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红色文化阅读推广策略研究
作者: 王姝摘要: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创造、积累的先进文化,承载着丰富的革命精神与历史内涵。高校图书馆作为文化传承与知识传播的重要阵地,肩负着红色文化阅读推广的重要使命。文章分析了高校图书馆开展红色文化阅读推广的重要意义,剖析了当前推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推广策略,旨在提升高校图书馆红色文化阅读推广的实效性,助力红色文化在高校的传承与弘扬。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 红色文化 阅读推广
在新时代,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文化自信、筑牢理想信念根基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场所[1],大学生群体是推动国家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让红色文化走进高校、走进大学生的阅读视野意义重大。高校图书馆凭借其丰富的文献资源、专业的服务团队以及良好的文化氛围,在红色文化阅读推广方面具备得天独厚的条件。如何充分发挥这些优势,制订科学有效的推广策略,成为当下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
高校图书馆开展红色文化阅读推广的重要意义
作为知识传播的前沿阵地,高校图书馆拥有丰富的资源与独特的文化氛围,具备引领大学生深入探索红色文化的先天优势,对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时代新人、推动校园建设等有着不可忽视的价值。
传承红色基因,延续革命精神。红色文化蕴含着诸如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一系列伟大的革命精神[2],这些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在不同历史阶段的思想结晶与精神支柱。高校图书馆通过开展红色文化阅读推广,能够使大学生深入了解革命先辈们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为了理想信念不屈不挠、英勇奋斗的光辉事迹,让红色基因融入血脉,确保革命精神代代相传,激励当代大学生在新时代的征程中继承和发扬革命先辈的优良传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努力。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红色文化所体现的价值观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契合,如爱国情怀、集体主义、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等[3]。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无论是阅读经典的红色文学著作、革命回忆录还是历史文献资料等,都能在潜移默化中让他们接受正向价值观的熏陶,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自身的行为准则,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以及未来的工作中自觉践行,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
增强文化自信。红色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革命时期的传承与创新,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各种外来文化不断涌入,部分大学生可能会出现对本土文化认知不足或盲目崇尚外来文化的现象。高校图书馆积极开展红色文化阅读推广,可以让大学生深入领略红色文化独特的思想内涵、艺术魅力及深厚的历史底蕴,深刻认识到红色文化的重要性,进而增强对本国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提升文化自信,为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贡献力量。
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的校园文化能够滋养学生的心灵、塑造良好的品格。红色文化本身蕴含着积极进取、爱党爱国等正能量元素,高校图书馆通过在校园内广泛推广红色文化阅读,能够使这种正能量在师生中传播开来,营造出富有革命情怀、团结奋进、爱国爱校的校园文化氛围,促进校园文化的健康、和谐发展,为学生的学习生活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高校图书馆红色文化阅读推广存在的问题
高校图书馆开展红色文化阅读推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存在诸多问题。深入剖析这些问题是推动高校图书馆红色文化阅读推广工作优化升级的关键。
红色文化资源建设有待完善。第一,资源种类不够丰富。部分高校图书馆在红色文化资源的馆藏上,侧重于传统的纸质书籍,如经典的红色文学作品、党史资料等,对于红色文化相关的影像资料、数字资源收集不足,难以满足不同学生群体多样化的阅读需求。此外,对于一些地方红色文化资源,如反映当地革命历史、英雄事迹的特色文献资料挖掘和收藏力度不够,限制了红色文化资源的地域特色的展示与利用。第二,资源更新不及时。红色文化在不断发展,随着新的研究成果、新的红色故事,以及对历史事件的新解读不断涌现,部分高校图书馆在资源更新方面存在滞后现象,缺乏对最新出版的优质红色文化读物以及前沿研究著作的及时采购,导致学生获取的信息不够新颖,影响他们对红色文化的深入探究。
活动形式较为单一。目前,不少高校图书馆开展的红色文化阅读推广活动多采用举办读书分享会、红色文化展览等常规形式。读书分享会多是学生简单地分享读后感,缺少针对红色文化中深层次思想、价值观等方面的讨论与交流;展览也多是静态展示,学生只是走马观花地观看,无法深刻体会红色文化背后的历史情感与精神力量。这些活动虽然有一定的教育意义,但长期反复开展容易让学生产生审美疲劳,参与积极性不高。高校图书馆应积极利用短视频、虚拟现实(VR)等新技术手段打造的新颖活动形式,增加互动性与体验感。
宣传推广力度不够。宣传方面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宣传渠道有限。部分高校图书馆在宣传红色文化阅读推广活动时,主要依赖图书馆官网、馆内宣传栏等传统渠道,对于社交媒体平台,如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B站等学生常用的信息获取渠道利用不足,导致学生对图书馆举办的活动不知情,影响了活动的参与度和覆盖面。其二,宣传内容缺乏吸引力。部分高校图书馆撰写的宣传文案往往比较刻板、生硬,只是简单罗列活动的时间、地点、主题等基本信息,缺乏对活动亮点、特色以及能够给学生带来的收获等内容的生动呈现,难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欲望。
缺乏专业的人才队伍。从事红色文化阅读推广的工作人员需要同时具备红色文化素养和活动组织能力。一方面,部分高校图书馆从事阅读推广的工作人员专业知识储备不足,对红色文化的专业知识,如党史、革命史、红色文化的理论体系等掌握不够扎实,在推荐相关书籍、解答学生疑问以及组织活动过程中,难以提供深入、专业的指导,影响了推广工作的质量;另一方面,部分馆员缺乏创新意识和活动策划、组织能力,难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设计出富有吸引力、形式多样的红色文化阅读推广活动,导致活动效果不佳,无法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在红色文化传播方面的作用。
与外部合作协同不足。第一,校内协同不够。部分高校图书馆与校内其他部门如宣传部、学生工作处、马克思主义学院等,在红色文化阅读推广方面缺乏有效的沟通与协作机制。各自为政的工作模式使得资源无法整合共享,活动无法形成合力,难以营造全校范围内浓厚的红色文化氛围。第二,校外合作欠缺。与校外的红色文化研究机构、革命纪念馆、博物馆等缺乏合作,未能充分利用校外的优质红色文化资源来丰富图书馆的推广内容和形式,也不利于拓展学生的红色文化体验空间,限制了红色文化阅读推广工作的深度和广度。
高校图书馆红色文化阅读推广策略
加强红色文化资源建设。首先,丰富资源种类。加大对红色文化影像资料、数字资源的采购与整合力度。例如,购买制作精良的红色主题纪录片、红色电影,并纳入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库,方便学生在线观看;采购红色文化有声读物,让学生可以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收听学习。其次,深入挖掘地方红色文化资源。高校图书馆应与地方文化部门、档案馆等合作,收集整理反映当地革命历史、英雄事迹的特色文献资料,如地方革命烈士的传记、地方红色遗址的介绍等,并对这些资料进行数字化加工,建立地方红色文化数据库,展现地域红色文化魅力。最后,及时更新资源。高校图书馆应建立红色文化资源动态监测与更新机制,及时关注红色文化领域的新书出版、最新研究成果发布等情况,定期采购最新的红色文化读物、学术著作等。同时,对图书馆已有的红色文化资源进行定期评估,淘汰陈旧、过时的资源,确保学生能够获取到最新、最优质的红色文化信息。
创新阅读推广活动形式。高校图书馆可以利用短视频平台开展红色文化短视频征集活动,鼓励学生以红色故事、红色景点、红色人物等为主题创作短视频,通过短视频的创意拍摄、剪辑以及传播,让更多学生了解和参与红色文化的传播,同时也提高学生对红色文化的理解和表达力。此外,借助虚拟现实(VR)技术打造“红色文化虚拟展厅”或“红色革命场景体验区”,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革命战争年代的艰苦环境、重要战役的激烈场面等,增强他们对红色文化的沉浸式体验。高校图书馆还可以开展“红色剧本杀”“红色文化角色扮演”等新颖活动,让学生扮演红色故事中的英雄人物或历史角色,通过模拟历史场景、演绎经典情节,深入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和精神品质,增强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情感共鸣。
加大宣传推广力度。高校图书馆可以从渠道和内容两个角度来优化宣传效果。就宣传渠道而言,高校图书馆应充分利用社交媒体平台进行全方位宣传。建立并运营好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微博账号、抖音短视频账号等,定期发布红色文化阅读推广活动的预告、精彩回顾、学生参与心得等内容,采用图文并茂、短视频等多种形式进行呈现,吸引学生的关注。就宣传内容而言,撰写富有吸引力的宣传文案,突出活动的亮点、特色以及给学生带来的独特体验和收获。在文案中巧妙地搭配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资料,通过多媒体融合的创意展示,让广大学生提前感受到活动或者书籍所蕴含的丰富内容,增强其参与活动的期待值。
打造专业人才队伍。第一,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素养。组织馆员参加红色文化相关的专业培训课程,邀请党史专家、红色文化学者等来馆进行专题讲座,系统地学习党史、革命史、红色文化的理论体系等知识,加深对红色文化的理解和把握,以便在工作中能够更专业地为学生提供服务;鼓励馆员开展红色文化相关的研究工作,通过参与课题研究、撰写学术论文等方式,深入探究红色文化的内涵、价值以及在高校推广的有效路径等,在提升自身专业素养的同时,也为图书馆的红色文化阅读推广工作提供理论支持。第二,提高工作人员的活动策划与组织能力。选派馆员参加活动策划与组织方面的培训,学习先进的活动策划理念、方法以及技巧,掌握如何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需求特点来设计活动流程、确定活动主题等,提高活动策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建立活动案例分享与交流机制,定期组织馆员分享各自在红色文化阅读推广活动中的成功案例和经验教训,相互学习借鉴,共同提高活动策划与组织能力,不断优化活动效果。
强化协同合作。加强校内协同合作,建立图书馆与校内宣传部、学生工作处、马克思主义学院等部门的定期沟通协调机制,共同商讨制定红色文化阅读推广的年度计划、活动方案等,整合各方资源,形成工作合力。例如,宣传部可以利用其宣传渠道优势,对图书馆的红色文化阅读推广活动进行广泛宣传;学生工作处可以组织学生参与活动,并将参与情况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等。拓展校外合作空间,与革命纪念馆、博物馆等单位开展合作,签订共建协议,组织学生实地参观学习,开展“馆校合作红色文化研学”活动,让学生近距离感受红色文化的实物展示和历史氛围;还可以将纪念馆、博物馆的部分珍贵展品、资料以图片、复制品等形式引入校园,在图书馆内举办展览,拓宽学生的红色文化视野,丰富校园红色文化体验。
结语
高校图书馆在红色文化阅读推广方面肩负着重要使命,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高校图书馆还需持续探索新的推广策略和方法,与时俱进地做好红色文化阅读推广工作。
作者单位:绥化学院图书馆
本文系2023年黑龙江省省属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党的二十大精神引领高校图书馆红色文化资源建设与发展研究”(项目编号:YWF1023623030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谢莉莉.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对策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6.
[2]万登泸,程瑞存.革命文化在新时代技工院校青年学生中的教育价值[J].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20(02).
[3]冯莹.红色文化融入高职机械制造专业课程思政的实践路径[J].机械职业教育,202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