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公务员的工作获得感对工作投入的影响

作者: 李志 徐凡迪

基层公务员的工作获得感对工作投入的影响0

作者简介:李志,重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学博士,研究方向:公共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徐凡迪,重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公共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①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

摘 要:基层公务员在基层治理现代化中起着中坚作用。如何增强基层公务员的工作获得感并强化工作投入是一个急切需要解决的课题。基于528名基层公务员的问卷调查,揭示了基层公务员工作获得感结构与现状,探索了工作获得感、职业认同和工作投入的内在关系。研究发现:第一,基层公务员的工作获得感分为四个维度,由高到低排序是自我成长感、社会尊重感、工作生活平衡感、薪酬满足感;第二,基层公务员的职业认同在工作获得感和工作投入关系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于此,需要正确认识基层公务员工作获得感的多维度性,切实提升基层公务员工作获得感以提高其工作投入,有效发挥好职业认同在工作获得感与工作投入的中介作用。

关键词:基层公务员;工作获得感;工作投入;职业认同

基金项目:重庆市社会科学基金规划项目“重庆市基层公务员担当作为的激励机制研究”(2021NDYB014)

[中图分类号] C936 [文章编号] 1673-0186(2023)012-0170-015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码] 10.19631/j.cnki.css.2023.012.012

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省贵阳市观山湖区金元社区考察调研时强调“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必须抓好基层治理现代化这项基础性工作”[1]。基层公务员作为基层治理的主体,长期处于满足群众需求、化解社会矛盾的第一线,面临着“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的繁重任务。为进一步激发广大基层公务员在新时代有新担当、新作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基层干部在政治上激励、工作上支持、待遇上保障、心理上关怀,增强干部的荣誉感、归属感、获得感”[2]。

获得感是个体的一种主观感受,主要是指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获得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主观感受和满足[3]。工作获得感是工作的预期回报和价值实现带来的综合感受[4],一般从物质与精神两个层面进行测量[5]。近年来,企业、教师和农民等群体的工作获得感受到了专家学者的普遍关注。不可否认的是,基层公务员既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也是人民群众中的一员,理应同等享有伴随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带来的物质和精神上的提升,其工作获得感问题应该受到重视。如何提升广大基层公务员的工作获得感,切实体现对基层干部的关心和爱护,并以此激励他们安心在基层工作、更好服务基层群众,成为党和政府十分关心的问题。对此,政府推出了一系列改善基层公务员工作获得感的措施,包括提高基层公务员的工资水平、全面实施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加班补休补助制度等。但基层公务员如今仍存在薪酬待遇低、晋升“天花板”等问题[6],工作压力、职业倦怠现象突出。由此,有必要深入研究基层公务员工作获得感的内容要素。

在工作获得感的影响因素相关研究中,有学者注重工作获得感对职业认同和工作投入等的重要影响[7]。根据动机性工作投入模型,工作获得感是决定工作投入程度的关键性因素[8],伴随基层公务员工作获得感的增加,会在一定程度上激励基层公务员提升工作投入水平。但基层公务员群体的工作获得感对工作投入的关系问题尚未引起应有的关注——基层公务员的工作获得感对工作投入究竟有怎样的影响,其作用机制如何?目前尚未发现有相关成果发表。此外,职业认同作为一个影响工作投入的变量[9],在二者关系中扮演着什么角色,起着什么作用也是需要澄清的问题。基于此,本研究期望在探索基层公务员工作获得感的内容维度的基础上,进而探索基层公务员工作获得感对工作投入的影响,并揭示职业认同在两个变量关系中的作用。

一、文献综述与研究假设

工作获得感研究主要集中在国内,学者基于不同对象对工作获得感的内容维度定义进行了探索。国内外学者在不同群体间展开对工作获得感、工作投入和职业认同三者关系的研究。

(一)工作获得感的内容结构

基层公务员的工作获得感是其在工作中所付出的时间、精力与期望工作所带来的预期回报之间相匹配程度,包括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回报所带来心理满足的感受与体验,以及对未来职业成长发展的期待与想象,其参照物是自身需求[10]。由于个体需要的多元性,获得货币化的薪酬福利,以及工作与家庭的平衡、职业发展机会等非经济性激励是人们普遍的需求特征[11]。国内学者通过量表法对企业员工、教师群体、农民工群体的工作获得感进行了研究(表1)。其中教师群体的工作获得感包含有职业认同、职业成就、职业归属感[12],经济实惠感、环境舒适感、人际温暖感、教学成就感、学校归属感[13]等内容。企业员工的工作获得感涉及工作吸引力、人际关系、薪酬福利、个人未来发展维度[14],工作尊严感、薪酬满足感、能力提升和职业憧憬维度[4]。农民工的工作获得感涉及工作收入、工作安全、工作时间、工作环境和工作晋升维度[15]。需要是获得感的基础,基层公务员与其他群体一样,也有着物质与精神需要的追求[16],因而基层公务员的获得感内容也应该与其他群体一样是一个多维度的结构。目前国内有学者指出基层公务员获得感可以用收入感、满意度和幸福感三个指标来测量[17]。但“获得感”有别于“幸福感”,它强调一种实实在在的“得到”,建立在客观获得基础之上[3],而幸福感是主观的心理体验,两者之间存在差别,有了获得的基础上才有幸福感,所以用幸福感去测量获得感不太准确,因此基层公务员的工作获得感究竟包括哪些内容有必要进行科学的测量设计和研究。根据工作获得感定义和内容分析,提出假设:

H1:基层公务员的工作获得感是多维度结构。

(二)工作获得感对工作投入的影响

工作投入是个体对工作的积极情绪和认知,表现在工作的活力、奉献、专注方面。公务员的工作投入会对工作绩效[18-19]、幸福感[20]、心理资本[21](希望、乐观、韧性和自我效能感)和工作重塑中的寻求挑战维度[22]等有正向影响,而与离职倾向[23]呈现负相关。当政府和公众对基层公务员的要求越来越高时,基层公务员会因为内外部激励不是而出现工作积极性减弱[24]。马斯拉奇(Maslach)等的工作投入理论模型指出,特定工作需求和必要工作资源会影响个体的工作投入[25]。JD-R(工作要求—资源)模型反映工作资源可以支持工作需求时,就会激励个体的工作投入,创造出高绩效[26]。而工作获得感作为工作中的情感体验与得失感知[15],是个体自己在工作的时间、精力等付出以及工作反馈给个体的物质和精神层面的收获评估。基于社会交换理论,人的行为可以等价为一种社会交换关系的结果[27]。因此,当个体的付出和获得达到了心理预期,进而就会更加主动投入工作。陈建安等研究发现工作获得感是有形的因素包括高报酬和优越的工作条件等,是赢得员工的工作投入的关键之一[10]。肖晓玲等人探索护士的职业获益感对其工作投入的影响,进而发现职业获益感积极影响其工作参与度与投入度[28]。陈莉莉、寇红艳等通过调研发现要提升护士的职业获益感,从而增强他们在实习工作中的投入度[29]。基层公务员工作责任重、压力大,有着强烈的获得感需求,当他们得到物质与精神激励,增强了工作获得感,激发了行为动力,会更加专心积极地完成工作任务。因此,本研究提出假设:

H2:基层公务员的工作获得感对工作投入有显著正向影响。

(三)职业认同与工作获得感、工作投入的关系

职业认同是个体对于某一个职业的综合评价,是对自身在这一职业环境和背景中所扮演角色的自我定位和自我认知,是个体对于其具体职业的认同感和价值感以及愿意为之付出时间和精力的行为倾向。个体的职业认同与工作本身有关,比如工作环境、挑战程度、工资福利待遇、目标难度等[30],当其在得到预期的工作条件和发展机会时,他会找到这个工作的意义和价值,更加认可和热爱这个职业。有研究指出,当基层公务员的工作条件较差,能力提升、工资待遇方面达不到预期,会使得他们对公务员职业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迅速降低[16],产生职业倦怠,从而影响其工作投入[31]。所以,在感到现实环境与职业理想的落差时就需要进行职业认同的自我重构,来提升自我的工作能力[32]。

国内学者对教师、护士群体工作获得感与职业认同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进行了探讨。栗波研究发现教师的获得感提升能够提高教师的职业认同[33],常玉霞,韩旭等人研究发现只有提高护士的职业获得感,才能提升急诊护士的职业认同感[34]。梁健研究发现,公务员的工作环境、福利待遇和稳定性等较好,因而公务员群体的职业认同程度较高[31]。基层公务员作为国家公职人员,为人民服务是初心和使命要求,但不可否认的是基层公务员也有自利需要,同样希望保障其“经济人”在工资福利、社会声望、职务晋升等方面的正当利益,享受增进的社会福利。当基层公务员在物质和精神层面增强获得感,他们会更加认同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更加乐于奉献自身,服务群众。基于此,本研究认为工作获得感对职业认同存在正向影响。

职业认同与工作投入研究相对较为丰富,国内外学者有研究证明职业认同显著正向影响工作投入。国外学者研究发现个体拥有较高的职业认同会带来较高水平的工作投入,会使得个体在工作中更加积极主动地解决困境里遇到的障碍[35-37]。莱莉(Riley)认为,职业认同度高的公务员充分体现了这份职业与其的匹配度,他会熟悉政府的工作流程和内容,以及拥有较高的政府工作素养与工作能力,从而促进公务员对工作的主动投入[38]。国内有学者将职业认同定义为个体对于工作的认同,当个体对工作产生高度认同感,会愿意以一种热情的态度投身于工作中[39-40]。基层公务员的职业认同对其工作投入状态和工作的时间精力具有显著积极效应[9]。而基层公务员职业认同水平越低越容易产生职业倦怠,从而降低工作激情,不愿再对工作有更多投入。所以,本研究认为职业认同对工作投入存在正向影响。

综上,当工作获得感越强,在物质和精神层面越满足,就越热爱这个职位。同时,基层公务员的职业认同会提升他们的工作热情、增强工作投入。职业认同作为一个心理变量,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着工作投入的动力、情绪反应和行为倾向。可以认为,就基层公务员而言,职业认同变量会在工作获得感对工作投入影响过程发挥中介作用。由此,提出以下假设:

H3a:基层公务员工作获得感对职业认同存在正向影响;

H3b:基层公务员职业认同对工作投入存在正向影响;

H3c:基层公务员职业认同在工作获得感对工作投入影响过程发挥中介作用。

二、研究设计与数据分析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基层公务员工作获得感、工作投入和职业认同三个变量进行测量,探究其三者间的关系。其中,基层公务员工作获得感量表按照量表编制的一般程序进行编制。

(一)变量测量

1.自变量

基层公务员工作获得感量表采用自编问卷方式,结合前期个人访谈、专家讨论和开放式问卷调查的结果修订编制而成,包括工作生活平衡感、自我提升感、社会尊重感、薪酬满足感四个维度,共有16个题项。量表重测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48,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且效度良好。

2.因变量

工作投入量表,选择萧费利等(Schaufeli W B et al)在2002年编制的UWES[41],问卷包括活力、奉献、专注三个维度,共有14个题项。本研究中,该量表重测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71,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且效度良好。

3.中介变量

职业认同量表,选取李志等在参考了魏淑华的研究成果基础上进行删改修订的基层公务员职业认同量表[16]。问卷包括职业行为投入、职业发展认同和职业价值认同三个维度,共有14个题项。本研究中,该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10,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且效度良好。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