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对青少年阅读的影响及应对

作者: 邵梦

摘要:人工智能(AI)正在迅速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在青少年阅读领域,人工智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青少年带来了个性化、互动式阅读等体验,改变了青少年阅读内容的供给模式,也带来了不利于思辨能力培养的负面影响。为此,在将人工智能应用到青少年阅读时,需要从教育引导、时间控制、活动搭建等方面加以优化。

关键词:人工智能  青少年阅读  思维习惯  思辨能力

在人工智能高速发展的今天,青少年阅读的内容供给模式呈现了多元模式,其声光电的交互性满足了青少年的阅读兴趣,人工智能给少年儿童阅读带来帮助与便利诸多,但青少年长时间选择人工智能阅读模式,也会产生精力分散等诸多不利影响。如何利用人工智能辅助阅读,增加阅读兴趣,规避其不利影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人工智能在青少年阅读中的应用

目前,智慧校园阅读已在全国推广开来,形式多样的人工智能应用及装备在校园内大显身手。例如,借助人工智能创建个性化的视频学习体验让学习过程更富趣味性;视频课程由虚拟AI角色讲解,支持多种语言,并且便于快速编辑以调整内容。

目前,掌阅、QQ阅读等APP都应用了AI技术为青少年提供个性化的阅读推荐和智能阅读辅助,即根据青少年的阅读记录和兴趣爱好,为他们推荐适合的书籍。一些智能阅读设备也开始在青少年阅读中得到应用,如科大讯飞电子阅读器等通过AI算法为青少年推荐书籍,并提供生词释义、翻译等功能。此外,一些阅读App、智能音箱等也通过语音交互的方式为青少年朗读书籍,让他们在听书的过程中享受阅读的乐趣。

此外,一些阅读教育平台开始引入人工智能技术,为青少年提供更加个性化的阅读教育服务。例如,“一起作业”旗下的“一起阅读”平台,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为青少年提供个性化的阅读计划和阅读辅导。

人工智能对青少年阅读的积极作用

研究显示,人们对视频内容的记忆率远超于传统的阅读文本。人工智能技术可以运用大数据分析、个性化推荐等技术,收集并分析学生的阅读行为数据,构建学情画像,追踪学生个体阅读进展,调整推荐策略,更新和优化分级阅读计划或阅读资源系统,促进青少年的个性化学习和能力的可持续性发展[1]。

互动式阅读,增强阅读体验。人工智能技术为青少年带来互动式的阅读体验。一些智能阅读设备可以通过语音交互的方式,让青少年与书中的角色进行对话,增强阅读的趣味性和参与感;一些平台还提供社交功能,读者可以分享读书笔记和评论,与其他读者交流和互动,提升阅读的社交性和参与感[2]。通过与AI的互动和讨论,青少年还可以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此外,人工智能还可以结合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为青少年打造沉浸式的阅读场景,让他们更加身临其境地感受书籍中的世界,如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小恐龙快长大”系列丛书,通过AR技术,让青少年读者身临其境感受恐龙世界,而且有闯关游戏,增强互动体验。

个性化阅读推荐,提高阅读效率。在传统的阅读方式中,青少年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图书馆或书店中寻找自己喜欢的书籍。而人工智能技术可以通过分析青少年的阅读历史、兴趣爱好、学习能力等多方面数据,从海量多源异构的内容中高效筛选信息,快速找到匹配读者兴趣的内容。例如,目前市面上的一些阅读应用程序利用人工智能算法,根据青少年的阅读偏好,为他们推荐类似风格或主题的书籍,大大提高了青少年找到自己感兴趣书籍的效率。

智能阅读辅助,提升阅读兴趣。人工智能技术为青少年提供智能阅读辅助,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书籍内容。一些智能阅读软件,如“微信读书”等可以在青少年阅读过程中,根据读者的需求识别生词并提供释义,对复杂的句子进行语法分析和解释,让青少年更加轻松地理解书籍内容。此外,一些智能阅读软件还可以根据青少年的阅读进度和理解程度,提供个性化的阅读建议和问题,引导他们进行深入思考和讨论。

人工智能对青少年阅读的负面影响

人工智在短时间内能够激发青少年的阅读兴趣,但负面影响也很多,主要体现在不利于思辨能力的培养等方面。

人工智容易使青少年沉迷于声光电交融的屏幕阅读。青少年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如果对人工智过度依赖,自然会缩短纸版阅读时间,而传统的纸版阅读是进行深度阅读的最佳方式,这不利于青少年积累更多更深厚的知识。

人工智能不利于培养青少年的思辨能力。人工智能工具很容易为青少年提供和收集各种答案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会让青少年产生惰性,长此以往,其思辨能力会降低。

依赖人工智能会造成青少年注意力分散。人工智能所提供的内容信息量大,跳跃性强。长时间使用人工智能,青少年的注意力被牵扯很大,听力、视力都很容易疲惫并造成损害。

青少年运用人工智能阅读的优化策略

人工智能给青少年阅读带来的积极影响显而易见,对其局限也应采取各种措施使其降到最低。

教育引导。青少年阅读习惯还在形成过程中,增强教育引导对培养青少年阅读习惯及提高青少年思辨能力有显著效果。教师或家长可以对青少年阅读材料进行干预,提供精准优质、丰富多样的图书,并设定一个目标任务。阅读材料要主题多元、文体丰富、内容适宜,同时符合青少年个体阅读能力。同时,要有一个评价体系,设置的评价体系要多元化、系统化,促进青少年阅读后充分思考、深度思考。

时间控制。无论是智能阅读平台还是阅读App的使用,都要控制时间。人工智能阅读平台为青少年提供便捷的服务,但是只是线上记录、标识,这于青少年来说,对其阅读内容的掌握缺乏持久性。而且如果没有很好的读后评价体系,就很难达到阅读效果。人工智能阅读要与纸质书相结合,应该是对纸质书的补充。所以使用人工智能阅读平台或阅读App要根据现实情况,有意识地控制使用时间。

活动搭建。人工智能技术在不断提高,由此出现的智能阅读平台、设备及App中的内容也在不断丰富,教师或家长可以选择优质的资源来促进青少年阅读,同时搭建阅读活动,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有的人工智能平台可以在活动区域自行编辑活动主题,如超星的AI阅读智能体“小阅”,在活动创建初始即可由读者编辑,平台会根据读者的需求来确定最终的活动层级、活动选择。根据青少年的个体情况,搭建有效活动,才能真正提升其阅读能力,避免思辨局限。

结语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在青少年阅读中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广泛。未来,人工智能技术有望为青少年提供更加个性化、智能化、互动化的阅读服务,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书籍内容,提高阅读能力和综合素养。同时,我们也需要认识到人工智能技术的局限性,在应用人工智能技术的同时,更要注重青少年阅读习惯的培养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强化,增强深度阅读的理念,增加学习的信念和定力,让他们明白,人工智能只是阅读与学习的一种手段、一种模式,只有合理利用而不迷失,才能更好地成长和进步。

作者系人民教育出版社副编审

参考文献

[1]杨丽姣,徐会丹,宋培彦.数字技术与资源建设赋能青少年阅读教育的路径及趋势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24(06).

[2]郭昕.新媒体视角下传统出版发行创新路径探究[J].采写编,2024(06):93-95.

[3]黎卓杰,蒋晓.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的视频笔记平台的设计研究[J].设计,2024,37(15).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