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献计量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研究述评

作者: 谢地 王圣媛

基于文献计量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研究述评0

摘 要: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运用可视化分析工具CiteSpace对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NKI)中982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领域的数据样本进行计量分析,展示该领域的整体态势、热点问题与前沿进展。研究结果表明,从整体态势来看,研究文献自2016年增长明显并在2020年出现骤增趋势,研究以规范分析为主要范式,“双一流”建设高校对该领域发展做出突出贡献。在研究内容上,关于社会主义本质、共富思想演进、共富理念及共富举措是该领域的热点议题。近五年,研究较为活跃并不断深化。在此基础上,未来研究可以重点深化共同富裕的时代内涵,凝练实现共同富裕的中国理论,并采取更为多样的方法予以研究。

关键词:共同富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献计量;新时代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与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学科体系研究”(批准号18ZDA036)。

[中图分类号] F126 [文章编号] 1673-0186(2022)008-0021-014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码] 10.19631/j.cnki.css.2022.008.002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与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随着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国已然步入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历史阶段。共同富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实现共同富裕是经济问题,更是关系中国共产党执政基础的重大政治问题。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如何把握共同富裕的内涵与当前共同富裕的发展进程,探寻实现共同富裕伟大目标的路径,是理论界与实务界持续关注的重要问题。鉴往知来,在中国共产党“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交汇的重要历史关口,回顾过往文献,对我国已有共同富裕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性梳理,把握共同富裕研究的演进过程,对于深化新时代背景下该领域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具体而言,本文试图回答以下问题:共同富裕研究积累与发展至今,该领域理论成果表现出怎样的研究态势和阶段特征?哪些作者、机构为该领域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哪些期刊文献对研究的传播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力量?研究领域中出现了哪些热点问题,又是如何演进的?共同富裕研究领域未来还有哪些亟待探讨、深耕的问题?

为回答上述问题,本文以1998—2021年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NKI)中CSSCI文献为研究样本,运用文献计量分析方法,分析共同富裕研究的整体发展态势,包括总体增长趋势、期刊和机构分布、核心作者、高频被引文献等外部特征,进一步对关键词聚类及其突显程度进行可视化分析,探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研究的热点问题与前沿进展。在此基础上,归纳该领域的研究发展阶段及其背景特征,并对未来研究发展进行展望,以期为推动我国共同富裕研究提供参考。

一、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本部分主要介绍文章样本数据的来源与筛定过程,研究方法及主要研究工具。

(一)数据来源

本文研究样本数据来源于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NKI),依照以下步骤获取:第一步,将时间跨度设置为1998—2021年①,来源类别选择“CSSCI”;第二步,设定主题检索词“共同富裕”;第三步,以 “共富”替代“共同富裕”,重新进行上述检索;第四步,在前步骤的基础上,通过阅读初步样本的题目、摘要及关键词进行逐篇筛选,将文献内容与本文主题相关度较低的样本剔除,最终得到研究样本982篇。

(二)研究方法及工具

本文主要运用文献计量研究方法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研究的整体态势、研究热点与前沿进展进行研究,并具体采用了词频分析法、聚类分析法和时间演化分析法。其中,词频分析法是通过对重要词汇的次数进行统计与分析的方法,本文根据词频分析法提取了样本文献中年份、作者、关键词等重要字段,进而实现对该领域研究发展动向与研究热点的分析;聚类分析法是将研究对象分为相对同质群组的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样本文献进行聚类分析有利于把握研究领域的热点研究问题;时间演化分析法是刻画研究对象的历史跨度,反映其兴起、繁荣与衰落过程的方法,运用时间演化分析方法有助于分析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与前沿进展。

为了更好地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研究的外部特征并梳理其发展脉络,本文通过Bicomb软件与CiteSpace软件对该领域的相关研究进行定量与可视化分析。

Bicomb(书目共现分析系统,Bibliographic Items Co-occurrence Matrix Builder)是文本挖掘的基础工具,本文运用Bicomb 2对样本文献的相关信息进行统计,作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研究领域整体态势进行定量分析的基础。具体而言:先将来源于CNKI数据库的文献数据导入软件并按全部关键字段提取文本,再依次按照“年代”“作者单位”“作者”“期刊”等关键字段进行统计并导出相应结果。

CiteSpace是文本挖掘并能实现可视化的重要工具,本文运用CiteSpace5.8R3绘制关键词聚类网络图谱,实现对研究主题与热点的可视化分析,并通过软件的关键词凸显功能总结该领域研究的演进与发展脉络。相关参数设置如下:第一,时间区域设置为1998—2021年,时间切片间隔期(Years Per Slice)为1年;第二,节点类型(Note Types)设置为“关键词”(Keyword);第三,选择连线强度(Links Strength)为Cosine,连线范围(Links Scope)为Within Slices;第四,网络裁剪功能(Pruning)中选择“裁剪分段网络”(Pruning sliced networks)与“最小树法”(Minimum Spanning Tree);第五,其他参数以默认值为准。

二、整体态势分析

本文分别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领域研究的发文时间、机构、期刊、核心作者、下载引用及所用研究方法进行分析,以把握该研究领域发展的整体态势。

(一)发文时间分布

学术论文数量的时序变化是衡量某领域发展的重要指标[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研究自1998年至2021年的刊文时间趋势变化情况如图1所示。总体上,该领域发文量呈波动上升的趋势,并呈现出阶段性特点。2012年前,该领域研究发文量年度均值为26篇,并围绕均值上下波动;随后,在2012年和2016年该领域研究的发文数量分别较前一段时期有小幅提升,2012—2015年发文量年度均值为41篇,2016—2019年发文量年度均值为60篇;而2020年来该领域研究的发文量骤增,从47篇激增至153篇,涨幅高达226%。这说明,共同富裕是一个长期性研究问题,自提出以来就受到学术界的持续关注,并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而逐渐深入,与中国共产党重要执政理念密切相关。如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步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并将共同富裕问题提炼为社会主义的改革发展问题,从而推动共同富裕研究探索进入新阶段。

(二)机构分布

982篇样本文献共涉及407所机构,表1汇总了刊文量排名前十的机构信息。此外,在未列示的机构中刊文量在[10,15)有11所,刊文量在[6,10)有16所,刊文量在[1,5]有370所。从机构的类型划分来看,共同富裕研究机构主要由各级社科院、党校以及高校构成,这一特征在刊文量排名前三的机构上也得以体现。从刊文量排名前十的机构来看,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相关学者为共同富裕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研究成果占比高达7.03%。同时,前十名机构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以中国人民大学为首的八所高等院校,且均为“双一流”建设高校,这也反映出 “双一流”建设高校在探索中国问题上做出了突出贡献。

(三)期刊分布

982篇样本文献共刊发于271种期刊,表2列示了刊文量大于15篇的期刊分布情况,共包含11种期刊。总体而言,该领域的期刊分布较为分散,刊文量大于15篇的11本期刊累计占比为25.97%,仅略高于总体刊文量的四分之一。在剩余期刊中,刊文量在[10,15)有5种,刊文量在[6,10)有30种,刊文量在[1,5]有225种。从期刊所属类别来看,除《当代经济研究》属于经济与管理大类,其余10种期刊均属于社会科学大类,这些期刊中绝大多数以弘扬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办刊宗旨,收录有关党的治国理政理念思想为主要内容的研究。这充分地反映出,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科学社会主义思想是我党探索并追求共同富裕目标的思想源泉。我国学者对于共同富裕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四)核心作者分析

本文统计得到982篇样本文献共涉及1 087位作者,进一步结合普莱斯定律对核心作者进行识别,关注核心作者有助于未来研究者跟踪锁定研究领域的发展动态。普莱斯定律是文献计量中确定特定研究领域中的核心作者的一种被广泛认可的估算方法[2],具体计算方法见式(1):

M=0.749(1)

其中,Nmax为特定研究领域中同一作者刊文量的最大值,M为核心作者刊文量的最小值(取整数)。基于本文的研究样本,学者卫兴华以17篇刊文量居首。因此,Nmax取值为17,通过公式计算可得M为4。据此,本文将刊文量达到四篇及以上的作者认定为核心作者,具体情况如表3所示。可见,核心作者共有21位,合计刊文量达111篇,占样本总刊文量的11.30%。这反映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研究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多年来受到学术界广泛关注,有相当数量的学者关注并从事该领域的研究。从核心作者的从属机构来看,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吉林大学分别有两位核心作者,且大多是来自“双一流”建设高校的学者,这与机构分布情况相吻合。

(五)下载引用情况分析

样本文献下载应用情况的总体如表4所示。982篇文献共计66万余次总下载数,篇均下载数达到675次,这说明共同富裕研究主题始终受到较高的关注度。样本被引总量达到8 313次,篇均被引数达到8.47次,这表明该领域研究内容的可借鉴程度较高,同时研究具有延伸性。此外,下载被引比指标为0.01,这表明,平均而言,每100次下载量将会转化成为1次引用量。此外,本文延续前文逻辑,根据普莱斯定律估算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研究领域的高频被引文献的最低引用次数。依照公式(1),Nmax代表最高被引频次,P代表高频被引文献的最低引用次数。结合样本数据得到,Nmax值为186,并计算得到P值为10.21,即引用频次达11次以上(含11次)的文献可被确定为高频被引文献。进一步统计得到属于高频被引的文献量总计达223篇,占比22.71%,这更加反映出该领域研究具有较强的影响力。

本文统计汇总了被引数量居于前十位的高频被引文献,如表5所示。这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该领域的知识源流,并体现出研究领域内的关注热点[3]。其中,陈静和周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涵探要》居于首位,被引频次为186次。从研究主题来看,主要涉及社会主义建设的核心理念、共同发展以及扶贫问题,其中高达6篇文献涉及共同发展理念,可见,有关共同发展理念的梳理与实现路径的探讨是共同富裕领域内的重要研究问题。此外,有3篇文献来自《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可见该期刊在共同富裕研究方面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并为推动研究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从刊文年份来看,可以发现9篇文献均刊发于2016年,这也表明2016年是共同富裕研究领域发展的关键时间节点,研究领域热度持续升高。

(六)研究方法分析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