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督法治政府建设“海宁探索”

作者: 王晓圆

监督法治政府建设“海宁探索”0

“现在我宣布,25个政府工作部门负责人履行法治政府职责报告的综合评分,前三名为……”2024年12月27日,海宁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在听取审议市政府法治政府建设总体报告和2个部门负责人报告的基础上,对各部门报告的综合评分现场公布。

2023年4月,海宁市人大常委会出台《关于监督法治政府建设四年实施方案》和指导镇(街道)人大监督同级政府的两个意见,以“一件事”概念集成谋划,循环开展监督。通过建设数字化应用,促进体系监督更具系统性、持续性、连贯性,取得了新的突破和积极成效。

“多元合一”推动内外部的贯通协调新实践

“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强调以党内监督为主导,促进各类监督贯通协调,人大作为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在搭建平台促成联动协同合力上更具整合能力,可以在县域范围进一步形成多元监督合力。”海宁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姚敏忠说。

在海宁市人大“五位一体”监督法治政府建设的整套部署文件实施三个月后,海宁市委依法治市领导小组出台《关于全面推进镇(街道)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将人大的监督结果作为考核赋分评价的重要指标。地方人大参与基层治理的新实践,在海宁进入新的实战。2024年首次以数字化评价模块,分常委会组成人员和法制(监察司法)委组成人员两组进行现场打分,设置12个维度35个评分点,当场评价、当场打分、当场汇总、当场出分。会后,评分排序结果送达海宁市委办公室,并对相关部门负责人发出问题整改专报,一一列出整改问题清单。

2024年12月,海宁市人大多元联动协同的“六督联动”实施意见出台,法治条线的各项配套细化机制及时实施,依托持续开展十五年的人大与“一府两院”依法行政联席会议机制,将会议扩大至镇(街道)一级,同步延伸的还有“一府两院”向市人大常委会定期报送制度。此外,通过创建“五位一体”监督专报机制,“通报+亮晒”不规范问题,并作为次年整改跟踪必报内容持续监督,已刊发专报5期。

新的实战促进新的实效。两年来,通过合力,推动市政府组建成立镇级合法性审查中心、建立公平竞争审查与合法性审查“双审”联审联动,在全国率先探索并专门制定制度,明确支持民营企业参与镇(街道)涉企文件合法性审查。

“系统关联”推动监督方式从单一向集成转化

“一件事”监督的谋划,最重要的就是把听取审议专项报告、工作评议、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等原本单一的监督,按时间、内容作关联,有序集成、互为补充,既增强监督合力,又提高监督精准力。

“这个问题的整改,应该怎么把握切入点?”2025年春节上班第一周,海宁市人大常委会监察司法工委陆续接待了市政府相关工作部门主要负责人,沟通问题整改工作。

“这个是今年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中的问题清单,按事前明确的报告要求,应该在你的履职报告里体现,你需要补充。”“镇(街道)人大评议部门下属单位,与市人大评议部门的结果挂钩,这个要通过部门自上而下督促下属单位,一并改进工作。”……监察司法工委负责人当场答复。

值得一提的是,海宁市人大常委会每年5月至8月对3至4个部门开展工作评议,评议对象与部门履行法治政府建设责任情况挂钩,而人大对评议对象执法情况的审议意见作为必督内容;市级评议对象,在镇(街道)配有执法单位的,对应开展评议,评议结果作为市级评议的参考,一并推进评议整改。同时,探索备案审查工作与常委会监督议题结合,提交会议增强监督针对性。

“以上报告,请与同时提交会议的《‘大综合一体化’相关规范性文件镇(街道)执行情况的绩效评估报告》一并审议。”2024年9月29日,海宁市副市长马哲峰向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报告全市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情况。

会前,根据要求,由市综合执法局牵头,开展了“大综合一体化”相关规范性文件在镇(街道)执行情况的绩效评价。按照设定目标完成情况,对各部门和单位一一作出清单化比对,结果清晰亮晒,分析未完成原因,并提出整改打算,评估报告同步提交会议审议。

会后,根据审议意见,海宁新一轮赋权事项调整公布,相关规范性文件向人大报备,并作为年度重大行政决策事项向主任会议汇报。

“贯通延伸”到镇街以监督推动基层综合治理

体系化就是全局带动,海宁市人大同步谋划确定标准和规范,指导镇(街道)清单化开展对同级政府依法行政的专项监督。

“要加强部门协同作战,进一步完善监督机制,使依法行政公开化,透明化。”……2024年8月,海宁市各镇人代会、第三季度街道工委会议专项监督依法行政进入第二年,听取报告和满意度测评双双实现全覆盖。其中对单个执法事项评价最低的不到70%,而各镇街反映集中的监管第三方入企检查、交通道路执法等问题,列入各镇街人大今年监督议题。

根据浙江省人大常委会部署,从2023年开始,海宁12个镇(街道)人大备案审查全面进入实战,并纳入镇人大年度工作要点和监督工作计划,每年镇政府向年中镇人代会进行依法行政专项报告,清单化报告规范性文件报备情况。

“镇(街道)是离老百姓最近的地方,镇(街道)文件虽然层级最低,但影响广泛,要在离人民群众最近的地方,更好发挥备案审查制度功效。”2024年12月,在全省人大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座谈会上,长安镇人大作为唯一一个乡镇代表,作典型交流发言。

随着监督依法行政的体系化推进,海宁市人大代表参与基层治理的路径方式进一步拓展,代表督农事、代表督生态、代表评执法、“代表联络站+公检法司”协同推进基层治理等品牌载体在基层落地生根。年中专项监督期间,市镇代表对代表联络站每季度开展“代表评执法”活动机制表示出了很大的热情。自2023年4月以来,已开展活动108次,共有630位代表参与,检查企业153家,评价优良率99.54%。

建设省域法规制度体系、综合监督推进省委重大决策部署落地,需要法治强而有力的保障。以法为本,以治筑基,海宁正积极探索基层法治化综合改革中的“人大路径”,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实践提供更多“海宁素材”。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