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图书馆新媒体阅读推广的价值与实践

作者: 桑萍

摘要: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公共图书馆的传统阅读推广方式已难以满足公众的阅读需求,新媒体技术创新阅读推广方式虽为公共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带来发展机遇,但也对其阅读推广能力提出更高要求。本文分析了公共图书馆新媒体阅读推广的价值和模式,并为完善新媒体阅读推广实践路径提出相关建议,以期提升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水平,增强其知识传播与文化传承功能,为其更好履行社会责任打下良好基础。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  新媒体  阅读推广

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持久发展的坚定底气,作为社会文化服务的重要机构之一,公共图书馆肩负着知识传播、文化传承的社会责任,需与时俱进,不断优化发展理念和服务方式,增强新时代契合性,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进入信息时代,公众的阅读习惯和方式发生了显著变化,呈现出由纸质阅读过渡到电子阅读的发展趋势。因此,公共图书馆在优化服务供给的过程中,需聚焦公众的切实需求,向着电子阅读服务方向不断改进,借助新媒体技术营造更加开放的阅读环境、更加广泛的阅读推广服务覆盖面,满足受众的多元化阅读需求,提升公共图书馆的社会影响力。

公共图书馆新媒体阅读推广的价值

公共图书馆是构建社会阅读推广体系的核心力量。在信息网络的驱动下,新媒体阅读推广成为主流趋势,公共图书馆新媒体阅读推广模式也彰显出重要的现实价值。

有助于提升阅读推广信息的专业性。公共图书馆以新媒体优化阅读推广服务,可以提升推广信息的专业性。从推广主体而言,公共图书馆使用自己的新媒体阅读推广账号,自主编辑、发送阅读推广内容,具有较强的权威性和公信力,能够提升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的吸引力。从推广形式而言,新媒体阅读推广通常设置分类,帮助受众快速识别阅读推广类型,选择符合自身需求的阅读推广活动。从推广内容而言,公共图书馆通过图文、视频等形式向受众准确、直观传递阅读推广活动的时间、主题、人员、背景等信息,增强受众对阅读推广活动的记忆。如贵州省图书馆、海南省图书馆、上海图书馆等公共图书馆在微信平台自定义菜单栏提供了便于受众了解活动资讯或参加活动的一键获取信息服务,能够增强信息传递的专业性,优化用户体验,增加受众黏性。

有助于增强阅读推广服务的实时性。新媒体阅读推广信息发布更加便捷,公共图书馆可在任意时间、地点发布阅读推广信息,所有关注或订阅的受众都能第一时间收到相关阅读推广信息,增强阅读推广服务的实时性。新媒体还具备转发功能,其阅读和转发数量不受限制,助力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信息二次或多次传播,提高阅读推广信息传播效率,在社会中形成良好的阅读推广效应,吸引更多受众参与阅读推广活动[1]。此外,新媒体阅读推广具备传统媒体不具备的互动性,公共图书馆可通过评论功能与受众之间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实时帮助受众答疑解惑,以新媒体为媒介既向受众实时输出阅读推广内容,也为知识传播、文化传承、阅读交流搭建沟通桥梁。比如,四川省图书馆在北京冬奥会举办之时,推出“新书上架〡迎冬奥 贺新春”活动及“筑梦冰雪·同向未来——走近北京冬奥”线上知识竞答活动,推出冬奥相关资源,助力公众了解更多关于冬奥的知识,让公众走进图书馆。

有助于增强阅读推广内容的个性化。新媒体应用的优势之一在于其能为受众针对性推广阅读服务。新媒体融合了文字、语音、视频等多种表达形式,将其融入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有助于为受众提供更加丰富的阅读体验,满足不同受众的个性化需求。在人工智能和算法技术的赋能下,受众在公共图书馆多媒体阅读载体上拥有一定阅读记录,多媒体会根据受众阅读记录将图书资源与受众阅读喜好进行匹配,为受众自动推广同类型的阅读内容,实现阅读推广内容的个性化,营造良好阅读环境与氛围,提升受众阅读自主性,引导受众主动关注和接受公共图书馆的阅读推广服务。比如,江西、浙江、上海、陕西等多地图书馆开通抖音图书馆账号,借助文本、语音、视频等多种形式,与受众直观地进行交流、互动,契合大众的共享和个性化需求。

公共图书馆新媒体阅读推广模式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传统媒体在阅读推广方面的作用有所弱化,新媒体逐渐成为公众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公共图书馆在提升阅读推广服务过程中加强新媒体技术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三种阅读推广模式。

移动数字终端推广。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具有数字性、互动性等鲜明新媒体特征的移动终端设备为公共图书馆的阅读推广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上海图书馆于2005年首次推出“手机图书馆”线上服务,涉及书籍搜索、讲座预约等功能,随后很多公共图书馆开发和推出具有本馆特色的移动客户端、软件,整合并上传各种数字资源,通过图书与影音相结合的形式为受众提供阅读推广服务。移动数字终端推广具有以下优势:一是改变了原有图书借阅模式,公共图书馆利用移动数字终端上传图书资源,实现了图书资源共享,公众可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享受到阅读服务;二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公共图书馆的基础工作量,避免了重复劳动占用人力资源,提升了人力资源利用率,扩展了公共图书馆服务范畴;三是营造了全民阅读氛围,移动数字终端具备可携带、环保等优势,方便公众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阅读学习,提升了公众阅读意愿和兴趣,丰富了其精神世界,形成浓郁的全民阅读氛围。

社交媒体平台推广。随着公众社交的多媒体化,微博、微信、抖音等成为备受公众青睐的社交媒体平台,影响着公众的阅读方式和习惯。很多公共图书馆纷纷开通官方微博、微信账号,将社交媒体平台与阅读推广服务有机融合,将其打造成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的重要载体,向公众推送图书资源、话题讨论、阅读活动等内容,甚至部分公共图书馆还在阅读推广中增加养生知识、科学常识等生活化内容,增强阅读推广服务的亲和力,增加用户黏性。社交媒体平台阅读推广适应了公众阅读体验互动化、阅读行为实时化等特点,满足了快节奏生活环境下受众务实高效的阅读需求[2]。比如长沙图书馆曾在世界读书日活动期间,发起“AR趣读·品阅经典”——线上沉浸式阅读活动、“与书为友 沐浴书香”线上读书活动等,让读者们在春光中感受阅读的力量。

面对面体验式推广。面对面体验式推广是一种区别于传统阅读推广的新方式,其更加重视用户的阅读体验和阅读反馈的在线推广。在传统阅读推广中,公共图书馆想要充分发挥知识传播、文化传承等社会功能,需要具备现实空间、人员等要素,与受众进行一定的交互活动,从而达到阅读推广目的。面对面体验式推广通过邀请受众进行在线互动提供阅读推广服务,以清晰展示产品或服务为主要目的,充分调动受众的视觉、听觉等感官刺激,拉近公共图书馆与受众之间的距离,促进阅读推广目的的实现。如线上讲座、线上图书资源展览等活动,以更加直观的形式面向广泛受众开展针对性阅读推广服务,增强信息推广的准确性和实效性。此外,面对面体验式推广服务还能带动线下阅读推广活动,将无形服务与有形服务有机融合,实现线上、线下的双向联动,扩展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受众。比如,云南省图书馆在微信平台推出红色故事绘、口述云南、云图听书等订阅服务,提升活动宣传力度,吸引更多读者参与其中;甘肃省图书馆在微博上开启科普视频、图书馆公开课、微讲座等文化服务,营造良好的图书阅读、文化学习氛围。

公共图书馆新媒体阅读推广实践路径

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加速了信息传播速度、扩宽了信息传播渠道,阅读推广作为公共图书馆的重要工作,需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优势,优化阅读推广渠道、载体等,为用户提供更加优质的阅读体验。

加强图书馆文献资源整合。公共图书馆作为一定区域范围内的文献信息中心,拥有海量的文献资源,想要实现更好的多媒体阅读推广,首先要更新馆藏资源理念,加强资源整合,构建数字化文献资源数据库,契合多媒体阅读推广需求,并改变传统阅读方式,在视觉、听觉、触觉多重感官刺激中优化受众阅读体验[3]。其次,利用数字技术进行文献资源管理,加强文献资源与多媒体的充分融合,构建完善的阅读推广体系,提升阅读推广服务水平。

创新阅读推广活动内容。公共图书馆多媒体阅读推广的核心目的在于让受众在消费阅读服务或阅读产品中,增强对公共图书馆的信任度和忠诚度,让受众愿意为阅读活动花费更多时间和资金。只有增强受众阅读主动性,才能保证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效果。因此,公共图书馆在构建多媒体阅读推广服务模式过程中,首先,需搭建多媒体阅读推广平台,既促进公共图书馆文献资源的实时共享,突破阅读推广时间与空间的约束,也增加公共图书馆与受众的交流互动、受众之间的交流互动。如依托平台开展好书推荐、文化讲座等活动,并与受众进行交流与互动,及时回复受众在阅读、阅读服务中的困惑与问题,优化阅读推广效能。其次,增强受众阅读推广参与。公共图书馆进行多媒体阅读推广不能仅仅单向输出,还需给予受众一定的参与空间,让其感受到多媒体阅读推广乐趣[4]。如公共图书馆可开展线上阅读推广活动,邀请朗读爱好者通过录制音频、视频的形式进行阅读活动宣传,向更多群体传递阅读力量,带动更多受众多读书、读好书,实现公众图书馆与受众、受众与受众之间的多方互动,让受众在主动参与阅读推广活动的同时,实现自我才华展示,提升收获感,更加愿意参与公共图书馆的其他多媒体阅读推广活动。

提供个性化的阅读推广。公共图书馆多媒体阅读推广价值的良好实现需建立在其资源的充分利用之上,而该目标的实现需吸引更多受众使用公共图书馆资源。对此,公共图书馆需以受众需求为核心强化用户意识和个性化服务意识,并通过专业培训工作全面培养工作队伍的用户意识和服务意识,增强多媒体阅读推广的针对性。同时,公共图书馆工作人员需加强与受众的交流,详细了解不同受众的个性化阅读需求及其对多媒体阅读推广服务的建议,进而改善多媒体阅读推广的整体规划和具体实施,让受众切实看到其建议被采纳、被肯定,与公共图书馆建立更加密切的关系,形成良性循环,不断提升多媒体阅读推广整体水平,为受众提供最好的阅读体验[5]。

组建专业阅读推广团队。公共图书馆多媒体阅读推广水平与工作团队能力息息相关,提升多媒体阅读推广效果的关键在于工作人员的素养,工作人员的素养是公共图书馆适应新媒体阅读推广模式的决定因素。对此,公共图书馆需多措并举提升工作人员的整体素养,组建专业多媒体阅读推广团队。一是增强政治素养。公共图书馆是社会教育的重要场所,文献资源建设、阅读推广、文化传播等工作都对工作人员的政治素养有严格要求,要求工作人员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向受众传递积极价值观念。公共图书馆需重视工作人员思政教育,不断提升其政治素养。二是提升多媒体运用能力。多媒体阅读推广服务的开展意味着公共图书馆需更新设备、升级技术,工作人员需具备高水平的信息素养,灵活运用多媒体技术。公共图书馆需强化工作人员的信息素养培育,开设专项信息知识、信息技能培训课程,采用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MOOC(慕课)和直播等方式开展持续性培训,并通过考学形式定期检验工作人员的学习效果。三是强化职业精神。多媒体阅读推广不仅是公共图书馆的一项工作,还是体现其社会服务的重要方式,工作人员作为多媒体阅读推广的策划者和实施者,与受众有着更加直接的交流与联系,其职业精神直接代表了公共图书馆的整体形象。因此,公共图书馆在日常培训和管理中,需强化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职业精神,引导其树立责任意识,善于控制自身情绪,理智面对服务中的各种问题,为受众提供优质的多媒体阅读推广服务。

结语

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的优化创造了更加便利的环境,无论是从信息传播环境来看,还是从公众阅读需求而言,公共图书馆皆需因时而变,将新媒体运用于阅读推广服务,依托新媒体优势整合阅读推广资源和环节,创新阅读推广内在驱动力,全面提高阅读推广能力,增强受众对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单位:河南工业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参考文献

[1]王亚楠.新媒体视域下我国省级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宣传研究[D].沈阳:辽宁大学,2022.

[2]王华睿.公共图书馆新媒体营销策略研究——以微信、微博、抖音为例[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22.

[3]程斐.公共图书馆数字阅读推广模式与创新路径探析[J].河南图书馆学刊,2023(5).

[4]李燕锋.以“新媒体”技术“全媒体”服务推动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的思考[J].文化学刊,2022(8).

[5]张莉.新媒体环境下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发展探讨[J].文化产业,2022(27).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