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北:打造“代表夜聊”工作品牌

作者: 董辉

江北:打造“代表夜聊”工作品牌 0

在宁波市江北区,有一项开展了整整7年的代表活动,被当地的老百姓亲切地称为“代表夜聊”。这项由江北区人大常委会推行的活动,加深了当地基层人大代表与选民之间的日常联系,让人民群众拥有了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走出了一条颇具特色的基层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之路。

“代表夜聊”活动开展以来,先后得到多位省、市领导的批示肯定,相关做法获得“浙江人大工作与时俱进奖”优秀奖,全国人大《联络动态》专刊编发,写入了2022年省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同时入选了2024年省人大《关于深入实施“四建设两提高” 推进新征程人大代表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和《全省设区的市、县(市、区)人大常委会代表工作创新和亮点汇编》。

代表与选民的距离越来越近

2024年1月30日晚,江北区文教街道的一家外贸企业里开展了一场“促进外贸高质量发展”的专题“代表夜聊”。区商务局等多个政府部门负责人,6名市、区人大代表,多家外贸企业参加了此次夜聊活动。

如何破解招工难、引才难?政府部门如何搭好桥梁?相关部门负责人有的进行了现场交流与答复,有的承诺回去调研后,限期给出答复或者解决方案。活动从当晚六点半持续到九点,现场气氛十分热烈。

“代表夜聊”指的是人大代表利用晚上时间,进村、社区、学校、企业等选区接待选民,将选民反映的有关民生方面的问题交给政府相关部门,并由人大督促快捷办理的工作做法。

除了专题“代表夜聊”,无主题的“代表夜聊”在江北区也屡见不鲜。如今,“代表夜聊”已成为江北人大工作的一张“金名片”。

代表的日常履职越来越充实

“代表夜聊”拓展了代表履职渠道,使代表有更多机会深入基层面对面倾听民声、了解民意,强化了其作为基层群众与政府部门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代表的履职获得感大为增强。

一些代表在参加夜聊接待活动中,积累了大量的民情民意素材,他们把群众反映比较集中、部门解决起来又有一定难度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加工”形成代表建议,交给政府部门办理。

区人大代表魏柳燕在参加2023年3月的一次夜聊活动中,了解到居住在浮石社区和盐仓社区的老年人较多,希望可以在社区周边设置一个老年食堂。后经调研,魏柳燕在区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提出了《关于合理布局社区老年食堂及长效化运维的建议》,得到了区民政局的回应和办理,计划今年在辖区新建4家标准化老年食堂和27个老年助餐点,进一步优化全区老年助餐供给。

基层社会治理的渠道越来越畅通

“‘代表夜聊’实打实促进了基层治理。”区十一届人大代表乐依萍介绍说,当地一个小区西侧道路不通,老人小孩出门很不方便。在“代表夜聊”中得知这一情况后,乐依萍和人大街道工委工作人员一起与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物业公司等反复沟通,最终帮小区居民打通了西侧的便民路。

近年来,江北辖区内小区“老旧改”工程推进到哪里,“代表夜聊”活动就跟进到哪里。在人大代表的主持下,小区居民代表与政府部门负责人坐到了一起,经过充分沟通和后续跟进,使得改造方案最大限度采纳居民意见,修建健身活动场所、改造停车位、增设充电桩等民意诉求得到落地,居民幸福感、获得感大幅增加。

截至目前,江北区已开展“代表夜聊”活动880次,参与的各级人大代表2527人次,接待选民9830人次,推动解决民生事项4475件。7年时间,全区8个镇(街道),平均一个月10场的“代表夜聊”,使人大真正问需于民、履职为民,基层社会治理效能获得显著提升。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