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沉浸式体验的党史阅读推广新探索

作者: 安冠宇 王翠姣 于欢

摘要:传承红色文化和强化爱国主义教育,已然成为营造校园主流文化的重要内容。高校图书馆作为文化育人的重要阵地,承担着党史学习教育与大学生使命感培养的重要责任。河北医科大学图书馆打造基于沉浸式体验阅读推广新模式,活动由“指尖”的手抄报+阅读(动手操作与传统阅读)到“心尖”的电影+朗读+音乐(艺术情感共鸣),充分利用红色资源来传承红色文化,以此来团结和激发青年力量。

关键词:沉浸式  红色文化  阅读推广  医学生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全党同志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不仅阐明了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在理论和实践上的重大意义,还特别强调了“要充分抓好青少年的学习教育,以确保革命薪火能够一代代传承下去”。高校图书馆是服务于人才培养的机构,理应主动融入高校党史学习教育。阅读的沉浸式体验不仅包括读者对相关内容的思考、阅读过后共鸣所引发的知识沉浸,还包括场景和活动氛围带来的多感官沉浸,以及思想认知、感官感知经过互动转换的交融、配对所产生的思想沉浸。因此,沉浸式体验下的阅读推广需要具备技术、图书馆员、读者、知识和场景多方面条件。高校图书馆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通过“馆藏资源、馆舍空间、精准服务、阅读文化”多维度打造沉浸式党史学习教育体验,为高校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提供有益助力。[1]

高校党史学习教育的现实困境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渠道和受众范围相对有限。通过调研,当前高校内开展一般的党史学习系列活动主要依靠学生党、团组织等,能够召集全体大学生参与的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则少之又少,接受党史学习教育的受众相对狭窄。如何针对不同群体来开展多方式、多渠道的党史学习教育普及,扩大覆盖面及影响力,让更多学生感受到党史学习必要性、更好地获取知识内容,也是目前高校党史学习教育面临的问题。[2]

教学方式创新性不够。现有的党史学习仍主要依靠传统教学方式,对于新媒体、新技术设备等利用率不高。目前,高校的党史教育依然在采用“大水漫灌”的模式,课堂讲授和主题讲座仍是主要的教学形式,单向输出式教学显得单调乏味。教育过程中重理论讲授轻实践体验,缺乏生动形象的实践教学活动,不利于学生主动、自觉地学习。[3]

活动缺乏特色,独立性、原创性不足。高校图书馆较少围绕学校自身特点及学生培养实际情况进行原创活动设计,部分高校图书馆要么是参与中国图书馆学会及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等机构统一组织的红色文化推广活动,要么是互相借鉴与模仿,推出同质化的活动。[4]如果仅局限于常规的阅读推广方式,推广活动缺乏足够的创新性和针对性,难以彰显红色文化主题的独特性,这将无法有效激发和培养更多读者的阅读兴趣。[5]

部门间互动合作有待加强。高校图书馆日常工作相对封闭,在开展活动时缺乏与学校其他部门的沟通合作。而党史学习教育恰恰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涉及面广、内容丰富,只有部门合作之间共同开展相关活动,才能收获1+1>2的效果。因此,在学校内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过程中,高校图书馆需加强顶层设计,寻求内部和外部力量之间的契合点,建立与校内其他部门的合作关系,以整合校园资源,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教育效果。[6]

高校图书馆融合沉浸式阅读推广与党史学习教育的意义

对大学生而言,大学生是新时代红色基因的传承者,党史学习教育和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的融合有助于引导大学生在阅读中探寻百年党史,继承弘扬党的优良传统。通过提供多样化的沉浸式阅读服务,能够丰富读者体验,让党史学习教育入脑、入心。河北医科大学针对本校医学生成长的现实需求,以促使医学生用红色文化精神思考现实问题、培养医学生的使命感为初衷,让红色党史学习教育学习和医学生使命感培养相互呼应,时刻提醒着医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基础上,更需要具备高尚的品德与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对高校图书馆来说,如何通过阅读推广工作,在给大学生文化滋养的同时,使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需要持续深入探索的课题。党史学习教育和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的融合,使大学生文化能力培养与意识形态构建有机结合,实现了1+1>2的效果。[7]基于沉浸式体验来开展丰富多彩的红色主题活动,既能切实创新阅读服务策略,也可以提升图书馆在红色教育方面的显示度,彰显图书馆对于所属大学和社会的更高价值。

就校园文化建设而言,沉浸式阅读推广与党史学习教育相结合的系列活动可以营造出一种热爱党、热爱祖国和热爱学校的良好校园文化氛围。这种活动不仅能有效发挥校园文化在教育方面的作用,还有助于以一种更加潜移默化的方式提升大学生的个人素养和精神境界,同时为建设红色书香校园提供助力。

河北医科大学图书馆的实践探索

沉浸式体验的阅读推广活动中的读者不仅是信息的简单接收者,还是参与者,因而红色党史学习也不应是平面的,而是立体的。河北医科大学图书馆打破传统,通过提供多样化的沉浸式阅读服务丰富读者的阅读体验,让党史学习教育“活”起来。活动由指尖:“红色百年,书香献礼”书展阅读活动、“以我的名义,向党问好”秀出我的手抄报两个主题板块;以及心尖:“血肉长城,英雄永驻”红色战争题材电影展播、“以诗立品,以诵言志”红色作品诵读活动、“音符上的红色经典”红歌赏析三个主题板块组成,是文学与艺术、科技相结合的沉浸式阅读体验的有益尝试。

“红色百年,书香献礼”红色主题书展。书展将读本划分为通史学术类和理论学习类、专题史类、党史人物传记类、红色文学及诗歌类、战争类五大主题,并为同期的红色战争类题材影展和军事协会的读书分享会提供所需的书目。主题书展活动线上推荐72种图书,线下展览94种图书,让同学们在阅读中感悟伟大征程,在书香中传递文化自信。在“阅读马拉松”活动中,1000名参与者以奔跑者的精神,迈向了历时14天的阅读征途,活动累计阅读总时长超24万分钟,共有517位选手跨越终点,成功完成挑战。

“以我的名义,向党问好”秀出我的手抄报。为庆祝建党百年,重温党的光辉历史,激励学生坚定理想信念,继承和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与此同时,帮助学生在党史学习与总结之中提高绘画和文字能力,河北医科大学图书馆开展了“以我的名义,向党问好”秀出我的手抄报活动。活动收到作品560份,优秀作品思路新颖,主题突出,版面整洁,板块设计大方合理、松紧有致,用色鲜艳活泼。党史手抄报既有对党史学习中重要思想、重要观点、重大事件、伟大精神的整理摘录,让知识内容用生动载体宣传展示出来,提升学习成效,促进入脑入心;又有对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宣传总结,及时分享党史学习教育中的经验做法,分享学习的心得体会,促进学以致用,走心走实。通过官微平台投票筛选出的手抄报作品于图书馆官微进行展示,线下图书馆中厅做黑板报墙展示并为获奖同学在活动闭幕式上颁奖。

“光影书香,红色印象”系列活动。此系列活动分为“血肉长城,英雄永驻”红色战争题材电影展播、军事协会主讲的“百年党史,悠悠军魂”读书分享会两部分,并结合“红色百年,书香献礼”红色主题书展展开。红色电影用具象的视听语言,以广大师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把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校园文化生活中。电影生动呈现了建党百年来的经典场景、重大事件、重要历程等,同学们能更直观地感受党史百年的波澜壮阔,再配合军事理论老师观影前的结合电影讲党史、结合影片推荐书展等相关活动让同学们读党史,帮助同学们建立情感认同和价值认同,进一步内化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历史人物形象饱满地呈现出来,历史事件缓缓在眼前展开,在这样“接地气”的学习教育中,同学们将党的历史内化于心,在沉浸式的读书、观影、听故事三位一体的体验中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以诗立品,以诵言志”红色作品诵读活动。朗诵是一门语言艺术,能充分表达诗歌作品蕴含的思想与情感。通过图书馆小程序进行朗诵比赛,既歌颂了党,又是一场凝聚了正能量的革命洗礼与红色教育,将激励大家继承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勇担历史使命。活动共收到朗诵作品456份,通过在线投票展开优秀作品评选,并对优秀作品进行了展示。

“音符上的红色经典”红歌赏析。以历史时间线为轴,推荐每个不同时期的红色歌曲,讲述歌曲背后的创作故事,并将当时历史时期大背景大事件一一列出形成简报,做成线上推文发布在微信公众号平台与超星学习通平台。为相关内容在线下设置宣传展板,并在图书馆电梯间电脑屏幕滚动播放,学生扫描二维码即可了解参加学习,为活动提供线下推力。活动推出“红歌专辑赏析”专栏,每周推出一张红歌专辑,共同感受音符上的“红色经典”历史,用音乐唱响爱国情、爱国心!

河北医科大学图书馆的实践启示

打造交流平台引导多方交互。在沉浸式体验活动过程中,学生之间、学生与红色文化之间、学生和图书馆之间形成的多方互动需要明确的指导和引领,使学生形成对红色文化的体验和思考。同时,构建互动学习小组,使各个参与者之间可以在统一的平台上进行活动内容分享和阅读体验交流。

注重活动形式的多样性。多范式活动形式及多样式的活动内容能够帮助读者尽快进入沉浸式阅读状态。随着新技术的发展以及多部门社团活动的融合,更多创新的呈现方式也在不断涌现,丰富多样的阅读体验的方式在活动中得到体现。如军事协会真人图书互动、美术社绘画手工制作、图书馆多媒体空间光影放映等方式,改变了原先单一学习模式,实现了多途径、多渠道地汲取知识,并且使读者能更加清晰直观感受活动内涵。

在多场景下打造多感官的代入体验。在一般的阅读过程中,读者难以完全投入阅读活动中,而沉浸式活动可以借助多种辅助手段,使读者不再“置身于书外”。例如,利用音效设备和多媒体资料,为学生带来视觉和听觉上的冲击与刺激;手抄报等需要独立思考和制作的活动,能够有效调动读者的情绪和行动,从而产生强烈的代入感,使他们仿佛置身于所阅读的情境之中。通过多场景下多感官体验的打造,真正地让学生切身体会我党百年来的波澜壮阔,让学生自己来表达爱党爱国情感,实现学党史、知党情、强信念。

结语

基于沉浸式体验的阅读推广活动的开展,是高校图书馆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服务模式的表现。看一本红色书籍,绘一张红色小报,观一场红色电影,听一段红色音乐,谈一次红色历程,诵一次红色诗篇,高校图书馆可以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融合各类影视听阅读资源,持续推进学校红色教育,引领学生在党史学习中奏响从“指尖”到“心尖”的红色旋律。这种由表及里,层层深入的沉浸体验式活动不仅适用于党史学习教育,也可以广泛应用于经典阅读、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等阅读推广活动中。

作者单位:河北医科大学图书馆

参考文献

[1]张沁兰,易雪媛.高校图书馆“四维”赋能党史学习教育的路径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3,22(08).

[2]张胜男,魏延宏,赵青山.高校学生党史学习教育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J].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大学学报,2023,23(03).

[3]刘俞余,罗惠兰.红色资源融入大学生党史教育的路径探析——以重庆市为例[J].汉江师范学院学报,2023,43(04).

[4]胡永强,王宇.图书馆党史学习教育与红色文化推广融合路径探究[J].图书情报工作,2022,66(02).

[5]吴春浩.我国“双一流”高校图书馆红色文化阅读推广调查与分析[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2022,(05):97-104.

[6]宋洁.党史育人视阈下的高校图书馆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以南京地区部分高校图书馆为例[J].新世纪图书馆,2022,(07).

[7]刘婷婷,周娣,任淑红,崔明珠.以党史学习教育为核心的高校图书馆红色文献阅读推广实践与探索[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25(01).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