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牙”监督彰显人大担当
作者: 上虞区人大常委会
人大依法行使监督权,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但在过去,社会对人大监督工作认识上存在一定偏见,部分人大干部自身定位也不准确,导致一些人大干部开展监督工作时放不开手脚,一些被监督对象在思想上也有抵触情绪。同时,人大以往开展监督,以常规手段为主,刚性不够,监督制约力不强,对人大决议、决定和审议意见的落实情况缺少跟踪,导致监督工作“虎头蛇尾”、形式重于实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家权力机关的权威和形象。
2017年以来,上虞区人大常委会创新出台《审议意见落实情况跟踪监督办法》,把人大审议(视察、评议、约见等)意见清单化并开展持续跟踪“有牙”监督,直至问题解决完成闭环。
开展“有牙”监督,用规范的“制度”保障监督的“力度”,用人大的“韧劲”带动监督对象的“干劲”,用作风的“务实”促进工作的“落实”,有效克服了人大决议、决定落实情况无人问津,没有落实也无人问责的状况,增强了“一府两院”积极履行职责、主动接受监督的意识,彰显了人大监督的刚性,实现人大监督提质增效。8年来,已累计下发112份审议意见清单,共315个涉及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民生热点问题得到整改落实。
总结上虞区人大的实践经验,“有牙”监督要做到三个“始终坚持”:
始终坚持在党的领导下谋划“有牙”监督。开展“有牙”监督,必须把党的领导贯穿人大监督工作的全过程,紧紧围绕党委重大决策部署,确保人大监督工作正确政治方向。要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党委重点工作推进中的突出问题以及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选题“有用有效、能做能成”,有重点地进行持续跟踪监督,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当前,要紧紧围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省委十五届五次全会作出的系列部署,科学确定监督议题,扎实行使监督职权,进一步推动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始终坚持以“支持中监督”的理念开展“有牙”监督。开展“有牙”监督,必须牢牢坚持目标导向,寓监督于支持中,与“一府两院”形成良性工作互动。人大与“一府两院”只是分工不同,大家的目标是完全一致的,都是为了推动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发展。人大常委会在开展“有牙”监督过程中,要找准人大依法履职与“一府两院”依法行政、公正司法的结合点,抱着既解决问题又促进工作的态度,切实提出改进工作的意见建议,诚心促成相关问题的有效解决,共同把党委要求做、政府积极做、部门乡镇着力做、人民群众支持做的事情做实做好。
始终坚持用综合的有效手段保障“有牙”监督。开展“有牙”监督,必须增强人大及其常委会自身素质,以过硬的水平和能力、有效的手段和措施,保障监督执行。要打好提升素质的“组合拳”,加强学习培训,适应新时代新要求。要练好调查研究的“基本功”,深入践行“四下基层”,找准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提出改进工作精准科学的意见建议,让监督对象“心服口服”、人民群众“普遍有感”。要展现担当作为的“精气神”,始终保持开拓进取、奋勇担当的精神状态和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工作态度,增强工作自信和底气,理直气壮开展监督,提升监督的权威性、实效性。要用好融合贯通的“连环招”,综合借助舆论、纪检、审计等监督力量,实现跟踪监督工作闭环,最大限度提升监督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