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有声阅读产品的阅读价值与阅读效果
作者: 张红燕摘要:近年来,儿童有声阅读产品发展势头迅猛,凭借多元的声音符号、丰富的感情色彩、简单易懂等优势,在儿童语言教育、情感教育、素质教育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备受教师、家长、儿童青睐。本文针对当前儿童有声阅读产品面临的题材同质化等问题提出有效举措,以期为儿童有声阅读产品市场的良性发展提供助力。
关键词:儿童绘本 有声阅读 阅读价值 阅读效果
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发布的《进展报告:儿童早期发展对终身健康至关重要》指出,儿童时期是个体大脑发育最快的时期,超80%的神经发育发生在此时期,由此可见,启蒙教育至关重要。儿童有声阅读产品集多元化的阅读内容、趣味性的阅读模式、便携性的阅读设计于一体,将在儿童启蒙教育阶段发挥重要作用。
儿童有声阅读产品的阅读价值
有声阅读产品是指以有声语言为主要传播符号,拥有一定知识信息含量的媒体产品和服务,包括磁带、光盘、各类数字化音频制品。2023年4月,在第二届全民阅读大会上,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的第二十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2022年0—8周岁、9—13周岁、14—17周岁儿童图书阅读率分别为73.5%、99.2%、90.4%,充分表明阅读已成为儿童获取信息和学习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儿童普遍对外界具有强烈好奇心,但由于自身词汇储量较少、文本阅读能力较差,且尚不具备独立思考能力,难以借助传统阅读形式探索外界。基于此,儿童有声阅读产品设计者结合儿童心理,从语言教育、情感教育、素质教育三个层面入手,以便捷化、智能化的阅读方式助力儿童健康发展。儿童有声阅读产品的阅读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跨越文字屏障,加强儿童语言教育。语言是儿童认识世界、强化思维的基础,而儿童有声阅读产品可以跨越文字屏障,加强儿童语言教育。其一,儿童有声阅读产品能够以声音符号为儿童营造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使儿童通过观察、倾听、思考、扩展知识等方式积极参与,丰富儿童的词汇量。其二,儿童有声阅读产品的语言发音较为标准,能够使儿童在听觉系统辅助下掌握文字的正确发音,提升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其三,儿童有声阅读产品以不同类型的作品为儿童创设丰富多彩的环境,激发儿童的语言创造力。例如,经常听古诗词的儿童,在欣赏到独特景色时更容易脱口而出相应的古诗词,尽管其可能并未深入理解诗词的意思,但其语言创造能力在此过程中已得到明显加强。因此,儿童有声阅读产品在提升儿童语言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家长可在此基础上不断引导以加强对儿童的语言教育。
丰富感情色彩,加强儿童情感教育。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家长愈发重视儿童的精神成长,强调儿童身心双向发展,儿童时期的情感教育对个体精神健全发挥着重要作用。与静态图文和课堂教育相比,儿童有声阅读产品设计者深入儿童心灵世界,通过精心设计故事内容、讲述方式与配乐等,引导儿童领悟情感、产生共鸣,帮助儿童理解善良、尊重等情感因素,并教会儿童转变思维方式,学会如何与他人相处。例如,《兔子坡》通过打造趣味盎然的动物世界,号召儿童学会保护动物,与动物和平相处;《大草原上的小木屋》通过描写一家人在搬家过程中协力解决重重困难的故事,引导儿童形成面对苦难勇往直前的人生态度,对儿童实施潜移默化的挫折情感教育。与此同时,家长与儿童共读儿童有声阅读产品,能够充分满足儿童与家长之间的互动感、归属感需求。
降低理解难度,加强儿童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每个人人生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儿童时期作为人生最为关键的基础时期,同样离不开素质教育的渗透。其一,素质教育要求儿童全面发展,儿童有声阅读产品能够以多元化的产品形式与故事内容,针对性地面向儿童开发早教故事,将积极健康的素质教育观念融入故事中,全面培养儿童道德素养与文化素养。其二,素质教育要求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儿童有声阅读产品允许儿童自由选择题材,帮助儿童依托自身兴趣爱好激发创造潜能。其三,素质教育重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儿童有声阅读产品以声音为传输媒介,将充满想象力的小故事传递给儿童,促进儿童模仿学习,以提升儿童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例如,《猴子警长探案记》有声读物通过引导儿童跟随动物探长破案的历程,帮助儿童在学习新知识的基础上实现动手能力、思考能力、创造能力的显著提升。
儿童有声阅读产品的现实困境
与传统儿童出版物相比,儿童有声阅读产品在培养儿童语言、情感、知识、素质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近年来,随着全民阅读政策的大力推进与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有声阅读行业规模迅速扩大。与此同时,国家“三胎政策”的开放预示着儿童有声阅读必将迎来广阔的发展前景。但就实际情况来看,现有儿童有声阅读产品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个性化不足,难以激发儿童兴趣。其一,儿童有声阅读产品内容题材单一。研究市面上儿童有声阅读产品发现,其题材主要集中在幼儿启蒙、儿歌童谣等方面,以简单的句式、有趣的情节吸引儿童阅读。但随着儿童有声阅读产品的同质化问题日益严重,儿童阅读兴趣明显降低。其二,儿童有声阅读产品分级资源不均。目前,各平台儿童有声阅读产品的低龄化趋向明显,过于重视学前儿童的启蒙教育,而适合较大年龄儿童的有声阅读产品处于空白状态。例如,在喜马拉雅App中,面向低龄儿童的有声阅读产品题材种类丰富、表现形式活泼,但针对高龄儿童群体的有声阅读产品题材种类单一,多为教材朗读、写作提分教程等,且过于枯燥化、功利化,难以激发儿童阅读兴趣。
互动感不强,降低儿童学习热情。与成人相比,儿童对声音更为敏感,在难以通过传统阅读获取知识的情况下,儿童有声阅读产品是不错的选择。但现有儿童有声阅读产品存在以下两方面问题:其一,儿童有声阅读产品设计较为单一,仅设置有简单的播放功能。且在播放过程中,信息与知识的传递多为单向传递,儿童始终处于被动位置。其二,儿童有声阅读产品内容互动有限,其内容多为表演性质的表达,偶尔涉及少量简单的提问,儿童即便思考后进行回答也难以真正与有声阅读产品内容之间产生交流,互动感的缺乏会直接降低儿童的阅读热情。
质量良莠不齐,制约儿童健康成长。当前,儿童有声阅读产品质量的良莠不齐制约着儿童的健康成长。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儿童有声阅读产品制作门槛降低,普通用户也可自行录制并上传,导致儿童有声阅读产品质量难以保障,使得儿童不仅难以获取正确知识,而且久而久之容易产生抵触情绪。例如,部分平台中的《三字经》《弟子规》等有声阅读产品,虽打着“儿童启蒙”的旗号,但基本是直接照读原文内容,语言晦涩难懂,多次重复跟读,容易使儿童感到枯燥,产生厌恶情绪。再如,平台中的部分用户为了获取粉丝流量,跟风上传低俗违规内容,致使儿童产生错误理解。
侵权问题严重,影响产品市场前景。儿童有声阅读产品侵权问题泛滥,严重影响着儿童有声阅读产品市场的良性发展。一方面,儿童有声阅读产品的版权内容组成复杂,包括文本著作权、演播者的表演者权、背景音乐著作权、录音制品邻接权等,这使得有声阅读产品需要付出高额成本以安全获取各方面授权;另一方面,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模式下衍生出的有声阅读产品缺乏机构和平台的有效监管,用户在自行制作、上传音频时,可能并未意识到所上传的内容涉及侵权,又或者即便意识到该问题的存在但由于轻视侵权后果仍选择继续上传。若放任儿童有声阅读产品侵权现象的发生,最终只能导致低成本、制作速度快的低质产品充斥市场,引发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造成市场的无序竞争。
儿童有声阅读产品的阅读效果提升策略
儿童有声阅读产品在向儿童传授知识、培养儿童感知能力与交互能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新媒体时代下,儿童有声阅读产品拥有更多载体,使声音的传播形态更加数字化和智能化,为儿童营造出更具亲和力、渗透力的声音环境,使儿童在人文气韵更加充沛的环境中健康成长。据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2年在线音频市场规模约为312亿元,在线音频用户规模达到6.9亿人,34.7%的在线音频用户是未成年人。由此可见,儿童有声阅读行业前景良好、市场潜力巨大,保障儿童有声阅读产品质量、提升儿童有声阅读产品阅读效果势在必行。
丰富有声阅读产品资源类型,提供多元选择。儿童有声阅读平台应拓展服务范围与服务对象,根据各年龄段儿童的阅读要求,从年龄、类型、功能等不同维度进行划分,提供丰富多元的儿童有声阅读产品,以满足儿童个性化需求。例如,面向幼儿的有声阅读产品,应以趣味性故事为主,并细分出对应休闲娱乐、教育学习、哄睡等不同场景的儿童有声阅读产品;面向低龄儿童,儿童有声阅读平台应提供文学著作、诗词鉴赏等产品,激发儿童学习热情,引导儿童学会发现美、欣赏美;面向高龄儿童群体,儿童有声阅读平台可引入国外优质儿童有声阅读产品资源,或制作以优秀长篇文学作品为基础的有声阅读产品,纵深开拓有声阅读产品资源。
增强有声阅读产品交互性,激发儿童热情。儿童有声阅读平台应注重儿童阅读感受,增强儿童有声阅读产品与儿童间的交互性,激发儿童热情,提升儿童在阅读过程中的参与感。其一,儿童有声阅读平台应适当增加互动内容。例如,在儿童有声阅读产品中适当插入简单提问环节后,儿童可以通过点击互动按钮或语音输入选择不同答案,而不同的选择会带来后续不同的音频内容,以增强交互感。其二,儿童有声阅读产品平台应加入互动功能。鉴于儿童识字少且输入困难的现状,儿童有声阅读平台应开发语音评论功能,同时可以将儿童互动的内容作为创作有声阅读产品的素材。
提升有声阅读产品质量,培养专业人才。儿童有声阅读产品并非简单地将文本录制成音频,而是需要策划人员、制作人员、编辑人员等多方面配合。因此,要想提升儿童有声阅读产品的质量,需要培养一支具有优秀文化素养及高超职业水平的人才队伍。其一,策划人员与编辑人员应优化选题,有目的性地删减文本内容,使其更适合以音频形式传递。其二,录播水平的高低是决定儿童有声阅读产品优劣的决定性因素。对此,录播人员应正确理解文本内容,把握好情感表达,以正确的吐字发音技巧传达文本内涵。其三,后期制作人员应根据儿童阅读习惯,调整配乐、音效和剪辑音频,使音频节目形象生动、富于变化,从而吸引儿童的阅读兴趣。
加大对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保障市场良性运作。由于儿童有声阅读产品的制作门槛较低,其质量参差不齐、格式不一、盗版现象较为严重,阻碍着儿童有声阅读产品的健康发展,因此政府需采取有力措施,助力儿童有声阅读产品市场的良性运作。一方面,政府应当是儿童分级阅读的推动主力,从政策法规层面对儿童有声阅读产品进行分级,为儿童创设健康有序的阅读环境;另一方面,政府应重视儿童有声阅读产品的盗版泛滥现象,在督促平台方申请有声读物版权、建立版权资源库的基础上,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严厉打击侵权行为。此外,政府与儿童有声阅读产品行业参与者应加强合作,共同维护儿童有声阅读产品市场版权监管和行业秩序。
结语
儿童有声阅读产品,不仅能突破儿童在传统阅读中识字不足的困境,而且能通过有声阅读的形式,全方位培养儿童语言、情感、知识、素质等,其发展潜力不容小觑。但作为一种在我国起步较晚的新兴行业,儿童有声阅读产品行业面临一些问题在所难免。因此,推动儿童有声阅读产品行业健康发展,为儿童成长保驾护航,不仅是各有声阅读平台的责任,更是家庭、学校的共同责任。
作者系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文史系讲师
参考文献
[1]孙旭柳.儿童有声读物内容生产和版权保护的关系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2022,13(2):94-96.
[2]金鑫荣,杨沁雯.儿童文学有声读物呈现方式研究[J].科技与出版,2018(10):5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