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大团结大联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述论
作者: 范玉显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巩固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就加强和改进统战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统战篇。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必须学习其思想来源,认识其科学体系;学习其主要内容,把握其精神实质和核心要义;学习其地位意义,认识理论贡献;学习其实践要求,转化为工作效能。
[关键词]统一战线;重要法宝;中华文化;新时代;大统战
[中图分类号]D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274(2024)06—0089—08
[作者简介]范玉显,男,中共新疆区委党校(行政学院)民族宗教理论教研部副教授,研究方向:民族宗教及统战理论政策与法律法规、城乡社会发展与公共事务管理。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围绕巩固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提出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深刻回答了新时代为什么需要、需要什么样的、怎样巩固发展统一战线等重大问题,形成了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统战篇,是新时代统战工作的根本指针。党的二十大报告就强调要“坚持党的领导、统一战线、协商民主有机结合”[1],并且“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2]内容与中央统战工作会议“十二个必须”1相呼应。
一、理论来源
“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3]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以下简称“重要思想”),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4]的丰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和“两个结合”重要产物。
(一)与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一脉相承
无产阶级政党在革命斗争中建立统一战线,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策略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组成部分。列宁曾多次使用统一战线的概念,第一个提出并使用了工人阶级统一战线的概念,亲自领导建立了共产国际,丰富发展了统一战线概念内涵和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思想。“统一战线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战略和策略问题,也是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推动中国实践的政治智慧和政治优势。”[5]重要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一脉相承,“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理论品格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坚定理论自信”,[6]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统一战线理论新篇章。
(二)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是我国各族人民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深厚土壤,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支撑,也是重要思想的历史文化基础。中华民族崇尚团结、追求统一、热爱和平、心系国家、以民为本等文化基因,[7]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大一统”以及“多元一体”“和而不同”等智慧和精髓,为新时代统一战线形成和发展提供了丰厚思想资源。我们国家是一个文化国家,文化中国的统战文化深厚悠久。重要思想继承发展和创新创造了丰富多样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表现形式。比如:“和而不同”思想就是“求同存异”原则的理论来源。[8]该重要思想,扎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厚土壤,“彰显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坚定的文化自信”[9],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
二、实践基础
“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政治优势和战略方针”[10]为完成党的历史使命而奋斗是统一战线的天职和党创建统一战线的初心。新时代,统一战线就是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实践、新征程中为中国梦而奋斗。新时代统一战线所面临的困难挑战、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及所取得的重要成就,都凸显出新时代统一战线的重要性和做好统一战线工作的紧迫性与必要性。
(一)时代新问题使统一战线工作面临着新挑战和新要求
从世情、国情、统情等时代背景上看,统战工作实践面临着时代新挑战和新要求。新时代的统战工作,既要积极地回应统战领域外环境和内环境所存在的风险新挑战,深刻认识“两个大局”对统一战线提出的新要求,适应机构改革后加强党对统战工作领导和构建大统战工作格局的新要求;又要针对性解决统战理论和现实层面出现的新问题,提高新时代统一战线工作的适应性作用,切实解决思想认识、理论政策、体制机制、原则方法、精神状态等方面的问题,有效应对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问题相互交织带来的困难和挑战,在国际斗争中发挥更大作用。这些新挑战新问题给加强和改进统一战线工作提出了新任务,也回应了新时代为什么需要统一战线的问题。
(二)新时代统一战线工作取得的重要成果需要总结提炼
当前,统一战线为党和国家事业的历史性变革作出了重要贡献,党的统一战线理论政策及其事业实践都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从理论、政策、制度等的实践成果来看,新时代统一战线工作取得了重要成果。这些重要成就需要我们坚持成效意识,坚定制度自信,坚持结果导向,进行实践经验总结提炼。在理论上,回顾党的百年历程,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统战工作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贯彻党的统战理论和政策,积累了把握时代之问、做好统战工作的宝贵经验,取得了统战工作巨大成就。在政策和制度实践创新中,党的统战工作取得了“新型政党制度”“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全过程人民民主”“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等重要成果。这些正确的、成功的理论、政策、制度及其实践成果都需要及时总结传承、发扬光大。这为重要思想提供了理论滋养和实践支撑并成为它的重要内容。
三、主要内容
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就是“十二个必须”。这一重要思想的精神实质在于深刻回答了新时代统一战线的怎么看、什么样、怎么办等重大问题。
(一)新时代统一战线的重要法宝作用
对“需要不需要统一战线”的回答,凸显了第一个“必须”。
1.新时代统一战线重要法宝地位具体体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统一战线“是夺取革命、建设、改革事业胜利的重要法宝,是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重要法宝,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法宝”[11]。人心向背、力量对比是至为关键的政治要素。“统战工作的本质要求是大团结大联合,解决的就是人心和力量问题”[12]。这一重要论断深刻回答了统战工作“是什么、要干什么”的重大问题。[13]这是深刻总结百年来我们党夺取胜利历史经验得出的重要结论,是统筹“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判断,充分表明统一战线在党的总路线总政策中的法宝地位。
2.各领域统战工作的基本政治定位与判断。统一战线各领域工作都具有其特殊重要的政治定位。比如,新型政党制度是扎根中国土壤的伟大政治创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14]“党外知识分子工作,是统一战线的基础性、战略性工作。”[15]“留学人员是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统战工作新的着力点。”[16]“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要坚持团结、服务、引导、教育的方针”[17]“工商联是党和政府联系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桥梁和纽带”[18]“民族工作、宗教工作都是全局性工作……宗教工作本质上是群众工作”[19]以及“支持我国宗教坚持中国化方向”[20]“要构建积极健康的宗教关系”[21]“要提高宗教工作法治化水平”[22]“在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下,同宗教界结成统一战线,是我们党处理宗教问题的鲜明特色和政治优势。”[23]“要适应新形势,切实做好港澳工作、对台工作、侨务工作。”[24]“培养使用党外代表人士,是我们党的一贯政策。”[25]“统战工作是全党的工作,必须全党重视,大家共同来做。”[26]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各领域统战工作基本政治定位与判断的重要论述,既体现了统战理论政策的继承与发展,还体现了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政策创新和实践创新成果。
3.统一战线发挥“四个凝聚”的功能作用。新时代统一战线坚持强根铸魂、凝心聚力、凝神聚气,就是要最大限度凝聚共识、最大深度凝聚人心、最大程度凝聚智慧、最大力度凝聚力量,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统合党内党外、体制内体制外、境内境外、网上网下力量。新时代统一战线,必须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亦即为落实中国式现代化内涵要义和本质要求,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瞄准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以及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而实现中国梦发挥好上述“四个凝聚”的功能作用。
(二)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新时代爱国统一战线
对“需要什么样的统一战线”的回答聚焦第二第三个“必须”的要求。
1.工作领域拓展的“大统战”特色。由于所有制形式、分配方式、职业分工、社会阶层、思想观念、价值理念等多种多样,当代社会在一致性基础上越来越显示出多样性特征和多元化趋势,统一战线成员和对象的差异性特征更加明显,统一战线工作的社会性色彩更加显著,工作所涉领域也更加广泛——从政治领域拓展到经济、文化、社会领域;辐射社会的面也逐步扩大——统一战线工作地域也从大中城市扩展到中小城市甚至发达地区的乡镇;工作对象范围也由过去的公有制单位拓展到非公有制单位、从体制内到体制外、从“单位人”到“社会人”。因而,统一战线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任务更加繁重,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凝心聚力共谋复兴的责任更加重大,巩固共同思想政治基础的要求更加迫切,增强不同党派、不同民族、不同阶层、不同群体向心力凝聚力以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上的作用更加重要。[27]这些新变化新特点都彰显出了鲜明的“大统战”特色,要求统一战线必须最大限度汇聚力量。
2.范围对象拓展的“最广泛”特征。新时代,统一战线已经发展为新的“四者联盟”(即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的联盟)和“两个范围联盟”(即“在新的历史时期,党领导的爱国统一战线包括两个范围的联盟:一个是大陆范围内以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为政治基础的团结全体劳动者和爱国者的联盟……一个是大陆范围外以爱国和拥护祖国统一为政治基础的团结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国外侨胞的联盟。”),工作范围涵盖十二个方面人员;[28]统一战线工作对象为党外人士,重点是其中的代表人士。改革开放以来,爱国统一战线融入国家治理程度越来越深,已经成为中国共产党处理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和海内外同胞关系的重要政治机制。[29]统一战线既在国内各领域又在国际各范围,既在凝心聚力铸魂又在攻坚克难的斗争中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这些都体现了统一战线“最广泛”的特征,要求我们必须巩固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正是因为“大统战”特色和“最广泛”特征,需要我们在第四至第九个“必须”上着力。
(三)新时代统一战线工作的使命任务
新时代的统战工作肩负着新使命新任务,我们应该从更高政治站位、更广政治视野来把握,必须始终坚持党对统战工作的领导权,牢牢把握统战工作的本质要求,全面贯彻统战工作的原则方针,不断改进统战工作的方式方法,确保实现统战工作的目标任务。对“怎样巩固和发展统一战线”的回答,是第十至十二个“必须”的必定要求和重要体现。
1.始终坚持统一战线工作的政治领导。统一战线是党领导的统一战线,做好新时代统战工作,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党的领导。根据《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统一战线工作的原则”中的首要原则。[30]做好新时代统战工作,必须始终坚持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权,坚持党的政治领导。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必然要求统一战线工作要在指导思想、方向旗帜、正确道路、方针原则等方面确保落实党中央的各项要求,坚持与时俱进、守正创新,坚持构建新时代的大统战工作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