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调查研究的重要论述的思想蕴涵、理论特征及实践价值
作者: 黄蓉生 唐颖 钱珠栎编者按:《决定》指出: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更好相适应,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
本期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邀约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黄蓉生教授团队、绵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周鹏副研究员团队,分别就“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调查研究重要论述的思想蕴涵、理论特征及实践价值”“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贡献和指导意义”展开研讨,现刊出有关成果。
摘 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结合实践要求和时代特征针对调查研究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调查研究的重要论述是一个思想深邃、内涵丰富、逻辑严整的理论体系,涵括了调查研究的重要地位、调查研究的着力方向、调查研究的战略意义等主要内容,体现出鲜明的坚持以问题为导向聚焦调研目标、以思维为指向转变调研方式、以实践为取向转化调研成果的理论特征。新时代新征程,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调查研究的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躬行扑下身子问计于民、履行解剖麻雀摸清情况、践行分析矛盾解决问题,进一步巩固拓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成果,在注重实践、强化实践中切实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走深走实。
关键词:习近平;调查研究;主题教育;思想蕴涵;理论特征;实践价值
[中图分类号] D61;D64 [文章编号] 1673-0186(2024)010-0066-013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码] 10.19631/j.cnki.css.2024.0101.005
调查研究是中国共产党百年来能够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谋事之基、成事之道。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调查研究工作,坚持把调查研究置于党领导治国理政实践的重要位置,多次就调查研究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调查研究的重要论述,系统回答了“新时代为什么要调查研究、调查研究什么、如何开展调查研究”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对马克思主义调查研究理论作出了中国化时代化贡献,为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建设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根本遵循和方法论指导。2023年4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了“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1]8的总要求。这一总要求作为一个联系紧密、内在贯通的有机整体,深刻蕴含着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的辩证关系。其中,“重实践”是确保其他三方面要求得以最终实现的关键支撑,更是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的重要保证。立足新时代新征程,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调查研究的重要论述,有助于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将“重实践”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显著成效。
梳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调查研究的重要论述的研究现状,成果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调查研究的重要论述的生成逻辑。曾建平、罗红平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调查研究的重要论述有着深厚渊源,是理论赓续、文化滋养和实践体悟的有机统一[2]。朱小玲认为,马克思主义调查研究理论、中国共产党的调查研究传统、解决国际国内突出矛盾和现实问题的需要,奠定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调查研究的重要论述的思想基础、历史基础、现实基础[3]。李丽、陈健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调查研究的重要论述的形成发展,经历了萌芽、形成、成熟再发展三个时期[4]。二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调查研究的重要论述的内涵要义。王高贺从全面、准确、深入的总体要求以及增强党性修养与提高执政本领的基本保障角度,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调查研究的重要论述的内涵要义进行解析[5]。聂瑞筠、朱小理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调查研究的重要论述包括坚持问题导向的问题论、解决主要矛盾的重点论、发展党和人民事业的作风论、打牢领导干部调查研究基本功的能力论和指明实践路径的方法论等内容[6]。柴秀波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调查研究的重要论述呈现出对象的广泛性、内容的全面性、手段的多样性、效果的指导性等新特点[7]。三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调查研究的重要论述的价值意蕴。吴怀友、陈阳波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调查研究的重要论述蕴含着坚持人民至上、守正创新、问题导向、系统思维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为我们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供了科学指导[8]。胡代松认为,积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的调研思路、调研方法、调研技巧,为新时代科学谋划工作和精准决策提供了根本遵循[9]。刘先春、李金玲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调查研究的重要论述揭示出开展调查研究的实践诉求,阐明了调查研究的价值意蕴,是新时代开展调查研究工作的根本指南[10]。
总体来看,现有研究成果主要从形成过程、内在逻辑、科学内涵、核心要义、时代价值和方法论意蕴等方面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调查研究的重要论述展开研究,阐释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调查研究的重要论述的丰富内容,彰显出鲜明的人民性与党性高度契合、理论性和实践性辩证统一、集中性与常态性有机结合的时代特色,是逻辑严整、语言生动、联系实际的调查研究理论体系,对深入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调查研究的重要论述具有难能可贵的借鉴参考价值,但也要看到,现有研究少有基于思想蕴涵、理论特征、实践价值等视角研究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调查研究的重要论述的。有鉴于此,通过系统分析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调查研究的重要论述这一深邃思想体系,深入揭示贯穿其中的鲜明理论特征,对于丰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注重实践、强化实践中推动解决现实问题,更好肩负起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启迪意义与实践应用价值。
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调查研究的重要论述的思想蕴涵
思想蕴涵一般指某种思想所蕴含的深层内容和观点,常以完整的体系结构呈现出来。习近平总书记从多重角度针对调查研究作出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不仅内容全面、说理深刻,而且逻辑严密、系统完备,是一个严整的思想体系。进一步而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调查研究的重要论述涵括了凸显调查研究的重要地位、指明开展调查研究的着力方向、规明调查研究的战略意义等方面,这为全党正确认识和开展调查研究提供了根本遵循和科学指导。深入学习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调查研究的重要论述这一思想体系,准确理解和把握贯穿其中的精髓要义,对于指导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解决群众反映的实际问题,巩固主题教育实践成果意义重大。
(一)“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
2017年12月25日至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11]8调查研究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在党的百余年奋斗历程中的不同阶段都发挥了重大作用。作为科学决策施策的前提基础,调查研究亦是中国共产党人做好各项工作要练就的扎实基本功。
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在中国共产党百余年的奋斗历程中,调查研究对于党完成革命、建设和改革各项任务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秉持“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12]109的科学理念,基于调查研究所掌握的真实国情,指明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毛泽东通过开展大量调查研究,写出《论十大关系》等著作,精准把握了当时的国情,为开展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提供了极具针对性的理论指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邓小平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3]。江泽民十分重视调查研究,提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更没有决策权”[14]的科学论断。胡锦涛针对党的作风建设提出:“要把加强调查研究作为一个切入点和重要环节,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1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坚持将调查研究贯彻于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之中,总结了丰富的调查研究经验,提出了一系列科学论断,在理论和实践上将党的调查研究传统加以继承与创新。
调查研究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一方面,做好工作决策需要以扎实的调查研究为基础,因为“调查研究是正确决策的基本功”[11]9。一项工作要做到科学决策,必然离不开调查研究,离不开对实际情况的准确把握。要在迅速变化的时代中赢得主动,回答好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不能闭门造车,不能灵机一动,而是要深入进行调查研究,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作出理论概括和政策设计”[11]26。只有通过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做到察民情、聚民意,才能做好政策谋划,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正确政策指导。另一方面,一项工作的贯彻落实同样需要在深入调查研究中实时跟进。“正确的决策离不开调查研究,正确的贯彻落实同样也离不开调查研究。”[11]115客观环境是不断发生变化的,推动工作落实的每一步都需要通过调查研究查明实情,根据客观变化趋势,及时跟进调整实践举措,如此才能不犯本本主义的错误。事实证明,调查研究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础和前提,事关党能否作出正确决策部署并加以有效贯彻落实。因此,面对当今层出不穷的新情况、新问题,全党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调查研究的重要论述为指导,以解决现实问题为导向充分开展调查研究。
(二)“努力在求深、求实、求细、求准、求效上下功夫”
调查研究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为更好开展调查研究,在工作中“一定要保持求真务实的作风,努力在求深、求实、求细、求准、求效上下功夫”[16]535。这“五个下功夫”,是对调查研究实践活动经验的高度总结,又在实践中不断加以运用、提炼与升华,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智慧成果。
“求深”即深入群众。深入群众是调查研究的根本要求,开展调查研究是党坚持走群众路线的生动体现。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就要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亲近群众,联系群众,服务群众”[11]51。只有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才能够真正了解群众,制定出的政策才能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同时,深入群众也是以人民为师的必然要求。只有深入群众、深入基层中广纳民意、汲取智慧,才能让作出的决策兼具民主性和科学性,并有效激发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求实”即作风唯实。唯实的作风是调查研究的关键要求,做好调查研究必须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见之于客观必须以脚踏实地的实践活动为媒介,把调查研究做深做实是把情况摸准摸透的前提,这是开展调查研究的态度问题,事关调查研究能否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走马观花式、蜻蜓点水式的调研难以察实情。遵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要“把调查研究做深做实,避免浮在表面、流于形式”[17]526。必须摒弃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端正开展调查研究的态度,“放下架子、扑下身子”做到听实话、摸实情、办实事。
“求细”即细致全面。细致全面掌握情况是调查研究的基本要求,只有细致全面才能真正让调查研究走深走实,进而做到“求准”,最后达到“求效”。因此,务必要从多个层次、方位、渠道细致全面地开展调查研究,调研对象要上至机关干部,下至基层群众,“既要解剖典型,又要了解全局”[18],不仅到工作局面好、成效显著的地方进行经验总结,更要到困难复杂、矛盾尖锐的地方进行问题研究,做到既看“门面”和“窗口”,也看“后院”和“角落”,听取不同意见,深入分析问题,全面细致地掌握真实情况。
“求准”即把握本质。准确把握事物内在本质是调查研究的重点要求,调查研究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做到“准”,即“调查”和“研究”两者皆须讲求客观、实事求是。在全面掌握实情的前提下做到“求准”,离不开对调研材料进一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17]527的深入分析与思考,如此才能准确“找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17]527,将感性知识上升为理性认识,进而把握事物本质,形成规律性认知。“求准”要以“求实”和“求细”为支撑,并在此基础上对事物本质规律进行提炼归纳,从而作出科学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