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力向“新” 奋力提“质”
作者: 衢州市人大常委会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塑造新质生产力,归根结底要靠人才科创。衢州市人大常委会坚持以产业升级为导向,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以人才资源为关键,充分发挥人大制度优势,努力在求“新”求“质”中集聚人才科创资源,使其成为新质生产力生成的最积极、最活跃因素。
聚力向“新”
当好集聚人才科创“排头兵”
近年来,衢州以“四省边际人才科创桥头堡”建设为总牵引,聚焦“五链”融合,建平台、聚人才,推动全面转入创新驱动发展新模式。市人大常委会紧扣市委中心工作,主动参与、积极作为,推动全市人才创新发展取得新成效。
牵头抓总推进人才科创工作。市人大常委会主要领导亲自担任“四省边际人才科创桥头堡”专项推进小组组长,牵头领衔人才科创工作,明确工作目标任务,制定工作推进机制,落实高层次科创人才引育等十大专项行动,推动形成全市上下打造四省边际人才科创桥头堡的强大合力。
主动出击招引高层次科创平台。市人大常委会主要领导抢抓时机、主动出击,积极对接高端科创资源,先后促成衢州与电子科技大学共建长三角研究院,与复旦大学共建衢州复旦研究院等,借力借智突破衢州产业发展“卡脖子”关键技术。目前电子科技大学长三角研究院(衢州)已培养硕、博研究生200多名,获批国家级项目26项,申请发明专利110余项。
调研开路服务人才科创事业发展。针对人才科创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市人大常委会专门组织力量,多次到市内高校院所、高新企业等开展调研,并赴省外先进地区考察学习,提出以“平台+产业”“成果+孵化”“资金+基金”等推动人才科创高质量发展四方面13条针对性、创设性意见建议,得到市委主要领导批示肯定,并交市政府形成操作方案推动落实。
奋力提“质”
营造发展人才科创“好生态”
法治是最好的人才科创环境。市人大常委会牢牢把握“让法治这一手真正硬起来”的要求,立足职能优势,努力为人才科创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用高质量的制度供给规范提升。制定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对企业发展和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校企合作、科教产教融合等进行规范;制定全省首部优化涉企服务地方性法规,就落实人才专项政策、推动创业创新平台发展等作出规定。今年,还将专门制定科创平台高质量发展条例,对衢州在推动科研项目攻关、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引进培育等方面的好做法予以固化。同时,依法作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打造四省边际人才科创桥头堡的决定,切实通过法规制度引领支撑人才科创事业高质量发展。
用高标准的检查评估把脉问诊。聚焦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实施,通过听取汇报、座谈交流、实地察看等形式,对规划实施进展情况进行调研评估,客观指出存在的问题和差距,并提出四方面10条具有针对性和建设性的意见建议,力推科技创新规划纲要的目标任务按期完成。积极谋划,上下联动开展科技进步法、省科技进步条例、省知识产权保护促进条例等执法检查,多渠道、多角度收集人才科创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短板,并强化检查成果运用,推动问题解决。
用高效能的审议监督推动落实。市人大常委会连续4年听取和审议市政府人才科创工作情况报告。去年,专门听取和审议了打造“四省边际人才科创桥头堡”的工作情况、知识产权保护情况的报告,提出实施人才集聚赋能、推进“双创新”改革试点等4方面的审议意见。今年,还将审议市政府关于开展科技及体制“双创新”改革试点工作情况、青年人才引育工作情况、市人民医院学科建设情况等报告,为营造良好的科技人才创新创造环境贡献人大智慧和力量。
全力为“民”
构筑激发人才活力“大舞台”
科技创新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成果由人民共享。市人大常委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主体作用,不断引导和激发企业和人才的创新活力,使之成为创新要素集成、创新成果转化的生力军。
议案建议汇民智。市人大常委会积极引导和鼓励人大代表为人才科创事业发展建言献策,本届以来累计收到相关代表议案建议26件。其中,《关于深入推进四省边际人才科创桥头堡建设的建议》被列为重点督办建议,9个方面的意见建议均被市委吸收采纳,有效推动了衢州创新主体扩容提质、高层次人才加速集聚、创新生态优化升级。
代表视察促发展。围绕人才科创的建设发展,本届以来,市人大常委会先后就高校建设发展、高层次人才引育、科技成果转化利用等情况组织代表视察活动5次,调查发现问题短板17个,提出整改和落实意见建议21条,有力推动了衢州职业技术学院整体搬迁、一产业一研究院建设等重大人才科创项目的落地落实。
专业代表作表率。在人大代表队伍中,有许多来自人才科创领域、具备丰富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的专家。市人大常委会充分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让他们在人才科创领域大显身手。如中国工程院院士、浙大衢州研究院院长就是衢州市人大代表,他所主持的浙大衢州研究院集聚了一大批高层次专家人才,并与地方合作建立中试实验实训基地,引进5个院士团队,为衢州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作出了重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