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境团场韧性测度与提升路径研究

作者: 李静

边境团场韧性测度与提升路径研究0

[摘要]兵团党委八届七次全会指出,要聚焦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统筹开放和稳定。边境团场是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出于国家的战略安全考虑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当时的设点、建房都是按照“不与民争利”的原则组建,为了戍边的需要而定,大都处于风头、水尾、沙漠边缘,集中在边远、高寒、干旱缺水的区域,自然禀赋差,气候条件恶劣,旱、涝、风、雹、霜冻、地震等灾害多发,生产生活条件均相对较差,尤其是38个一线团场,为了戍边卫国,更是处在人迹罕至、生存条件恶劣的半干旱、干旱荒漠地带,沿国境线纵深30公里,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独立的整体。在新时代,边境团场需要以韧性提升为目标,通过生态韧性、生产韧性、生活韧性3个维度提升边境团场“造血”功能,从而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构建边境团场的新“路径”。

[关键词]韧性;边境团场;提升

[中图分类号]F3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274(2024)01—0138—10

[作者简介]李静,女,兵团党委党校(行政学院)行政学教研部副主任、副教授,管理学博士,研究方向:生态文明建设、城镇化建设、兴边富民。

作为我国西北重要安全屏障,新疆因战略地位特殊,近百年来,国内外民族分裂势力从未放弃过把新疆从祖国大家庭中分裂出去的图谋。再加之毗邻国家众多,反恐维稳形势严峻,尤其是当前国际政治形势的变幻,更激化了境内外敌对势力的分裂活动。而且也是因新疆边境地区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其安全问题的影响不仅局限于某一特定区域或者特定国家[1],而是呈现出“内传”和“外溢”现象。[2]“稳定器、大熔炉、示范区”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定位要求,是新疆社会稳定、民族团结、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兵团特殊组织具有的内在潜力和功能,更是兵团存在发展的战略价值所在。[3]边境团场作为兵团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暴恐事件,人口外流频发,意味着边境团场的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兵”的组织形式和作用发挥与维稳戍边新形势不适应。发展是解决边境民族地区各种问题的总钥匙。针对边境团场极为明显的安全、发展、生态等价值属性,亟需以韧性为目标,进一步明确高质量发展的“堵”点所在,通过查堵点、破难题,借助政策“外力”加快发展步伐,从而有效解决职工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关注度高的堵点难点,忠实履行职责使命,应对各类风险挑战,筑牢祖国的安全屏障,努力形成新时代维稳戍边新优势。

一、边境团场韧性测度指标体系

韧性一词来源于生态学,强调的是各类主体在面对外部扰动时的抵御、恢复、适应、发展性,强调在关注系统效率的同时,注重系统的承载能力和动态调节能力。[4]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金融危机、外贸环境动荡等外部冲击不断增多,边境团场面临的风险也不断增多。这就意味着急需提升自身发展的韧性,以应对各类的风险挑战,为祖国筑牢安全屏障。通过“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的通力合作,统筹协调区域内外的要素资源,以整合优化为目标,坚持稳中求进,促进区域经济、生态等“量质齐升”。即,不仅要促进区域内部的“凝心聚力”,还需要工业化、信息化等外部政策的“推波助澜”,通过内外效应的倍增,实现生产、生活、生态三个层面的全面提升。

(一)构建原则

从指标的选择到数据的处理,发现切实可行且合理的指标设计原则是科学的指标体系构建的重要保障。主要是通过科学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以及可比性这四个方面,构建能够科学合理评判边境团场发展韧性的指标,从而指出边境团场在高质量发展中的“堵”点,“痛”点。

(二)指标体系的构建

本研究构建的指标体系,是基于边境团场现有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在参考相关学者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结合职工群众对现有生产、生活、生态环境的满意度,从多个方面来测度边境团场的发展韧性。因此,在参考相关学者观点的基础上,依照指标选取的原则,考虑影响边境团场高质量发展的各个方面,对研究的指标进行选取与分析,最终从生产韧性、生活韧性和生态韧性3个维度中共选取13个指标来评价(表1)。

生产韧性:依托政策推力,通过各类资源要素整合优化,从而促进主导产业以及创新型产业实现在空间上的有效集聚,深化培育区域经济的增长极,从而带动整个区域实现高质量发展。所以生产韧性指标主要是对区域内各类资源要素进行优化配置,引导优质产业以及主导产业的有效集聚,逐步培育出区域经济的增长极。而较好的生产韧性能更为有效地整合人才及优质企业等资源的流入,通过反作用于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实现效应的“倍增”,从而使区域内生动力不断增强,促进职工群众的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具体指标包含人均GDP、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二产和三产所占GDP的比重以及就业人口数和社会零售品总额。

生活韧性:要以“和”“美”为目标,既要见人也要见物,既要塑形也要铸魂,实现由表及里、形神兼备的全面提升。一方面要在公共服务上下功夫;另一方面要在社会文化上出实招,通过对自然资源和生态保护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来构建持久保护并服务的能力。而且还要统筹协调开发与保护的关系,通过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来奠定守边固边根基。所以,生活韧性指标主要是通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两个方面来表征,既要包括韧性发展的社会依托,也包括职工群众对于精神文化生活的向往。具体指标包含卫生技术人员数、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中学生在校学生数、境内公路里程等指标进行分析判别。

生态韧性:虽然人口要素是守边固边的基础,但是人口规模、社会活动总量与人类生产活动的能力是需要在区域环境系统和资源系统承载范围内的,从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更好履行生态卫士职责使命。所以,生态韧性指标是反映区域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指标,是评判区域是否能有效提高职工群众生活品质,增进职工群众民生福祉的关键所在。具体指标包含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粮食产量以及当年造林面积。

(三)研究数据说明

鉴于数据的获得性以及可操作性等,也为了充分说明边境团场韧性发展存在的实际问题,本文主要以48个边境团场为分析对象,通过2000—2021年,即兴边富民行动实施之前,以及实施之后,对边境团场的韧性进行综合测度,并开展时空演变的相应分析。

本文的数据主要来源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统计年鉴,各师市统计年鉴、相关统计公报和各师市的官方网站等整理所得。

(四)方法介绍

1.数据标准化处理。因各个指标的量纲及数量级会对模型的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在测度之前需对这些指标进行消除量纲以及消除数量级的数据处理。

其正向指标无量纲化计算公式为[5]:

逆向指标无量纲化计算公式为:

其中,[Kij]表示第[j]年第[i]指标标准化后的变量值;[Xij]表示第[j]年第[i]指标的实际变量值;[max(Xij)]、[min(Xij)]分别表示各个指标实际变量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2.韧性测度函数模型。(1)系统层自我发展水平评价函数。首先根据指标体系分别设定[Εpc]表示生产韧性,[Fec]表示生活韧性,[Gsc]为生态韧性,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K(Xij)]所表示的含义为,生产韧性的第j年第i个指标经过标准化的数据处理后的变量值;[K(Yij)]表示的含义为生活韧性第j年第i个指标经过标准化的数据处理后的变量值;[K(Zij)]表示的含义为,生态韧性第j年第i个指标经过标准化的数据处理后的变量值;[αi]为生产韧性各指标的权重;[βi]为生活韧性各指标的权重;[γi]为生态韧性各指标的权重;这三个权重各自之和均为1。

对于指标权重的计算,本文采用变异系数法来对指标进行赋权。变异系数是通过各个指标所涵盖的信息量来确定权重的,所以变异系数越大,就意味着该指标的权重越大。计算公式如下:

首先,对各个标准化后的数据进行求均值的计算[Kij]以及求出标准差[σ]和标准差系数,具体公式如下:

其次对生产韧性、生活韧性和生态韧性中各指标的标准化系数进行归一化处理,分别得到在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的权重[αi1]、[βi1]、[γi1]和[αi2]、[βi2]、[γi2]。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生产韧性系统各个指标的权重为:

生活韧性系统各个指标的权重为:

生态韧性系统各个指标的权重为:

在上述公式中,[σi1]和[σi2]分别为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下的各指标的标准化系数。

最后,三个系统中各个指标的权重[αi]、[βi]、[γi]表示的是其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下权重的平均值,计算公式为:

(2)目标层韧性测度综合函数。对于具有独特行政生态环境的边境团场来说,韧性发展受经济、社会、生态等三个方面的影响,但是从边境团场的现状来看,生产韧性的地位较重。故,韧性测度的公式应为:

[Τ=αΕpc+βFec+γGsc]

其中,T表示边境团场发展的韧性;[Τ]表示生产韧性水平,[Fec]表示生活韧性水平,[Gsc]为生态韧性水平;[α]、[β]、[γ]为待定权重(表2);T越大说明韧性越强。

二、实证分析

(一)数据收集和预处理

基于前述的变量设计,本研究对所得的统计数据,进行了如下的预处理:

1.收集各团场2000—2021年的生产韧性、生活韧性及生态韧性的数据。

2.对缺失零星样本数据进行对数线性插值处理,对缺失少数样本的变量进行线性插补。

3.对部分指标存在10%以内缺失的,采用对数线性或多重插值处理,在获取的结果中,可以观测到插值后的数据在异常值方面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体现为偏度和峰度的增长,且基本为左偏性质的增长,即最大值部分的离群值较多。考虑这一问题,本研究对这些指标进行了上端1%的缩尾处理。

4.对于当年造林面积这一指标,特征显著,不同于其他的社会、经济指标,且这一指标存在随机性,因此对该指标所进行的插补方式相对特殊:首先选取植树造林数大于75万株的年份并剔除相应数据,将其他年份视为未进行植树造林活动的普通年份进行对数插值。在进行完插值之后,将剔除掉的数据,重新补充回数据集当中,并且对现有数据进行下端5%的截尾处理,并将截尾后的缺失数据以上一年植树数据的1.1倍进行补充。

综上,本研究获得了后续进行主成分分析的数据,共计48个团场22年间1056个样本,指标的描述性统计如下(表3)所示:

(二)结果分析

1.边境团场韧性测度的动态(时间维度)分析。依据表3,由式1和2,利用spss20.0统计软件,计算出2000—2021年边境团场韧性测度的综合得分,结果如图1所示:

(1)综合得分2007年处于最低水平。主要是因为主成分分析法分析的过程中,是将每一个年份都当成是一个处于系统内的统一的整体,而后按照指标权重得到指标在各年度的综合发展指数。该指标的值,只能说明是该年份在这个评价指标体系中的相对水平,不是绝对的。且仅代表这一年的发展水平略低于评价范围的平均水平。

(2)生产韧性,呈现出逐年上升的态势,究其原因主要是因在金边工程以及兴边富民行动的支持帮扶下,促进了边境团场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并且在产业兴边工程的带动下,依托特色资源优势,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以及产业不断升级所带来的经济效应。

(3)生活韧性,是以“先平稳、后快速上升、再平缓下降上升”为特点。2005—2007年间,社会保障水平的得分相对较低,该时期一方面是因为城镇化建设的步伐较慢,导致城镇保障功能的作用发挥不力。且边境团场多为深度贫困团场,社会保障能力不强。随着兴边富民行动的不断深入,使得边境团场职工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有所改善,但是十九大之后,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现有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难以满足职工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因此,在这一时期的社会保障水平得分并不高。而且在疫情的三年时间里,一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就像生命线一样不可或缺,因为高质量的公共服务是防控重大疫情的根本保障。如互联网医院,线上的看诊减少了交叉感染的风险,而边境团场因基础设施尤其是新型基础设施的滞后,导致社会保障水平还需要进一步提升。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