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作者: 郭扬旸
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设立民营经济发展局、发布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意见……近段时间,国家密集“出招”助推民营经济发展、提振民营企业信心。
温州是民营经济重要发祥地。近年来,温州市人大常委会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续写创新史”的殷殷嘱托,打好履职“组合拳”,久久为功、接续奋斗,为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人大力量。
“这些年,温州的创新创业环境越来越好,作为侨商,我的归属感和荣誉感也越来越强。”在温州市人大常委会召开的民营企业和中小微企业相关条例执法检查座谈会上,温州市人大代表、温州石雕代表性传承人胡植柱谈及这些年温州的营商环境,感慨万千。
一次座谈会,讲述的是感受与建议,传递的是信心和决心,背后是温州市人大助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履职实践。
聚焦法治保障,优化营商环境
2023年4月27日,温州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深入实施“一号改革工程”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的决定》。决定的出台,缘起今年温州市人代会确立的“一号议案”。
市人代会期间,王茂法等18名市人大代表联名提出《关于温州市人大常委会作出加快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决定的议案》。议案提交后,市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第一时间协同有关政府部门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建议,聚焦持续优化提升政务环境、法治环境、市场环境、经济生态环境、人文环境,数易其稿,最终形成了22个方面的决定内容。
翻看决定,内容凝聚广泛合力。以政务环境为例,包含政务窗口、企业投资、商事登记、惠企助企等方面。其中,决定中提到的“推广电子营业执照”已取得新突破:6月7日,温州作为全省唯一地级市正式上线全国电子营业执照小程序,有效提升市场主体办事效率。
一项决定,一份承诺。多年来,温州市人大常委会持续聚焦法治保障,为温州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筑牢基石。
2018年12月,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同意设立“温州民营企业家节”;2020年8月,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关于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建设全国民营经济示范城市的决议》;2022年1月,出台《温州市“两个健康”先行区建设促进条例》……
一系列的立法探索和履职实践,彰显了温州市人大助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助推“两个健康”先行区建设的满满诚意,为温州民营经济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温州市民营企业科技创新促进条例(草案)》正在紧锣密鼓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市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条例将固化温州支持民营企业科技创新的经验做法,并对当前困扰全市产业创新发展的痛点难点进行立法探索,为温州凝聚科技创新澎湃动能提供坚强的法治保障。
同时,温州市人大还将推进社会信用建设等立法工作,加快构建以“两个健康”为引领的“1+X”优化营商环境、促进民营企业发展法规体系。
强化监督质效,助推创新发展
8月下旬至9月中旬,温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葛益平先后来到乐清市、鹿城区检查《浙江省民营企业发展促进条例》《浙江省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条例》贯彻执行情况,调研相关产业链发展情况。
优化营商环境、“两个健康”先行区建设、产业创新发展……一直以来,温州市人大常委会坚持打好监督“组合拳”,持续跟踪,全方位助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连续开展“营商环境提升年”行动、助推“两区”建设(新时代“两个健康”先行区暨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新生代民营企业家健康成长等工作监督,常委会领导带队开展调研视察,并听取和审议政府专项工作报告,提出审议意见,推动发现问题的整改落实。特别是聚焦社会信用环境、市场规范、减负降本等突出问题,召开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专题询问会,强化跟踪监督,推动“两个健康”80条新政、146项责任清单全面落地。
聚焦高水平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持续跟进构建多层次金融市场、建设科创平台、试点数字人民币推广等工作,跟踪监督“大招商、招大商”攻坚行动等审议意见落实,一体推进重大投资建设项目、国有资产管理、新增专项债券和隐形债务化解等监督。
针对企业精准帮扶、制约要素化解等关键问题,灵活运用代表视察、专项审议、专题询问等方式,不断深化经济发展关键环节监督,力争从点上的突破助推三个“一号工程”面上的顺利实施,为“两个健康”先行区建设保驾护航。
2022年以来,市人大常委会领导分别担任鞋业、汽车零部件、新能源等产业链链长或副链长,发挥统筹协调、引领带动、监督问效作用,全面助力温州加快实现“5+5+N”两大万亿级产业集群培育发展目标。
汇聚代表合力,延伸履职触角
“龙湾南片已经形成了民用电器的产业集群,建议进一步强化政策指导,搭建数字创新共享平台,助推企业成长。”4月19日,龙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召开了一场“周三代表有约”活动,龙湾区人大代表、浙江王邦电器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兴川通过“两个健康”e观察线上平台,以“云上督政”形式积极建言献策。
近年来,温州市各级人大不断拓宽民意渠道,增强代表履职活力,汇集代表智慧力量。“两个健康”e观察就是一项生动实践。该线上场景通过“码上宣”“企情汇”“云议堂”“监督台”模块,宣传了一项项惠及民生和助力发展的助企政策,串起了一件件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福祉的代表建议。像王兴川一样,一大批不同领域、不同层级的人大代表,用他们的智慧、热情和责任心,为温州经济发展建言献策。
今年以来,温州市人大聚焦三个“一号工程”,依托12个县(市、区)共13个基层单元示范站和94个市人大常委会挂牌的“e系列”特色站,积极推广运用“代表亮身份”“选民说事”等经验做法,全面组织开展“人大代表进站”“国家机关进站”等活动,有效汇聚起高质量发展的民意民智。
此外,遵循省人大财经工作“五个四”工作规则关于凝聚“四方合力”的要求,温州市人大依托“代表在线”“人民问政”“代表有约”等平台载体,多途径汇集人大代表关于助推三个“一号工程”的意见建议,汇聚财政、审计、经信、发改等部门以及部分行业协会、专家学者的力量,凝聚起“人人关注营商环境、人人都是营商环境”的社会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