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岩精神的历史价值与当代启示
作者: 黄翔 罗飞在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赢得了确保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的历史主动,赢得了党团结带领全体人民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共同奋斗的历史主动”[1],用赢得了“两个历史主动”对新时代反腐败斗争历史性成就作出高度概括。反腐败是彻底的自我革命,我们党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和意志清除党内存在的严重腐败隐患。红岩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之一,凝聚着红岩革命者始终对党忠诚、坚定信念、廉洁自律、敢于斗争的高尚品质,蕴含了勇于自我革命的丰富内涵和斗争经验。
一、红岩精神蕴含的勇于自我革命的历史特性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6次就红岩精神作出重要论述,指出:“解放战争时期,众多被关押在渣滓洞、白公馆的中国共产党人,经受住种种酷刑折磨,不折不挠、宁死不屈,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生命,凝结成‘红岩精神’”[2]。这为我们深刻把握红岩精神的历史内涵和重要意义指出了鲜明的方向,我们要以历史主动精神赓续红岩精神血脉,从历史方位中汲取推进党的自我革命的智慧与力量。
(一)红岩精神以何凝结
在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历史征程中,红岩精神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周恩来为代表的中共中央南方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众多被关押在渣滓洞、白公馆的革命志士,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一往无前、舍生忘死、不懈斗争中凝练而成的,是争取民族独立解放、为新中国诞生而表现出的一种“对党忠诚、坚定信念、廉洁自律、敢于斗争”的革命精神。红岩精神,集中彰显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政治觉悟、意志品质、工作作风和精神风貌,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加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等党的建设上的成功实践。1985年10月,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政协主席的邓颖超同志重返红岩村时,回首艰苦岁月,题词“红岩精神永放光芒”,“红岩精神”这一科学命题由此被提出[3]。习近平总书记高度肯定红岩精神,指出红岩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秉承着伟大建党精神的内在特质和精神基因,被广大共产党人、人民群众所颂扬和传承,是新时代深化全面从严治党这场伟大自我革命的强大精神力量。
(二)红岩精神有何特性
红岩精神是共产党人信仰信念、政治智慧、清正廉洁和敢于斗争的具体体现,与推进党的自我革命的内在要求是一致的,具有“政治性、先进性、斗争性”等精神特性,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丰富。
一是政治性。在国统区特殊而严酷的政治环境中开展革命斗争,南方局坚持在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开展各项工作,坚定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各项决策部署。一方面,积极应对国民党顽固派“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政治局面;另一方面,在国民党高官厚禄的政治引诱下,始终坚定革命意志,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南方局把“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巩固党”作为“极端严重的任务”和“完成党的政治任务的决定因素”[4],使得国统区各级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得到提高,经受住了各种考验,成为党在大后方开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战斗堡垒。
二是先进性与纯洁性。百年来,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是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红岩精神是党的优良作风在特定历史环境、特殊斗争中的具体表现。处在国统区一潭“淤泥”中,前方吃紧、后方紧吃,当属彼时国民政府最为人诟病的腐败行为。面对不同政治倾向和不同思想觉悟的各色人等,南方局的党员干部既要与社会各界人士广交朋友,巩固群众基础,又要保持艰苦奋斗、廉洁自律的工作作风。周恩来同志认为,纪律“是决定党能否坚持革命、战胜敌人、争取胜利的首要条件”,把纪律规矩摆在干部教育最前面,从严查处违纪行为,定期清除不合格党员,以此保障了党员干部“出淤泥而不染,同流而不合污”的政治品格,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取得胜利积蓄了革命力量。
三是斗争性。敢于斗争是红岩革命者最鲜明的品质之一。在国际国内形势风云激荡、各种斗争纷繁复杂的环境中,南方局坚决同一切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同一切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不正之风作斗争。红岩革命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能够做到在严刑拷打面前“坚持到最后”,在矛盾问题面前分清是非、辨明方向,在风险挑战面前“不顾艰难向前奋斗”。正是因为大无畏的斗争意识、顽强不屈的斗争品质、扎实过硬的斗争本领以及有理有礼有节的斗争策略,南方局团结民主党派和社会各界人士,维护国共合作抗战大局,巩固和扩大了最广泛的抗日统一战线。
二、红岩精神彰显的党的自我革命的实践力量
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最鲜明的政治品格、最大的政治优势。中共中央南方局和红岩英烈在国统区的伟大斗争实践中,坚定“为了新中国”“为了共产主义”的革命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涵养清风正气,以强大的自我革命精神锻造成为一个个真正“铁打的人”。
(一)对党忠诚是根本
1939年,南方局在重庆设立以来,坚持在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下开展各项工作,坚决拥护和执行党中央的决定。各级党员干部坚定执行中共中央《关于巩固党的决定》“隐蔽精干、长期埋伏、积蓄力量、以待时机”[5]的十六字工作方针等一系列党中央决策部署,并且根据国统区的实际,创造性提出具体措施,进一步巩固党的建设,保持了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捍卫斗争成果。面对国民党顽固派的各种酷刑,关押在渣滓洞、白公馆的共产党员,宁肯死在狱中,也要誓死严守党的机密,不向敌人吐露一个字。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时指出,“重庆涌现了大批大义凛然、高风亮节的共产党人,如信仰坚定、不怕牺牲的赵世炎等人,英勇善战、屡建奇功的王良等人,坚贞不屈、永不叛党的江竹筠、王朴、陈然等人”[6],一大批红岩革命者用生命诠释了对党的忠诚,以实际行动践行了坚定革命的决心。由此可见,对党忠诚是红岩革命者最重要的品质,是推动革命走向胜利的基石。
(二)理论清醒是基础
理论上清醒,政治上才能坚定。历史和实践反复证明,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执政的根本指导思想,也是南方局开展各项工作的理论基础。周恩来同志特别重视思想政治教育,高举马克思主义理论旗帜,部署南方局整风运动,开设培训班,组织党员干部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党的建设理论等内容,号召“学习、学习、再学习”,加强党员干部革命气节教育,从思想根源上认清国统区严峻的政治形势和险恶的斗争环境,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要坚持党的领导,坚定政治立场,保持革命气节,经受严酷考验,敢于抗争到底。哪怕是关押在监狱里,红岩革命者也想尽一切办法找到学习的途径,通过组织学习小组传递党的理论和信息,互相学习鼓励,一直坚持到革命的胜利。只有学好、用好革命理论,才能在狂风巨浪中站稳脚跟,不迷失革命前进的方向。
(三)清正廉洁是保证
纪律是南方局战斗的重要武器。周恩来同志十分重视纪律,制定了《关于组织问题的决定》《秘密工作条例》《关于组织问题的紧急通知》等一系列文件和规章制度,并在实践中不断加以完善。周恩来、董必武等领导同志以上率下、以身作则,经常告诫党员干部保持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要坚持艰苦奋斗,教育党员干部把延安不怕困苦、自力更生的南泥湾精神带到红岩村中来。在红岩村,周恩来同志农历45岁生日当天拒绝参加南方局同事准备的寿宴,经过深思熟虑写下《我的修养要则》,全文一共7条,192个字,体现严以修身、廉洁从政的人格魅力和“严”和“实”的党性修养。董必武同志平时穿着朴素,参加联合国宪章制宪会议也只是一件简单的长呢大衣,将高额的置装费节省下来贴补党的工作,展现的是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言传身教,影响了一大批红岩革命者,“红色老板”熊瑾玎、“红色资本家”卢绪章、“红色掌柜”肖林等沉浮商海,也能做到“出淤泥而不染,同流而不合污”,也有“一套公用衣服”“个人用公家费用是犯罪行为,千万不能”“宁亏自己,不损组织”等廉洁故事,彰显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这是红岩精神鲜明内涵之一。
(四)敢于斗争是关键
红岩精神是在与艰难困苦、挫折磨难的斗争实践中历练而成的。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信念、方法和意志是红岩精神突出的品质内涵,他们为夺取革命的胜利不怕牺牲、甘于奉献,勇于担当、攻坚克难。江竹筠同志面对敌人的毒刑,斩钉截铁地说道,“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7]。面对死亡,在刑场陈然视死如归,“你们有种的,正面开枪”[8]。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表现出了大无畏的革命精神,不讲个人生死,只讲国家利益。重庆谈判期间,中共代表团亦是如此。毛泽东同志不顾个人安危,深入虎穴,与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既是有理有利有节的政治斗争,又是破碎蒋介石进攻解放区阴谋的军事斗争,赢得了社会各界的拥护和支持,体现出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大智大勇。在红岩,革命英烈以绝对忠诚和不屈斗争凝练而成的“狱中八条”,对当下全面从严治党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三、红岩精神对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的现实启示
红岩精神在特殊环境中所展示出的精神内涵和实践路径,既保有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的共性精神特质,也蕴含着其在国统区炼就的独有精神特质,确保党在革命斗争中取得胜利,为党的自我革命积累了历史经验,需要我们不断继承和弘扬红岩精神,推动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走向深入。
(一)从红岩精神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就是要坚持党的领导,对党绝对忠诚
实践证明,确保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的关键所在。新时代新征程,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始终把对党忠诚作为党员干部的首要政治要求,把“两个维护”作为最根本、最重要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要旗帜鲜明讲政治,善于从政治上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善于从政治上发现问题、校准偏差,坚持在审查调查中首查政治纪律,严肃查处“七个有之”等问题。要强化政治监督,坚持把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落实情况作为政治监督重点,对“国之大者”心中有数,关注党中央在强调什么部署什么,加强监督检查、巡视巡察,有效打通贯彻落实中的堵点淤点难点,对责任不落实、执行打折扣、搞变通的情况严肃查处,确保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地生花。
(二)从红岩精神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就是要坚定理想信念,保持理论清醒
重视和加强党内学习教育,是南方局加强政治建设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决策部署开展了7次党内集中教育。2024年,以党纪为主题全党开展集中学习教育,旨在用严明的纪律管党治党,使铁的纪律转化为党员干部的日常习惯和自觉。要巩固拓展党纪学习教育成果,发挥党的纪律教育约束、保障激励作用,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学纪、知纪、明纪、守纪,用党章党规党纪校正思想、行动。要持续健全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常态化长效机制,全面系统研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加强党的纪律建设的重要论述等重要内容及思想精髓,逐篇逐段逐句学,领会蕴含其中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现实逻辑,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带头理论联系实际,把理论学习同个人思想实际和正在做的事情结合起来,用好“深学习、实调研、抓落实”工作方法,真正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指导实践和推动工作的强大内在动力。
(三)从红岩精神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就是要继承和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
红岩精神是我们党攻坚克难、无往不胜、发展壮大的制胜密码,也是始终保持清正廉洁政治本色的优势所在。如果丢掉这些传统,作为一个政党会蜕化变质、丧失本色,作为一名党员会思想滑坡、腐化堕落。因此,我们要发扬自我革命精神,始终保持“赶考”的清醒,自觉传承对党忠诚、无私无畏、“三严三实”的优良传统作风,推动党的优良传统融入新时代党的建设的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要持之以恒推进作风建设,必须把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长期坚持下去,始终注重以严和实的精神砥砺党性、锤炼作风、磨炼意志,凝聚改革发展的强大力量,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寸步不让、靶向纠治。要深入推进风腐同查同治,不断健全风腐同查同治机制,以“同查”严惩风腐交织问题,以“同治”铲除风腐共性根源,全力清除一切阻碍、干扰高质量发展的消极腐败因素和不良风气,推动风气上升、正气上扬,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