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 加快建设巴渝和美乡村示范区
作者: 钱建超2024年2月19日,重庆市梁平区成立区委党校和美乡村学校,举办全区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加快建设巴渝和美乡村示范区专题研讨班,向全区上下释放一个强烈的信号:新时代新征程新重庆的梁平实践,就是要把巴渝和美乡村示范区建设作为“牵一发动全身”的重要变量和梁平区最具辨识度、影响力、标志性的重要抓手,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大力实施“十百千万”示范创建,进一步推进“强村富民”梁平实践,加快建设巴渝和美乡村示范区,为现代化新重庆建设作出梁平贡献。
一、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的精神内涵
自2003年启动的“千万工程”,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决策。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千万工程”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做出一系列重要部署,为总结推广“千万工程”经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根本方向。
2013年5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要认真总结浙江省开展“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经验,并加以推广。各地开展新农村建设,应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规划先行、完善机制,突出重点、统筹协调,通过长期艰苦努力,全面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
2018年4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浙江省15年间久久为功,扎实推进“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造就了万千美丽乡村,取得了显著成效。农村环境整治这个事,不管是发达地区还是欠发达地区都要搞,但标准可以有高有低。要结合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和乡村振兴战略,进一步推广浙江好的经验做法,因地制宜、精准施策,不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建设好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让广大农民在乡村振兴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2018年10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批示,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起步早、方向准、成效好,不仅对全国有示范作用,在国际上也得到认可。要深入总结经验,指导督促各地朝着既定目标持续发力,久久为功,不断谱写美丽中国建设的新篇章。
2023年5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总结推广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走深走实的调研报告》上作出重要指示,浙江省自2003年启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以来,20年持之以恒、锲而不舍,造就了浙江万千美丽乡村,造福了万千农民群众,成效显著、影响深远。同意总结提炼、宣传推广“千万工程”好经验好做法的建议。各地区和有关部门要坚持新发展理念,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加快城乡融合发展步伐,继续积极推动美丽中国建设,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2023年7月25日至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考察时强调,要学习运用浙江“千万工程”经验,聚焦小切口,锲而不舍、久久为功。农村宅基地改革要守住底线。要把住土地流转关,不能借流转之机搞“非农化”。要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城乡统筹,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城乡均等化。
2023年9月20日至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省考察,深入金华市义乌市后宅街道李祖村调研时指出,李祖村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是浙江“千万工程”显著成效的一个缩影,要再接再厉,在推动乡村振兴上取得更大成绩。乡村振兴为年轻人提供了展现才华的用武之地,希望更多的年轻人为乡村振兴发挥积极作用。
2023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对“三农”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指出要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把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为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循序渐进、久久为功,集中力量抓好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指示精神,2023年5月9日和17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和中央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先后专门印发通知,从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走深走实的政治高度,对学习掌握“千万工程”所蕴含的理念和方法,并切实转化为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强城乡融合发展、推动美丽中国建设、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作出了系统的部署。2023年12月19日至20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强调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蕴含的发展理念、工作方法和推进机制,从农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实际问题出发,找准乡村振兴的切入点,提高工作实效。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就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提出一套“方法论”和“231”工作重点,为全年乃至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锚定了方向。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总书记和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具有深厚的理论实践支撑和深远的战略全局考量。我们要紧密结合思想和工作实际,进一步深刻领会“千万工程”经验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性、可行性、有效性,切实增强学习运用的责任感、紧迫感。
(一)深刻认识把握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重大举措
“千万工程”是农村发展理念变革、发展方式转换的生动体现,彰显了新发展理念的实践伟力。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有利于推动“三农”领域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正确处理速度和质量、发展和环保、发展和安全等重大关系,完善政策体系和制度机制,切实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二)深刻认识把握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是加快城乡融合发展的有效途径
“千万工程”实施以来,浙江省内区域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不断缩小,农村面貌实现从“脏乱差”到“强富美”的沧桑巨变。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有利于破除妨碍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的制度壁垒,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资源要素向农村流动,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推动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
(三)深刻认识把握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有力行动
“千万工程”推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从理念变为现实,打造了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样板和典范,为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贡献了成功方案。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有利于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促进生态农业、低碳乡村发展,推动建设美丽乡村,为建设美丽中国奠定坚实基础。
(四)深刻认识把握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是扎实推进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
“千万工程”积极呼应农民群众的期盼诉求,有力有效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实现乡村由表及里、形神兼备的全面提升,树立了乡村全面振兴的新标杆。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有利于探索扎实推进乡村振兴的实现路径和阶段性任务,优化人力、物力、财力配置,循序渐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不断实现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认真学习浙江实施“千万工程”生动实践的经验做法
2003年6月,以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的“三生”环境改善为重点,浙江省启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开启了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为核心的村庄整治建设行动。20年来,浙江发挥一届接着一届干、一张蓝图绘到底的“浙派作风”,坚持持续发力,久久为功,高层推动,真金白银地投,乡村建设从“千村示范、万村整治”迈向“千村未来、万村共富、全域和美”,其建设内容已涵盖了乡村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硬件建设、软件建设等各个领域,“千万工程”造就了浙江万千和美乡村,乡村人居环境建设成效显著,成为浙江的一张金名片。2018年9月,浙江“千万工程”荣获联合国“地球卫士奖”。“千万工程”深刻改革了浙江,深刻改变了中国,深刻影响了世界。
(一)浙江实施“千万工程”的六个建设阶段
1.“千万工程”示范引领阶段
2003年6月5日,浙江正式启动“千万工程”,采取“以点带面、典型示范”的建设路径,以农村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环境改善为重点,从全省3万多个建制村中选择1万个左右的村进行全面整治,把其中1000个左右的中心村建设成全面小康示范村,建设重点是扎实推进村庄道路硬化、垃圾收集、卫生改厕、河沟清淤、村庄绿化。经过4年的努力,到2007年,全省成功完成1181个全面小康示范村建设,全面推进了10303个环境整治村的改造,示范引领作用充分彰显。
2.“千万工程”整体推进阶段
2008年3月,浙江省出台《关于深入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意见》,从2008年起浙江省深入实施第二轮“千万工程”,全面铺开全省村庄整治建设,本轮建设重点行政村体现了整治数量上的扩展和整治内容上的扩展,即整治数量涵盖了全省所有行政村,整治内容拓展为农业非点源污染、农村基础设施、农民住房风貌等建设。经过三年多努力,到2010年,全面完成了全省所有行政村的既定任务建设,乡村人居生态环境明显提档升级。
3.美丽乡村建设阶段
2010年12月,浙江省出台了《浙江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计划(2011—2015年)》,率先提出了“美丽乡村”概念,开启了浙江乡村建设的“美丽”时代。着力把农村建成规划科学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创业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身心美、宜居宜业宜游的农民幸福家园、市民休闲乐园。“千万工程”推动全省乡村沿着“千村精品、万村美丽”主线持续深化。2012年4月,浙江省出台了《关于加强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的若干意见》,这一文件的出台再一次推动了“千万工程”建设内涵从环境风貌“形象美”向历史文化“气质美”的转型。
4.美丽乡村升级版阶段
2016年11月,围绕“两富”“两美”建设目标,为进一步深化美丽乡村建设,浙江省委省政府印发《浙江省深化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计划(2016—2020年)》,提出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的建设新部署,重点具体要求是推动美丽乡村建设从“一处美”向“全域美”、“一时美”向“持久美”、“外在美”向“内在美”、“环境美”向“生活美”、“形态美”向“制度美”转型,全力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
5.“千村3A万村1A”阶段
2017年6月,浙江省第十四次党代会作出了以全域景区化为目标导向,继续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决策部署,并把万村景区化作为进一步深化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抓手。2018年4月,浙江省出台《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高水平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行动计划(2018—2022年)》,正式提出到2020年,累计建成1万个A级景区村庄,其中3A级景区村庄1000个。这项“千村3A级景区、万村A级景区”的“新千万工程”的核心,是新时代背景下深化“千万工程”的重要抓手。2021年,浙江省印发《深化“千万工程”建设新时代美丽乡村行动计划(2021—2025年)》,提出实施新时代美丽乡村全域共美、环境秀美、数智增美、活力强美、风尚纯美、生活甜美“六美”行动。
6.千村未来万村共富阶段
2022年1月,浙江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未来乡村建设的指导意见》,计划用5年时间,打造1000个以上未来乡村,全面擘画打造“千村未来、万村共富、全域和美”的现代版浙江乡村“富春山居图”。“千村未来、万村共富”,这是浙江力抓“千万工程”20载之后,基于新阶段、新征程所开启的新篇章,创新推动“千万工程”在新的起点上朝着乡村共富迭代跨越的重大战略谋划。
(二)浙江省推动“千万工程”建设和美乡村的丰富经验
1.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以人为本,遵循客观规律,尊重农民意愿,推进包括整治村庄环境、完善配套设施、节约使用资源、改善公共服务、提高农民素质、方便农民生产生活在内的各项建设。“千万工程”把改善民生福祉作为根本出发点,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同时努力提升农民、发展农民,多年来同步深入实施“千万农民素质提升工程”,让乡村工匠、农村实用型人才不断成长起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巴渝和美乡村示范区,要站稳人民立场,强化宗旨意识,坚守初心使命,把惠民生的事办实、暖民心的事办细、顺民意的事办好,让农民腰包越来越鼓、日子越过越红火,让农村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