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打造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核心区

作者: 毛平

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研究、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战略决策。2024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时再次强调,重庆、四川两地要紧密合作,不断提升发展能级,共同唱好新时代西部“双城记”。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共建的十大功能平台之一,在重庆打造新时代西部大开发重要战略支点、内陆开放综合枢纽和发挥“三个作用”中承担着先行示范重任。重庆市垫江县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坚持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总牵引总抓手,全面融入主城都市区,以构建“三个功能区”为空间布局,以实施“四大工程”为主要抓手,着力建设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核心区,全力当好主城都市区的新成员、成为现代化渝东新城的生力军。2023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68. 9亿元、居全市第21位,增长6. 9%、居全市第8位,跻身2023年中国西部百强县市第26位、提升3位。2024年一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 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3. 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 4%。

一、以实施“高新区建设工程”为牵引,打造千亿工业承载地

垫江县坚定把制造业作为未来发展的胜负手,主动对接落实全市“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配合长寿区、涪陵区共同打造全市万亿级先进材料集群的重要板块,着力建设30平方公里开放大平台,加快打造新质生产力动力源。着力做大产业集群。狠抓优势产业,做大做强先进材料、食品药品及农产品加工、汽摩装备主导产业,提速建设现代建筑产业园、消费品产业园、汽摩装备产业园等三个“园中园”,2023年三大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93%,产业集中度超过85%,集群化发展初见成效。加强与四川省广安市、达州市在推动建筑产业现代化方面深度合作,投资50亿元的重庆首个绿色建筑产业园建成投产,获批市级智能装配式建筑产业园区。全产业链打造百亿级西部智能阀门产业基地,布局建设2平方公里西部智能阀门产业园,目前已成群成链引进阀门企业58家,建成投产7家,新开工建设占地300亩的铸造产业园和表面处理中心等项目。着力做强发展平台。编制完成高新区国土空间专项规划,全力推进“桂阳—太平—澄溪”集中连片发展,年内完成市级高新区创建并启动国家级高新区创建工作。深化园区开发区改革攻坚,制定财政激励暂行办法、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剥离行政审批权限事项60项,垫江县高新区获评重庆市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区、市级绿色园区,高安食品加工园区晋升全市十强。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建立工业企业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开展“七清理六落实一兑现”专项行动,清理工业企业145家,盘活闲置厂房8万平方米。着力做好供给支撑。建立“项目秘书制”,协调办理用地规划许可等事项40项,通过“垫易贷”“垫小贷”助力900余家企业融资近4亿元。出台推进建筑产业工业化、绿色化、数字化发展实施意见、推进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和阀门产业扶持等政策,助推企业做大做强。

二、以实施“东部新区建设工程”为牵引,打造重庆一流现代化郊区新城

垫江县积极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坚持“南园北城”总体布局,推动高新区、东部新区、旧城区“三区”联动发展,加快建设产城融合、职住平衡、生态宜居、交通便利的现代化郊区新城。2023年末,县城建成区面积达25平方公里、城区人口达25万人,区域中心城市承载力持续增强。着力提升城市发展能级。县城“六纵六横”城市道路体系全面成形,长安大道、明月大道、三合大道“两轴一环线”整治提升,城市骨架基本成型。高标准高质量完成东部新区城市设计和三合湖湿地公园建设,三合湖湿地公园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文化活动中心、城市博览中心、旅游集散中心等标志性项目建成投用,湖畔咖啡馆、书吧、茶室等配套设施建成投运,企业总部园、牡丹文化公园等重点项目加快推进,城市功能不断优化。着力提升城市生活品质。统筹抓好老旧小区、城市节点、城市公厕改造和停车场建设,全面提升城市人文内涵和形象品位,白龙湖儿童公园等一批城市公园建成投用,文笔湖公园等一批城市公园靓化提升,2023年改造棚户区约5万平方米、老旧小区74万平方米、燃气管网56. 5公里,新建停车场32处,新增城市绿地20万平方米,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着力提升城市治理水平。健全完善“大综合一体化”城市综合治理体制机制,推进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全面厘清城市社区职责事项,推动镇街职能体系和“141”基层智治体系深度融合,规范化建设镇街指挥中心,合理划分网格825个、微网格2552个,线上线下“双网联动”解决事项1. 5万余项,城市精细化治理、精准化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开展县城区建筑物外立面防护网和雨棚、店招店牌及广告牌设置专项整治,治理城市违法建筑3. 3万平方米,拆除防护网和雨棚近4万个,城市治理质效不断提升。

三、以实施“明月山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工程”为牵引,打造全国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县

垫江县学好用好“千万工程”经验,积极融入平行岭谷农业区建设,大力实施“五个万亩级”建设行动,发展壮大“一主两辅”拳头产业,“点线面”一体推进,扎实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全力打造南方丘陵地区现代农业示范样板,争当全市乡村振兴排头兵迈出坚实步伐。着力推动点上出彩。推进乡村振兴“3+10+26”试点示范,创成市级乡村振兴示范镇、市级乡村振兴示范产业乡镇、市级农业产业强镇、市级卫生乡镇10个,获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星级示范村3个、市级乡村治理示范镇村4个、市级清廉村居建设试点1个,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县终期评估成效居西部前列。着力推动线上成景。大力推进210平方公里明月山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完成“七星伴月”顶层设计,提速牡丹产业区、康养民宿区、耕读文化区和百里彩林、百里花谷、百里彩田“三区三带”建设,闲云茗居房车露营基地等一批重点项目建成投用,成功引进国内民宿顶级品牌裸心集团运营明月竹乡度假村和峰门驿站精品民宿,54公里的明月天香道路建成通车,明月天香旅游度假区创成市级旅游度假区。大力推进龙溪河流域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建成高标准农田超60万亩,打造优质粮油示范品种50余个,打造明月山“千年良田”示范区。大力推进垫江长寿湖湾区旅游度假带建设,打造市民近郊休闲旅游重要目的地。着力推动面上开花。划定“三区三线”,调整综合目标考核体系和乡镇(街道)财政管理体制,加快建设60平方公里的城市化功能区、1000平方公里的农产品主产功能区、450平方公里的农文旅融合功能区,2023年新发展牡丹、芍药、榨菜等特色产业5万亩,新发展水稻、油菜制种8000亩,改造精品牡丹园4个,垫江晚柚获评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梅咂酒、花酿红成为重庆老字号,获评国家级水稻制种大县、全国油菜单产提升整建制推进县、国家农作物品种展示评价基地。

四、以实施“交通物流枢纽建设工程”为牵引,打造川渝东部区域性交通物流枢纽

垫江县抢抓全市建设“九大关键枢纽”的重要机遇,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以交通带物流、物流带产业,以产业聚人气、人气聚商气,加快建设重庆内陆开放综合枢纽拓展区。着力打通对外通道。加快完善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的对外综合立体大通道,垫丰武高速公路垫江段节点工程开工动建,G350连接线工程形象进度完成20%,高新产业大道、长垫梁高速扩能“4改8”工程垫江段、涪万高速垫江段、长垫梁货运铁路分别纳入重庆市相关规划,东部快速通道纳入“十四五”国道资金安排盘子,积极争取城市轨道交通C7线延伸至垫江,“两铁三快四高”开放通道体系加快成型。着力构建物流枢纽。坚持“立足垫江、辐射渝川东部、面向全国、链接全球”的物流发展定位,加快推进渝东数智物流园建设,推动渝东农贸城、渝东汽贸城建成投用,明月山网货研发加工营销基地、渝东农特产品电商物流(冷链)产业园项目开工动建,渝东家居建材产业城项目成功签约落地,着力打造川渝东部区域性交通物流枢纽。着力实现消费引流。迭代升级消费政策,扩大汽车、家装家居家电、电子产品等大宗消费,开展“爱尚重庆·惠享垫江”系列消费促进活动,每年定期举办牡丹文化节、石磨豆花美食文化节等重大活动,推动实现电商交易额年均增长超25%,牡丹文化节荣获中国西部最具影响力文旅节会,获评全国首批县域商业“领跑县”。积极融入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提档升级恺之峰、牡丹樱花世界、中华仙草园等旅游景区,建成明月山综合训练营地,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市民周末“微度假”和中小学生研学旅行两大目的地,2023年接待游客86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55亿元,均增长28%,获评全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佳县。

五、以实施“三攻坚一盘活”改革为牵引,打造川渝东部改革开放新高地

垫江县坚持以改革破难题、开放拓空间、创新添动力,坚持以点带面,突出系统集成,持续为高质量发展挖潜力、增动力。着力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推进“三攻坚一盘活”改革,注销僵尸企业、空壳公司7家,盘活行政事业单位资产12. 5亿元、企业国有资产4. 4亿元。推动数字重庆建设,县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和26个镇街基层治理中心全部建成投用。深化重点国企职能职责、机构人员、薪酬绩效改革,县属国企资产规模增长15. 8%。制定全县机关事业单位、教育系统和医疗卫生系统人事调配办法,全面实行国有企业新进人员集中统一公开招聘,以制度公正促进竞争公平。创新推进改革事项,县检察院、县妇联联合办理的《重庆殷某丽国家司法救助案》入选全国十大案例,创新开展“垫商回归”行动获第一届重庆市改革创新奖提名奖。着力拓展对外开放合作。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等战略深入实施,与长寿区等六区县签订《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战略合作协议》,成为全市首个拥有2家国际道路货物运输企业的区县,创成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垫江联动创新区,西部陆海新通道集装箱运量增长近10倍。2023年受理“川渝通办”事项1万余件,川渝毗邻地区“医检互认”事项57项,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3. 6万人次。着力建设一流营商环境,建立“垫小二”政务服务大众点评机制,平均审批时限提速60%,满意度提升至98%,获评全市法治政府建设示范项目、政法领域改革“十大最佳实践”范例。全面加强招商引资,2023年协议引资518亿元、到位资金91亿元,招引10亿元级以上项目8个,招商综合成效排渝东北前列。着力释放创新动力活力。加快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着力建设全市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重要承接地,2023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15. 2%、位列全市第5,高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1. 6%、12. 7%,引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2家,新增市级科技型企业73家,新获批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个,新增市级“专精特新”企业15家,获评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试点县。

六、以实施“惠民暖心优服行动”为牵引,打造高品质生活新范例

垫江县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在高质量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认同感。着力推进公共服务供给。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三年来新实施学校项目150余个,新增学位1. 2万余个,城区“大班额”全面消除。加快建设区域医疗中心,县级养老护理院、县医院内科大楼、中医院康复示范中心完工投用,中医院成为重庆中医药学院首家县级附属医院,基本养老、医疗保险参保率均保持在95%以上,90%以上大病不出县。着力推进美丽重庆建设。加快消除城区黑臭水体,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实现全覆盖,城乡污水处理率分别达99%、95%,桂溪河黑臭水体整治纳入全市生态环保督察整改典型案例。完成龙溪河及其支流水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龙溪河等主要河流水质稳定达到Ⅲ类以上,龙溪河流域“四位一体”综合改革获评全国创新管河治河模式优秀案例。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提升至92%以上。明月山、宝鼎山、迎风湖、长寿湖等自然保护地监管有力,长江十年禁渔退捕任务全面完成。着力推进平安重庆建设。深入开展社会治安重点地区和突出问题专项整治,一体推进信访问题源头治理和化解攻坚,刑事案件、入室盗窃案件、电信网络诈骗案件、信访总量大幅下降,矛盾纠纷化解率达到99. 6%,群众安全感指数持续保持95%以上,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获全市一等奖,获评全国首批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重点领域风险可防可控,地方政府综合债务率下降17. 6个百分点,“保交楼”商品房按时交付。扎实开展重大隐患专项排查整治行动,未发生等级以上食品药品安全和较大及以上安全生产事故,森林防灭火经验获市政府督查激励并入选全国应急管理良好实践案例。

作 者:中共重庆市垫江县委书记

责任编辑:钟学丽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