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赋能 助力企业转型加“数”

作者: 全威帆

数字化转型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战略选择,也是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成都市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明确提出,实施数字化场景建设、优质服务商培育行动,带动更多中小微企业“乘云而上”。

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有着怎样的意义?成都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方面,有着哪些优势和不足?取得了怎样的进展?近日,本刊记者采访了成都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企业服务处相关负责人。

成都产业链和数字化基础

成为数字化转型土壤

“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是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它不仅关系到企业自身的生存与发展,更是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经济高质量增长的必然要求。”成都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企业服务处相关负责人介绍,数字化转型不仅能帮助中小企业改善内部管理,提升生产经营效率,实现数据驱动决策,还能通过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这一过程有助于形成新质生产力,促进经济结构向更高质量、更高附加值方向发展。

“成都拥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和良好的数字化基础,为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该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成都大力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集群加速形成,已形成集成电路、新型显示、网络视听、高端软件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特色优势行业,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集群入选全国先进制造业集群。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规模迅速壮大,集成电路、大数据、人工智能、软件等产业规模位列全国前列,全市两化融合水平居副省级城市第五。制造业数字化水平大幅提升,上云企业超10万家,培育2家全球“灯塔工厂”、122个工信部工业互联网和智能制造示范项目,市级智能化工厂、数字化车间2023年新增数量实现双倍增。

上述负责人坦言,成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仍存在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数字技术创新引领能力不强,数字技术基础研究能力、原始创新能力与领先地区还有一定差距,核心芯片、基础软件等关键领域技术自主创新能力需加快提升。二是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认识不足、能力不足,部分中小企业可能面临资金短缺、数字化人才匮乏、转型路径不明确等问题,产业数字化融合水平不高。三是试点行业转型升级痛点难点较为突出,比如,智能终端行业存在设备管理精度不够、生产管理效率低、产品质量管控不够、供应链协同效率低等问题;集成电路制造行业存在数据处理和分析难度高、工艺流程和设备管理复杂、行业产品和技术更新换代快等问题;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行业存在产品设计与生产制造无法同步、难以适应整车需求变化、生产过程不透明、质量追溯难等痛点。

2025年底完成

试点企业数字化改造超360家

2023年,全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实施工作正式启动,成都等30个市(区)纳入首批试点。至今,成都取得了哪些进展?

“今年成都明确提出,加快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引导细分行业‘链式’转型。围绕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工作,我们正有序推进各项任务。”该负责人介绍,通过制定印发《成都市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实施方案》,为试点工作提供全方位指引;起草报审《成都市支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若干政策措施》,为试点企业诊断、改造和融资等需求提供一系列资金扶持政策;制定完善服务商管理办法、资金使用管理办法、数转券管理办法等,建立专家库、服务商和服务资源库,为试点工作提供要素保障;建设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公共服务平台,为试点工作提供“诊断—改造—实施—验收—标杆打造”全流程功能和信息载体;召开动员大会,为数百家企业解读实施方案和政策措施,充分调动企业积极性,全力推进试点工作。

据介绍,成都将按照“问题导向、试点先行、示范推广”原则,通过分行业推进、轻量化改造、工程化实施、平台化支撑、批量化复制推广等方式,聚焦智能终端、集成电路制造、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中药饮片加工和化学药品制剂制造5个试点行业,到2025年底,完成360家以上试点企业数字化改造,实现试点行业规上工业中小企业数字化水平二级及以上比例达到90%以上,规下工业中小企业数字化水平二级及以上的比例实现明显提升。同时,通过试点工作,培育30家以上优质数字化服务商,开发集成60个以上“小快轻准”数字化解决方案和产品,打造10个以上“链式”数字化转型典型模式,打造20个以上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标杆,奋力打造全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样板城市。

该负责人表示,在明确总体目标任务的同时,针对试点行业也明确了细化目标。到2025年底,智能终端行业完成改造企业44家、打造“小快轻准”解决方案15个、建设数字化车间及智能工厂6个;集成电路制造行业完成改造企业31家、打造“小快轻准”解决方案10个、建设数字化车间及智能工厂4个;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行业完成改造企业177家、打造“小快轻准”解决方案25个、建设数字化车间及智能工厂10个;中药饮片加工行业完成改造企业53家、打造“小快轻准”解决方案10个、建设数字化车间及智能工厂4个;化学药品制剂制造行业完成改造企业55家、打造“小快轻准”解决方案8个、建设数字化车间及智能工厂6个。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