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打造基层联系点金名片
作者: 曹菲菲
2024年4月,嘉兴市南湖区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被确定为省人大财经工作首批基层联系点。这是继2020年7月,区人大常委会被确定为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基层联系点以来的又一项殊荣。南湖区人大以此为契机,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明确监测点、直通车、试验田“三位一体”的目标定位,致力把南湖基层联系点打造成最具特点、最有实效的“双料”金字招牌。
相关工作现已获得5位省部级领导的7次批示肯定,多次在全国性会议作典型交流发言,多次登上《中国人大》与《浙江人大》杂志,在《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简报》等平台作经验介绍。
决策部署落地的监测点
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对于增强经济高质量发展动力具有重要意义。对此的财政支持政策,实施得怎么样?
为了解中央政策落地情况,基层联系点迅速开展专题调研,提交了1.6万余字的调研报告和16条意见建议。4年来,像这样的报告,联系点已先后向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上报19份。
基层联系点还对直达资金政策落地情况开展常态监督。自2022年1月起,南湖人大财经联网监督系统中嵌入了“直达资金”监督场景,中央、省、市直达资金的全景状态图、实时流转图、使用结果图一目了然。通过全流程、数字化、常态化监督,有力确保了党中央政策更快、更准、更实地惠企利民、贯彻落地。
民情民意联贯的直通车
2024年6月27日,466名区镇两级人大代表、街道居民议政员参加了“季记相约”回选区联系选民群众活动。除了听取意见建议,基层联系点代表专家还对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进行了宣传、解读,充分发挥了政策“宣传员”作用。
基层联系点,关键在联贯。基层联系点构建了由区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镇人大(人大街道工委)3个层面和1个代表专家库以及N个财经直通站组成的“3+1+N”财经直通网络。直通站链接田间地头、工厂班组、楼道小院,通过规范化、常态化运营,充分发挥了“政策宣传、专题调研、献计献策、代表联群、学习交流”等作用。
每月“逢五”财经监督日、每季回选区“季记相约”、进财经直通站“共话发展”,借助多样的活动载体,全区各级人大代表广泛听取部门、企业、群众意见,使基层联系点工作内容更丰富、活力更充足。
基层是联系点工作的落脚点。通过财经直通网络、现场会、问卷等多种渠道,基层联系点邀请群众围绕财政预算监督、国有资产管理监督、服务财税立法等发表意见建议,原汁原味传递南湖基层声音,让全过程人民民主更加真实可感。目前,联系点已上报意见建议162条,部分被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吸收采纳。
改革创新示范的试验田
2024年5月22日,南湖区十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作出关于开展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情况人大监督评价工作的决定。自此,南湖区范围内的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得到定期全面量化检验。
早在2021年,基层联系点就先行先试,连续多年承接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委托的试点任务;2023年,参与省人大财经委课题,构建了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情况人大监督评价指标体系,在7个方面开展了创新探索,相关工作成果得到高度肯定。
2024年起,南湖区人大通过“政府+N个部门”的模式选择监督评价对象,采取部门自我评价、政府绩效评价、人大综合评价“三重联动”的方式,进一步验证和完善评价指标体系,为上级人大做好顶层制度设计、推动完善国有资产管理监督提供“南湖经验”。
此外,基层联系点在财政预算与经济运行、重大投资、政府债务、审计整改等一体化监督方面率先进行探索,更好发挥人大财经监督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作用。同时,系统总结提炼自身工作经验和做法,积极为上级人大推进基层联系点工作提供“南湖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