栉风沐雨四十载 逐梦前行向未来
作者: 刘景峰[摘要]兵团党委党校自1983年成立以来,为兵团事业发展培养了大批优秀干部,在强化理论武装、推进理论创新、提供决策咨询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兵团履行维稳戍边职责使命作出了突出贡献。本文着重梳理40年兵团党校事业发展的辉煌成就,总结40年兵团党校事业发展的宝贵经验,并对在新征程上不断推动兵团党校事业高质量发展提出愿景。
[关键词]党校;事业发展;成就;经验
[中图分类号]D261.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274(2023)04—0085—07
[作者简介]刘景峰,男,兵团党委党校(行政学院)常务副(校)院长。
兵团党委党校(以下简称“兵团党校”)创建于兵团恢复之初的1983年11月,1994年加挂兵团行政学院牌子,2011年兵团社会主义学院获批、2017年挂牌,2021年兵团中华文化学院获批,形成了“一校三院”办学格局。40年来,党校见证并积极参与了兵团改革开放的全过程,在迈步新时代新征程中不断发展壮大。40载逐梦前行,薪火相传;40载培根铸魂,硕果累累。回顾党校事业发展的光辉历程,总结弥足珍贵的办学治校经验,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校工作重要论述的科学指引下,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和党中央对兵团的定位要求,兵团党校昂首阔步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一、40年兵团党校事业发展的辉煌成就
筚路蓝缕启山林,践行初心担使命。40年来,在兵团党委的坚强领导下,一代代兵团党校人怀着对维稳戍边事业的无限忠诚,怀着对干部教育培训事业的坚定执着,坚持“党校姓党”正确方向,牢记“为党育才、为党献策”初心,扛起“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责任担当,孜孜以求、砥砺前行,为兵团事业发展培养了大批优秀干部,在强化理论武装、推进理论创新、提供决策咨询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维稳戍边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是理论武装主阵地作用充分发挥。兵团党委始终把学习研究宣传好党的创新理论作为党校工作职责,党校深入学习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宣传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学习宣传中央历次党代会和中央全会精神,学习研究宣传党中央和自治区党委、兵团党委的重大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不断丰富“理论基础、党性修养、世界眼光、战略思维”教学体系,形成了一支专职和兼职、资深教师和年轻教师相结合的师资队伍,成为兵团学习研究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和党中央对兵团的定位要求的重要阵地。党的十八大以来,党校把学习研究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重中之重,及时把十八大、十九大、二十大和历次全会精神,第二次、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视察新疆和兵团工作重要讲话精神以及自治区党委、兵团党委重大决策部署纳入教学科研内容,聚焦维护稳定、深化改革、兵地融合、乡村振兴、文化润疆、高质量发展等重点任务,组织编写《兵团新型城镇化》《兵团新型工业化》《兵团农业现代化》《不辱使命之建设大军》《不辱使命之中流砥柱》《不辱使命之铜墙铁壁》《兵团精神》《胡杨精神》《老兵精神》《新疆长治久安》等系列丛书和知识读本38套发行近10万册,与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党校、自治区社科院、社科联联合举办研讨会、座谈会29场,与兵团党委组织部联合录制微党课9讲,为兵团日报、当代兵团等报刊撰稿305篇,赴师市和基层宣讲417场次,受众超过15万人次。特别是党的二十大召开后,调整完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总—分—特”教学布局,运用加减乘除法,深化和推进教学改革,实现二十大精神宣讲覆盖所有在校主体班次;与中国社科院中国边疆研究所、中国社科院新疆智库、自治区党校联合召开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会;接受新华社兵团分社、新疆电视台、兵团电视台等媒体采访12人次,深入开展理论阐释、知识普及和宣传宣讲,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发挥了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的理论武装主阵地作用。
二是干部培训主渠道作用充分发挥。兵团党委始终把培养可堪维稳戍边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作为兵团党校工作任务,党校围绕“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要求,进一步明确党校的属性和定位,坚持和完善教学布局,推进开放办学,扩大培训规模,成为兵团培养各级干部、提升干部能力素质的主渠道。每当党中央出台重大理论政策、召开党代会和全会、部署开展重要学习教育活动,每当兵团党委作出重大决策、出台重大部署,党校都及时开办各种党员干部培训班、研讨班,对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进行集中培训和轮训,形成了经常性干部轮训机制。兵团党校成立以来,累计培训领导干部和理论骨干超过15万人次,培训中青年干部1362人次,为兵团事业发展培养了大批党政领导人才和理论骨干。党的十八大以来,办班数量、参训人数大幅增加,2012年突破12000人次,2013年至2022年共举办主体班448期,培训35678人次,与建校30年的培训总规模相当。特别是党的二十大召开后,及时举办二十大精神培训班,覆盖所有兵团党委管理干部,党校教师与国内知名专家共同授课,无论是校内面授,还是网上讲授,均受到学员广泛好评,切实发挥了干部教育培训主渠道作用。
三是理论创新生力军作用充分发挥。兵团党委始终把加强党的思想理论研究作为党校工作要求,党校作为党的思想理论战线的重要方面军,在党的创新理论研究阐释、推进党的维稳戍边理论创新、为中央和兵团党委建言献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突出屯垦特色、兵团特色、新疆特色,重点开展了新疆屯垦史、兵团发展史、党的屯垦戍边思想、兵团精神、胡杨精神、老兵精神等方面研究。建校以来,发表学术论文330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和教材102部,承担省部级以上各类课题267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课题89项、兵团社科基金课题74项、全国党校(行政学院)系统课题80项、自治区社科基金等其他省部级课题43项。出版了《新疆屯垦史》《新疆兵团屯垦戍边史》《中国共产党的屯垦戍边思想》等开创性、高质量、有影响的研究成果,97项科研成果获省部级奖励。党的十八大以来,党校主动研究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中的战略问题,聚焦兵团改革发展稳定中的突出问题,形成了一批对策性应用性成果。决策咨询类研究成果被中国社科院采用12项,获省部级以上领导批示近20项。参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历史与发展》白皮书核心章节撰写与全书通稿工作,国务院新闻办给予书面表扬。承接兵团党委、机关部门、师团委托项目211项,逐步参与到兵团党委重要文件起草制定中。40年来,党校成立了“兵团建设与发展研究中心”“兵团屯垦资料研究中心”等一批独具特色的研究平台,取得了一批有影响力的科研成果,打造了一批老中青年合作的科研团队,培养了一批研究兵团问题、屯垦问题的专家学者。特别是党的二十大召开后,《兵团完整准确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研究》获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立项,《兵团承接自治区授权相关问题研究》获习近平总书记和4位中央政治局常委圈阅,汪洋主席肯定性批示,科研成果取得历史性突破,科研水平和学术地位显著提升,充分发挥了思想库、智囊团、参谋部作用。
四是党性锻炼大熔炉作用充分发挥。兵团党委始终把加强党性修养弘扬党的优良作风作为党校工作标志,党校不断深化学风校风建设,努力成为不正之风的净化器、党性锻炼的大熔炉、全面从严治党的风向标。[1]党校始终注重学员的党性锻炼和严格管理,把党性教育贯穿学员管理全过程,教育引导党员干部锤炼坚强党性、坚定理想信念、培养良好作风、树立学习标杆,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弘扬兵团精神和胡杨精神、老兵精神。党校始终坚持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倡导教师和学员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带头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始终保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风貌,发挥了在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型兵团建设中的表率引领作用。党校始终坚持弘扬热爱学习、实事求是、清正廉洁、勤俭办学的校风,加强对兵团党校系统业务指导和管理人员、师资力量培训,加强对教师的思想教育和严格要求,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水平,坚持用学术讲政治,推动形成严格自律、风清气正的行为规范,切实当好“布道者”和“熔炉工”。党的十八大以来,党校坚持不懈加强党性党风教育和群众路线教育,加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拒腐防变的教育,使教职工和学员始终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保持共产党人本色,自觉抵制各种不良风气,保持和提升党校良好形象和声誉。党的二十大召开后,党校把党章和党规党纪学习教育作为党性教育的重要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加强警示教育,深入剖析违纪违法典型案例,使党性教育更加生动深刻、有血有肉。党校自身建设上,以加强从严管理作为治校关键点,以作风纪律建设年为切入点,以“五大目标任务”为总抓手,大力弘扬学习之风、朴素之风、清朗之风,常规工作提质增效,重点工作有序推进,改革创新持续深化,队伍建设效果明显,开源节流初见成效,各项工作呈现新气象。
五是管理服务保障性作用充分发挥。兵团党委始终把加强党校软硬件建设作为党校工作前提,积极争取各方支持,加大投入力度,努力为党校事业健康发展提供保障。广大教职工发扬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兵团精神,勤俭办学、节俭办事,适应大规模培训干部需要,围绕教学科研完善软硬件设施条件,加强行政管理和后勤服务。党的十八大以来,积极争取财政资金2.33亿元,完成了管网改造、道路翻新、教学楼、社会主义学院综合楼、体育馆、人防地下停车库等工程项目,投入1200万元对校园环境进行了美化绿化亮化。党的二十大召开后,在兵团党委和有关部门支持下,经费和项目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办学条件向更高层次迈进。对校园建设总体规划进行修编,围绕公务员培训楼、兵团屯垦资料中心、智慧校园、老旧小区改造等项目,扎实做好项目前期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及设计工作,投入1800万元实施人才公寓楼建设项目,全面核算运行成本,理顺经费生成机制,2022年干部教育培训专项经费增加400余万元。目前,可同时容纳800余人在校学习,校园布局更加合理、功能更加完备、环境更加舒适,面貌焕然一新。
40年弦歌不辍,这是兵团历届党委高度关心党校工作、积极推动党校发展、重视发挥党校作用的40年;40年春华秋实,这是兵团党校队伍不断加强、成果不断丰富、影响不断扩大的40年;40年育花著果,这是党校主动服务党委大局、全面提升办学水平、作用日益彰显的40年。特别是党的二十大以来,党校事业同兵团各项事业一样进步显著,在兵团工作中地位更加重要、作用更加突出。
二、40年兵团党校事业发展的宝贵经验
四秩芳华育英才,维稳戍边著华章。兵团党校40年的办学实践启示我们,做好党校工作,必须坚持党校姓党,把握正确办学方向;必须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必须坚持质量立校,提升整体办学水平;必须坚持从严治校,弘扬良好校风学风。这些经验,既是40年兵团党校办学治校的实践总结,也是站在新的历史方位推进党校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遵循。我们要继续在新的实践中充分运用并不断升华这些经验,不断推动党校事业取得新成就、迈上新台阶。
一是必须牢牢把握党校姓党这个根本遵循。党校姓党,是党校工作的根本原则。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党校的工作之所以能够不断取得新的成绩和进步,根本原因就在于始终坚持把党校姓党原则贯穿于教学、科研、行政、后勤各个方面工作之中,融入到党校教师和管理人员的思想与行动之中,努力完成党赋予的光荣使命。兵团党委把党校姓党作为党校办学第一位的要求,作为党校最重要的标志,要求党校坚持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意志为意志、以党的使命为使命,自觉爱党言党忧党为党,做到一切教学活动、科研活动、办学活动都坚持党性原则。[2]40年来,兵团党校把党校姓党作为立校办学之本,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作表率,在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上作表率,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兵团党委各项决策部署上作表率。[3]党校不仅自身带头,还把讲政治的要求贯穿干部教育培训全过程各方面,教育引导广大学员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40年办学实践充分证明,只有坚持党校姓党,牢牢把握正确的办学方向,时刻关注党中央、兵团党委关心什么、强调什么,深刻领会党中央、兵团党委需要党校干什么、党校能干什么,才能更好地完成党赋予的光荣使命,才能更好地在维稳戍边新征程中彰显党校“为党育才、为党献策”的独特价值。
二是必须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这个根本站位。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党校工作必须始终坚持的政治站位,是践行初心使命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校要自觉在党的新的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精准定位,自觉服从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4]兵团党委要求党校工作必须始终胸怀国之大者、党之大计,积极服务党委中心工作。40年来,兵团党校在不同历史时期取得的重大成就、光辉业绩都是在服从服务于兵团中心工作中取得的。初创时期,恢复不久的兵团百废待兴,提高干部的政治理论水平、推动解放思想、改革开放、整顿党的组织、拨乱反正成为艰巨任务。党校有针对性的举办理论班、学历教育班、专修班和读书班,有效解决了干部理论水平不高等突出问题,为推动兵团干部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发挥了重要作用。快速发展阶段,主动顺应形势任务发展变化,加大分级分类培训力度,分别设置进修一、二班,进修二(甲)、(乙)班,大中型企业党委书记培训班、场(团)长培训班,其他各行业系统培训班蓬勃发展,与此同时,开办一年制补学历教育班、一年制专业证书班、三年制普招大专班,1989年开始创办大专函授,1999年开办在职研究生教育,为提升兵团干部学历层次,促进兵团事业大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进入新时代,适应兵团职责使命要求,突出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主业主课地位,始终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中心内容和首要任务,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疆和兵团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重要内容,着力培养堪当维稳戍边重任的忠诚干净担当高素质干部队伍,加大专题研讨班办班力度,突出抓好维稳戍边、深化改革、兵地融合、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文化润疆、高质量发展等专题培训,为兵团更好发挥特殊作用、履行职责使命发挥了重要作用。40年办学实践充分证明,党校工作只有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同向而行、同频共振,紧紧围绕中心任务,找准党校工作的结合点、切入点、着力点,尽好职责、发挥优势,党校在兵团工作大局中的地位才会越来越重要、作用才会越来越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