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图书馆数字化阅读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作者: 王涵

摘要:202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指出,要推进文化数字化发展,深入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建设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公共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传播的重要阵地,以推动、引导、服务全民阅读为使命。本文主要阐述公共图书馆数字化阅读资源建设的价值,分析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开发和利用中出现的问题,进而探索公共图书馆数字化阅读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方向。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  数字资源  开发与利用

公共图书馆是一个城市或地区为广大读者提供免费阅读或借阅图书的场所,其不仅是一个为人们提供文化信息和知识的场所,更是促进全民阅读深入开展的机构。公共图书馆作为全民阅读的重要阵地,近年来充分发挥社会知识中介的职能,在服务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中扮演了不可替代的角色。2020年中宣部印发的《关于促进全民阅读工作的意见》指出,到2025年,通过大力推动全民阅读工作,基本形成覆盖城乡的全民阅读推广服务体系,全民阅读理念更加深入人心,积极推动青少年阅读和家庭亲子阅读、保障特殊群体基本阅读权益、提高数字化阅读质量和水平、组织引导社会各方力量共同参与和加强全民阅读宣传推广等。因此,在如今全民阅读的趋势下,全面开发公共图书馆的数字阅读资源,并将这些资源应用到当下的社会教育中,对于整个国家、社会的建设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公共图书馆数字化阅读资源建设的价值

拓展阅读服务,提升图书馆效能。公共图书馆数字阅读资源建设能够丰富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内容。相比传统的纸质图书,数字资源将文字、声音、图画等形式结合起来,提升了阅读内容的趣味性和可读性。传统的纸质图书对不识字的人群、年纪大视力不好的群体不够友好,而数字化的阅读资源可以满足不同群体的阅读需求,如视力不好的群体可以观看放大的图书或者动画;不识字的群体可以用听书的方式学习知识。以四川省图书馆为例,其与云图有声产品合作为读者提供了阅读听书服务,读者可以在产品页面选择自己喜欢的图书类型获得听觉享受。此外,很多省级图书馆也利用数字化的手段对古籍进行修复和保护。以山西省图书馆为例,其建立了山西省古籍保护中心,通过数字化的档案整理、古籍的数字化储存,以数字化的再现手段保留古籍内容的真实性,从而再现古籍的价值,拓展了公共图书馆的历史阅读服务功能。

整合阅读平台,实现“零距离”检索。数字化手段最大的优势在于减少时间和空间的距离,利用虚拟技术实现图书资源整合,让用户足不出户就可以“零距离”检索各种资源。以上海图书馆为例,其在现代化信息技术的辅助下,实现了数字化阅读资源平台整合和统一检索。打开上海图书馆的官网,其首页就会出现检索框、馆藏资源栏、分馆链接等,读者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兴趣检索各种资源来进行阅读。据网络平台相关数据统计,全国31家省级公共图书馆中已经有15家实现了数字资源平台的整合和统一检索,其中南京图书馆、福建省图书馆、山东省图书馆、重庆图书馆、四川省图书馆、新疆图书馆6家图书馆还实现了数字阅读资源和纸质图书的统一检索,为读者“零距离”检索提供了便利。

创新服务手段,提升全民阅读质量。公共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宣传的重要阵地,借助数字化技术创新服务手段,能够提升全民阅读服务质量。首先,公共图书馆能够利用移动端为读者提供便利。以北京大兴区图书馆为例,其在微信公众平台上设立数字资源栏目,开展电子图书推荐阅读类型、数据库使用指南等。其次,通过设置入馆须知、服务专栏,让读者提前了解图书馆开馆状况、馆藏现状等。以北京大兴区图书馆为例,其在微信公众号界面设有“服务”专栏,提供入馆服务(包括入馆须知、办证处预约等)和便民查询等栏目供读者选择。最后,通过网上图书馆使用评价等系统,让读者对数字资源数据库和相关的服务进行评价,以促进图书馆阅读服务的改进和创新。

公共图书馆数字化阅读资源开发与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公共图书馆数字阅读资源中出现了多元化、共享化的数字资源,例如电子书瀑布流,将传统的电子图书以电子瀑布流的形式呈现来随机排序,为读者提供阅读;再如超星数字图书馆,提供了大量电子图书资源,还有懒人畅听等,将电子化的数字资源以声音载体进行呈现,实现了文字阅读资源的功能拓展。可以说,当前社会上已经开发出多元化的数字资源,并且以多种形式载体来进行数字资源的传播与共享,但是在实际的数字阅读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过程中,还存在以下问题。

资金技术固有困境,数字阅读覆盖率不均衡。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公共图书馆数字化阅读得到了一定发展,但由于资金技术和覆盖率不均衡等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一方面,资金、技术方面的困境难以突破。引入数字化的阅读方式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及获得数字技术的支持,而公益属性的公共图书馆没有利润收入,主要依靠相关财政资金支持;另一方面,数字化阅读覆盖率存在不均衡的问题。这种不均衡主要体现在城乡差异上。一些经济发达的城市因为技术力量强、人才众多、交通便利及资金充足,公共图书馆数字化阅读覆盖率较高。例如,上海图书馆的数字化覆盖率较高,其推出了线上音频讲解、阅读预约等服务,读者可以足不出户就能享受阅读服务。但在一些经济欠发达的乡村地区,公共图书馆的数字化覆盖率则难以全面覆盖。

数字阅读资源杂乱,缺乏专题阅读资源建设。公共图书馆通过引进数字化设备、电子瀑布流等为大众阅读提供了便利,但数字化阅读资源丰富多样,种类繁多,资源交叉混乱,缺乏专题阅读资源建设。第一,部分图书馆的数据库资料库没有对馆藏内容、类型及数量进行有效整合,导致读者在检索时一头雾水,难以找到自己想要的资源。第二,部分公共图书馆没有为读者提供下载指南、售后等相关服务。不同的读者群体对数据库的使用需求等会有不同,一些年龄大的读者对现代数字技术的操作不太熟练,但是部分图书馆数据库在服务方面有所欠缺,没有设置服务指南栏目,更别提为读者提供精准化的个性服务。第三,资源库的利用率参差不齐。数据库中有很多类型的图书资源,但当前除了学术期刊、综合图书等类型外,其他类型的资源利用率较低,一些冷门的资源库访问量甚至为零。因此,数字阅读资源的整合与可持续利用尚存在着一定的困境。

网络多元信息挤压,阅读资源推广存在瓶颈。当今社会是网络信息发展的时代,多元的网络信息为大众提供了了解信息的渠道,但信息良莠不齐,导致阅读资源推广存在一定困难。一方面,各大公共图书馆通过运用微信公众号、抖音等形式为广大读者提供便捷的阅读服务。但数字资源的输出类型相对单一,缺乏多样性和个性化。目前,大多数图书馆的数字资源推送主要依赖于微信公众号、APP等渠道,而这些渠道所提供的资源类型和形式相对固定,很难满足读者多样化的需求。此外,一些读者可能会因为被动接受图书馆的资源推送和广告推送而感到困扰,这不仅会影响他们的阅读体验,还会降低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另一方面,虽然一些图书馆设置了线下资源服务专区,为读者提供朗读亭、一体化触摸屏等新型服务,但这些服务的开放度和利用率并不高。这些服务通常只向具有读书卡的读者提供,对于其他公众来说并不友好,且服务只能线下体验,对于没有条件前往图书馆的读者来说,很难享受到这些服务。因此,为了提升数字化资源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图书馆需要采取更加开放、多样和个性化的推广服务方式。

公共图书馆数字化阅读资源开发与利用路径探索

资源开发:加大数字化投入,实现阅读资源区域化共享。数字阅读资源可通过打通区域业务系统、读者认证系统、资源服务平台,实现区域共建共享,避免出现资源重复建设和经费投入有差距,资源供给不均的问题。以“川渝阅读一卡通项目”建设为例,由四川省图书馆、重庆图书馆、成都图书馆共同牵头实施的“川渝阅读一卡通”项目,实现了成渝两地三馆的读者信息馆际互认和图书通借通还。因此公共图书馆在进行数字化阅读资源共享的过程中,首要任务是加大数字技术的投入和应用,不仅包括引入先进的数字化设备和技术,还需要培养和引进一批具备数字化技术知识和技能的专业人才,以确保数字化阅读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能够高效、有序地进行。同时,实现阅读资源的区域化共享也是资源开发的重要一环。这要求各公共图书馆打破传统的地域限制,通过建设统一的数字化阅读平台,实现阅读资源的互通有无和共享利用,不仅能够扩大阅读资源的覆盖范围,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还能够促进不同地区、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推动公共文化的均衡发展。另外,公共图书馆还能够通过建立区域性的公共图书馆数字化联盟,共同制定数字化阅读资源的开发标准和规范,推动资源的共建共享,以区域特色为依托,为大众提供更加优质的数字化阅读资源。

资源整合:完善资源库群,实现数字化阅读专题整合。在公共图书馆数字化阅读资源的整合过程中,完善资源库群和实现数字化阅读专题整合是至关重要的步骤。首先,完善资源库群意味着公共图书馆需要构建一个全面、丰富、多样的数字化阅读资源体系。这要求图书馆不仅应收集和整理传统的纸质图书、期刊、报纸等文献资源,还应积极引入电子图书、电子期刊、数字音频、数字视频等多媒体资源,以及网络上的各类开放获取资源。同时,图书馆还需要根据读者的需求和阅读习惯,对资源进行科学分类和精准标引,以方便读者快速找到所需资源。其次,实现数字化阅读专题整合是资源整合的又一重要目标。这意味着图书馆需要针对某一特定主题或领域,将分散在资源库群中的相关资源进行有机整合和深度加工,形成专题化的阅读资源集合。这种整合不仅要求资源之间的内容相关、逻辑严密,还要求资源的呈现形式多样化、交互性强,以满足读者对深度阅读和个性化阅读的需求。例如,可以通过建立专题数据库或知识库,将相关资源进行集中存储和统一管理;可以通过开发智能推荐系统,根据读者的阅读历史和兴趣偏好,为其推荐相关专题资源;还可以通过举办线上讲座、研讨会等活动,引导读者深入探讨某一专题,促进知识的交流和共享。

资源利用:拓展宣传渠道,提升阅读资源的公共效能。以往,公共图书馆往往作为提供资源和服务的门户存在,门户网站单方面输出,主要为读者和用户推送资源、推送服务。而在公共图书馆数字化阅读资源的利用过程中,拓展宣传渠道和提升阅读资源的公共效能是至关重要的,其不仅能够增强图书馆的社会影响力,还能够提高阅读资源的利用率,进一步推动公共文化的繁荣发展。首先,拓展宣传渠道是提升阅读资源公共效能的关键。公共图书馆需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平台,如官方网站、社交媒体、移动应用等,广泛宣传和推广数字化阅读资源。通过发布阅读推荐、活动信息、资源更新等内容,吸引更多读者关注和利用图书馆的数字化资源。同时,图书馆还可以与各类文化机构、教育机构、社区组织等合作,共同开展数字化阅读推广活动,扩大阅读资源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其次,提升阅读资源的公共效能是图书馆的核心使命。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图书馆需要深入了解读者的需求和阅读习惯,根据他们的实际需求优化资源配置和服务模式。例如,可以针对不同年龄段、不同职业、不同兴趣爱好的读者群体,提供个性化阅读推荐和定制化服务。此外,图书馆还可以利用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对读者的阅读行为和兴趣偏好进行深入挖掘和分析,为资源优化和服务改进提供科学依据,推动区域内乃至全国范围内的阅读资源共建共享。

结语

在新时代背景下,公共图书馆的数字化阅读资源开发和利用越来越科学化和合理化。在此基础上,如何为读者提供更便捷的阅读服务,开发更多样化的数字阅读资源,是公共图书馆接下来需要思考的问题。当前公共图书馆数字化资源的开发、整合及宣传利用还存在一定的发展瓶颈,因此公共图书馆在数字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过程中,需要加强数字化技术与资金等要素的投入,重视专题类阅读库群的建设,同时拓展多元化的宣传渠道,以此来促进数字资源的高效利用,为数字资源合理利用和开发提供思路,为公共图书馆数字化智慧化服务水平的提升贡献力量。

作者单位:中共盐城市委党校

参考文献

[1]王雪屏.公共图书馆地方特色数字资源开发利用探析[J].新阅读,2023(8).

[2]何静.浅谈公共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J].知识文库,2019(13).

[3]卜险峰.中小型公共图书馆灰色文献资源建设研究[J].晋图学刊,2016(1).

[4]李新乐,张倩.5G时代高校图书馆原生数字资源开发与利用[J].无线互联科技,2021,18(16).

[5]郭婷,陈红蕾.论全民参与式的图书馆数字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策略[J].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2020,44(6).

[6]花蕾.大数据时代图书馆数字馆藏资源开发利用的创新驱动发展路径研究[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6,28(11).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