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阅读对家长阅读素养的影响
作者: 张洪铭 田丽
摘要:亲子阅读在提升儿童阅读能力的过程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家长参与儿童阅读对儿童阅读素养的提升方面,很少有从家长阅读素养提升的角度来研究的。本文在采用扎根理论质性研究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对参与亲子阅读的家长进行访谈,认为家长参与亲子阅读的过程中会在阅读理解能力、信息检索能力、阅读内容的评鉴与反思能力等方面获得自我提升,并据此提出重视亲子阅读在儿童阅读中的重要性,以亲子阅读带动家长阅读,进而促进全民阅读。
关键词:亲子阅读 阅读素养 扎根理论
亲子阅读是全民阅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教育兴国理念的不断深化,政府采取了诸多举措来推动全民阅读。2016年发布的《全民阅读“十三五”时期发展规划》指出,少儿阅读是全民阅读的基础。必须将保障和促进少年儿童阅读作为全民阅读工作的重点,从小培育阅读兴趣、阅读习惯、阅读能力。[1]201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指出,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事关亿万少年儿童成长,事关国家发展和民族未来。[2]亲子阅读能够激发幼儿潜能、提升语言运用能力、培养早期阅读习惯,是提升亲子关系以及儿童素质的保障。在文献调查研究中发现,绝大多数的亲子阅读研究都集中于亲子阅读对少儿阅读能力和阅读素养的提升,而少有亲子阅读对家长阅读素养影响的研究。本研究对参与亲子阅读的家长进行访谈,对访谈结果进行编码、范畴化分析,发现亲子阅读在多方面对家长阅读素养提升起促进作用。
亲子阅读素养提升的研究方法
扎根理论。1967年,美国芝加哥大学社会学者格拉斯和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者施特劳斯,首次提出扎根理论,并在共同出版的《扎根理论的发现:质化研究策略》中进行了具体的阐述。[3]扎根理论提倡在数据的研究中发展理论,而不是从已有的理论中演绎可验证性的假设。本文以探究亲子阅读对家长阅读素养的影响因素为目的,利用扎根理论分析了收集到的原始数据,提炼出反映该影响的核心范畴,最终转化为研究亲子阅读对家长阅读素养影响的资料佐证。
半结构化访谈。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在日常生活中高频次参与亲子阅读活动的家长,搜集其参与亲子阅读的感受信息,在访谈前设计了半结构化访谈提纲。在访谈过程中,对受访家长强调表达感受的真实性,避免引导式提问,保障受访家长处于放松、舒适的状态下进行访谈,完全根据受访家长的真实情况来总结其参与亲子阅读的收获。
关于亲子阅读的数据收集
一是访谈提纲。(1)您在陪伴孩子阅读的过程中,倾向于做一位倾听者还是引导者?
(2)您在为孩子选择读物时,会选择电子阅读资源还是纸质阅读资源?您是通过何种方式和渠道获取到这些阅读资源的?阅读资源的检索方法是否熟练?
(3)您在亲子阅读的过程中,是否会深入理解孩子阅读的内容?是否提前充分了解了阅读的内容再为孩子提供阅读指导?
(4)您在亲子阅读过程中,是否引导孩子撰写阅读笔记或者记录一些比较有意义的内容?
(5)在您陪伴孩子阅读之后,是否会总结回顾本次阅读的内容,并根据阅读的方式和效果有针对性地挑选下一次阅读的读物?
(6)在亲子阅读的过程中,您有哪些收获?请重点谈一下亲子阅读对您的影响。
(7)在亲子阅读过程中,有没有需要提升的地方?是否需要专业机构的帮助?
二是研究工具。本研究主要采用Nvivo12中文版质性分析软件。Nvivo12作为定性研究编码与分析的工具,广泛应用于质性研究领域,可以对多种资料形式进行文本分析,能够将定性数据尽可能地量化处理,是扎根理论编码过程必备的工具。
三是数据分析过程。第一,开放式编码。将所有采访资料分类整理,从原始语句中提取出相应概念并进行归类,合并相似概念,剔除无用概念,最后得到26个被精练出的概念。(见表1)
第二,关联式编码。关联式编码的主要任务是发现和建立前文总结的范畴之间的各种联系,并将范畴之间进行有机关联,通过对12个范畴进行总结提炼,得到亲子阅读对家长阅读素养影响的四个维度,分别为信息检索能力、阅读理解能力、阅读指导能力以及阅读评鉴与反思能力。(见表2)
第三,理论饱和度检验。在本研究中,另外采访了四名参与亲子阅读的家长以进行理论饱和度检验,通过对访谈结果进行开放式编码和关联式编码后,确认了没有新的范畴和维度出现,同时在各个范畴内部也没有产生新的概念。因此,本文基于扎根理论研究的理论关系可以认为达到了饱和。
模型构建与阐释
根据上文扎根理论的编码结果,得出亲子阅读对家长阅读素养的影响共分为四个维度,分别是在阅读资源获取过程中建立的信息检索能力、在阅读行为中提升的阅读理解能力、在亲子导读过程中构建阅读指导能力以及对阅读资源和阅读过程的评鉴与反思能力。四个维度之间的关系为:信息检索能力在阅读信息资源筛选及处理工作中起到重要作用,可以保证亲子阅读内容的质量及适用性,在亲子阅读过程中起到保障作用;阅读理解能力在长期的阅读过程中产生,包括阅读习惯和阅读策略等内容;阅读指导能力包括亲子间的沟通能力和倾听与指导能力;阅读评鉴与反思能力在亲子阅读的总结行为中产生,通过对亲子阅读各个过程的反馈调节,与其他能力起到交互作用,同时对亲子阅读整体过程提供阅读评价与反馈的调节作用。据此,构建亲子阅读对家长阅读素养影响模型。
以亲子阅读带动家长阅读素养提升的举措
一是加强家长参与亲子阅读技能的培养,提升亲子阅读效率。家长在亲子阅读的过程中扮演着最重要的引领者和教育者的角色,但在亲子阅读过程中,部分家长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如对亲子阅读的功利性较强。[4]据调查研究表明,部分家长对儿童阅读的作用停留在早期识字以及提升语文成绩,对亲子阅读的认识不够高;对亲子阅读读物的选择水平不够高、指导能力不够强等,这些问题会影响孩子的阅读兴趣、阅读能力乃至亲子阅读的效果。
加强家长参与亲子阅读技能的培养,可以提升家长在阅读过程中的参与度和指导作用,进而提升阅读效率。首先,需要提升家长对亲子阅读的认知程度,多数家长在亲子阅读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功利性,忽略了阅读对孩子深层次的影响。亲子阅读不仅是语文学习的工具,更是基于儿童情感的阅读活动,是沟通家长与孩子之间感情的桥梁。其次,要提升家长的阅读指导能力,家长需要通过大量的阅读行为提升自身阅读素养、阅读内容的选择能力,以及阅读指导能力,同时要对亲子阅读的时间和空间做到合理安排,并在阅读之后加入总结回顾阅读内容的环节,以提升儿童的记忆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最后,要在亲子阅读的过程中充分把握孩子的心理特点,在陪伴孩子阅读的过程中,家长要做到充分的换位思考。[5]家长要认真倾听孩子在阅读过程中产生的想法和感悟,并及时加以适当引导,在阅读过程中,也可以积极寻求专业人士的意见,进而提升亲子阅读对孩子情感和世界观塑造方面的收获。
二是组织家长亲子阅读的经验交流,提升家长在亲子阅读中的参与度。亲子阅读是在家庭中开展的重要阅读活动,是将家长与孩子联系在一起的纽带,同时也是一项公共事业,是全民阅读战略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幼儿园、公共图书馆、少年儿童图书馆等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参与。如今我国的少年儿童图书馆事业已经初具规模,目前建有少年儿童图书馆80余所,构成了儿童阅读服务的常态化体系。[6]调查发现,亲子阅读过程中,存在公共资源利用率不高、家长之间缺乏亲子阅读经验交流等问题,导致亲子阅读停留于家庭层面,难以获得持续发展。少年儿童图书馆等针对儿童阅读的服务机构可以开展学前儿童家长课堂,包括家长的义务与责任、亲子沟通能力、早期教育常识、儿童潜能启蒙培养课程,辅以儿童图书交流会、儿童心理健康服务、少儿阅读推广、玩具图书展览等丰富的亲子阅读活动,在增强亲子阅读服务能力的同时,建立家长亲子阅读经验交流平台,提升家长在亲子阅读中的参与度。
三是丰富亲子阅读形式,激发儿童阅读兴趣。随着大数据、AI、云计算等技术的不断发展,线上亲子共读也成为了亲子阅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丰富的功能以及远距离的共读模式实现了亲子阅读资源的数字化和网络化,充分解决了亲子阅读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难题,同时弥补了亲子阅读过程缺乏趣味性的问题。大量的亲子阅读APP,提供了新的远程亲子共读方式,使亲子阅读的资源和阅读形式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多数家长在使用电子资源进行亲子阅读活动时,会选择家长操作电子设备,电子资源和纸质资源结合使用的方式,来最小化电子屏幕对儿童视力的损伤。[7]
家长在亲子阅读的过程中,可以尝试使用AR绘本、电子立体书、亲子共读App等数字亲子阅读资源来丰富亲子阅读的形式。在防止儿童阅读注意力分散的同时,通过APP中的趣味亲子活动和益智游戏等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促进与孩子的沟通交流。同时,可以充分利用亲子阅读平台的阅读资源推荐功能,有针对性地与孩子共同选择推荐书目,对阅读资源进行多元化选择,从而有针对性地从提升识字量、培养阅读兴趣、构建世界观等角度开展阅读活动,将亲子阅读行为升华为家长与孩子沟通感情的桥梁,从而达到亲子阅读培养儿童早期阅读习惯和阅读兴趣的目的。
通过扎根理论研究,认为参与亲子阅读会从信息检索能力、阅读理解能力、阅读指导能力以及阅读评鉴与反思能力四个维度提升家长的阅读素养,对家长的阅读资源理解能力有显著的提升作用。同时基于亲子阅读对亲子沟通效率及家长阅读素质的影响,总结出在亲子阅读过程中,应该在加强家长参与亲子阅读技能培养、组织家长亲子阅读经验交流、丰富亲子阅读形式三方面优化亲子阅读效果,进而充分提升儿童早期阅读兴趣,并培养早期阅读习惯。
作者张洪铭系辽宁师范大学研究生;通讯作者田丽系辽宁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
参考文献
[1]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关于印发《全民阅读"十三五"时期发展规划》的通知[EB/OL].[2021-07-23]. http:l/www.nppa.gov.cn/nppa/contents/279/1609.html.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EB/OL].[2019-12-16].http://www.gov.cn/xinwen/2019-07/08/content_5407361.html.
[3]Barney G. Glaser and Anselm L. Strauss and Elizabeth Strutzel. The Discovery of Grounded Theory; Strategies for Qualitative Research[J]. Nursing Research, 1968, 17(4):364-364.
[4]朱永杰,吴济慧.小学生家庭阅读现状:问题、成因及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2018(47).
[5]杜雪.城市中高年级小学生课外阅读家庭指导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
[6]宋欣.少年儿童图书馆亲子阅读服务研究[J].图书馆学刊,2022,44(05).
[7]程文婷,王军.亲子阅读视角下电子绘本与纸质绘本的阅读差异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5,5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