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融入新发展格局下的兵团制造业发展研究

作者: 马琴

基于融入新发展格局下的兵团制造业发展研究0

[摘要]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是技术创新的主战场。兵团要融入新发展格局,积极参与构建循环体系,制造业是重要着力点。近年来,伴随着“一带一路”建设和对口援疆工作的开展,兵团制造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但同时,兵团制造业还存在资源储备与产业布局不匹配、传统产业占比过大、产品附加值低、企业竞争力弱、园区平台建设不足的短板,亟需找准定位、靶向发力,进而推动兵团制造业转型发展,更好融入新发展格局提出对策思考。

[关键词]新发展格局;制造业;兵团

[中图分类号]F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274(2022)06—0136—08

[作者简介]马琴,女,兵团党委党校(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副教授,研究方向:工业经济。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是国家经济命脉所系。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形成强大的国内市场,构建新发展格局”。新发展格局的提出是我国基于国内外新的发展条件变化作出的重大战略安排,是“十四五”时期和未来更长时期推进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1]构建新发展格局强调立足国内大循环,发挥比较优势,以国内大循环集聚全球资源要素,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着力提升供给体系对市场需求的适配性。构建新发展格局为制造业转型发展带来新的机遇,而制造业转型发展也成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内容。身处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兵团,如何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既能巩固提升现有开放优势,又能全面融入国内超大市场,对进一步提升兵团制造业发展能级、打造兵团军垦品牌、推动兵团经济高质量发展、壮大兵团综合实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兵团制造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兵团坚决把推动制造业转型发展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制造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一)制造业支撑地位更加坚实

兵团大力实施“工业提效”工程,坚持调整存量,优化增量,积极扩大制造领域有效投资,发展壮大先进制造业,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制造业规模持续稳定增长。[2]从制造业总产值来看,兵团制造业总产值从2015年的1686.2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1757.98亿元,增长4.26%,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2015年的84%提高到2020年的86.77%,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作用明显增强。2020年,兵团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数量达到789家,实现利税总额174.57亿元,年从业人员平均人数达到11.1万人,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就业总人数的82.2%,制造业在吸纳就业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兵团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步伐不断加快,传统产业竞争优势加速重构,新兴产业增长贡献持续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明显进展。2020年,兵团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0.6%,较2015年的8%提高了2.6个百分点。其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实现总产值78.16亿元,较2015年增加了77.3亿元,占制造业总产值的比重为4.45%。2020年,兵团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51.9%,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9.1%,均高于工业增长幅度。

(三)产业创新能力加快提升

制造业创新发展的资金投入、平台建设、人才队伍支撑不断增强,科技经费投入持续增长,科技进步与兵团经济社会发展结合更加紧密。2020年兵团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投入为54.40亿元,较2015年的10.01亿元增长了4.43倍。科研项目经费投入中制造业企业经费投入占比超90%。近年来,兵团装备制造产业中棉花精量铺膜播种机、大型自动化采棉机国产化等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并实现产业化生产;化工产业中电石法聚氯乙烯清洁生产、大型热电机组烟气脱硫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推动兵团化工企业节能减排取得实效;金属冶炼产业中碳化硅晶体、特高压电极箔新材料、电极箔生产设备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并实现转化应用。[3]兵团制造业以企业自主研发、科研院所合作为重点,加大科技研发的针对性,大力推动“产学研”相结合,产业创新取得明显成效,有力支撑和引领了兵团制造业发展。

(四)产业绿色发展深入推进

兵团制造业绿色转型发展势头良好,通过广泛推广应用节能环保技术和装备,绿色制造体系正在加快构建和形成,绿色发展路径不断拓宽加深。兵团聚焦重点区域、重点行业,组织实施绿色制造试点示范,引导企业推行绿色标准、绿色管理、绿色生产,创建“绿色工厂”,打造“绿色产品”。兵团创建国家级绿色园区1个、绿色工厂10家,工业产品绿色设计示范企业2家、绿色设计产品1个,4个绿色制造系统集成项目获得国家财政资金支持。兵团已形成一批如新农化纤、百禾晶生物科技公司、天业集团、云发科技公司、金派环保科技公司、宣力公司等企业为代表循环利用重点企业。兵团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以及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等指标均处于向好趋势。

(五)企业效益水平总体良好

近年来,兵团规模以上制造企业总体效益水平良好,总体债务基本合理。制造业利润水平保持平稳增长,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从2015年的110.09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136.43亿元。债务风险基本可控,2015年以来,兵团制造业资产负债率基本保持平稳,一直在60%—70%之间波动。2020年,兵团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数量达到789家,其中亏损企业149家,亏损面20.5%,实现利润118.15亿元,利税总额175.37亿元,总体效益水平良好。

二、新发展格局下兵团制造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兵团制造业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但与融入新发展格局的要求而言,仍存在制造业整体发展水平仍不高、融入力度有待提升等问题。

(一)优势资源与产业布局不匹配,融入新发展格局特色发挥不足

自2000年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优势资源转换成为兵团制造业发展的主要动力。依托资源优势、能源优势、农产品优势,兵团大力发展金属加工业、化工产业、农副产品加工业和纺织服装产业。但是发展中存在明显的优势资源与产业布局不匹配问题,这将会对兵团制造业融入新发展格局产生影响。从棉花产区布局和纺织产业布局来看,2020年兵团棉花播种面积达到1297.97万亩,棉花产量达到213.41万吨,棉花产量占全国的36.1%。兵团棉花产值排前四位的是八师、一师、七师、六师(如图1),四个师棉花产值合计为273.17亿元,占兵团棉花总产值的77.04%。但是兵团纺织业发展主要集中在一师、八师、三师、二师(如图2),2020年兵团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纺织业实现产值170.51亿元,一师、八师、三师、二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纺织业实现产值合计达到148.63亿元,占兵团规模以上企业纺织业产值的87.15%。其中,二师棉花产值仅占兵团棉花总产值的6.12%,但是纺织业产值却占兵团纺织业的20.31%;六师棉花产值占兵团棉花总产值的12.93%,但是纺织业产值仅占兵团纺织业产值的1.97%。

从数据上可以得出,兵团棉花种植集中在八师、一师、七师、六师,但是纺织企业集中在一师、八师、三师、二师,棉花产区分布与纺织产业布局不匹配。从兵团矿产资源开采和资源加工产业布局来看,兵团有色金属矿采选业主要集中在十三师,十三师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但是有色金属加工业却集中在八师和六师;兵团规模以上黑色金属矿采选业集中在五师,但是五师规模以上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的产值为0,而主要生产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的是六师和十三师。兵团产业布局与资源禀赋匹配度不高,这将会使兵团在融入新发展格局的过程中,无法将自身特色优势发挥到最大。

(二)传统产业占比过大,融入新发展格局基础不稳

近年来,兵团加大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力度,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但是传统产业在兵团制造业中所占的比例依然较大。2020年,兵团分行业生产总值占制造业生产总值比重超过5%的行业有7个(如表1):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占比为22.19%,农副食品加工业占比为13.32%,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占比为11.31%,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占比为10.58%,纺织业占比为9.70%,食品制造业占比为7.18%,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占比为5.83%。7个行业产值合计占到了兵团规模以上制造业总产值的80.11%。这些产业主要集中于涉农产业和资源依赖型产业,多是劳动力密集型、以基础加工为主的行业,属于传统产业。特别是2015—2020年,结构调整最大的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纺织业和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均是典型的传统产业。而新兴产业在兵团发展缓慢,2015年兵团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3%,到2020年兵团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仅为8.11%。2020年兵团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实现生产总值12.55亿元,占制造业生产总值的0.71%;汽车制造业仅实现生产总值602万元。高技术高水平的“双高”特征显著的机械和设备、电气机械及设备、医疗器械、精密仪器和光学仪器、汽车等产业在兵团发展较为滞后。兵团传统产业比重大,制造业产业结构不佳。

(三)产品附加值低,融入新发展格局供给能力不足

随着兵团制造业规模的不断壮大,兵团制造业涉及的领域逐步拓宽,工业产品种类日益丰富,但是从产业链延伸、产品链高级化的角度分析,兵团制造业存在产品附加值低的问题。2020年,兵团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从事农副产品深加工业和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的企业数量达到了347家(如图3),占到制造业企业总数的43.98%,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农副产品深加工业和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实现的生产总值为420.18亿元,仅占规模以上制造业总产值的23.9%,且产品以乳制品、罐头、软饮料、水泥为主。43%企业数量仅实现了23%的生产产值,主要问题就在于产品初级化、附加值低。此外,兵团制造业主导产业中,食品制造业、纺织业属于低技术产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属于中等技术产业,但产品集中在电解铝、平板玻璃、钢材等初级产品;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属于高技术产业,但整体技术水平较低,产品以电石、烧碱为主。兵团制造业几大产业都高度依赖于兵团的资源和能源优势,整体技术水平相对较低,产品大多数为原料型产品和粗加工产品,处于产业链的前端、价值链的低端,总体处于成本竞争为主的格局。伴随着劳动力成本、原料成本、运输成本的上涨,兵团成本竞争优势正在弱化,亟需在产业链、价值链延伸上寻求突破,夯实融入新发展格局的基础。

(四)制造业竞争力弱,融入新发展格局力量不足

近年来,兵团制造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得益于大型企业的带动,十二师天润乳业、八师合盛硅业、六师梅花集团、六师信发集团、一师新越丝路、十三师大安特钢等一批大型企业带动了兵团制造业的发展。但是和全国其他省份相比,兵团企业规模效益还存在不足。截至2020年底,兵团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计960家,其中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数量为789家,占比达到82.19%。这些企业中进入2020年中国制造业500强企业排行榜的只有第八师天山铝业股份有限公司1家,排名第202位。兵团制造业企业小而散,规模效应不突出,专业化协作不强,产品竞争力弱,与全国乃至全球高水平企业在规模、技术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企业核心竞争力和整合资源的能力明显偏弱,在带动兵团产业集聚过程中作用发挥亟待提高。

(五)园区规模小,企业之间关联度低,融入新发展格局平台作用发挥不够

根据发达国家和先进园区的经验,产业园区只有集群化发展,才会激发出更大能量。园区发展大体上要经历4个阶段:划定一片区域专门从事生产活动;行业细分,同类企业入驻对应的园区;产业链扩散,龙头企业带动作用逐渐显现;形成产业集群。目前,兵团共有各类开发区31个,其中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3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个,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兵团分区2个,兵团级工业园区25个。[4]遍地开花的园区为兵团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但是园区在发展过程中产业集聚不足。兵团园区大体处于园区发展的第二个阶段。存在能招到什么企业就发展什么产业的现象,从而出现了园区内企业间关联度不足,龙头企业带动力不强的问题。引进的龙头企业多为某集团公司在兵团的分公司,生产的初级产品大多运往内地进行深加工,对于本地区产业链下游企业供给不足,在延伸产业链方面带动力不强。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