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推广的模式创新与实践
作者: 杨妮阅读是大学生学习与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朱永新老师说:“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阅读是精神的运动,关系着生命个体的生存品质和生命质量。陕西科技大学“知行阅读,相识你我”共读活动让阅读持续且深入开展,构建了共同成长的阅读场域,是一次成功的共读共享模式创新与实践。
学校领导关心支持共读活动
陕西科技大学是一所充满浓郁书香的校园,校领导高度重视图书馆发展,是书香校园的引领者和践行者。校党委书记姚书志多次在公开讲话中谈及读书,在“青马工程”大学生骨干培训班授课时,他说:“在我家的书柜中,至今还保存着两本竖排繁体字小说,一本是《三国演义》下册,一本是《西游记》上册。心情不好的时候,我经常会把这两本书拿出来翻翻,书里洋溢着的墨香使我沉醉,心情很快就能得到平复。”同时他在参加全校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培训时特别强调,习近平总书记把青年要注重价值观的养成,比喻成要扣好人生的第一颗扣子。在信息化、网络化时代,一定要摆脱快节奏生存状态带来的碎片化阅读习惯,一定要对一些经典原著进行系统化慢阅读,打好人生的底色,系好人生的扣子。
2022年“4·23”世界读书日期间,学校校长李志健受邀参加陕西电视台《校长荐书》栏目,为广大观众推荐《<资治通鉴>中的历史智慧》一书,他说:“‘读书使人明智’,历史被书写为文字变成了书籍供大家阅读,读史书的关键就在于领悟其中的道理,使其变成自己的智慧。”李志健校长一直特别关心和重视图书馆的发展,2021年划拨600万元专项基金用于图书馆智慧化建设和环境提升,他对图书馆寄予厚望,认为“图书馆是文化自信推进器,书香校园的引领者。希望图书馆在学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中发挥更大价值,在弘扬文化自信中发挥更大作用”。
共读活动持续的经验
陕西科技大学书香浓郁,阅读推广活动不断走向深入。“知行阅读,相识你我”共读活动在2021年“4·23世界读书日”启动,连续开展3年,活动以朱永新老师提出的“共读、共写、共同生活”为基本理念,参加活动的学生两两组成“阅读伙伴”,借鉴“(20世纪)90年代笔友”的方式,相互不见面,每天读书,每周分享,每一期活动持续两个月,图书馆员以“阅读天使”的身份担当文字传递者,活动累计收到分享文字48万字。
朱永新老师说:“共读、共写、共同生活,才能拥有共同语言、共同价值和共同愿景。”在大学生活中,大学生需要“书”的引领,以“书”为共同的密码,每周分享读书的感悟和生活体验,在喧嚣和快节奏中定位人生方向,认识自己、认识他人,共同成长,活动呈现出以下六方面的经验和价值。
共读活动探索了一种可持续的共读共享模式。个别阅读是一个人的战斗,共同阅读有集体的智慧、有共同的氛围,可形成互相的监督和共勉。陕西科技大学“知行阅读,相识你我”活动的设计借鉴“笔友”的方式,将参加活动的学生随机两两组成阅读伙伴,两人互不相识、身份保密,一种发出分享期待回应的好奇,一种“来而不往非礼也”的礼仪,推动着阅读分享持续进行。大学是读书的天堂,阅读馆员以“阅读天使”身份每日提醒阅读,每周转发分享,及时传递沟通,保证阅读活动持续推进。
活动规定“每日阅读”,推荐阅读书单为新教育研究院、新阅读研究所研制的“中国大学生基础阅读书目100本”,但书目选择不限于推荐书单,学生阅读书目广泛。参加活动的学生,经过两个月的共读,累积了一定的阅读量。在评估阅读能力方面,日本对大学生有一套评价办法,就是完成文库本系列图书100册和知识新书系列50册的阅读。阅读力是一种学习力的表现,阅读也反过来促进学习力的提升。
共读活动成为学生情感疏解、精神成长的日常方式。教育家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阅读为生活,阅读围绕人的发展构建更加完整的认知和社会情感体系。写作是有效的内省方式,学生阅读并记录心得,每周进行文字分享,因互不相识,他们说“它像一个树洞,可以吐露心声而无所顾忌”。阅读与大学生交往结合,提供交流渠道,破解学生思想交流、情感抒发的顾虑与障碍,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和精神成长。同时,阅读有情感疗愈作用,读者随着情节的推进而产生情感的起伏变化,主观选择性接受书中传递的情感,其中伟大的情感能让读者将自己放在更广阔的视域中重新审视自身。
共读活动打开了一扇图书馆链接学生的服务窗口。“大学图书馆是天堂,阅读馆员是天使”,用心做热爱的事,就会产生一种磁场,形成一种感召力。“阅读天使”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是一群“以一颗天使之心播撒阅读种子,对参与阅读活动的学生尊重、体谅,保护参与人隐私,履行‘阅读天使’职责”的图书馆员、教师和学生。“阅读天使”“天使姐姐”等亲切的称呼,拉近了图书馆员与读者的距离。图书馆是一座宝藏,拥有丰富的信息资源,掌握信息素养能力是打开这座宝藏的密钥,“阅读天使”也成了帮助学生探索图书馆宝藏的人。
共读活动建立了一份真实、生动的学生在校档案。参加阅读活动要求“每日阅读,每周分享”,参与者说:“(阅读活动)让我有个理由,去记录和思考我的生活。”读书是人格形成最有益的方法。每个人成长过程中都要形成自己的世界观和价值观,需要在自己心里建造属于自己的世界,每周一篇阅读与生活分享文字,记录着学生所思所想所行,记录着学生的喜怒哀乐,是一份学情参考资料。图书馆是储存记忆的地方,学生离校后,这些分享文字等就是一份生动、珍贵的在校学习生活画像,将是一代学生真实的记录。
共读活动涌现了很多具有代表性的阅读案例。师生共读共写,共同成长。在持续阅读活动中,学生们养成了阅读习惯,在阅读中塑造自我。阅读的学生中不乏阅读励志榜样,有从220斤的体重健身到150斤,阅读广泛、奋斗在理想路上的艺术男生;也有曾经因降级险些被退学的理工男生,是阅读在他生活中点亮了一道光,阅读陪伴着他成长,毕业时他荣获校优秀毕业论文二等奖并考研成功;也有担任班长、社团主席又成绩优异的女同学,坚持每天睡前阅读……他们的故事和分享文字,作为图书馆“每周荐读”的内容在师生中传播,成为学生中的榜样,丰富了书香校园的内涵。
共读活动中阅读馆员与学生一起成长。博尔赫兹说过,“世上如果有天堂,那一定是图书馆的模样”,图书馆是天堂,图书馆员是天使。在“阅读活动”中,阅读馆员以“阅读天使”的身份组织和开展活动,不断自勉,坚持书写“每日图文”,与学生分享,并希望成为学生的阅读榜样,与学生共同成长。
共读活动发展的未来
活动名称定为“知行阅读,相识你我”,是因为“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我们不仅阅读书本,还阅读社会。有所思,还有所行,正如学生所说,“去看书,去体会,去思考,去践行。真神奇,人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去训练自己、提升自己”,“与阅读伙伴谈话中我感受到了久违的愉悦。感谢这一路的相伴,愿阅读伙伴变得更好,活成自己想成为的样子”。阅读指导行动、滋养心灵,使学生成长为完具的人、拥有幸福生活,这是阅读和写作的最终目标和理想归宿。
2023年,“知行阅读,相识你我”共读活动走出陕西科技大学,与西安工业大学联合举办了未央高校联盟“知行阅读,相识你我”跨校共读活动,让互不相识的神秘感走进其他高校,让阅读成为学生互识的桥梁。共读活动将不断创新形式,与更多高校合作,让学生不仅阅读书本,还借助阅读的桥梁,了解阅读伙伴、了解社会、了解世界。
作者系陕西科技大学图书馆馆员,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博士生
本文系陕西省图书馆学会课题“大学生内驱力与阅读的实证研究”(项目编号:191012)的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