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技术创新推动家庭生产社会化,释放消费潜力
作者: 高宏 厉基巍曾经,衣服通常都是家庭成员自己缝制的,而今天,成衣业的快速发展,让人们很少再自行缝制衣服,转而从市场中购买。住房、出行领域也走过了类似的进程。相比之下,在“食”的领域,家庭生产的比重还比较高,未来市场化的潜力空间更大。
消费由家庭生产转向社会化服务、社会化供给,是长期以来的发展规律,也是未来释放消费潜力的重要途径。家庭生产向社会化转型的核心驱动因素是市场供给的货币成本低于家庭生产的时间成本,而市场供给成本的下降则来自技术创新的驱动。要鼓励技术和商业创新,形成更多优质的市场供给。同时,提升服务供给的可获得性和质量水平,用好“闲暇”时间、引导更多线下的实体休闲娱乐活动。
一、从历史看,家庭生产社会化是扩大消费的重要动力
消费行为是人类活动的本质属性,是人类生产行为的最终目的。从经济学规律看,人类的消费行为是家庭活动和社会活动的结合,在古代社会,人们的消费需求大多通过“自给自足”的方式得到满足,即人们以家庭、宗族为单位组织生产(家庭生产),产出的产品和服务大多被家庭内部成员消耗。马克思认为,“在野蛮时代低级阶段,人们只是直接为了自身的消费而生产;间或发生的交换行为也是个别的,只限于偶然留下的剩余物。”[1在这种发展阶段,消费行为是以家庭活动为主,社会化生产只是零星的存在。
两次工业革命促进了商品和服务生产的市场化进程,人类逐渐从主要依赖家庭生产转向从市场购买商品和服务以满足自身各项基本需求,即家庭生产社会化。历史经验表明,在“衣食住行”等领域,市场生产代替家庭生产已成为长期历史趋势。例如,曾经,衣服通常都是家庭成员自己缝制的,缝纫机是非常重要的“三转一响”四大件之一。而今天,成衣业的快速发展,让人们很少再自行缝制衣服,转而从市场中购买。住房、出行领域也走过了类似的进程(详见表1)。

资料来源:参考《美国增长的起落》[2一书中相关表述进行整理。
相比之下,在“食”的领域,家庭生产的比重还比较高,未来市场化的潜力空间更大。早期典型家庭的饮食活动几乎全部靠自给自足:主要通过种植和养殖获得食材,膳食准备的一系列家庭生产,例如挑水、劈柴、运煤、烧火、烹饪、洗碗、处理燃料灰烬等,都由家庭成员完成。伴随着社会大分工,餐饮及其相关产业逐渐从家庭劳动中分离出来,并成为经济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到了现代社会,餐食外部化的比重不断上升。家庭除了从市场购买米面粮油、蔬菜肉食等各类原材料,也会购买各种半成品、即食食品、调味品。膳食准备的劳动主要包括烹饪和厨余垃圾清理等过程,而水源和加热热源通过购买自来水、燃气服务获得。具体到我国,改革开放之前,我国餐饮的市场化供给十分匮乏,居民日常餐饮需求基本由家庭或单位生产(食堂)提供。随着改革的日益深入,个体户、民营企业等餐饮市场主体的活力全面释放,工业化生产、连锁经营和品牌化逐渐成为餐饮业的发展方向,餐饮消费转而以节庆、宴会、商务宴请等形式为主。而近十年来,社会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大众化餐饮的需求日益增长。连锁餐饮、轻快餐、外卖等餐饮业态不断发展,以LBS为代表的数字技术日臻成熟,都使得人们“一日三餐”中市场生产的份额不断提升。
二、从国际看,家庭生产社会化在持续推进中
从消费行为本身来说,家庭生产对满足人类基本需求、提升生活质量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不过,从统计核算上看,由于家庭生产与消费的关系,不直接通过市场交易得以体现,因而在当前的统计体系中,家庭生产和家庭自有消费的价值并未被纳入国民收人核算体系。如何衡量由家庭生产的这部分真实存在、但略显隐性的价值,学术界尚没有权威一致的方法,其中最为普遍的观点是以家庭生产活动的市场购买价格作为其影子价格对家庭生产的价值进行认定[3]。
近年来,美国经济分析局的一些专家以时间利用为基础,把家庭生产的价值进行折算,从而构建出了“家庭生产总值(GrossHouseholdProduct,简称为GHP)”,作为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卫星账户[4]。从估计方法上,GHP的核算将家庭生产视为由家庭拥有的完全竞争企业。因此,按照GDP的收入法核算思路,家庭生产创造的名义增加值等于各生产要素的报酬。实践中,美国经济分析局衡量的家庭生产主要包括如下七类活动:家务(housework)、做饭(cooking)、零工(oddjobs)、园艺(gardening)、购物(shopping)、照顾小孩(childcare)以及家庭生产相关的出行(domestictravel)。从核算结果看,美国GHP的现价绝对规模呈稳步增长的态势,从1946年的1067.0亿美元增长至2021年的53225.4亿美元,年均增长 5 . 3 % 。不过,相比于市场计价的GDP,由于家庭生产的效率提高相对较慢,更主要是家庭生产逐渐转化为社会化生产,一些活动从GHP的“统计”中转入GDP的统计中,GHP相比于GDP的规模逐渐缩小。1946年,GHP相当于GDP的 4 6 . 9 % ,到2021年已经下降为 2 2 . 5 % 。

资料来源:美国经济分析局(BEA)。
三、技术创新是家庭生产社会化的重要条件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tuan20250206.pd原版全文
在家庭生产向社会化生产转型的过程中,需求始终都不是主要的制约因素。例如,当今社会已经非常普遍的餐饮外卖等即时零售就是家庭生产社会化的典型代表。事实上,餐饮外卖在人类社会历史早已出现。例如,至少在唐宋时期,一些酒楼饭馆就能够提供送餐服务,以满足那些因各种缘由不能外出的文人雅士和富裕家庭的需求,这种服务被称为“送食”,这一画面在《清明上河图》中就有体现。但是,为什么这种即时性的服务没有在传统社会充分发展起来?其中的关键就是供给端高昂的成本使得该项生产不能由社会大规模提供。在古代,顾客与店家之间的交流也比较困难,缺乏快速有效的信息传递手段;缺乏高效的运输工具和物流系统,使得即时零售服务的覆盖范围和速度受到限制。在这种技术条件下,即时零售服务只能零星地存在,没有分工成为一个独立的工种。
因此,供给端的成本约束是影响生产能否由社会化、大规模提供的关键条件。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贝克尔认为5,家庭消费的“最终产品”,是市场化购买的商品与家庭时间投入的结合来完成的。时间和商品是生产“最终产品”的两类投入,它们之间存在替代关系。如果市场生产成本低于家庭生产,就会引发价格替代效应,即更多时间将被投入市场生产,更多商品和服务将从市场生产中获得。技术革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使得从市场上获得商品和服务在成本、品质、品类丰富度等方面都要优于家庭生产。例如在餐饮外卖领域,数字经济时代,居民的即时性需求更频繁、类型也更多样,配送设备也更先进,这为即时零售发展提供了巨大潜力空间;不过,这也意味着配送环节的决策问题规模更大、时效要求更快,目标与约束之间的冲突更明显、更严峻。数据显示,2023年美团即时配送订单219亿笔,由此计算的日均订单在6000万笔左右,其日均活跃骑手也超过100万。Frost&Sullivan发布的《2023年中国即时配送行业趋势白皮书》预计,到2028年全国即时配送订单规模将达到813.1亿单,骑手规模达到1610万人(图2)。因此,即时配送问题的求解规模巨大。已有研究证明,这种问题在庞大的解空间中搜索得到最优解,几乎是不可能的
数字化技术创新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必不可少的条件。面对复杂的即时零售场景,数字化技术能够优化资源配置效率、减少闲置,在此基础上增加劳动者收入、给消费者稳定的预期,并推动消费从零星的需求转向规模化的产业。在路线优化方面,数字化技术通过模拟骑手的决策过程,生成近似最优的配送路线,以减少搜索空间;同时,技术还考虑配送时间、安全和服务质量等多个目标,以获得更全面的解决方案,实现多目标优化。在动态决策方面,数据要素与统计模型、LBS系统和感知系统等技术和设施相结合,对配送环境进行深入分析,如商家的出餐速度、顾客的位置分布等,辅助算法作出更精准的决策,如选择最合适的骑手、确定最优的配送顺序等。此外,在应对实时场景方面,劳动者的柔性技能也是不可忽视的技术创新的一部分,技术与人的协同配合始终是关键的举措。在特殊情况下,例如商家出餐异常慢,导致骑手迟迟不能取单,影响后续订单的配送时间,这时候,数字技术本身的机动性、灵活性不够,人的重要性就凸显出来了。骑手等劳动者通过自身的经验积累、外溢性学习,能够根据最新的信息调整配送计划,实现与技术、设备的交互,并最终完成消费供需的匹配。
四、政策建议
顺应家庭生产社会化发展的趋势,未来可以进一步扩大相关服务消费的市场供给水平,让更多家庭生产需求释放到市场上,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特别是在城镇化发展背景下,居民生活节奏快,收入水平高,时间成本更为宝贵,更有条件加快推进家庭生产转向社会化服务、市场化供给。
一是鼓励技术和商业创新,形成更多优质的市场供给。目前,我国居民对日常餐食、养老托育、家政服务的需求大部分仍通过家庭生产满足,主要源于市场供给不足、水平较低、效率不高。因此,未来应推动相关生产技术、组织方式、商业模式的创新,进一步提升市场生产的相对优势。推动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过程的数字化转型,引入数字化管理、数字化营销和数字化财务系统以提高运营效率。探索发展“互联网+”等各类服务消费新业态,大力发展新业态新模式的职业教育水平,补齐市场人才供给短板。
二是完善生活服务业布局,提高便民业态的可获得性。当前城市社区商业业态分布尚不均衡,一些社区早餐店、快餐店、便利店相对较少,与居民养老、托育等相关的各种家政服务资源有限且质量参差不齐,在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和社区管理中,要把发展便民生活服务业作为重要内容,用好平价物业资源,引入毛利低但居民生活需要的各种业态。要利用平台经济的数据资源,帮助社区完善服务供给,延伸各种社区便民商业的服务半径,帮助居民更便利地获取各种服务资源。
三是提高服务业水平,让相关服务有像“家”一样的高标准、高水平。要让消费者把更多家庭生产转由社会化服务提供,就需要提升服务水平,不仅快捷便利,还要像在家一样安全可靠。例如更多的居民用快餐、外卖满足一日三餐的基本需求,但一些餐饮供给高油、高盐、重口味,并不适合消费者长期食用。近年来,餐饮品牌化、连锁化水平不断提高,餐饮膳食结构正在优化,轻食等健康餐饮日益受到消费者青睐。未来,要鼓励数字平台运用市场化手段,联合更多品牌企业、营养专家,积极倡导科学配餐、合理膳食的理念,通过制定行业标准,加大宣传推广,增加更多高品质的日常餐饮供给,让消费者放心消费。
四是用好“闲暇”时间,引导更多线下的实体休闲娱乐活动。随着家庭生产的社会化,居民的闲暇时间有所增多,但由于线下实体休闲娱乐资源总体偏少,吸引力不够,许多居民尤其是年轻群体经常“宅”在家,通过线上进行虚拟社交,或者沉迷于网络游戏、网络视频,这不利于身体和心理健康发展。建议丰富线下实体休闲娱乐的新业态新模式,为消费者提供更多贴近日常生活半径的线下活动资源,方便居民以较小的时间成本、金钱成本实现线下消费,打一场球,看一次演出,进行一次周末郊游接触社会、亲近自然,这既有利于扩大消费,也利于社会和谐健康。
作者简介:高宏,清华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美团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参考文献
[1]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188.
[2][美]罗伯特·戈登著,张林山,刘现伟,孙凤仪等译.美国增长的起落[M].北京:中信出版集团,2018.
[3]Dong,X.,and An,X.GenderPatternsandValueofUnpaid CareWork:Findingsfrom China'sFirstLarge-scale Time Use SurveyU]. Review of IncomeandWealth,2015,61(3):540-560.
[4]BenjaminBridgman,AndrewCraig,andDanit Kanal.Accounting for Household Production in theNational Accounts:An Update 1965-202o[].Survey ofCurrentBusiness,2022,102(2):1-13.
[5]Becker,G.S.A Theory of the Allocation ofTime[J].The Economic Journal,1965,75(299):493-517.
[6]Graves S C.A review of production scheduling.OperationsResearch,1981,29(4):646-675.
[7]Frost&Sullivan.2O23年中国即时配送行业趋势 白皮书[EB/OL].(2024-03-27)[2025-04-16].https: //www.frostchina.com/content/insight/detail/65f64369a2 aa84f5d865a560.
(编辑:蒋天羚)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tuan20250206.pd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