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国家“身份政治”的本质、成因及启示

作者: 夏庆宇 张莉

[摘要]西方国家中的“身份政治”现象的本质是:西方统治阶级为了稳固统治地位,故意根据社会成员的身份之不同将社会撕裂为众多对立的群体,然后诱导有关社会群体发生相互对抗,以达到掩盖阶级矛盾、转移被统治阶级的注意力、引导社会走向、对被统治阶级分而治之等目的。“身份政治”是一个独特的分析视角,可以成为分析几乎所有政治问题的一个理论工具,但通常只有直接因社会成员的身份特征之差异而产生又不能被归入“身份政治”之外的其他政治范畴的政治冲突才被归入“身份政治”的范畴。通过东、西方对比可知,“身份政治”现象在西方国家的泛滥既源于现实原因,也源于文化、历史、阶级、制度方面的原因。从总体上看,“身份政治”泛滥是一种瓦解社会凝聚力、增加社会对抗性的现象,国家应合理地致力于减少社会的差异性、促进社会的同质性,致力于形成社会的主流价值观、意识形态、文化,致力于减少社会中不同群体因各种差异而产生的对立,特别是要注意防范外部势力利用本国内部的各种差异有意制造对立。

[关键词]身份政治;西方国家;政治矛盾;社会运动;多元主义

[中图分类号]D5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274(2023)03—0089—09

[作者简介]夏庆宇,河南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欧洲政治;张莉,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研究员,研究方向:西方国家民粹主义政党。

一、西方国家“身份政治”的本质

西方国家的主流学者将“身份政治”解释为西方社会中的“边缘群体”(主要指少数族裔、女性、残疾人、性取向方面的少数群体等)争取自身平等权利、正当权益的社会运动。例如美国学者福山指出:身份政治“真正出现是在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当时发生的重要社会运动包括:黑人民权运动,女权运动,残疾人权益运动以及同性恋、双性恋、跨性别者运动等。这些群体都是处于主流社会边缘的群体。在20世纪60年代早期之前,白人和男性在美国社会中居于主导地位,因此出现了边缘群体争取社会正义和承认的斗争,这些斗争旨在获得平等的就业权利以及实现法律上规定的人人平等。这些运动针对的都是现实存在的社会弊端,它们对于纠正这些弊端(如种族隔离制度) 有重要意义。”“人有各种各样的身份,并且在很多情况下,都渴望自己的身份得到承认,(身份政治出现的)一部分原因是为了争取自身的尊严”,这“正是如今身份政治的基础”。“个体对某些权益的追求,最终汇聚成了一个政治议程。”1

然而必须看到,西方主流学者身处西方社会中,其对本国的社会现象的观察、分析和描述,会受到国家荣誉感、阶级立场、政治动机、社会环境的影响,不一定是客观的,往往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带有对西方社会进行美化和理想化的倾向,正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本文旨在为中国读者提供一种比西方学者的有关论述更加客观的、对西方国家中的“身份政治”现象的认识,因此本文对“身份政治”的判断并不像西方主流学者对“身份政治”的评介那样充满理想主义色彩。本文认为:西方国家中的“身份政治”现象的本质是:“西方统治阶级为了稳固统治地位,故意根据社会成员的身份之不同将社会撕裂为众多对立的群体,然后诱导有关社会群体发生相互对抗,以达到掩盖阶级矛盾、转移被统治阶级的注意力、引导社会走向、对被统治阶级分而治之等目的”的一种政治现象。

二、西方国家“身份政治”的主要内容

简单来说,政治是众人之事,一切与众人有关的事都可以成为政治事件;众人的“身份”也可以成为政治的内容,这就是“身份政治”。“身份政治”中所谓的“身份”,是指一群人的特征,一群人与另一群人之间的差异。“Identity Politics”中的“Identity”一词既有“身份”之意,也有“特征”之意。

社会中存在着许多区分人的“标签”,每一个这样的“标签”都可以成为身份政治的主题。“在一个国家内部,不同的社会成员可以基于宗教、宗族、种族、性取向、性别等等产生身份政治。”1

“身份”标签的存在,根源于人的差异性。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充满矛盾;毛泽东指出:差异就是矛盾。2人与人之间存在的差异,既可以成为身份“标签”即一群人区别于另一群人的标志,也可以成为不同人群之间的政治矛盾的来源,由此,“身份”就与政治发生了关系。“身份政治”得以出现的基本原因就在于社会中的人存在许多方面的差异的——这一点是符合马克思主义的矛盾普遍性原理的,其相符性体现在: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是普遍存在的,因而人与人在“身份”方面的差异是普遍存在的,进而由身份差异引发的人际矛盾也将是普遍存在的。

与广大非西方国家相比较而言,在西方国家中由各种身份差异的存在而引发的社会矛盾、政治冲突即“身份政治”现象表现得十分引人注目。以美国为例,在刚建国时,身份就构成基本的政治问题,“美国的主要问题不是‘人民的权利是什么?’而是‘谁是人民?’‘人民’是否包括美洲土著?是否包括黑人?是否包括后来移民到美国的那些为美国人所瞧不起的人?”3身份政治在西方国家中泛滥,是因为西方统治阶级故意在西方国家制造社会对立、以利用社会对立达到政治目的。有学者指出:金融资本统治着资本主义国家,“金融资本的统治具有形式上的隐蔽性,因为金融资本是借助形式自由和契约关系确立自己的等级统治的,这往往使人们找不到、意识不到金融资本对经济、社会、政治生活的全面统治”4。“身份政治”就是西方统治阶级的统治手段之一。

西方国家中的“身份政治”涉及的政治问题主要包括但不限于:

(一)因性别差异产生的身份政治议题

人类存在性别差异,西方国家的统治阶级利用这一差异,制造了与性别有关的身份政治问题。为了使被统治阶级发生分化,为了通过摧毁传统社会规范来引发传统派、保守派与非主流派、自由派之间的冲突并对这种冲突加以利用,为了使被统治阶级将注意力由反抗阶级压迫转到其他冲突(包括与性别有关的社会冲突)上,西方国家的统治阶级围绕性别差异采取了两种操作办法:

第一,西方国家的统治阶级利用社会影响力,制造性别之间的对立、不平等。“男女不平等是人类历史上最普遍的压迫形式。它几乎可上溯到人类的起源之初,并经几乎所有社会经济制度持续至今。”1在现代之前西方统治阶级主要用男权压制女权,在现代则制造两性对立并推动女权主义走向极端化。例如女权主义运动的背后有统治阶级的推动,美国统治阶级的成员之一希拉里,在大学毕业之后参与的第一个项目就是女权主义运动并因此而获得了最初的政治资本。事实上,两性之间应互相尊重、互相帮助、平等相待,不应对立、斗争、抬高一方而压抑另一方,否则就会出现社会问题。

第二,西方国家的统治阶级利用社会影响力,否定性别之间的客观差异。男性与女性之间存在客观的差异,性别不是可以随意改变的,两性应相互配合。两性都能从事的工作,应实行同工同酬的原则;在应该分工的领域,应根据两性各自的客观特点合理分工,这并不是对某一性别的不尊重。然而,近些年来西方国家的统治阶级通过掌控的媒体刻意宣传变性、第三性,甚至宣传存在数十种性别等。例如美国的一些政治势力刻意否定男性与女性之间的客观差异,主张男、女在一切方面都“平等”,甚至主张学校等公共场所的卫生间不应按性别分为男、女卫生间。又如“2021年3月31日,美国五角大楼公布美军征兵新政策,推翻特朗普禁止跨性别者参军陈规。当日五角大楼发言人表示,新政将支持跨性别者服役人员以自我认同的性别入伍,并提供医疗支持。国防部强调,包括变性手术在内的所有医疗支持将为跨性别者免费提供。”2也就是说,美军不仅提供免费的变性手术,还允许:只要一个男性认为他自己是女性,他就可以以女性的身份参加美军;反之女性如果声称自己是男性,也可以男性的身份参军。美国统治阶级推行这些做法,其本意不是为了保护个人自由,而是意在对社会的传统规范发起挑战,引发保守派与自由派的政治对立,以在必要时利用这类社会矛盾转移公众注意力。

(二)因性取向差异产生的身份政治议题

“美国当代身份政治正式产生的标志是康比河公社( Combahee River Collective) 在 1977 年发表的一份著名宣言。”“康比河公社是一个建立于 1974 年的黑人女同性恋组织。”3 西方统治阶级经常利用性取向方面的差异制造社会对立。事实上,性取向是可以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的,政府应致力于减弱不同性取向的人群之间的对立,但如果政府和媒体经常宣传同性恋、“同性恋群体的权益受到了侵犯”等话题,有关问题就会被放大,甚至演变为一个重要的政治议题。例如在美国,统治阶级控制的宣传工具大量宣传同性恋和同性恋权益问题,从而使这个群体越来越扩大化、同性恋的权益问题被不符合实际地拔高,“不尊重同性恋”已被默认为一种严重违反政治正确的行为。美国统治阶级的这种用意能够在以下事例中得到反映:2022年5月5日,“卡琳·让-皮埃尔(Karine Jean-Pierre)接任白宫新闻发言人。届时,让-皮埃尔将成为首位担任该职位的非裔和公开的LGBTQ+人士。”4美国白宫此举必将引导更多的美国青年选择同性恋这种生活方式,从而降低美国被统治阶级的人口增长速度——如果被统治阶级的人口快速增加,统治阶级就不容易维持对被统治阶级的统治。

(三)因种族差异产生的身份政治议题

尽管不同种族在客观上存在一定差异,每一个种族都应致力于消除主观上对其他种族的歧视,在客观上不同种族之间应平等相待、相互包容、和平共处。但西方国家的统治阶级却经常挑动种族之间的矛盾,因为这样做可以达到使不同种族的被统治阶级无法团结在一起反抗阶级统治的目的,此外还可以实现其他一些特定的目的。例如在特朗普担任美国总统期间,美国统治阶级希望特朗普提前结束任期,因此在高层利用弹劾等手段,在基层利用群众抗议等各种手段向特朗普政府施加压力。2020年5月25日,美国警察暴力执法,使黑人弗洛伊德因窒息死亡,美国统治阶级利用此事鼓励黑人上街游行、抗议,其目的是给特朗普政府制造更多压力,促使特朗普因各方面的负面新闻而被迫提前结束总统任期。近年来,美国出现了许多黑人权益组织,如果调查这些组织的资金来源,就可以判断这些组织的支持者是谁。此外在特朗普执政期间,大资本家索罗斯等美国统治阶级还组织大客车将大量并非难民的拉美人运到美墨边境聚集,要求进入美国。这是因为特朗普主张不允许拉美的非法越境者进入美国,因此在美国已经获得投票权的拉美裔选民本不倾向于支持特朗普。当美国的拉美裔选民通过媒体看到许多拉美“难民”聚集在美墨边境、无法进入美国、境况可怜时,会对这些“难民”产生同情感并更加厌恶特朗普,因而在2020年大选中有更大的可能性投票给特朗普的对手。这也是美国统治阶级玩弄与种族有关的“身份政治”以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的例子。

美国学者指出,美国的种族主义现象背后有统治阶级在刻意推动:“美国的种族主义思想不是由无知或仇恨驱使的,而是由那些最具影响力的大脑设计出来的,是由种族主义政策驱使着。当我们去检视种族主义思想产生背后的原因,而不是消费种族主义思想时,这一事实就显而易见。”1西方国家的统治阶级玩弄与种族有关的身份政治伎俩,不仅可以加强对本国的统治,还可以煽动本国人仇视外国的情绪,从而利用爱国主义吸引被统治阶级对政府的支持、引导国民一致对外。

(四)因民族差异产生的身份政治议题

“身份政治”不仅被西方国家的统治阶级用于加强对本国的统治,还用于对别国的颠覆——西方国家的统治阶级经常在别国煽动、制造民族矛盾。例如库尔德族分布在伊朗、伊拉克、土耳其、叙利亚的交界地带,为了在这些国家制造混乱,西方统治阶级暗中支持库尔德族的分离主义运动,以至于出现了“伊斯兰国”。再如乌克兰人与俄罗斯人同属于东斯拉夫人,但西方一些国家支持乌克兰与俄罗斯保持对立关系。对中国人来说,更加有切身感受的例子是某些西方大国挑拨维吾尔族、藏族等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的关系,这也属于西方国家的统治阶级玩弄“身份政治”的实例。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