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海直达—铁水联运”模式的区域谋划

作者: 谭建

习近平总书记在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强调:“要从整体上谋划和建设区域交通基础设施,加快建设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加强交通网络的相互联通和‘公水铁’等运输方式的相互衔接,提升区域交通一体化水平。”[1]立足万州独特的区位优势和深水港优势,推动重庆市万州区创新“江海直达-铁水联运”模式,对打造“北粮南运西进”“矿石西进东出”“陕煤入渝”等铁水联运线路,关中和长江中下游部分地区依托长江黄金水道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加快内陆多式联运“一单制”体系全面规范化,具有重要示范意义。

一、万州构建“江海直达—铁水联运”模式的现实需要

(一)立足万州区位和港口的独特优势

万州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东向门户,位于长江中上游接合部,万州新田港是长江上游可常年停靠万吨级船舶同时又是有进港铁路的唯一港口,是全市综合性较强的“铁公水”枢纽港。万州打造“江海直达-铁水联运”模式,不仅为三峡库区增加了多式联运港口,还能为四川、湖北、陕西、甘肃等周边省份提供便捷的物流服务,使其成为中西部地区货物依托长江黄金水道“西进东出”物流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的黄金进出海通道。

(二)着眼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背景

目前,国内“85%以上的煤炭、铁矿石以及中上游地区90%的外贸货运量”[2]要经过长江黄金水道流转集散,长江水道的货物吞吐量稳居世界内河第一。长江经济带已成为我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主战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主动脉、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主力军,正持续为国内大循环供血充能。以万州为支点推行“江海直达-铁水联运”,可实现“北粮南运西进”“矿石西进东出”,实现地区战略性物资江海直达,提高流通效率。依托万吨级江海直达运输,可助力万州及周边区域谋划建设国家粮食、能源等战略物资储备基地,提升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维护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有利于打造战略大后方。

(三)助力重庆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的重要方式

万州作为渝东北和三峡库区中心城市,在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中作出更多贡献是重庆市委、市政府对万州的殷切期望。万州以西部陆海新通道为牵引,与长江黄金水道有机协同,以江海直达运输提升货物在万州集拼中转能力,可进一步统筹渝东北地区出海出境大通道建设,深化拓展川渝“铁水”联运物流大通道,有利于牵动关中城市群和长江中下游部分城市融入西部陆海大通道“13+N”省际协同机制,极大促进国内大循环物流流通效率。

二、实现“江海直达—铁水联运”的主要障碍

(一)过坝江海直达船型造价较高

江海直达船型造价相对较高。以130标准船型为例,普通燃料江海直达船是一般江船造价的1.5~2倍左右(根据钢材价格波动),江海直达新能源船(LNG)达到2~2.5倍以上。

(二)万州港口辐射范围内铁路货运运能不足

万州目前只有达万、宜万两条货运铁路运行,西进江运货物直达万州港后,如由铁路到陆海新通道须绕行达州,推高成本;西北向广巴达铁路扩能改造目前只完成预可行性研究;目前,市发展改革委仅启动了达万铁路扩能改造项目预可研工作,沿江货运、长垫梁万(开)货运铁路尚未纳入国家层面规划。

(三)铁路新田港站所有权和经营权错位

铁路新田港站所有权经营权分离,国铁实施货运优价政策后,新田港站支付的铁路服务费未同比下降,造成新田港站发送货运量越大,亏损就越多,导致目前发运业务停滞。

(四)新田港水上综合服务体缺失

新田港未配套建设船舶补给和船员休闲区,港口离最近的新田镇还有10公里路程。货车高速公路过路费高,船只补给、船员休息不便,是货船不愿到新田港转运的重要原因。

(五)长江中游和三峡大坝段通航受限

近两年,三峡大坝平均待闸时间已经超过200小时,一旦遇到计划性检修,通闸时间还将会大幅度延长。在枯水期,从海港到达长江上游的货物需要经过四次过驳运输,增加货损风险的同时,单航次多耗费3天左右时间。

三、构建“江海直达—铁水联运”模式的实施路径

匹配重庆主推的130型标准过坝船,130型江海直达船为载重万吨级船,而新田港是长江上游唯一常年具备“万吨级停靠”和“进港铁路”港口,把万州新田港作为重庆万吨级江海直达运输的起止点,可真正实现万吨级货物“江海直达联运”,提高大宗货物流通效率。(如广巴达铁路改造完成,每年达到甘肃酒钢的2000万吨铁矿石可在万州靠港,再由铁路运抵,相对于目前经陇海铁路运达,每年可节省的运输成本相当可观。)

(一)推动建造新能源混合动力江海直达船型

一是建造低碳船型。国际海事组织制定的“国际航运碳强度规则”于2023年1月1日正式生效,交通运输部也“鼓励江海直达船舶应用LNG动力。”[3]。此外,集装箱运输能确保货物能“一单到底”而不中途堆码转运,因此第一阶段过坝江海直达船型应以130型LNG双燃料+动力电池、LNG纯气体+动力电池集装箱船为主,并推进LPG、甲醇、纯电、氨气、氢能动力渐进布局。

二是推动船型运营。应推动万州港口集团、三峡物流集团等国有物流企业率先启动“江海直达”运输模式,统筹运用对口支援、市级政策、地方奖补资金、国资参股等方式在万州先期打造2~3艘LNG江海直达班轮化运营船型,逐步带动其他航运企业船只的更新换代。鼓励航运企业与货主签订长期合同,实施“江海直达”专项物流补贴政策,同时继续执行重庆“130标准船型过坝补贴政策”,在船型建造、海员培训、优先过闸、货运奖补等方面,鼓励推动新能源江海直达船型实现运营。

三是稳定运输货源。由于重庆企业对经长江运输的煤矿、铁矿石、铝矾土等不怕湿损的货物时效性要求不强烈,从近年数据看,通过长江到达重庆境内的粮食运量已经超过500万吨,所以从近期看,到重庆的过坝江海直达船型主要应以对运输时效、避损要求高的粮食类大宗货物运输为主。长期看,如广巴达铁路扩能完成,经长江水道到达西北地区的铁矿石(如酒泉钢铁)运输需求每年达2000万吨以上,该船型的货源稳定。

(二)加快提升港口辐射范围内的铁路运能

一是谋划拓展铁路通道。发挥重庆作为西部陆海新通道物流运营和组织中心作用,推动开工广巴达万铁路扩能改造,打通西北向铁路通道;尽早启动长垫梁万铁路、万黔铁路通道前期工作;为实现关中城市群经万州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国家战略意图,尽量推动建设安张铁路线路开州-万州货运支线;推动开通万利(川)铁路货运专列,构建万州东向沿江铁路物流大通道,加强渝东北与鄂西地区联动发展、优势互补。

二是尽快启动万州火车站二期扩能改造。为加快推进万州站货场二期扩能建设,建议重庆铁投公司与成铁局公司联合实施万州站货场二期扩能改造建设,万州区属平台公司以项目建设所需土地资产评估作价和在万相关企业出资参股参与万州火车站二期扩能建设。

(三)市级层面协调推动铁路新田港站委托管理

重庆铁投公司和成铁局公司应加快研究解决新田港站清算比例与经营权益不匹配问题,可采用新田港委托运营管理方式,收益按比例在所有权各方分配,解决新田港站优价落地难的问题;支持新田港站开通一般危化品运输硫黄资质,分流达州日益增加的硫黄运输。

(四)建设新田港水上综合服务区

由政府购买第三方服务,以融入免税、保税、口岸功能的方式带动人流、物流、资金流,建成新田港水上综合服务区。秉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致力于打造高质量的水上支持保障体系,以“一零(船舶污染物零排放)两全(船舶污染物全接收、船舶排放全达标)四免费(内河船舶生活污水接收免费、内河船舶垃圾接收免费、内河船舶水上交通免费、内河船舶锚泊免费)”为核心的船舶污染防治模式,形成集环保接收、维修保养、便利购物、燃油供应、智能快递、水上医疗、船员驿站、政务服务、岸电供水等航运服务功能为一体的水上社区,让水上具备与岸上同样完善的设施、同样便利的条件,提供与岸上同样高质量的综合性保障。

(五)建立“一单制”运作机制

一是组建“一单制”江海直达物流企业联盟。支持万州成立“一单制”江海直达多式联运企业合作联盟,发挥好宁波-万州东西协作政策机制优势,争取舟山港江海直达运力池建立宁波舟山港-万州港-港口铁路、公路集疏运-目的地“一单制”班轮化运作机制;鼓励铁路运输、陆港运营、港口航运企业和综合物流企业向多式联运经营人转型发展,推动江海直达班轮化发展,培育一批无船承运人。二是推动船运匹配20英尺35吨集装箱。35吨集装箱载重大、容积大,适合铁矿石、煤炭、粮食等大宗货物运输。使大宗散货不再到港堆码转运,节省了港口空间、货运成本,降低了控货风险和转运装卸货损,实现了货物铁水公多种运输方式的无缝衔接,为货物门到门“一单制”创造了条件。三是推动“江海直达-铁水联运”运输单证融资改革。前期以定线路(宁波舟山港-万州新田港-铁路运输目的地)、定货物(上水粮食、下水建筑石料)、定银行方式,推动“江海直达-铁水联运”在封闭环境运行,实现运输单证的融资功能,逐渐扩展到其他大宗货物。因相关法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只提到“‘提单’具有质押权”[4],是“可转让单据”[5],但均未明确适用范围,应统一明确“一单制”运输单证名称为“铁水联运提单”,以规避因控货风险而引发的“运单”无实体法律支持的诉讼风险。

四、谋长远利大计,以“西部陆海新通道13+N省际协同机制”破解长江中游航段肠梗阻

(一)协同共建三峡翻坝交通体系

2018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长江三峡时曾指示“三峡肠梗阻要从完善省际协商合作机制,从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全局出发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应着眼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指示精神,将宜昌和岳阳纳入“西部陆海新通道13+N”省际协同城市,协助两地申报“三峡翻坝交通体系建设补链强链奖补项目”,向上争取国家资金,地方出台政策性奖补,鼓励市场主体以入股共建、合作营运、委托管理等方式参与三峡铁路、公路、油路翻坝交通体系建设,努力壮大建设资金盘。

(二)未雨绸缪三峡新通道建设和国际局势影响

如三峡新道最终实施,三峡大坝通航能力在7~8年时间内会将缩减至目前50%的水平,应加快布局坝上物流内循环,引导市场主体及早谋划“大分流”“小翻坝”物流清单和候补转运点;国际局势风云变幻,重庆应牵头西部相关省区市以战略眼光在川渝万达开地区、三峡地区铁路沿线布局战备物流通道和战略物资仓储基地,防止因国际局势变化,三峡大坝检修、排危等情况影响地区战略性物资流通。

(三)推动“荆汉运河”建设成为国家战略

长江通则中国通。彻底解决长江荆江航段碍航问题,才能最终让江海直达运行机制效能最大化。设想中的荆汉运河西起松滋市松滋口,东至武汉汉南区东荆河口,全长236公里,通过取直和梯级渠化建设,将助推“能耗低、污染轻、运能大”的绿色航运建设,助力“双碳”目标实现。长远来看,西部陆海新通道相关省市应联合推动“荆汉运河”修建上升为国家战略,既是当前紧迫的战略性考量,也是通过彻底疏通长江黄金水道“肠梗阻”进而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关键举措。

基金项目:宁波市鄞州区社会科学课题“万州—宁波江海直达物流创新机制研究”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主持召开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强调: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更好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EB/OL].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站,(2023-10-12)[2023-12-5]. https://www.gov.cn/yaowen/liebiao/202310/content_6908721.htm?jump=true.

[2]秦宗文.以长江航运高质量发展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EB/OL].中国水运网,(2022-8-02)[2023-10-16].http://www.zgsyb.com/news.html?aid=632203.

[3]交通运输部.交通运输部关于推进特定航线江海直达运输的发展的意见[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网站,(2017-4-11)[2023-10-25].https://xxgk.mot.gov.cn/2020/jigou/syj/202006/t20200623_3313874.html.

[4][5]杨立新.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条文要义[M].中国法制出版社,2020:319-320.

作  者:中共重庆市万州区委党校副教授

责任编辑:张  波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