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新征程党员领导干部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论略

作者: 杨威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尤其强调要将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与党风廉政建设结合起来,为深入推进党员领导干部的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立足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重点关注党员领导干部这一“关键少数”在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中的典型意义,突出其示范和带动作用,并在整体观照中华优秀家文化的宏阔背景下,深入探究新时代语境下党员领导干部的家庭家教家风建设问题。在此基础上,还须探索一系列加强党员领导干部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现实举措,并使之助力于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

关键词:党员领导干部;家风建设;党风廉政建设

中图分类号:D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160(2024)04-0060-09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1]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尤其强调要将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与党风廉政建设结合起来,这即为深入推进党员领导干部的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新时代新征程,党员领导干部面临更多考验,这就要求其把握党的中心任务,通过不断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筑牢拒腐防变的底线。为此,本文拟从整体性视角出发,着力探究在新时代新征程语境下,如何深入推进党员领导干部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以期切实助力当下的党风廉政建设。

一、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之回溯与前瞻

新时代新征程,要求我们探索一系列加强党员领导干部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现实举措,从而将党员领导干部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与反腐倡廉工作更好地结合起来,进一步推进党员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为此,有必要在本文开篇对新时代加强党员领导干部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发展历程进行一番回溯,并在此基础上对其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目标与任务展开具有前瞻性的讨论。

(一)新时代加强党员领导干部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发展历程

关于新时代加强党员领导干部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发展历程,以历史性视角进行梳理,大致可分为三个主要发展阶段。

第一个阶段,从2012年党的十八大到2016年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召开,将党员领导干部家风建设与党风建设结合起来。党的十八大召开后,面对国内外的新形势新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春节团拜会、十八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表彰大会上先后明确强调了家风建设的重要性,并在十八届六中全会公报中正式提出党员领导干部要“注重家庭、家教、家风,教育管理好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2]。他强调领导干部要将家风建设作为其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因为“领导干部的家风,不仅关系自己的家庭,而且关系党风政风”[3]。由此可见,该阶段的关注点集中在党员领导干部家风建设与党风建设关系的研究与阐释上。毫无疑问,党员领导干部的家风好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对党风政风、民风社风产生直接影响。因此,以传承中华优良家风来加强党员领导干部的家风建设,便成为全面从严治党的现实要求。并且,在研究与阐释党员领导干部家风同党内政治生活内在关联的基础上,我们还应在理论、制度、伦理三个层面促使中华优良家风传承与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转化为具体实践,真正发挥其在优化党内政治生态中的应有作用和重要功能。

第二个阶段,从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到2021年十九届六中全会的召开,家风建设正式成为党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2017年中共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会、2019年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会议等的召开,党员领导干部家风建设逐渐融入党风建设之中。2021年7月,中宣部、中央文明办、中央纪委机关等七部委在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以建设文明家庭、实施科学家教、传承优良家风为重点,强化党员和领导干部家风建设”[4],这即为加强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由上述内容可见,该阶段更加强调立足党员领导干部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现实问题与客观需要,不仅要不断挖掘中华优良家风的文化底蕴,还要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状况的把握,注重对中华优良家风的传承,以形成优良党风政风和民风社风。

第三个阶段,从十九届六中全会到2022年党的二十大召开,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加强党员领导干部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并将其作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重要内容。该报告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5]。同时,又将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进一步扩展到思想道德建设、社会文明实践、文化产业创建等领域,以形成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有鉴于此,当下我们应着力解决如何通过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不断助力党风廉政建设这一关键问题。并且,面对更加严峻的国内外形势,还须将党员领导干部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强调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清白做人、干净做事,带头培塑优良家风。

(二)新时代加强党员领导干部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研究成果

总体而言,近年来国内关于党员领导干部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相关思考与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探讨其价值意蕴、现实困境和实践路径三个方面。

首先,是对党员领导干部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价值意蕴所进行的深入思考。家教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在累世同居、繁衍生息过程中所形成的共同生活作风、传统习俗、道德面貌和价值观念的综合体[6],体现了人们的人生目标和价值追求。而步入新时代,推进党员领导干部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则对其坚定理想信念具有正向的涵养作用。同时,这一建设本身也是政风严谨、党风清明、社会祥和、国家繁荣昌盛的重要基点,因而会对社会风气、社会秩序等诸多方面产生影响。

其次,是对党员领导干部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现实困境所进行的研究。党的十八大以来,尽管在各地各部门的合力推动下,党员领导干部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绩,但也应看到其在建设过程中所暴露出来的问题和不足。相关研究显示,当代人重视个体权益而忽视家族利益、重视个人享受而忽视社会责任的现象时有发生[7]。某些党员领导干部治家不严、家风败坏等问题业已严重阻碍了新时代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进程。特别是从近年来查处的腐败案件看,家风败坏等仍是领导干部走向严重违纪违法的重要原因。因此,加强党员领导干部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显然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题中应有之义。

再次,是对党员领导干部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实践路径所进行的探讨。毋庸置疑,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是一个历久弥新、常研常新的课题。因此,新时代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须立足党员领导干部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现实问题与客观需要。在加大宣传力度的同时,也要以强有力的制度保障进一步提高人们的重视程度。同时,更要倡导党员领导干部加强修己修身,培塑务实淳朴、礼让廉洁的家教家风,并深入学习焦裕禄、谷文昌、杨善洲等优秀党员代表的优良家风。此外,还需从国家层面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顶层设计,在具体实践中对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进行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周密部署。诚然,领导干部更要积极发挥率先垂范作用,带头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带头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把修身齐家落到实处,在修德自律方面走在普通群众前列。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做廉洁自律、廉洁用权,廉洁齐家的模范。”[8]

(三)新时代加强党员领导干部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目标任务

目前,对中华传统家庭观与新时代家教家风,特别是对党员领导干部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整体性观照不够深入,相关实证研究略显匮乏,调查研究的范围和力度不够。因此,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应开展关于党员领导干部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现状的调研分析,并据此进行深入的理论阐释,以期切实助力党风廉政建设。具体而言,立足当下,极目前瞻,迫切需要完成的主要任务或实现的目标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其一,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家庭观科学内核”与“中华优秀传统家风”相结合的理论阐释,助力于中华优秀家文化(含家庭伦理等)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即“第二个结合”)。其二,阐明党员领导干部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融入反腐倡廉工作的可行性及可操作性的内在机理,从而为当前的党风廉政建设夯实理论根基,寻求有效路径。其三,通过深入分析党员领导干部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之间的互动关系,检验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的正向作用与实际效果,并为培养“忠诚干净担当”的党员领导干部提供实证依据。其四,从整体性视角出发,探索新时代新征程党员领导干部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具体优化路径,进一步提升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在党风廉政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二、新时代新征程加强党员领导干部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之重要议题

在加强新时代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过程中,须重点关注党员领导干部这一“关键少数”在家风建设中的典型意义,突出党员领导干部自身特征与示范带动作用,并在整体观照中华优秀家文化的宏阔背景下,深入探究新时代新征程语境下党员领导干部的家庭家教家风建设问题,以助力党风廉政建设。并且,还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专门探讨如何通过党员领导干部这一“关键少数”的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来增强其自身拒腐防变的能力,从而使这一建设更具针对性,即目标指向性更强。新时代新征程,加强党员领导干部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一)党员领导干部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内蕴精义

明确家庭家教家风的深层内蕴和核心要义,是推进党员领导干部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前提和基础。其中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的内蕴精义。其一,“家庭家教家风”作为一个组合词,是将其作为一个整体予以观照的,借以展现家庭家教家风较为稳定的精神面貌、行为作风、价值取向等,并使之统合于中华优秀家文化的丰富语境中。以往人们对家庭、家教、家风分别进行研究和阐释的情况较多,而对家庭家教家风及其逻辑关联予以整体观照且以党员领导干部为主体或对象的情况较少。其二,抚今追昔,我们不难发现,以“家”为核心的文化演进会在一定程度上透露出社会发展的讯息和反映时代的基本特征,反映了新时代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所具有的内在关联:家庭是家文化的稳固基石,即三者之中的家庭无疑是起点和基础;家教是对家文化的稳步传承,即家庭教育是传承中华优秀家文化的主要方式和重要渠道;家风则是家文化的稳定风貌,即中华优秀家文化的风貌是通过稳定的家风得以展现的。并且,在中华优秀家文化视域下,家庭、家教、家风三者又各有其逻辑定位。其三,新时代新征程中的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并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概而言之,中华优秀家文化(含中华传统家庭观等)、马克思主义家庭观、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等,共同成为党员领导干部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主要理论来源。

(二)加强党员领导干部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时代价值

当前,我们要充分汲取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历史时期加强党员领导干部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宝贵经验,并在新时代新征程一如既往地高度重视其时代价值——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在当代社会之于个人、家庭、社会、党和国家的事业均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价值。具体而言,新时代新征程,加强党员领导干部家庭家教家风建设,首先有利于健全党员领导干部的政治人格,使之既干好工作、成就事业,又注重完善政治修养。其次,加强党员领导干部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有利于净化党内的政治生态环境,亦即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成败关系党内政治生态的优劣。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自觉遵守廉政准则,既严于律己,又加强对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的教育和约束,决不允许以权谋私,决不允许搞特权”[9]。再次,加强党员领导干部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有利于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氛围,亦即党员领导干部家庭的好家风能够影响乃至带动形成良好的民风社风。为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着眼于以优良党风带动民风社风,发挥优秀党员、干部、道德模范的作用,把家风建设作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重要内容,弘扬真善美、抑制假恶丑,营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氛围,推动社会风气明显好转。”[10]“广大家庭都要弘扬优良家风,以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抓好家风”[11]。可以说,加强党员领导干部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这是对全面从严治党理论和实践布局的重大创新,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家庭观所作出的突破性贡献。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