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在图书产品线中发挥能动作用的实践
作者: 龚琬洁产品线对出版机构至关重要。多样化的产品线能覆盖更广泛的读者群,满足细分市场的需求,增强其竞争力,提升读者满意度和忠诚度。出版机构在构建图书产品线的过程中,编辑的角色至关重要。编辑凭借市场洞察力挖掘和优化选题,确保图书独特性;发掘培养优质作者,为产品线注入创新活力;严格把控编校质量,确保高阅读价值;与设计师沟通协作,确保版面设计符合读者习惯和审美。此外,编辑还深入营销宣传等全流程跟进,精准分析定位读者群,与营销团队紧密协同,共同推广图书,确保信息的有效传播和市场的精准覆盖。
打造单品到套系图书的优质产品线
打造优质产品线是一项系统工程,涵盖选题策划、文稿加工、产品推广至后期维护的完整周期。为避免产品线的盲目扩张,编辑在选题策划阶段需坚持精简原则,严格把控内容质量,聚焦并精心打造具有市场引领力的单品类图书;同时也可以将品质相近的不同品类图书整合成有关联性的书系,当累积出版到两三本后,便能以套系形式推向市场,构建独具特色和价值的产品线。这不仅能够加强品牌的辨识度,还能有效促进整个套系的销售增长。编辑应对每本书进行深度挖掘和精细打磨,避免为快速形成产品线而强行纳入过时或与套系风格不符的选题。
基于近年来社会对女性议题和家庭问题的持续关注,商务印书馆精心策划了系列图书,其中包括已出版的《漫游女子》《摩登大观园:当20世纪中国女性遇到媒体》等单品,“性别与家庭”题材的产品线也因此而产生。其中,《摩登大观园:当20世纪中国女性遇到媒体》通过媒体这一独特视角,聚焦近代中国女性,独辟蹊径地探讨独身女性、女球员、家政新知等新议题,梳理、挖掘了20世纪媒体与商业力量对女性及性别议题的反映、影响与建构。在作者游鉴明教授的笔下,女性不仅是报刊媒体追逐、关注的对象,女性作者、编者也不甘于沉默,通过报刊积极发声,诸多独到观点依然能引起当下读者的共鸣。同时,报刊媒体还是向女性传递新知的重要途径,对近代女性起到了启蒙作用。从摩登的城市生活、日常的柴米油盐,到动荡时代中的个人命运,近代媒体记录了20世纪中国女性的平凡与不凡,并通过该书的书写得以再现。
重点产品线的延伸
重点产品线是在特色产品线基础上深度挖掘而来的。塑造出更高识别度的品牌书系,是出版机构品牌的生命线。编辑在选题策划时应聚焦其专业领域,发挥品牌资源优势,持续强化核心产品,确保其持久生命力和强大的延伸性。优秀的策划编辑会基于现有图书产品,运用创新的市场思维,深入研究选题,精准捕捉市场及读者需求。多维度开发,推出新品,实现产品线的全面拓展与延伸。编辑团队还需要共同维护重点产品线,确保其长远发展。编辑团队会持续优化产品结构、提升质量、加强版权保护,同时加大市场推广力度,积极培育与维护作者资源,并建立完善的售后服务机制。通过这一系列措施,确保重点产品线在市场中保持领先地位。
涵芬楼文化是商务印书馆的子品牌,专注于为大众提供高品质的人文读物和轻学术作品。“涵芬书坊”作为其品牌书系,与商务印书馆经典书系“汉译世界学术名著”相辅相成,为读者打开了解名家思想和情感的大门。自2012年第一辑出版以来,“涵芬书坊”历经十余年的深耕和积累,已出版三辑近三十本图书。为适应新时代的市场和读者需求,“涵芬书坊”在2024年6月全新改版。编辑团队在保留经典内核的基础上重新组合,剔除部分缺乏活力的产品,增加具有销售特质的新作,并对装帧设计进行革新,力求将典雅与时尚完美融合。此次改版注重丰富性和多样性,为读者提供更精彩、个性化的阅读体验。
特色产品线的拓展
一条好的图书产品线需要具有销售潜力的数个龙头产品构成,既要有一定比例的长销书,也要有可能成为畅销书的单品书。这要求编辑做好后续选题策划和储备,保持具有相同高品质的图书,形成持续良好的产品线口碑。编辑应高度聚焦选题内容的创新和独特性,选择能够紧扣社会脉搏、引发广泛讨论和深度思考的热点话题,确保图书与时代的步伐紧密相连,实现品牌与读者的深度共鸣。在策划图书的过程中,编辑团队始终将权威性和品质放在首位,精心选择合作的出版机构,并严格挑选优秀的作者和译者。同时,重视图书的结构,确保内容既丰富又具吸引力。为了拓宽受众群体,深入了解大众的兴趣点和阅读习惯,力求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阐述图书内容,使读者能够轻松愉悦地理解并享受阅读的乐趣。
“交界译丛”正是这样一套用单品带动产品线联动的佳作。该套丛书是商务印书馆2022年推出的全新产品线,涵盖了《虚无主义》《犬儒主义》《极端主义》《避孕简史》等多部力作,紧扣了时代脉搏,聚焦了社会热点议题。各领域杰出学者以深入浅出的方式,为这些议题提供了独到见解,赢得了学术界和读者的广泛赞誉。译丛已出版5本,累计印数5.7万册,自上市以来相继登上各大图书榜单30余次,其中,首部作品《虚无主义》已加印10次,销量突破2万册;《极端主义》荣获2023年商务印书馆十大好书大众类第二名。随着该套译丛在学界、媒体和读者中影响力持续扩大,“交界译丛”在2024年将陆续推出多部新作,新作不仅延续高质量学术标准,还将体现出更开放和多元的态度。
深度参与营销
图书编辑在审读加工和装帧设计过程中,市场思维要先行。从书稿审查开始,编辑不仅要关注内容的政治性、思想性,还需确保体例、格式和内容结构符合选题策划目标,同时挖掘书稿亮点为营销宣传提供素材。在装帧设计阶段,编辑需考虑读者群特点、销售渠道和设计特点,确保装帧能吸引目标读者并提升市场竞争力。在整个出版过程中,编辑引导图书设计和营销,与作者沟通以创作符合市场需求的作品,并在各环节发挥积极作用。
例如,商务印书馆在出版世界经典文学作品《吉尔伽美什史诗》时,为避免读者一看到“史诗”产生距离感,编辑在撰写海报文字时,以讲故事的形式展现主人公吉尔伽美什的传奇故事。在海报设计上,搭配文中珍贵的史料图片,带入感的场景文图对照,让读者仿佛穿越时空,目睹四千多年前用楔形文字书写在十二块泥版上的伟大诗篇。这本书以此为宣传基调,加上权威的译本和译者的影响力,远超原本预计的2000册销量,最终销量超过两万册。
在图书上市后,编辑要在完成基础媒体资料包整理后,持续为营销部门提供多样化的物料支持,以增强图书的宣传推广效果。这些物料涵盖精心撰写的多角度营销推广软文、深入剖析的书评、知名作家或专家的推荐语、揭示创作过程的创作手记和编辑手记,还有给达人的直播手卡,以及针对小红书、微博、豆瓣等社交媒体平台的专属推广文案与图片包。同时,引人入胜的上架视频、图书印制过程的曝光视频、编辑与作者亲自开箱的视频等短视频物料也将相继推出,以全方位展示图书的魅力和特色。通过不断优化和更新这些宣传物料,编辑与营销部门将携手合作,共同为图书的成功上市与广泛推广奠定坚实基础。
除此之外,编辑也需积极参与各类线下推广活动,包括新书发布会、讲座、走进校园、书店探访等,协同营销人员准备丰富的落地宣传物料,进一步扩大图书的受众群。
作者单位:商务印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