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安全是中国式现代化成功的前提和基础

作者: 田文林

中国是当今世界为数不多成功实现后发赶超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式现代化主要是内因起决定性作用的结果。从哲学上说,事物发展是内因与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外因归根到底要通过内因起作用。发展中国家发展问题同样遵循这一规律。西方主导的世界体系对后发国家固然是个不利因素,但这一不利因素并非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如果后发国家采取正确的发展战略和经济政策(内因),仍然有可能抵消或减弱世界体系这一外因带来的不利因素,最终实现跨越式发展。如果说韩国是后发小国实现逆势赶超的成功例证,中国就是后发大国实现经济赶超的成功典范。

总体来看,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不是一味抱怨现行国际体系带来的种种不利因素,而是从内因(单元)寻求突破,通过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打破和化解外因(体系)束缚带来的不利因素。中国之所以能够实现后发赶超,首先是通过实现政治独立,建立起初步的工业化体系以及维护发展成果的安全保障能力。

按照斯考切波的界定,国家自主性就指国家实施独立目标的能力,包括主权完整、行政一军事控制特定的领土、忠诚且有技能的官员、丰富的财政资源。在国家主权日益受到跨国经济和霸权主义侵蚀的时代背景下,一国要想具备国家自主性,并自主制定和实施符合自身利益的发展战略,政治独立是最重要的前置性条件。欧洲经济发展的历史已经表明,“凡赢得了主权控制力的国家,便可能有目的地去抵制边缘化压力;凡缺乏主权控制力的国家,一方面国内状况会阻碍发展,另一方面又无力成功抵制来自外部的边缘化压力,而且这两个方面会互相强化。”“只有当国家主权得到保障时,才能利用本地可出口资源去建设经济,因为只有那时国内才可能利用外贸收益。”

对发展中国家来说,真正实现政治独立和国家自主绝非易事。它不仅意味着当初要从殖民主义统治下获得民族独立,还意味着当前对美国为首的新帝国主义威胁要敢于说“不”。要想做到这点,仅有名义上的民族独立还不够,还需要具备相当强大的军事威慑能力,以应对随时可能的外部军事威胁。西方列强信奉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崇尚“真理在大炮射程之内”的基本信条。在西方列强眼里,国家间历来是强者为尊。为了在国际斗争占据优势地位,几乎每个国家都在想方设法地增强自身实力,或削弱和打击对手。在当年的欧洲大陆,“凡想求得生存的国家,都必须加强征集能力,以获得征募的和职业的陆军和海军,以此保卫自己的领土疆界。凡没有这样做的国家都在战场上遭到惨败,从而被其他国家吞并。一个国家若马放南山,刀枪入库,那么要将比那些军国主义精神稍差的国家更快地灭亡。”西方国家显然并不希望发展中国家迎头赶上,因此想方设法进行削弱和打压,必要时会毫不犹豫地诉诸武力。

因此,发展中国家制定发展战略,一定要有着眼长远的战略思维和“做好最坏打算”的底线思维。政治独立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国防安全又是实现政治独立的前提和基础。有道是“文治者必有武备”,没有强大的军队和国防做后盾,没有自己的“打狗棍”和“撒手锏”,很难获得和平稳定的外部环境,连政权本身都未必能保得住,遑论实现经济发展,甚至连已经取得的经济成果也随时可能因外来战争而灰飞烟灭。在这方面,利比亚、伊拉克都是典型的反面案例。这些国家石油资源丰富、经济成果卓然,但一旦遭到西方列强军事入侵,其多年经济成果几乎在一夜间化为乌有。

中国多年经济建设成果得以保存至今,与中国强大的国防能力(特别是“两弹一星”)直接相关。近年来,随着中国崛起势头加快,美国不断加大对中国的围堵和遏制。然而,恰恰是由于中国强大的军事威慑能力,使美国在打压中国时将军事手段排除在外,而更多采取类似贸易战、科技战等次一级的遏制手段。就此而言,国防安全是中国式现代化成功的前提和基础。

国防安全是中国式现代化成功的前提和基础0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座谈会现场
(张帅摄)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zgzh20251012.pd原版全文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