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源头话文明 文明公益暖人心
作者: 韩志勇
都江堰市不断深化结对共建、持续培育品牌项目、强化聚焦示范引领,以丰富多彩的文明实践活动,传递和弘扬友善互助的公益精神。
深化结对共建,夯实文明公益力量。都江堰市深化文明单位、文明村镇、文明校园等文明细胞与文明实践阵地结对共建,发扬资源共融、文明共创、成果共享的文明实践理念,以“因地制宜、就近就便、务求实效”为原则联动开展文明实践活动,联合市公安局、市教育局等文明单位以及城区15所文明校园成立“堰小明”文明实践总队和15支“堰小明”文明实践支队,吸纳首批“堰小明”190余人,不断夯实文明实践队伍力量。创新打造“川西音乐林盘”“问花村”“茶溪谷”等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充分发挥辐射引领作用,积极整合周边资源,属地中小学校与文明实践基地签订结对共建协议,努力唱响“都江堰文明公益好声音”。
培育品牌项目,丰富文明公益活动。都江堰市围绕“传理论、讲政策、种文化、助健康、伴成长、敬老人、解难题、乐环保、帮科普”等主题,持续培育“书香都江堰”“乡里乡音”等精品文明实践项目,孵化打造“看见文明都江堰”“天府源头话文明”等文明实践品牌,常态化开展“儿童读书周”“都来讲”“温暖关爱·幸福满格”“暑期公益课堂”等系列活动1000余场次。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趣味运动会,组织800余名基层文明实践工作者参加。举办“文明知多少”线上知识竞赛,累计吸引12 万人(次)互动参与,充分调动市民群众参与文明实践活动,不断丰富文明实践活动的公益属性和文明内涵。
聚焦示范引领,传递文明公益精神。都江堰市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为引领,每月组织各实践所(站)负责人开展文明实践交流互鉴,通过文明实践项目成果推介和文明实践工作经验分享,带动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提质增效、发挥作用。深入开展都江堰市道德模范、“成都好人”先进事迹巡讲巡展进校园、进社区活动,评选都江堰市新时代文明实践最佳公益伙伴,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带动社会形成文明公益的浓厚氛围。
(作者系都江堰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市文明办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