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语文整本书阅读策略的探讨

作者: 胡天琦

摘要:高职学生语文整本书阅读面临阅读兴趣不足、理解能力差异大、时间分配不当等问题。为提升阅读效果,可从丰富阅读素材、实施分层教学、合理制订计划、结合写作练习等方面入手。通过选取贴近学生生活和兴趣的多样化读物,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引导学生合理安排阅读时间并坚持阅读计划,同时将阅读与写作相结合,教师可以帮助高职学生更好地享受阅读的乐趣与价值。

关键词:高职院校 整本书阅读 阅读策略

高职院校学生的语文教育与技术技能培养同样重要。整本书阅读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还有助于培养其批判性思维和综合性知识结构。面对高职学生在阅读兴趣和能力上的多样化需求,探索适合他们的阅读策略显得尤为迫切。本文旨在分析高职学生在整本书阅读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帮助他们更好地发掘阅读的乐趣和价值。

高职学生整本书阅读面临的问题

阅读兴趣不足。一方面,一些高职学生对整本书阅读缺乏积极性。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和信息碎片化的传播方式,使短视频、社交媒体等娱乐形式占据学生大量的课余时间,相比之下,整本书的阅读显得枯燥无味,难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另一方面,高职学生普遍面临学业压力和就业压力,更倾向于学习与职业技能直接相关的内容,易于忽视语文素养的提升,认为整本书阅读对自己的职业发展帮助不大。一些语文教师在教学方法上过于传统,未能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课堂气氛沉闷,学生难以产生共鸣。

阅读理解能力差异大。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差异大可以归因于多方面的因素。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学生在中学阶段打下了较为坚实的语文基础,而另一些学生则可能基础薄弱,导致他们在面对复杂文本时往往感到吃力。学生的阅读习惯和兴趣各不相同,有的学生可能从小就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能够较为轻松地理解并分析文本,而一些缺乏足够阅读经验的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较为表面和片面。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思维方式也影响其阅读理解能力,有的学生能够深入思考、举一反三,而另一些学生则可能只能进行简单的记忆和复述,难以进行深层次的文本解读。

阅读时间分配不当。高职学生的课程安排较为紧凑,专业课和实训课占据了大量时间,语文课时相对较少,使得学生难以在课内完成足够的阅读任务。课外时间方面,许多学生面临实习、兼职等现实压力,导致他们在课余时间很少安排系统的阅读计划。此外,学生普遍存在时间管理能力欠缺的问题,无法有效规划每天的学习和阅读时间,往往在考试临近时才匆忙阅读,缺乏持续性和深入性。部分学生在课外时间更多地被电子设备和娱乐活动吸引,导致他们对阅读的时间投入严重不足。此外,教师在布置阅读任务时缺乏具体的时间安排指导,未能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时间规划,导致学生在执行阅读任务时无从下手,效果不佳。

高职语文整本书阅读的探索实践

在落实高职语文整本书阅读实践时,笔者展开了相应的探索实践。以沈从文的小说《边城》为例,笔者采用分层教学的策略,引导语文基础较好的学生深入分析小说中翠翠形象塑造的技巧,鼓励他们思考这个鲜活生动的湘西女性形象所折射出的善良、纯朴、勇敢等品质。而对于语文基础较弱的学生,笔者则着重帮助他们理清故事情节,把握翠翠、天保、傩送等主要人物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体会翠翠面对爱情抉择时所表现出的智慧和勇气等细节,领会作品歌颂纯真爱情的基本内涵。

同时,笔者还将阅读与写作相结合,选取了翠翠和天保乘船游湖时的深情对白等情节,让学生续写一段他们想象中的故事发展情况。我们还鼓励学生以傩送的视角,为傩送和天保这对兄弟设计一段真诚而动人的对话。在这些写作任务中,学生需要深入揣摩人物的性格特点,细致把握人物之间的微妙情感,并运用自己的想象力进行创作。通过这种读写结合的方式,学生不仅加深了对作品的理解,也提高了语言表达和创新思维的能力。

提升高职学生整本书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

结合在高职语文整本书阅读的探索实践,笔者总结出了几条提升高职学生整本书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

丰富阅读素材,激发学生兴趣。传统的语文阅读教材往往围绕经典文学作品展开,然而这类作品由于语言风格和时代背景的距离感,难以引起现代高职学生的共鸣。学习兴趣可以通过与学生生活经验的相关性来激发。因此,引入与学生生活背景和兴趣点更贴近的阅读材料,如现代小说、流行科技文章、社会现实题材等,可以增加学生的阅读动机,从而提高其语文学习的整体积极性。这种策略不仅使学生能够在阅读中看到自己的影子,也有助于他们在认识到语文学习的现实意义后,更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专业背景,有选择地引入相关主题的阅读材料。例如,对于电子信息专业的学生,可以选用关于最新科技发展、人工智能、互联网安全等方面的专业文章或者是科普书籍。这些材料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帮助他们建立语文学习和专业学习的联系。此外,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和网络资源,如视频讲座、在线课程等,丰富阅读形式,使阅读活动更加生动有趣。同时,教师需定期收集学生的反馈,调整阅读材料的难度和类型,确保材料的相关性和有效性,从而最大程度地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语文素养。

实施分层教学,满足不同需求。学生在知识基础、认知能力、学习兴趣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这些差异如果不加以重视和处理,会导致教学效果的两极分化。分层教学的核心在于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通过科学的分层设计,提供难度适中、适合各层次学生发展的教学内容和学习活动。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还能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和成就感,使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层次上获得最大的发展。

教师需要先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评估,了解他们在阅读理解能力、语文基础知识、学习兴趣等方面的不同情况。以此为依据,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学习小组,每个小组安排相应难度的阅读材料和学习任务。例如,对于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可以选择语言相对简单、内容贴近生活的阅读材料,帮助他们逐步提高阅读能力;而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则可以引入一些较为复杂、富有挑战性的文本,提高他们的深层次思考能力和分析能力。此外,教师在课堂上应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例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互动,增进他们对文本的理解和兴趣。同时,教师应定期进行教学反馈,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反馈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分层设计,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合适的层次上得到有效指导和提升。

结语

在推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我们应当注重将实际效果与学生的个性化需求相结合,通过不断试探和改良,寻找每个学生最适合的阅读路径。这既是一个寻求最佳实践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学习和成长的过程。通过这样的实践,笔者希望能够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使他们在享受阅读的同时,也能够积极构建自身的知识体系和价值观。

作者单位:江苏省淮安技师学院

参考文献

[1]魏宇婷. 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刍论[J]. 成才之路,2024(17):93-96.

[2]王贵荣,王连想. 推进整本书阅读任务的实践探索[J]. 河北教育(德育版),2024, 62(04):18-19.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