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为人大工作注入新活力

作者: 胡妍婷

从DeepSeek开源大模型的火热“出圈”,到宇树科技机器人表演扭秧歌高难度动作,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跑出的“加速度”引发全球关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人工智能作为当今时代最具变革性的技术力量,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赋能千行百业、走进千家万户,其中当然也包括了人大工作,“人工智能 + 人大工作”从“浙”里开始。

4月23日下午,以“立足本职岗位,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提升工作效能”为主题的干部论坛在省人民大会堂举行。

人工智能为人大工作注入新活力0

大咖来讲课

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将对全球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产生深远影响。学习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是融入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机关干部的基础课必修课。

3月20日,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人工智能研究所所长吴飞以“DeepSeek:迈向全社会分享的普遍智能”为题,拉开了2025年省人大机关知识更新培训班的序幕。他围绕“从达特茅斯启航的人工智能三大主义、从ChatGPT到DeekSeep、人工智能通识教育"三方面内容进行专题授课,带领大家回溯历史、展望未来,走进人工智能的世界,深度剖析大模型时代人工智能的发展趋势,分享了人工智能领域的前沿研究成果与独到见解。

3月27日,省人民大会堂人大厅内座无虚席,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教授潘云鹤,从新一代人工智能推动行业变革的视角,既系统讲授了当前人工智能的发展和突破,又紧密结合实际,深入阐释了大数据智能、跨媒体智能、自主智能、群体智能、人机融合增强智能等技术形态与行业变革的关系,揭示了当前我国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方向。

当艺术的细腻笔触与机器的精准算法相遇;当设计的灵感与数据的逻辑相融;当视觉理解与知识图谱相结合…双轮驱动人工智能新的大潮,奏响一曲震撼人心的跨界融合交响曲。潘云鹤院士用一批批翔实的数据、一个个生动的视频、一张张形象的图片展现了强大的算力、海量的数据、日益成熟的大模型,让大家真实地体会到人工智能正引领科技与产业进行着一场深刻的变革。

“人工智能太厉害了!"“人工智能原来早已赋能医疗、教育、文化这么多行业啦!"“真期待人工智能与人大工作的美好融合!”…这两场重量级的讲座,刷新了机关干部对人工智能的认知。“讲座聚焦当下热点,及时填补知识空白,不仅有通识教育,还有现场实操展示,既是一次知识更新,更是一次思维革新。"不少省人大机关干部表示。

大家来比拼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谁能把握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经济发展机遇,谁就把准了时代脉搏。”作为一项通用技术,人工智能于国家而言,是提升国家竞争力、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抓手;于机关干部而言,是提升履职能力的重要途径。

以学促干,奋楫者先。学习是干事的基础,干事是学习的目的,如何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效能,切实提高工作效率和精准度?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相关负责同志这样回答:

“今年的知识更新培训,我们聚焦人工智能应用能力提升这一个主题,创新组织形式,先组织集中授课,后续每周将组织年轻干部分专题开展实操培训。另一方面,结合人大干部论坛现场展示运用成果,进行示范演练,各处室的骨干力量将所学技能进行推广,以此推动全机关DeepSeek在公文起草、数据分析、智能问答等高频场景的落地应用。我们注重提升每一位干部的Deep-Seek、豆包等大模型新技术的认识和应用能力,希望在全机关形成比学赶超的学习实干氛围,切实加强整体合力,推动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

4月7日,由31位年轻同志组成的人工智能培训小分队开展了第一次实操学习,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的老师以“专题辅导 + 实战演练"的模式,讲授了AI生成文稿的核心技巧。

4月14日,组织开展了运用人工智能制作PPT专项技能培训。

“这两堂课干货满满,实操性应用性很强,帮助我们学习了如何精准设计提示词的小技巧,运用AI的海量数据生成文稿、PPT、活动方案、工作规划、进行分析比对等入门技能。AI真的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给了我很多工作思路。”一位参训学员谈道。课堂讲授、课后作业、老师点评形成人工智能运用学习闭环,有效地提升了培训实效。

“我们要顺应智能传播新趋势,利用算法推荐有的放矢讲好人大故事,实现人机协同为人大宣传工作插上科技的翅膀。”“让人工智能更好赋能人大工作,需要我们像培养孩子一样调教它。对事物的整体框架和重点环节了然于胸,将民情民智数据、政务数据、人大专业知识精准投喂给AI模型,加强价值引领,强化风险防范,推动人工智能以公共管理者视角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人大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力。”4月23日,一场以“立足本职岗位,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提升工作效能"为主题的干部论坛在大会堂举行,10位年轻干部谈感悟道体会赛实操,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技能大比拼。现场问答环节,随机抽取2名同志利用DeepSeek等AI工具快速答题,一场培训成果的测试,让全体机关干部真切地感受到了学习紧迫性和必要性。

人工智能为人大工作注入新活力1

10名同志交流了前期DeepSeek知识更新培训成果,2名同志现场展示了“人机协作”答题的全过程。

智能体来赋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人工智能同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结合,从保障和改善民生、为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需要出发,推动人工智能在人们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中的深度运用,创造更加智能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为更好地实现“人工智能 + 人大工作"的深度融合,浙江人大智能体应运而生。

智能体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针对人大的立法、监督、代表工作等核心业务打造的AI智能应用系统,在喂予大量的数据资料后,理解和处理人大工作中的各种信息,为人大工作者和代表们提供高效、精准的服务。

在立法工作中,智能体能有效提升立法全流程管理、立法社会参与、备案审查等能力。一方面,归集现行法律法规、政府规章及我省政策文件,建设涵盖法律概念、条款关联、效力层级等动态更新的立法知识库。另一方面,辅助立法工作者进行法规条款辅助生成、法规智能比对、条款精准检索、立法效果评估、智能审查等,从法规立项、起草、审议、评估以及备案审查等全流程开展智能辅助,为人大立法工作提供全方位、多层次支撑保障。

在监督工作中,智能体凭借大数据分析能力,能够实现自主分析、预警追踪。例如,通过建立预警系统,设立预警指标,当相关数据达到临界值时立即触发预警,让人大监督从事后监督转向过程监督,从被动监督转变为实时、主动监督。有助于及时发现问题,增强监督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更好地推动政府部门依法履职。又如抓取与民生热点相关的信息,准确把握民众对民生问题的态度和关注点,帮助人大找准监督切入点,使监督工作更具针对性和时效性,切实推动民生问题的解决,实现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

在代表工作中,智能体能强化数据归集和智能分析运用,健全“代表选举一大会期间履职一闭会期间活动一绩效评价一届满退出”服务管理机制。服务代表收集处理民情民意、参与立法监督、代表主题活动等,以数字化拓展代表履职内容、延伸代表工作链条。

在机关工作中,依托大模型能力,建设数据智能检索、流程自动处理、智能辅助决策等一体化办公助手,优化机关办文、办会、办事等应用功能,提升服务保障的能力水平。

“人工智能 + 人大工作"的深度融合,为人大工作注入新的活力和机遇,更有效地助推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zjrd20250512.pd原版全文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