,并配套制订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步骤。在项目团队构建方面,为确保项目顺利推进,此次宣传采取线上与线下结合的形式。线上在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帮助下,在社区的微信群进行宣传,向学龄儿童家长宣传小组活动的目的。线下在每周的社区活动、暑期作业辅导以及走访的过程中进行,由志愿者向儿童、家长与老师介绍阅读兴趣培养的小组活动,并鼓励儿童积极报名参与。

调研方案设计与资源配置在“跃读未来”项目的前期规划与组织中,同样占据重要地位。为深入了解朔方社区学龄儿童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项目团队精心设计了问卷调查和访谈提纲,以确保调研结果能够全面、准确地反映孩子们的阅读现状和需求。同时,制订了详细的调研方案,明确了调研时间、地点、对象以及调研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方法,确保调研工作有序开展。项目团队还积极与社区、学校、图书馆等机构沟通合作,争取到了丰富的阅读资源和活动场地。根据调研结果,精选了一批适合学龄儿童阅读的阅读材料,为个性化阅读推荐环节提供了有力保障。此外,团队还准备了丰富的教学用具和活动道具,以确保阅读指导和辅导环节生动有趣,有效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这一系列的前期规划与组织工作为“跃读未来”项目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

活动的开展。在项目团队的精心策划下,一系列旨在提升学龄儿童阅读兴趣和能力的活动如火如荼地展开。个性化阅读推荐是活动的亮点之一。团队根据儿童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量身定制了丰富的书籍清单。从科普类到文学类,从历史类到其他类,每一本书都经过精心挑选,确保与儿童的阅读需求高度契合。与此同时,团队还注重阅读方法的指导,通过教授预览、略读、精读等技巧,帮助儿童提高阅读效率和质量。在阅读过程中,团队鼓励儿童做笔记、分享感受,进一步加深对书籍内容的理解。这一系列活动的开展,不仅激发了儿童的阅读兴趣,更为他们未来的学习之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为了营造更加浓厚的阅读氛围,项目团队精心设计和实施了多样化的阅读活动。读书分享会、故事剧场、阅读挑战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儿童在阅读中找到了乐趣和成就感。在读书分享会上,儿童们畅所欲言,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和感受,广泛而深入的交流和互动激发了他们更多的阅读灵感。故事剧场则让儿童们将读过的故事改编成剧本并进行表演,这一过程不仅锻炼了他们的表演能力,更让他们对故事内容有了更深的理解。阅读挑战赛则激发了儿童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让他们在挑战中不断成长和进步。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仅丰富了儿童的课余生活,更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提升自我的平台。

社区学龄儿童个性化阅读困境的解决路径

根据“跃读未来”在社区的多次阅读活动的反馈和对学龄儿童家庭的走访总结,我们认为,解决学龄儿童个性化阅读需要调动社区、家庭和社会组织等多方力量,协力破解难题,共同为学龄儿童构建一个健康、活跃的个性化阅读生态系统。

发掘社区力量,形成可持续的长效机制。为了有效解决社区内学龄儿童个性化阅读面临的问题,我们的首要任务是发掘并利用社区内的丰富资源,如社区图书馆、文化中心、教育机构及热心公益的居民志愿者等。通过定期组织读书会、阅读分享活动,为儿童提供多样化的阅读材料和专业指导,满足其个性化需求。在此基础上,我们需进一步形成可持续的长效机制,包括制订明确的阅读推广计划,确保活动连续稳定;建立阅读跟踪与反馈机制,及时调整阅读材料和指导策略;加强社区内外合作,引入更多优质资源和专业力量。通过这些综合措施,确保个性化阅读活动的持续开展,有效提升学龄儿童的阅读兴趣,为儿童的全面成长提供有力支持。

多方联动,提升学龄儿童阅读兴趣。为了有效提升学龄儿童的阅读兴趣,推动个性化阅读的深入发展,我们需要采取多方联动的策略。首先,积极链接学校资源。学校与社区都应履行职责,建立社区与学龄儿童所在学校的友好合作关系,共同举办相关阅读活动等,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激发儿童的阅读热情。同时,鼓励家长积极参与,通过亲子阅读、制订家庭阅读计划等方式,增进亲子关系,同时培养儿童的阅读习惯和兴趣。此外,针对社区工作人员人手不足、能力有限的问题,可以引入专业志愿者服务队伍。比如笔者研究的对象朔方路社区,附近就有几所高校。借助教育专业出身的大学生的力量,可有效地帮助学龄儿童阅读兴趣和能力的提升。这样一方面缓解了社区的工作压力,另一方面也提升了大学生的实践能力。总之,多方联动形成家校社共同关注和支持儿童阅读的良好局面,有利于推动个性化阅读活动的持续健康发展。

结语

“跃读未来”项目的实施,对社区和家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首先,通过项目的推动,越来越多的居民开始重视阅读,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去阅读和学习,为社区营造了浓厚的阅读氛围。其次,项目对家庭教育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通过参与项目,家长们更加意识到阅读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性,更加注重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和习惯。他们与孩子一起阅读,共同分享阅读的乐趣和意义,这不仅加深了亲子关系,还促进了孩子的全面发展。更重要的是,该项目证明了大学生作为阅读引导者的有效性和可行性。通过大学生的个性化指导和创新策略,学龄儿童的阅读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这为教育领域提供了一种新的阅读教育模式,即利用大学生的资源和优势,为学龄儿童提供个性化的阅读指导和服务。“跃读未来”项目已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未来还有望进一步扩大规模,惠及更多学龄儿童,为推动阅读教育的普及与发展、为建立全民阅读的优质环境继续添砖加瓦。

作者单位:宁夏大学新华学院

本文系宁夏大学新华学院2024年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跃读未来’大学生互助小组介入社区学龄儿童个性化阅读探索与研究”(项目编号:G20241332500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刘薇.论“个性化阅读”教学[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6.

[2]张飞飞.我国儿童阅读研究热点探析[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24(03).

[3]卢金明.个性化阅读的困境与出路[J].文学教育,2009(03).

[4]王安君.阅读推广视域下公共图书馆儿童读书会的发展策略[J].四川图书馆学报,2023(03).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