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全域布局“链”上代表联络站点

作者: 林蔚

在我省各级人大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中,绍兴市人大率先在全域范围内创建产业链上的代表联络站点,以“代表联络站点 + 产业链”的模式创新破题,绘就以“代表履职链”赋能“产业链”的履职新图景。

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纺织印染、集成电路、轴承制造等27类特色产业链上的代表联络站40家、代表联络点百余家,覆盖链上企业6700多家、农户超10万户。

这一创新实践将代表履职阵地嵌入产业发展最前沿,用制度创新的“硬度”增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韧度”,以代表履职的“精度”提升产业服务的“效度”,为人大助力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提供了“绍兴方案”。

在绍兴,“链”上代表联络站点赋能农文旅发展,书写了一片片“绿叶子”成为共富“金叶子”的生动故事。

绍兴:全域布局“链”上代表联络站点 0

破题布局:从单点探索到全域覆盖

全球三把伞,一把崧厦造。

绍兴市上虞区崧厦镇被誉为“中国伞城”。这个仅85平方公里的小镇,聚集了1400余家伞企,创造了全镇近 50% 的工业总产值。

如何助力做好“伞文章”,推动伞企转型升级?“2022年,我们把代表联络站建到产业链上。"走进中国伞城广场人大代表联络站,上虞区人大常委会崧厦街道工委相关负责人说,经过3年多的运行,该联络站已入驻人大代表34名、街道议政会成员110名,通过“代表 + 司法”“代表 + 企业指导帮扶专员"等创新做法,推动解决了一大批企业急难愁盼的问题。

而这只是上虞区人大常委会探索特色站点建设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在绍兴市人大常委会的指导下,上虞区人大常委会已打造集经济监督、法治赋能、纾困解难等功能于一体的产业链代表联络站点10余家,全力推进相关产业全周期服务效能。

追根溯源,绍兴各地在产业链上打造代表联络站点,并非“平地起高楼”。

2019年12月,绍兴市人大常委会印发《关于深化人大代表联络站工作和建设的指导意见》,鼓励各地在工业园区、专业市场等领域建立“代表联络站+”。自此,拉开了“链”上代表联络站点创建的序幕。

2022年9月,绍兴市人大常委会召开全市人大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单元建设工作现场推进会,再次要求把站点建到村社里、企业里。会后,绍兴市各县(市、区)开始试点推进。

2023年11月,绍兴市基层人大工作会议明确,持续推动代表联络站深化拓展,不断健全市、县(市、区)联络总站以及乡镇(街道)和开发区(园区)联络站、村社(片区、专业市场等)联络室的四级网络体系。“链”上代表联络站点建设驶入“快车道”,涌现出中国轻纺城人大代表联络站、香榧产业人大代表联络站、铜管产业人大代表联络站等一大批特色站点。

特色创建缘何紧盯产业链?绍兴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相关负责人坦言,作为浙江省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协同发展的典范城市,绍兴特色产业链在全省乃至全国具有显著竞争力。而当前经济环境下,通过制度化、常态化的平台载体,助力提升产业链的韧性、创新力和竞争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环。

五年深耕不辍,特色创建交出亮眼“成绩单”。截至目前,秉持“特色产业在哪里、联络站点就建设到哪里、代表作用就发挥到哪里”,绍兴全市已建成纺织印染、金属加工、特色农产品等27类特色产业链代表联络站共40家,联络点百余家,驻站人大代表共372名。

多维赋能:从问题解决到产业生态重构

“新昌是‘中国轴承之乡’,这里聚集着400多家轴承企业"今年2月初,首届全国轴承行业新技术、新产品创新研讨会上,新昌县轴承产业人大代表联络站驻站代表开启了推介模式,促成3个总投资6亿元的项目成功落地新昌。

轴承产业人大代表联络站是新昌首个建在工业产业链上的联络站,共有13名驻站代表,为轴承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比如,为解决轴承产业中磨渣问题,代表联络站组织协会和轴承产业创新综合体,联合高校开展项目攻关,成功把“危废"变回“固废”,项目预计每年为新昌轴承行业创造利润1200余万元。

“驻站代表大都是轴承相关企业主要负责人、科研人员或技术骨干,通过特色联络站这个平台,更能有效解决轴承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有利于进一步做大做强县域特色产业集群,推动轴承产业高质量发展。"轴承产业人大代表联络站站长吕莉认为。

除了传统制造业,在新兴产业领域,特色联络站点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

绍兴是全国仅有的两个“集成电路产业创新中心”之一,越城区是绍兴集成电路产业的主战场和主阵地。2024年以来,越城区人大常委会指导人大皋埠街道工委,在长电集成电路(绍兴)有限公司建立人大代表联络点,针对性解决封测环节企业用工难、政策配套不完善等问题,并在集成电路产业园(西园)建成代表联络站分站,形成“重点突破、全域覆盖”的服务格局。

“嵊州作为越剧发源地,拥有深厚的越剧文化积淀。如何更好地让越剧融入生活,让越剧‘出圈’,是我们必须深入思考的问题。”嵊州市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直言,文化产业也需要高质量发展,建立甘霖镇越剧产业人大代表联络室的意义不言而喻。

自2023年11月正式投入使用以来,该联络室已累计开展“一月一主题"活动24次,提交关于越剧传承发展、乡村文化振兴、文旅融合发展等建议230余条。其间,助推第二届嵊州“村越”话题全网总浏览量超过12亿人次,组织人大代表积极参与“越響直播间”越剧研学游等活动。

“链”上代表联络站点建设激活了代表助力高质量发展的"一池春水”。“‘代表联络站点 + 产业链'为代表履职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平台,分类组建代表专业小组,也增强了代表履职的积极性和专业性。"绍兴市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代表深耕产业一线,也为撰写相关建议提供了参考。

绍兴:全域布局“链”上代表联络站点 1

嵊州市甘霖镇越剧产业人大代表联络室内,代表们聚焦越剧保护、传承发展积极建言献策。

质效跃升:从规模扩张到常态长效

经过多年的创新实践,绍兴的“链”上代表联络站点建设和运行日臻规范化、制度化。

“我们不仅明确了阵地建设的标准、代表履职的规范要求,也进一步完善了联络站日常管理、代表履职管理、民情民意收集分析处理闭环管理等工作制度。"绍兴市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各地创建工作基本做到“议事有场地、理事有章程、管事有专人、办事有经费”。

在做好“规定动作"的同时,各地因地制宜推出“自选动作”。比如,越城区人大常委会皋埠街道工委的“芯城每月谈”,明确“问题登记一分类转办一限时反馈一满意度评价”四步流程;上虞区汤浦镇人大以童装、铜管产业人大代表联络站为载体,落实“三联三促"(即联企促发展、联心促和谐、联智促创新)工作机制,跑出“企呼我为"加速度。

此外,一些地方还探索建立了“专业履职清单 + 产业链需求”双向匹配机制,梳理纺织印染、农业科技、智能制造等领域专家型代表,探索建立“一链条一代表专业小组"模式。

在绍兴,“链”上代表联络站点已成为基层人大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一个重要平台。

“下一步,我们将贯彻落实省人大常委会关于深化全过程人民民主人大基层实践的决定,建强配齐领头雁队伍;开发‘代表履职 + 产业需求'数字化平台,实现产业链动态监测与问题反馈、解决全流程闭环;建立《产业链代表联络站政策制度落实成果清单》,推动知识产权保护、数据共享规则等产业链扶持和保障措施纳入法治轨道;深入践行‘两去两回’代表履职机制,开展‘嵌入式’调研,推动代表将调研成果转化为高质量的代表议案建议。"绍兴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相关负责人认为,特色站点创建工作要实现长兴就必须常做常新。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zjrd20250718.pd原版全文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