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精神对合作社经营绩效的影响

作者: 黎宜斌

企业家精神对合作社经营绩效的影响0

摘 要:作为合作社的“掌舵者”,理事长的企业家精神(以下简称“企业家精神”)影响合作社经营绩效。本文基于广东省清远市318家合作社的问卷数据,探究企业家精神与合作社经营绩效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家精神对合作社经营绩效产生直接的正向影响。因此合作社在选拨和任用理事长时要甄选企业家精神较强的候选人,此外要高度关注培育以及提升理事长的企业家精神,切实提高合作社的经营绩效。

关键词:合作社;理事长;企业家精神;经营绩效

中图分类号:F32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697(2023)06-0031-06

一、引言

依照《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发展指数研究报告(2019)》,自2007年至今,国内合作社已然步入了依法建设的高速发展阶段,截止2022年8月底,依法登记的合作社达到222.5万家,辐射带动了全国近一半的农户。这之中不低于县级的示范社以及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分别达到15.71万个以及8470个。现实中,合作社经营绩效却参差不齐。作为合作社的“掌舵者”,理事长拥有企业家精神对合作社的成长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本文探讨企业家精神与合作社经营绩效之间的关系,为今后合作社选拔、任职和培训理事长提供理论参考,推动合作社朝着健康长远的方向发展。

二、文献综述与理论假设

(一)企业家精神对合作社经营绩效的影响

作为合作社的“领头羊”,理事长拥有企业家精神对合作社的成长与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促进合作社的快速发展,需要培养一批具有良好企业家精神的理事长(李俊,2019)。理事长的企业家精神是合作社的无形竞争资源,也是合作社提升经营绩效的关键(张怀英等,2019)。理事长企业家精神和才华与合作社经营绩效之间为正相关联系(彭莹莹、苑鹏,2014;陈冰等,2014)。

基于以上分析,提出本文的假设:

H:理事长企业家精神和合作社经营绩效之间为正相关联系,对应的前者精神越高,则表现为最终经营绩效也更好。

本研究回顾整理国内外学者对企业家精神的研究,借鉴吕勇斌等(2004)、蔡华等(2009)的研究,结合合作社的实际,选取从创新精神、合作精神两个维度来刻画理事长企业家精神。梳理现有关创新精神的研究,本研究把创新精神划分为意识层面和实践层面两大类,并把意识层面的创新精神定义为创新意识,把实际层面的创新精神定义为创新实践。借鉴张华等人(2011)结合创新价值方面、人才战略方面、风险担负方面等六个层面评判了合作社理事长的创新素养,另借鉴张怀英(2019)和蔡华等(2009)的研究,从技术方面创新、生产和管理方面、销售方面创新共3个维度来考察合作社理事长的创新实践。

所以结合企业精神的划定差异性,同时涵盖了下述三方面的假定:

H1:创新意识与合作社经营绩效正相关,其创新意识越高,则最终的经营绩效表现也更好。

H2:创新实践与合作社经营绩效正相关,其创新实践越高,则最终的经营绩效表现也更好。

H3:合作精神与合作社经营绩效正相关,其合作精神越高,则最终的经营绩效表现也更好。

三、样本数据与描述性统计分析

本研究的样本选择和数据收集主要分为以下几步:

(1)研究对象的确定。本研究主要研究企业家精神与合作社经营绩效的关系,因此将调研对象确定为合作社理事长。

(2)样本区域的确定。清远市是广东当地农业大市,有着十分丰富的农业资源优势,合作社数量较多,但合作社发展参差不齐。因此选定清远市作为样本区域,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3)抽样架构与抽样方法。为了达到此次调研的主要目的,本研究调研将覆盖清远市8个县(市、区)的合作社理事长,在各县(市、区)区域内均采用简单随机的方法抽选一些合作社理事长作为本次调研的对象。

(4)填写人员的确定。为了确保填写问卷有效,因此本研究所设定的受访对象为合作社理事长。为了保证样品的普遍性和代表性,本人在调研时运用口语化程度较高的话术,充分向受访者解释每一个测项问题,确保其在充分理解问卷的前提下如实填写问卷。

(一)样本数据来源及特征

本研究共发放318份纸质版问卷,实际总计回收了315份,分析以后,总计去除的无效问卷、有效问卷分别是7份、308份,调研面覆盖了清远市全域。以下两种情况的问卷会给予剔除:①数据不全或缺失过多;②雷同问卷。

受访人员的典型特质如下。结合表1可以发现,受访人员大多是男性群体,男女比例分别是90.3个百分点以及9.7个百分点。从年龄看,30岁及以下的占4.2%,30~40岁的占13.3%,40~50岁的占38.6%,50~60岁的占41.9%,不低于60岁的则达到1.9个百分点。结合文化水平层面分析,不高于中学的达到7.1个百分点,达到初中水平的则是23.4个百分点,高中或中专学历的占59.4%,大专学历的占8.4%,本科的占1.6%。从工作经历看,普通农民的占18.2%,拥有普通打工或技术打工经历的占67.2%,曾任职村两委干部的占7.5%,曾为政府公职人员的占0.6%,曾为金融行业职员的占0.3%,有创办企业经历的占5.5%。

案例合作社的基础特性如下,结合表格可以得到,行业方面主要围绕种植业以及养殖业较多,比例依次达到77.6个百分点以及18.2个百分点,从成立时长看,其组建的时间不高于2年的比例达到4.2个百分点,2~5年的比例则是14个百分点,5~8年的占53.6%,8~11年的占23.4%,11年以上的占4.9%。社员数量小于等于50人的占11.7%,50~100 人的占21.1%,100~150人的占44.8%,150~200人的占19.8%,超过200人的占2.6%。从示范等级看,非示范社的占52.3%,区级、市级、省级和国家级的占比分别为9.7%、18.5%、16.9%和2.6%。

(二)探索性因子分析

为能够搭建科学性的模型,此次探究就问卷展开了探索性的研究。这次的探究的首个参量包含了五个题项,结合其共性,把它解析为创新意识,涵盖了IC1 - IC6;第二个参量则包含了三个题项形式,涵盖了IP1 - IP3;结合他们的共性,可把它解读成创新实践。第三个参量则包含了五个题项,我们将其定义为合作精神,包括:CS1、CS2、CS3、CS4和CS5。第四个变量由6个题项组成,将其定义为经营绩效,包括:OP1、OP2、OP3、OP4、OP5和OP6。

本章首先是对样本的选择和数据的来源进行说明并进行了简单的描述性统计,其次对调研得到的数据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发现企业家精神、和经营绩效有着突出性的信度以及效度表现是,所以本次调研数据可以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四、实证分析

(一)量表的信度检验

本文所设计问卷的信度检验结果如表4所示。引入Cronbach’s α指标予以一致性信度分析,相应的潜变量Cronbach’s α结果都有了明显的提高同时大于0.7,为增强量表信度予以剔除,其它指标Cronbach’s α结果为0.876~0.934,可得表格可靠性较为理想,有关参量的组合信度结果都要高于0.7,可得问卷组合信度较高。

(二)效度检验

所有变量的KMO值均大于或等于0.7,且各题项在其潜变量的标准因子载荷结果都要高于0.5,显著性表现都是0.000,可得问卷有着突出的收敛性;相关潜变量均值差异萃取结果都要大于0.5,并且由表4可知,所有变量的AVE平方根均大于它们与其它潜变量的相关系数,因此该问卷有着突出性的区别效度。

(三)相关性分析

有关参量描述性研究以及关联指标检验如下,变量彼此的关联指标表明,创新意识、创新实践、合作精神与经营绩效均呈现显著相关关系,这些结果为假设检验提供了初步依据。

(四)结构方程结构分析

本研究中各变量的信度和效度检验均达到基本要求。因此,为实证分析理事长企业家精神影响合作社经营绩效的作用机制,本文采用AMOS24.0,构建一阶因子模型M1(图1)和二阶因子模型M1(图2)。

1.一阶因子结构模型的检验

一阶因子模型M1共设置了 20个外生显变量(IC1、IC2、IC3、IC5、IC6、P1、IP2、IP3、CS1、CS2、CS3、CS4、CS5、OP1、OP2、OP3、OP4、OP5、OP6)和4个潜变量(创新意识、创新实践、合作精神、经营绩效)。

一阶因子结构方程模型的各项拟合参量与结果如上。全部拟合参量都符合模型适配度的要求,因此结构方程系统的拟合性较为理想。

如下,给出了一阶因子结构函数模型有关参量的路径联系,各潜变量之间的关系都在P=0.05水平上达到显著。

通过对企业家精神与合作社经营绩效结构方程模型的路径分析与假设检验,得出路径图(图1)。

在一阶因子结构方程模型种,企业家精神和经营绩效彼此的直接与总效应如表8所示。综合表7、表8可得,创新意识、创新实践以及合作精神都和经营绩效之间为强关联性。

2.二阶因子理论模型的检验

二阶因子模型M1共设置了20个外生显变量(同M1)和2个潜变量(企业家精神与合作社经营绩效)。根据侯杰泰和温忠麟(2004)、黄芳铭(2005)等人的方法论,二阶验证性因子分析是基于一阶潜在因子对二阶潜在因子的直接作用分析,又可称为高阶验证性因子分析。因此,在本研究当中,在二阶因子理论模型的构架下,企业家精神看作成二阶因子,其中,企业家精神对应的一阶因子是合作社理事长的创新意识、创新实践与合作精神。合作社经营绩效对应的因子是其本身。运用 AMOS24.0 软件对相关参数进行估计,得到二阶因子理论模型拟合的指数以及企业家精神和经营绩效等构面的路径系数等指标值如表9所示,拟合指标值都达到理想值。

具体的路径分析如表10所示。企业家的精神和经营绩效之间表现正关联性,企业家精神可切实的提高合作社的竞争水平。

与此同时,结合表11,二阶因子结构函数内全部路径指标的C.R.结果都要大于1.96的参考结果,且各个路径的因子载荷均在0.001 的水平上显著,说明本研究的二阶因子模型具有良好的拟和优度,模型与所得数据的匹配性较高。

企业家精神—合作社经营绩效二阶因子模型如图2所示。在二阶因子模型M2中,从实证结果来看,企业家精神对合作社经营绩效既存在直接效应,直接影响效果为 0.42。

(五)实证结果讨论

本研究通过对企业家精神与合作社经营绩效两者之间的关系的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验证了企业家精神是合作社经营绩效的关键驱动要素。

研究结果表明,合作社理事长的创新意识、创新实践和合作精神对合作社经营绩效都产生的显著影响。

第一,创新意识对合作社经营绩效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C.R=2.533,P=0.011),即关于企业家精神的创新意识对合作社经营绩效的影响假设H1

成立,说明理事长的创新意识越强,合作社经营绩效越高;第二,创新实践对合作社经营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C.R=3.766,P=0.000),即创新实践对合作社经营经营的影响假设H2成立,说明理事长的创新实践越强,合作社经营绩效越高;第三,合作精神对合作社经营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C.R=5.189,P=0.000),即合作精神对合作社经营绩效影响的假设H3成立,说明理事长的合作精神越强,合作社经营绩效越高。通过一阶因子结构方程模型拟合结果可以发现,创新意识、创新实践和合作精神对合作社经营绩效的效应值分别为0.080、0.164、0.228,由此可知合作精神对经营绩效的影响程度最大,当其他变量不变时,合作精神每增加一个单位,合作社的经营绩效会平均增加0.228单位。这验证了创新精神要有效地发挥作用,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依赖于合作精神(宋铁波、曾萍,2011)。合作社虽然有章程和相关规章制度,但在现实中,这些正式制度却很难有效发挥作用。理事长整合社员的力量与合作社共同发展更多是依靠理事长与社员或农户长期交往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并得到大家认可的约定成俗、一同遵从的行为规章进行约束,于非正式体制约束为核心的环境下,合作对比创新更为关键,创新务必构建于合作的前提下才可以实现其效力。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