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三问

新型智慧城市,是新时代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城市发展深度融合,引领和驱动城市创新发展的新路径,是形成智慧高效、充满活力、精准治理、安全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城市发展新形态和新模式。新型智慧城市是数字中国、智慧社会的核心载体。

第一阶段

以2008~2012 年为主,以智慧城市概念导入为阶段特征,各领域分头推进行业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整体来看属于分散建设阶段;

第二阶段

以2012~2015 年为主,以智慧城市试点探索发展为阶段特征,在智慧城市部际协调工作组指导下,各业务应用领域开始探索局部联动共享,智慧城市步入规范发展阶段;

第三阶段

2016 年启动至今,智慧城市发展理念、建设思路、实施路径、运行模式、技术手段的全方位迭代升级,进入以人为本、成效导向、统筹集约、协同创新的新型智慧城市发展阶段。从发展重点看,进一步强化城市智能设施统筹布局和共性平台建设,破除数据孤岛,加强城乡统筹,形成智慧城市一体化运行格局;从实施效果看,通过叠加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发展红利,推动智慧城市网络化、智能化新模式、新业态竞相涌现,形成无所不在的智能服务,让人民群众对智慧城市有更切实的现实获得感。

涵盖智慧城市设计、建设、运营、管理、保障各个方面。具体来说,应包括顶层设计、体制机制、智能基础设施、智能运行中枢、智慧生活、智慧生产、智慧治理、智慧生态、技术创新与标准体系、安全保障体系。

《“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明确指出,要推动数字城乡融合发展。要深化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推动城市数据整合共享和业务协同,提升城市综合管理服务能力,完善城市信息模型平台和运行管理服务平台,因地制宜构建数字孪生城市。

分级分类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结合新型智慧城市评价结果和实践实效,遴选有条件的地区建设一批新型智慧城市示范工程,围绕惠民服务、精准治理、产业发展、生态宜居、应急管理等领域打造高水平新型智慧城市样板,着力突破数据融合难、业务协同难、应急联动难等痛点问题。

强化新型智慧城市统筹规划和建设运营。加强新型智慧城市总体规划和顶层设计,创新智慧城市建设、应用、运营等模式,建立完善智慧城市的绩效管理、发展评价、标准规范体系,推进智慧城市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的一体化、协同化,建立智慧城市长效发展的运营机制。

顶层设计:全局谋划奠定智慧发展基础

体制机制:制度优化激发多主体合作活力

智能设施:奠定智慧城市发展基石

智能中枢:形成数据枢纽与赋能中心

智慧生活:构建更加智能贴心的智慧服务

智慧生产:因地制宜发展高质量数字经济

智慧治理:技术赋能支撑智能精准治理

智慧生态:立体监管筑牢城市“绿水青山”防线

技术创新与标准体系:持续突破赋予多维“进化”空间

顶层设计、标准规范、基础设施、智慧中枢、

智慧应用、运营服务、网络安全

数字孪生城市进入建设实施落地期,传统智慧城市厂商纷纷布局;数字防疫解决方案与产品层出不穷,智慧党建在基层智慧治理过程中发挥重要引领作用;在国家“双碳”战略发布的大背景下,低碳智慧城市建设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

数字孪生城市是在城市累积数据从量变到质变,在感知建模、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取得重大突破的背景下,建设新型智慧城市的一条新兴技术路径,是城市智能化、运营可持续化的前沿先进模式,也是一个吸引高端智力资源共同参与,从局部应用到全局优化,持续迭代更新的城市级创新平台。

从城市发展看,数字孪生城市是未来实体城市的虚拟映射对象和智能操控体,形成虚实对应、相互映射、协同交互的复杂巨系统,实现孪生城市的“六化发展”,即支撑城市全要素数字化和虚拟化、城市全状态实时化和可视化、城市管理决策协同化和智能化,实现三类应用场景,城市规划建设一张蓝图管到底、城市治理虚实融合一盘棋、城市服务情景交融个性主动一站式,驱动城市智能运行、迭代创新。

智慧蓉城建设是成都市全面推进新型智慧城市的重要决策,是成都提升敏捷科学治理能力的重要突破口。智慧蓉城建设以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目标,破解城市中交通拥堵、生态环境污染等发展难题,提升城市治理水平,促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提供重要支撑。

成都市打造了“天府蓉易办”、“天府蓉易享”、“天府市民云”

等服务品牌,在做强政务服务“一网通办”的同时,还初步建成了“云网数端”数字底座、“城市大脑”等管理中枢,初步形成了能在线监测、能分析预测、能应急指挥的智能城市治理运行体系。2021 年,成都智慧城市建设获得“2021 世界智慧城市大奖·宜居和包容大奖”全球冠军。

在《2022 年成都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坚持系统思维,突出科学敏捷,加快推动超大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推动城市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管理理念创新。加快建设智慧蓉城,要重点推进以下工作:持续夯实数字底座体系建设。科学规划布设千万级社会治理神经元感知节点,推动市级各部门重要系统平台、感知设备统一接入智慧蓉城运行中心,统一建设市域物联感知体系。推进千兆光纤网络覆盖拓展,优化政务云总体架构,提升算力、算法、数据和应用资源一体化协同支撑能力,构建灵敏快捷的感知预警体系。

建设智慧蓉城运行中心。建立完善市、区(市)县、镇(街道)三级协同联动的智慧治理架构和专业化指挥中心,建成智慧蓉城运行中心。

打造智慧治理应用场景。聚焦实战管用、基层爱用、企业和市民受用,强化智慧治理场景建设,整合共享政务数据资源,高效打造以公共管理、公共服务、公共安全为重点的智慧主题应用。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