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立新法,“老牌”焕新生

作者: 裘玮 董凌玲

无论是名扬海外的黄酒、远近飘香的酱料、风味独特的小吃,还是冠绝一时的中华越医、独具匠心的手工艺品在绍兴这座拥有2500多年建城史的文化名城,老字号不仅是青砖白瓦间的烟火回忆,更是经济发展的活力基因。

2025年3月28日,浙江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批准通过《绍兴老字号保护与发展条例》,于2025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是绍兴市人大深化“古字系"地方立法的又一重磅之举,为加快推动绍兴老字号保护传承、创新发展,有效提升老字号经济和文化价值提供法治保障。

传承老字号的立法初衷

2023年,商务部对北京雪花、天津稻香村等中华老字号的“摘牌"行动,触发了全社会对“老字号”的深刻反思。

“老字号是‘金字招牌’,但不是‘免死金牌’,它的价值在老,但出路在新。"绍兴市人大法制委员会委员、市老字号企业协会创会会长、绍兴咸亨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宋金才说。

古城立新法,“老牌”焕新生0

据商务部门统计,绍兴老字号资源丰富,记载曾有1000多家老字号店铺,涵盖餐饮、食品、医药、零售等行业,许多老字号曾获得过国际或国内的奖牌。截至目前,全市现存中华老字号17个、浙江老字号46个、绍兴老字号103个。

绍兴老字号的发展,是绍兴经济社会发展的缩影,是商业价值、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兼具的珍贵财富。老字号背后的文化属性,更是区别于其他商业符号的关键。

但是当前绍兴老字号不均衡的发展,折射行业隐忧。以“绍兴三缸”中的“酒缸”为代表的头部板块企业体量大且实力强,但规模小且集群效应并不明显的中小企业普遍面临多重困境。当下代际传承、产品和服务创新、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因拆迁带来的旧址难寻、店名混乱等痛点,使许多老字号的生存困境日趋凸显。

作为古城地标性的老字号企业,咸亨酒店掌门人宋金才从2018年便开始呼呼为老字号立法。他提出,许多企业在创新发展上已经作出了良好示范,要通过地方立法总结、完善并固化好的经验做法,在法治轨道上引领更多老字号与时俱进、再上台阶。

绍兴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有关负责人表示,老字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作为全省中华老字号数量第二的城市,绍兴在保护与传承老字号上责无旁贷。通过地方立法,加强对老字号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利用,促进老字号与非遗、历史文化街区和博物馆等融合发展,既是助力加快建设产城人文融合发展的共富示范市的务实行动,也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绵延繁盛的时代使命。

五载立法求索路

2020年,绍兴市启动老字号立法筹备工作,由市商务局牵头开展相关调研论证。如何界定“老字号”概念?怎样平衡保护与发展?宋金才回忆,“围绕这些重难点问题,我们进行了反复研讨,最终在‘尽量明确保护传承的对象’一事上达成了一致。”

明确了立法保护什么,起草工作顺势推进。2024年10月,绍兴市九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对条例草案进行了初次审议,先后征集到各类意见建议300余条。

曾多次参与座谈调研的绍兴市老字号企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陈宝祥说,“关于保护的边界问题一度成为争议的焦点。有意见指出,要避免对经行政认定的市场主体给予特殊保护,避免违反市场规律。”

此后,绍兴市人大法制委员会对许多争议点进行了多轮补充完善,形成条例草案共六章三十五条,覆盖老字号申报认定、保护传承、创新发展、监督管理等方方面面。

2025年3月28日,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批准通过《绍兴老字号保护与发展条例》。这是继厦门、杭州后,国内第三部关于助推老字号保护与发展的地方性法规。

《条例》突出保护主体,明确了绍兴老字号保护传承的对象包括一系列具有历史性、民族性、文化性、价值性、信誉性的老字号文化资源表现形式以及相关的实物实迹;设置专门条款加强对民间老字号的保护,要求商务主管部门会同文化、文物等主管部门,开展老字号文化资源调查、整理工作,建立健全老字号名录体系,建立老字号信息化数字档案;明确各地政府需加强对绍兴老字号相关老作坊、老店铺、老厂区等场所的保护和管理,为绍兴老字号整体焕活复兴提供了法治保障。

古城立新法,“老牌”焕新生1
老字号咸亨酒店门庭若市

立法破难,老字号焕新机

早上8点,解放路东侧,飘香百年的同心楼包点窗口如往常一样排着“长龙”。生煎包子烤盘中升腾的热气,酿造出古城百姓最熟悉的烟火味道,形成了老绍兴人独特的味觉记忆。然而即便红火如同心楼,也面临着品类同质化、网红点林立等新态势的不利影响。更有甚者,一些老字号遭受着“冒名之困"却无力抗衡。

《条例》直面这些难点问题,明确由商务部门负责绍兴老字号管理工作;明确绍兴老字号作为被认证的字号具有法律效应,不可滥用;明确绍兴老字号牌匾应当悬挂或放置于市场主体主要办公或经营场所醒目位置,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随意侵占、污损、破坏。

柯桥区平水镇东桃村“东桃园"综合体内,800亩麦田抽穗扬花、风景怡人。这是老字号“松盛园”为推动企业向绿色低碳转型的大胆尝试一—打造一座“工农文商旅教康养”有机循环产业园,计划实现酱制品原料自给和循环利用。

同心楼、松盛园这些老字号能够长红的本质都在于“求新求变”。《条例》固化提升了这些优秀范式,以守正创新为主线,推出多项创新举措,涉及体制机制、品牌战略、金融服务等,也强调了集聚发展和产业融合的重要性,有力推动品牌价值的提升和市场竞争力的增强。

有专家指出,随着古城保护利用纵深推进,绍兴老字号应当与文旅产业深度捆绑,借势腾飞。《条例》突出了古城这一发展性状,如支持绍兴老字号市场主体在特色街区、商业中心、旅游景区和客运枢纽等开设门店、商业网点,引导老字号集聚展示发展等。

此外,《条例》明确绍兴老字号每三年认定一次,明确要加强对老字号人才的培育引导等,着力破解传统老字号无人传承、字号认定动力不足等问题,逐步形成让“老字号"变“长字号”,“好字号"变“老字号"的良性发展格局。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zjrd20250528.pd原版全文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