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擢荒农地发展精品农业的模式及其效率差异

作者: 杨军 王明星 许嘉毅

利用擢荒农地发展精品农业的模式及其效率差异0

中图分类号:F3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697(2025)03-0027-06

所谓精品农业是指具有高品质、高附加值和地方特色等产品特征,同时,还具备高竞争力、高价格、高收益等市场特征的农业。发展精品农业是增加农业经营者的收入,进一步完善农业生产结构,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有效路径之一。但是发展精品农业同样需要占用一部分农业用地,势必会挤占一部分历史上曾经用于种植粮食的农地,这与国家“农地粮用”的基本政策不相符,导致很多地方政府很难放开手脚鼓励农业经营者大胆发展精品农业,尤其是发展非粮食类的精品农业。而另一方面,由于农业收益偏低和其他一系列不利因素,导致农村很多农地处于擢荒状态。所谓擢荒农地是指历史上曾经是农业用地,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出现了连续两年及以上未进行过任何农业生产的农地。尽管近几年,国家在整治农地擢荒上采取了很多措施,一部分曾经擢荒的农地得到了复耕复用,但是,仍有相当一部分的农地处于擢荒状态。为此,中共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了树立大食物观的发展思路,间接肯定了满足食物属性的农产品并非只能是传统的粮食作物,其他一些高价值的农产品也可属于粮食的思想。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更是明确提出了要因地制宜推进擢荒地再利用,坚持“宜粮则粮,宜经则经”的指导思想,在一定程度上为各地因地制宜地利用擢荒农地发展精品农业奠定了政策基础。那么广东省利用擢荒农地发展精品农业的模式主要有哪些,以及这些模式之间的效率差异如何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目前,国内外围绕利用擢荒农地发展精品农业的模式及其效率差异的相关研究比较少见,而关于特色农业发展的研究则较丰富,且主要集中于三个方面。一是关于利用擢荒农地发展特色农业的政策研究。如有学者通过研究擢荒农地再利用存在的问题来构建发展特色农业的政策体系[1-2]。还有学者运用定量研究的方法对擢荒农地发展特色农业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这些影响因素包括农业社会化服务、农业经营主体、人口结构等,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政策与措施[3-4]。也有学者从农地擢荒的原因出发,认为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具有强大的内生动力和外在机理[5]。二是关于利用擢荒农地发展特色农业的效率研究。重点研究了农地流转、农业社会化服务供给、农村金融、擢荒特征等影响擢荒农地再利用的问题[6-7]。三是关于利用擢荒农地发展特色农业的模式和路径研究。主要从产业发展的角度和利用具体案例来研究利用畧荒农地发展特色农业的新路径[8]。还有学者认为培育农业生产专业户有助于解决擢荒农地再利用的问题,有利于推动特色农业新机制的发展[9-I0]。也有学者认为发展生态特色农业是提高利用擢荒农地效率的有效路径[11-12]。当然,也有学者对精品农业发展的道路和政策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如有学者认为发展精品农业要依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走标准化和品牌化的道路,同时,政府也要提供适当的政策支持[13-14]

综上所述,可知当前尽管学界围绕特色农业的发展模式和生产效率展开了大量研究,但是围绕利用擢荒农地发展精品农业的模式及其效率的相关研究比较少见,尤其是通过实证的方法分析各类模式之间的效率差异更少见,而这正是本文的切入点。

一、利用荒农地发展精品农业的现有模式

从课题组调研的情况来看,广东省利用擢荒农地发展精品农业的主要模式有:农业企业牵头、农民专业合作社牵头、家庭农场和种养大户等四种模式。

(一)农业企业牵头的模式

此模式主要以投入社会资本组建农业企业为主要特征,其有较严密的组织架构,各部门一般配有专业的技术人员,尤其是种植或养殖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甚至还有的农业企业配有专业的电子商务运营团队。有些比较大型的农业企业,在整个运营过程中还充分利用农业信息化手段进行管理,农业数字经济在此模式中较能体现出来。比如佛冈县在魔芋种植与加工中充分利用移动数据平台开展运营管理,实现了远程无人化、数字化管理。在农业企业牵头的模式中,创始者以外出返乡人员为主,这些返乡人员早年大多在珠三角打拼积累了原始资本,在国家政策的号召和吸引下,回到家乡利用畧荒农地创办了农业企业,以发展高价值的精品农业为主。也有的创始者本身就是发达地区某公司的重要股东,本着响应国家号召和对“三农”固有的情怀而投资创建了农业企业,这类农业企业往往具有更雄厚的资本,也具有比其他模式更先进的管理措施和管理技术。而且农业企业牵头的模式利用擢荒农地的面积更大,多则上万亩,少则也有数百亩,这些农业用地主要通过流转的方式从当地农户手中获得,农户从农业企业获得租金收入,农户还可受雇于农业企业,获得工资收入。另外,在农业企业牵头的模式中,农业企业不仅利用擢荒农地进行种植或养殖,还对农产品进行粗加工,甚至精深加工,产业链延伸得更长。

(二)农民专业合作社牵头的模式

在农民专业合作社牵头的模式中,其所投入的资金来源较多元化,尤其还伴有政府资金介入的特征,受基层政府领导和干预的程度较大。其主要负责人也往往伴有基层政府的角色,具体表现为很多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主任或社长往往还是村主任或村支书等村委领导干部,即使没有村委干部的身份,也与村委存在一定的关系,比如说曾经是村委干部。如新丰县佛手瓜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就曾经做过村支书。也有的负责人曾经属于外出务工人员,回家乡后在政府的号召下创建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本身拥有少量的农业用地,其余的通过流转的方式从当地农户手中获得。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雇用当地农民完成农业生产,专业合作社与农户之间存在较稳定的契约关系,专业合作社外联广大的市场,并通过返利保持与契约农户的经济关系。课题组调研发现,在此模式下,利用擢荒农地发展精品农业的农地规模较大,但组织架构相对松散,而且运行模式也较简单,大多数停留在初加工或简单加工,比如简单包装,基本没有深加工和精深加工。

(三)家庭农场模式

家庭农场模式是以农户家庭为单位构建的经营模式,其所投入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农户家庭自身的资本积累,社会资本和政府性基金介入很少,甚至没有。其主要负责人的身份较复杂,有的是农村中地道的农民,但属于种植能手和养殖能手,有一定的文化素养,也有多年从事精品农业的经验。有的属于外出务工的返乡人员,在发达地区务工多年,积累了一定的资本,在乡村振兴政策的引导下回到家乡从事农业生产。他们在发达地区已经有了一定的人脉,掌握了精品农业的市场信息,回到家乡后,通过协议承租的方式从当地农户中获得畧荒农地的使用权,并用于发展精品农业。在此模式下,利用擢荒农地发展精品农业的土地规模不大,几十至几百亩的土地规模较常见,很少达到上千亩的规模,而且组织结构较简单,人员规模不大,不需要常年通过外雇劳动力就能独立完成精品农业的生产。基本没有深加工和精深加工,甚至没有初级加工,家庭农场的负责人主要围绕生产端进行活动,产品的出售主要依托于第三方。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nfnc20250304.pd原版全文

(四)专业种养大户模式

专业种养大户模式同样也是以农户家庭为单位构建的经营模式,其投入的资金也主要来源于农户家庭自身的资本积累,没有政府基金和社会资本的参与。其负责人的身份主要是留守农民,外出务工的返乡人员较少见。主要是由于农村中进城务工人员越来越多,被畧荒的农地也越来越多,一些留守农民便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以较低的价格通过承租的方式从其他农户手中获得擢荒农地的使用权。在调研中课题组发现,种养大户所投入的资金往往要比前三种模式少,所使用的擢荒农地数量也少于前三种模式。而且,在种养大户模式中,由于其负责人很多属于留守农民,接受新鲜事物较少,在新技术应用和拓展市场方面往往显得不够顺利。其组织结构也较简单,人员规模不大,也基本没有深加工和精深加工的环节,甚至没有初级加工。种养大户的业务内容主要限于生产环节,初级产品的出售依托第三方完成。但是,种养大户主要只围绕某种精品农业进行专业化生产,种植和养殖规模明显天于传统农户或普通农户。

二、不同模式的效率差异

(一)效率测量指标及数据来源

1.效率测量指标

为了较精准地测量出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效率值,本文设置了一个产出指标和三个投入指标,产出指标是指2022年利用擢荒农地所产生的总产值。投入指标包括2022年全年投入的劳动力数、2022年利用擢荒农地的面积、2022年全年投入的资金总量。

2.数据来源

本文研究所需要的数据均来自线下实地调研和线上问卷调研获得的原始数据,调研时间为2023年2月至2024年5月,调研对象主要是广东省内利用擢荒农地从事精品农业生产的各类农业经营主体,包括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种养专业大户等四类。为了保证测量的可靠性和可比性,每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样本量均为30个,样本总容量为120家。样本分布见下表1。

利用擢荒农地发展精品农业的模式及其效率差异1
表1样本分布

(二)效率的测量方法及样本的描述性统计

1.测量方法

为了测量出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效率值,本文采用的前沿生产函数为Cobb-Douglas函数,其函数表达式为:

利用擢荒农地发展精品农业的模式及其效率差异2

β3ln(X3i)+(Vi-Ui

式(1)中, β0~β 为待估参数, Vi 是随机变量,服从正态分布 N (0, σv2 )并独立于非效率变量 Ui ,Ui 服从半正态分布。 Yi 表示某农业经营主体利用畧荒农地所产生的总产值, X1i 表示某农业经营主体投入的劳动力数, X2i 表示某农业经营主体投入的擢荒农地数, X3i 表示某农业经营主体投入的资金总量。本文使用Frontier4.1软件计算效率值。

2.样本的描述性统计

样本的描述性统计结果见表2、表3。

利用擢荒农地发展精品农业的模式及其效率差异3
表2样本的描述性统计
利用擢荒农地发展精品农业的模式及其效率差异4
表3各种模式效率值的描述性统计

(三)效率差异的实证分析

1.分析的数学模型

为了进一步分析利用各种模式之间的效率差异,本文采用了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单因素方差分析的数学模型如下:

假设控制变量 A 有 k 个水平,每个水平有 r 个样本,那么在水平 Ai 下的第 j 个样本值 xij 可以定义为:

xiji+Eij ,其中 利用擢荒农地发展精品农业的模式及其效率差异5 利用擢荒农地发展精品农业的模式及其效率差异6

式(2)中, μi 为观测变量在水平 Ai 下的理论指标值; εij 为抽样误差,是服从正态分布 N 利用擢荒农地发展精品农业的模式及其效率差异7 (的独立随机变量。

如果令: 利用擢荒农地发展精品农业的模式及其效率差异8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nfnc20250304.pd原版全文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