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军廉洁文化的内涵要义及其当代价值
作者: 陈璐
新四军作为党领导下的一支重要抗日武装,在艰苦卓绝的浴血抗战中铸就了“铁的信仰、铁的担当、铁的意志、铁的纪律”的铁军精神。2023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盐城参观新四军纪念馆时强调:“新四军的历史充分说明,民心向背决定着历史的选择,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这是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要用好这一教材,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传承发扬不怕困难、不畏艰险,勇于斗争、敢于胜利的精神。”新四军铁军精神作为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资源丰富,模范人物众多,故事流传甚广,为各级党组织开展廉政教育、党纪教育、警示教育提供了生动教材,在党的建设各个时期特别是全面从严治党新形势下发挥着启润心智、培根铸魂作用,挖掘和传承新四军廉洁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深刻把握新四军廉洁文化的内涵要义
新四军从建立之初就把坚定理想信念、严格纪律、艰苦奋斗、反对腐败、纯洁队伍、清廉为民作为自身建设的重点,不仅创建了廉洁高效的抗日民主政府,锻造了纪律严明的人民军队,而且培育了富有铁军精神特质的廉洁文化。
信仰坚定是其内核底色。新四军自组建之日起,就把跟党举旗、坚定信念作为建军的根本原则,党指向哪里新四军就奔向哪里,坚持党对新四军的绝对领导。新四军从下山改编到挺进敌后,从顽强坚持到实施反攻,从夺取胜利到让出根据地,只要是党发出的命令,广大新四军指战员始终无条件坚决贯彻,靠的就是对党、对革命的坚定信念。比如,皖南事变后,面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幸存的新四军没有以牙还牙、血债血偿,而是听从党的指挥,为了抗日大局毅然开赴苏北,继续高举抗日救国大旗,从而避免了国共两党进一步冲突。为持续增强广大将士的党性,新四军还通过建立政治工作组织加强连队党支部建设,强化对党员干部政治理论教育。陈毅同志在任军长期间,旗帜鲜明地提出把政治建设作为军队建设的中心。1942年,在阜宁召开的中共中央华中局第一次扩大会议上,黄克诚在作报告时指出,目前部队政治工作建设的中心方向和具体内容的第一条为“巩固党的绝对领导”。正是因为新四军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全军政治思想素质和战斗力得到质的提升,从思想上增强了免疫力,从作风上扫除了歪风邪气,这是新四军屡克强敌、赢得胜利的力量源泉。
情系人民是其价值取向。新四军是人民的军队,与人民群众始终保持血肉联系。刘少奇、陈毅等新四军领导同志率先垂范,引领带动全体将士始终把百姓冷暖挂在心上,经常深入民间了解群众疾苦,帮助百姓解决实际困难。1938年6月,陈毅率新四军第一支队进入江南地区,提出“不拉夫、不派款、不扰民”的“三不”纪律。1940年9月中旬,黄克诚率部由皖东北南下苏北盐城,向部队提出夜间行军“三不准”,即“一不准进村;二不准敲老乡家门;三不准进民宅”。1940年秋至1943年春,中共中央华中局和新四军军部在领导军民开展敌后抗日斗争的同时,针对江淮和沿海地区水患不断的问题,组织修筑包括宋公堤在内的818公里圩堤,开浚大小河流和水道3370公里,使1100余万亩土地受益,农业生产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新四军这种密切联系群众、关心群众疾苦的实际行动,与国民党横征暴敛、鱼肉百姓的丑恶行径形成鲜明对照,新四军与当地老百姓因此结下了鱼水深情。“吃菜要吃白菜心,当兵要当新四军”,歌谣《白菜心》之所以广为传唱、至今不衰,其中就蕴含着“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深刻道理。
纪律严明是其基本要求。新四军高度重视廉政制度建设,把“厉行廉洁政治,建立廉洁政府”作为目标追求,把“严惩贪污腐化,肃清贪污浪费”作为制度和法律建设的核心内容,先后制定了一系列廉政建设的政策、法律和法规。比如,在党纪军纪方面,根据抗战实际和中央军委对八路军的纪律要求,对过去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进行修改,制定了新的“三大纪律、六项要求、十项注意”等制度规定。同时,新四军还通过加强党内民主建设,完善制度监督、党内监督、群众监督,对队伍中存在的违法乱纪行为进行严厉查处,对腐败行为勇于斗争,决不姑息。刘少奇在1941年盐城第二次参议会上郑重承诺:“个别贪污分子,我们已经查办!以后还要查办的!”1942年秋天的两个月内,仅苏中三分区就有4名干部因贪污被判刑。新四军因从上到下严明纪律作风而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信任,从而确保军令、政令畅通,保持了革命队伍的纯洁性和战斗力。
艰苦奋斗是其鲜明特点。不怕困难、不畏艰险是新四军的优良传统和革命本色。新四军成立之初,项英等主要领导人就在全军倡导发扬红军时期艰苦奋斗的作风,将艰苦奋斗精神列入新四军八大优良传统和十条军规,强调“艰苦奋斗、坚持到底”。1941年1月皖南事变发生,新四军军部所属部队9000余人除约2000人分散突围外,大部分被俘、失散或牺牲。然而,浴火重生的新四军在盐城迅速重建军部,统一整编为7个师和1个独立旅,愈挫愈勇,愈战愈强,在处境险恶、装备落后、敌我力量对比悬殊的条件下勇于斗争,敢于胜利,以鲜血和生命的代价铸就了“华中人民的长城”,展现了新四军作为“中华民族的脊梁”的光辉形象。同时,面对缺衣少粮的状况,新四军领导干部以身作则践行艰苦奋斗精神。彭雪枫师长在严重的困难面前和全体指战员同甘共苦,他关爱百姓、卖马度荒的义举深深地感动了当地群众。黄克诚师长不仅节衣缩食,还在生产自救活动中亲自背筐拾粪,赢得“黄老头”的美誉,他改造军装、节约布匹的故事,至今在盐阜大地上传颂。新四军艰苦卓绝、英勇奋斗的鲜活事例,将我党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彰显得淋漓尽致。
廉洁自律是其重要准则。严于律己是新四军区别于国民党军队的明显标志。特别是领导同志模范执行新四军各项纪律制度,与普通战士同甘共苦,与人民群众同舟共济,以“打铁必须自身硬”的实际行动,带动和促进了新四军廉洁风气的形成和发展。如项英同志在工作生活中始终严格要求自己,坚持和战士吃一样的饭菜,穿一样的服装,抽的烟也是最普通的。他在招待美国著名记者、作家艾格尼丝·史沫特莱时,特地关照警卫员到事务长那里借3块钱,并交代说借款从他下个月津贴费中扣除。粟裕要求后勤部门按供给标准办事,决不允许为他准备超标准伙食,并一再申明“不得搞什么实报实销之类”。黄克诚计划配发的火柴用完了,就到百姓家锅塘里借火,坚决不肯动用权力多要一盒火柴。新四军各级领导同志的廉洁自律为全军树立了榜样,在其言传身教的感召下,全军军政干部自觉形成了清正廉洁的优良作风,深受群众爱戴和称颂。
二、充分认识新四军廉洁文化的时代意义
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新四军廉洁文化是新四军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孕育和发展的具有廉洁内涵的先进文化,浓缩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廉洁文化的精髓,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硕的实践成果。新时代新征程,大力弘扬新四军的优良传统,对于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传承新四军廉洁文化是践行“两个维护”的必然要求。绝对听从党的指挥,是新四军从胜利走向胜利最为重要的政治保障。即便有时为了整体的胜利需要局部作出重大牺牲,新四军也会义无反顾,勇往直前,坚决树牢听党指挥的铁的信念。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伟大实践也充分证明,党和人民事业要兴旺发达,必须坚持和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新时代新征程,国际形势更加错综复杂,改革发展任务更加急难险重,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更加需要全党上下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传承弘扬新四军廉洁文化,有助于引导党员干部坚持对党绝对忠诚,主动服务全局,以更加牢固的“四个意识”、更加坚定的“四个自信”砥砺奋进,真抓实干,以实际行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传承新四军廉洁文化是涵养为民情怀的重要路径。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皖南事变后新四军之所以能够涅槃重生,并赢得人民群众的衷心爱戴和大力支持,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在于始终恪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告诫全党,“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要从党的百年奋斗史中不断体悟初心使命,贯彻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管时代如何变化,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始终不会变。传承弘扬新四军廉洁文化,有助于引导党员干部永葆为人民造福的赤子之心,有助于强化群众观点,站稳群众立场,走好群众路线,倾心用情为民办实事、解难事,在砥砺奋进中不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
传承新四军廉洁文化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应有之义。全面从严治党,既要靠治标,猛药去疴,重典乱治;也要靠治本,正心修身,涵养文化,守住为政之本。新四军作为一支曾经活动在江苏、安徽、浙江、湖北、河南等多个地区的革命部队,留下大量口口相传、人人称颂的纪律故事和廉洁故事,成为这些地区营造尚德昭廉社会氛围的独特资源。当前,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并巩固发展,但全面从严治党还远未到大功告成的时候,腐败问题产生的土壤和条件尚未根除,给新征程全面从严治党带来了现实挑战。传承弘扬新四军廉洁文化,有助于引导党员干部增强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的历史自觉,不断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筑牢修身立德为政之基,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操守。
传承新四军廉洁文化是建设文化强国的有力举措。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民族强。在经济全球化、思想观念多元化、社会信息化的大背景下,西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文化的思想侵蚀无处不在。对于思想文化阵地而言,正确的不去占领,错误的就会去占领,这对我们把文化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下更大气力推进文化强国建设提出更为紧迫的要求。新四军廉洁文化作为红色文化、革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攻坚克难的有力思想武器和强大精神动力。传承弘扬新四军廉洁文化,有助于倡导全社会学习革命前辈的崇高风范,引领全社会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实践中弘扬信念坚定、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的新风尚。
三、传承弘扬新四军廉洁文化的实践路径
新四军廉洁文化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对于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和党的自我革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应进一步挖掘新四军廉洁文化的时代价值,让党员干部从这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中感悟初心使命,汲取奋进力量,真正做到以史为镜、以史明志,知史爱党、知史爱国。
要把筑牢理想信念作为根本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想信念是立党兴党之基,也是党员干部安身立命之本”,“要筑牢理想信念根基,守住拒腐防变防线”。新四军廉洁文化的核心在于坚定的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始终跟党走的坚定信念,这种信念使新四军在艰苦卓绝的斗争环境中始终保持政治信仰不变、政治立场不移、政治方向不偏,最终赢得革命胜利。为充分挖掘运用这一宝贵资源,盐城市纪委监委坚持以“红”铸魂,以“廉”润心,深入研究并编印新四军廉政文化丛书,探索开展机关单位与烈士命名镇村“互联共建”行动,组织开办“新四军廉政建设展”等系列活动,不断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坚定信仰,锤炼党性,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新征程上,要始终把传承弘扬新四军廉洁文化作为筑牢党员干部理想信念的重要抓手,作为各级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通过学习研讨、实境教育等多种方式,真正让蕴含其中的信仰信念、价值理念、为民情怀、优良传统内化为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自觉,外化为廉洁自律、干事创业的行动自觉。
要把“关键少数”教育作为重中之重。“关键少数”是党的事业“领头雁”、政治生态“风向标”。我们党历来重视党员领导干部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新四军也是如此。陈毅同志指出:“不仅要重视一般干部的党性问题,而且更要特别重视高级干部的党性问题。”在政治教育的具体工作上,他又细化设计出包括干部小组会、干部轮训等12个操作步骤和切实措施。近年来,盐城市纪委监委每年举办党员领导干部“510”警示教育月活动,探索开设“清风盐城”廉政讲堂、家风课堂,促进“关键少数”清正廉洁作表率,带动“绝大多数”崇廉尚廉守廉。弘扬新四军廉洁文化,必须发挥“关键少数”的“头雁效应”,通过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党校主体班培训等方式,督促领导干部在学深悟透、身体力行上作表率,在落实管党治党责任、严管厚爱下属和“身边人”上尽好责,让廉洁成为一种人人崇尚的工作生活方式。
要把创新载体平台作为动力源泉。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廉洁文化建设的实践经验表明,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传播载体有利于增强廉洁文化的渗透力和影响力。作为新四军重建军部所在地,盐城市纪委监委以新四军廉洁文化为内核,探索创建“馆上”“台上”“云上”三大阵地,打造以新四军廉政建设展示馆等为主场所的8个廉政教育基地,创演《半袋黄豆》《映滩红》《程步凤》等现代淮剧、小戏小品22部,以网站、公众号、视频号等为载体开通“网上廉馆”,相关做法获评江苏省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在江苏”十大成果奖。新时代新征程,面对新媒体传播格局日新月异的新形势,必须把守正创新作为传承弘扬新四军廉洁文化的重要增长点,借助文学艺术、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网络媒体等渠道,创新形式、创新载体、创新表达,潜移默化地传递清风正气、弘扬廉洁价值观,真正让红色基因融入血脉、代代相传。
要把完善制度体系作为支撑保障。传承弘扬新四军廉洁文化是一项系统工程、长期任务,需要全方位发力,多维度推进。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意见》明确要求:“建立廉洁文化建设统筹协调机制,形成工作合力。”近年来,盐城市纪委监委持续加强与有关部门协作配合,织密责任体系,健全实践机制,推动廉洁文化建设融入部门,融入行业,融入基层治理,与理论学习、干部培训、宣传文化、家风建设等工作同频共振,积极营造激浊扬清、干事创业的社会氛围。新起点上,要进一步建立健全传承弘扬新四军廉洁文化的统筹协调机制,细化明确组织、宣传、文旅、党校等部门单位的职责任务,推动融入全面从严治党大局。充分发挥广播电视台、文旅局、教育局、国有企业以及基层镇村等主体作用,深入推进新四军廉洁文化进机关、进基层、进企业、进家庭等活动,用浩然正气抵制各种歪风邪气,让铁军精神在新时代再放光芒。
责任编辑:刘志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