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新疆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作者: 彭银春

数字经济:新疆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引擎0

[摘要]数字经济是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数字经济发展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具有高度契合性。新疆是欠发达地区,这是农业、工业经济形态内在规律决定的。在数字经济形态中,与发达地区同处于信息技术网络环境下的新疆,经济发展完全可能实现跨越。目前,新疆数字经济发展还处于探索阶段,与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差距。新疆应抓住对口援疆及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机遇,发挥特有优势,在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产业数字化应用等方面下功夫,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数字化;虚实融合

[中图分类号]F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274(2022)05—0080—08

[作者简介]彭银春,男,兵团党委党校(行政学院)校刊编辑部副教授,研究方向:产业经济。

2021年4月,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显示,2020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已经达到39.2万亿元人民币,占GDP总量的38.6%。[1]“十三五”期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年均增速超过16.6%,远高于同期GDP名义增长速度,是其3倍以上,已经成为最具活力、最具创新力、辐射最广泛的经济形态,成为国民经济的核心增长极之一。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正在成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新引擎。[2]正因为如此,数字经济从2017年开始已经连续5年写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并强调促进数字经济发展以提高发展质量。“十四五”规划中也提出“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国务院于2021年12月12日还专门印发了指导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四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也强调,要充分发挥海量数据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3]

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数字经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在实践中的突出表现,国内各省区市已经把数字经济发展作为保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着手早的省市数字经济发展已经取得了不俗成绩,广东、江苏、山东等13个省市数字经济规模超过1万亿元,北京、上海数字经济GDP占比超过50%。研究发现,这些走在前面的省市发展数字经济有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而且基本都在经济发达地区。在对口援疆、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背景下,对于经济欠发达、地理位置偏远且比较分散的新疆如何发展数字经济以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成为各相关研究机构、专家、决策者关注的焦点。因此,研究新疆地区数字经济发展以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数字经济与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数字经济内涵、特征

1.数字经济内涵。数字经济概念最早出现在被称为“数字经济之父”的美国学者唐·泰普斯科特(Don Tapscott)1996年的经济学著作《数字经济:网络智能时代的前景与风险》中。数字经济产生于互联网商业化时代。在20世纪90年代,正是由于计算机、互联网的商用,美国经济连续10年创历史纪录增长,使数字经济理念得以迅速扩散,各国政府开始把发展数字经济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尤其是日本、美国,分别于1997年和1998年开始正式使用“数字经济”一词,持续关注与互联网技术密切相关的新经济现象。我国是在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重视信息通信技术对经济社会促进作用的,先后提出了“信息产业”“信息化”“两化融合”“互联网+”等概念。随后,在2016年G20杭州峰会上明确提出了数字经济概念——“以使用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作为关键生产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作为重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的有效使用作为效率提升和经济结构优化的重要推动力的一系列经济活动。”[4]此后,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数字经济进行表述。一是强调传统产业升级发展,认为传统经济利用数据信息技术改造升级就是数字经济。如,裴长洪等认为,数字经济是将数据信息及其传送技术手段渗透到传统经济中,实现经济“质”和“量”协同提升的经济新业态[5]。二是把信息技术利用扩展到各行各业,认为数字经济就是信息技术工具在各行业的应用。如,张雪玲等认为数字经济是通过现代网络基础设施,运用信息技术工具改变各行业的业务流程和生产经营活动的经济形式[6]。三是强调数据信息技术是有价值的,是生产要素,释放数据价值就是数字经济。如,数字经济是一种以数据为核心生产要素的新经济形态;[7]数字经济是一种伴随着数字技术不断创新的一种新经济形态。[8]学者们对数字经济内涵根据各自研究方向或理解强调了某一侧面,但都认为数字经济是一种新经济形态。数字经济既然是一种新经济形态,其内涵必然包括数字经济生产活动的生产模式、主导产业、基本结构、相关政策等与已经出现的经济形态——原始经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有新的不同的固有的抽象描述,具体涉及新经济形态的生产要素、代表性生产技术、运作方式等。因此,基于经济形态标准,2021年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在《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中提出的数字经济内涵是比较完善的:“数字经济是以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作为关键生产要素,以数字技术为核心驱动力量,以现代信息网络为重要载体,通过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不断提高经济社会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加速重构经济发展与治理模式的新型经济形态。”[9]简单地讲,数字经济就是数字化社会经济生产生活活动用以重构高效节能的经济发展与治理模式的新型经济形态。

2.数字经济特征。关于数字经济特征,一些学者进行了归纳。王传行认为数字经济具有高速流通性、低成本性、正外部性、强融合性的四个经济特性。[10]郭斌、杜曙光认为数字经济在生产要素、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呈现出显著的“四化”特征,即数据价值化、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字化治理。[11]我们综合这些特征表述,从数字经济内涵出发,相对于其他经济形态而言,可以归纳出数字经济显著特征:关键生产要素的虚拟性、新型信息技术的高依赖性、资源利用高效性、产业强融合性。

(1)关键生产要素的虚拟性。数字经济与以往的原始经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的主要生产要素实物性不同,它的关键生产要素数据和信息具有虚拟性特点。数字经济不像传统经济形态那样主要体现实物、能源损耗,而是海量数据、信息的价值化利用,而且是超越时空的,彻底颠覆了物质生产方式,实现了生产资料、生产方式的变革。

(2)新型信息技术的高依赖性。人类信息技术革命经历了语言、文字、造纸及印刷、电话电报及广播电视和计算机的发明和运用阶段,数字经济产生并成规模是在计算机与现代通信技术的有机结合。可以说,数字经济发展依托于新型信息技术的不断创新与变革,没有现代的新型信息技术作为支撑,就没有数字经济,这体现出对新型信息技术的高度依赖性。

(3)资源利用高效性。从社会层面看,因为数字经济对高新信息技术的高依赖性,因而其具有技术创新效应,可以促进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的改善,实现智能化社会治理,减少资源能源的损耗;由于数据信息具有重复性使用和共享性,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平台支撑下,实现信息的累积效益,并带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累积增值。从经济层面上看,通过通信技术平台的利用,可以实现降低库存、按需生产、组织扁平化、新技术利用、信息对称、跨越时空等,从而降低交易成本、管理成本、物耗能耗等,提高要素利用率、全要素生产率和市场效率。

(4)产业强融合性。产业融合是产业发展的高级形式,产业发展通过信息网络技术平台利用,实现工农业实体经济与数字信息虚拟经济深度融合,衍生出新业态新模式,促进传统经济转型升级。同时,借助不断创新的信息网络技术,也使产业间、产业内部实现了高度融合或产生高度融合趋势,突破了一二三产业和各行业界限。

(二)经济高质量发展内涵、特征

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围绕这一概念,相关文献从发展理念、主要矛盾、效率等方面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内涵进行了解读或界定。比较有代表性的,如“高质量发展就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12]“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对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期望的发展。”[13]“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够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真实需要的经济发展方式、结构及动力状态。”[14]“高质量发展就是要素投入少、资源配置效率高、资源环境成本低、经济社会效益好的发展。”[15]等等,不管从什么角度出发进行表述,高质量发展一定是经济发展质量优、效率高、动力强的可持续发展方式。就当前而言,经济高质量发展就是实现经济发展的质量变革——满足高质量需求为目标,效率变革——高效、节能、环保、高附加值为核心,动力变革——创新智慧经济为主导的可持续增长方式。与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相比,具有创新性、再生性、生态性、精细性、高效益等特征。因此,可以说,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创新驱动型、高效、节能、环保、高附加值的经济增长方式。

(三)数字经济是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数字经济作为一种新经济形态,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创新性、再生性、生态性、精细性、高效益等特性有很强的契合性,成为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和推动力。

1.数字经济关键生产要素特性契合经济高质量发展质量变革要求。经济高质量发展质量变革就是以质量主导数量,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高质量需求目标。以数据和新技术为关键生产要素的数字经济催生的新生产力和新供给通过社会消费新需求实现其商品化、产业化。一方面,海量的社会消费数据通过数字信息技术的支持和分析,可以精准预判和获取消费需求,在为新产品提供日益扩大的市场同时,也为满足消费者高质量需求提供了可能,推动工厂批量供给向按需生产转变;另一方面,数字经济以数据、信息技术为关键生产要素,需要新的大量的数据和技术等无形资本投入,投入新技术使新产品朝着数字化、个性化、多样化、智能化、体验化方向发展,提供质量更好的产品和服务,可以实现供给创造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新需求的目的。

2.数字经济新型信息技术的高依赖性特征契合经济高质量发展动力变革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实现依靠创新驱动的内涵型增长。[16]可见,创新是高质量发展动力变革的重要方式。而数字经济本身是科学技术创新的结果,对技术的依赖程度很高,它本身发展就是要依靠创新驱动力。数字化技术改变了传统的经济环境和经济活动,营造出一个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相互交融的新型经济空间,不断衍生出新业态、新模式和新技术,产生创新赋能效应,在实现数字经济的技术创新驱动发展作用的同时,引领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变革。因此,从创新这个角度上讲,经济高质量发展就是数字经济为主导的经济增长方式。

3.数字经济资源利用高效性、产业强融合性特征契合经济高质量发展效率变革要求。高质量发展的效率变革就是要实现经济发展的高效、节能、环保、高附加值,而数字经济通过高新信息网络技术运用,数字化生产经营活动,跨越时空阻滞,极大地促进了信息沟通的便捷化和常态化,消除信息时空上的不对称,降低了交易成本、资源损耗和价值消耗,提高了生产要素的流动性、配置的精准性,提升了产品的研发效率、制造效率、流通效率和交易效率。数字经济促进跨业态、多元化、虚实结合发展,赋予产业生态更多灵活性和创新性,使产业融合达到新高度,开辟了经济活动的新领域,优化了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减少了物质资源和能源的损耗,对生态系统和自然环境就是一种减负和保护。

二、数字经济:新疆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综合数字经济特点和高质量发展要求,作为欠发达地区的新疆,要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缩小与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必须要以数字经济发展为切入点。

(一)数字经济发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新疆远离主要市场的距离障碍

远离国内主要市场或经济中心,是新疆经济欠发达、发展质量不高的重要原因。新疆有丰富的资源,可以为地区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原材料,使得采购成本具有竞争优势,但是,由于远离目标市场,销售服务成本没有竞争力。加之时空障碍,市场需求的变化传递慢、反馈不及时导致新疆地区企业产品更新不及时、市场容量有限而没有竞争力,致使新疆地区经济发展乏力,处于经济发展的末端。数字经济发展较充分条件下,市场信息光速传播和处理几乎消除了产地与市场的空间距离。尤其在立体交通网络日益完善、中欧班列常态化开行的情况下,完全可以实现“产地”这个经济发展的末端变成经济发展的前沿。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