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两个务必”到“三个务必”的内在逻辑
作者: 张璐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曾提出“两个务必”告诫全党上下;新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上提出“三个务必”。从历史、理论和实践的角度出发,深入分析从“两个务必”到“三个务必”的内在逻辑,深刻理解其具有的传承创新特征,准确把握其内涵、结构和实践途径,对理解和践行“三个务必”十分重要。
一、从党史角度分析“两个务必”到“三个务必”的内在逻辑
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两个务必”,即“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在党即将掌握全国政权、在“进京赶考”之路的起点上对全党提出的要求。而在党的二十大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三个务必”,即“全党同志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三个务必”是新时代党中央在推进“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起点上,对全体党员发出的时代告诫。
(一)党的历史使命发生变化
1949年春天,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并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而是从两千多年封建历史中找到了一个历史命题“历史周期率问题”,即“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问题。当时,摆在中国共产党人面前的除了这个问题,还有诸如从经营农村到搞好城市、从领导革命战争到领导和平建设等历史性转变。面对这种情况,毛泽东向全党提出“两个务必”。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顺利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正带领中国人民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破浪前进,习近平总书记正是基于这种情况对全党上下提出“三个务必”的告诫。
(二)党的执政环境发生改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国内经济受长期战争影响几近崩溃,反共、反华势力对新中国采取经济封锁、地缘遏制、武装威胁、外交孤立等敌对行为,由此威胁新中国生存。在这种极其困难的环境下,毛泽东同志向全党提出“两个务必”的原则要求。
进入新时代,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带来的不确定性增多,反华势力对我国展开围堵、遏制,在很多方面人为制造障碍、刻意引发争端,我国正面临更复杂的外部环境。同时,国内改革发展稳定面临深层矛盾。在当下复杂的形势下,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党提出“三个务必”的要求。
(三)党的中心任务发生改变
提出“两个务必”时,党和人民即将赢得革命胜利,进行国内经济重建和社会主义建设是中心任务。党的工作重心要逐渐从农村转向城市,毛泽东告诫全党上下继续保持“两个务必”优良作风。
当前仍处在重要战略机遇期,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的中心任务。面临国际环境、国内形势变化之快,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任务之重,多重矛盾、多种风险挑战之多的现状。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党提出“三个务必”的要求。
(四)党所经受的考验发生改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党所经受的考验主要是如何对待革命成果和能否坚持长期执政。毛泽东认识到,在赢得革命胜利和建立全国政权的同时,部分党员容易脱离群众、居功自傲、怠惰享乐、腐化堕落。为了始终保持先进性,答好历史周期率问题,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提出要始终牢记“两个务必”。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所经受的考验主要是“四大考验”和“四种危险”,尤其是脱离群众的危险没有改变。对中国共产党来说,这种危险仍将在未来较长的一段时期内存在。这必然要求中国共产党要时刻以自我革命精神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从而保证党始终能担负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的重要历史使命。
二、从理论角度分析“两个务必”到“三个务必”的内在逻辑
从中国共产党思想理论角度来看,提出“三个务必”,“两个务必”是其思想渊源和理论基础,把“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合并为一,增加“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和“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表述。是对理想信念、思想作风以及实践要求进行的有机结合,三者构成了新背景下对党的政治要求。
(一)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出发,看“三个务必”的理论定位
“三个务必”,是习近平在新时代背景下对全党提出的政治要求,是党对治乱兴衰历史规律的科学借鉴,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1.新时代要坚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对党的性质宗旨、奋斗目标和理想信念的全面体现。
中国共产党百余年的历史,是坚持初心使命的历史。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领导人民顺利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就集中体现了党坚持初心使命。党的二十大对党和国家未来发展进行顶层设计与科学谋划,党的初心使命、性质宗旨、理想信念和奋斗目标是重要动力。
2.新时代要坚持谦虚谨慎、艰苦奋斗,是对党始终坚持奋发进取、人民至上的客观反映。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两个务必”包含对我国历史的深刻借鉴,包含对党奋斗历程的深刻总结,包含对党永葆先进性、纯洁性的深刻忧思,包含对党坚持根本宗旨的深刻认识。谦虚谨慎使党始终坚持人民至上;艰苦奋斗使党始终为实现民族复兴奋发进取。
3.新时代要坚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是对党始终坚持斗争勇气、科学谋划的直接展示。
从历史发展来看,中国共产党的百余年历史,就是一部斗争史。党依靠斗争创造历史,必然依靠斗争赢得未来。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斗争以新的时代内涵,就是着眼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目标,发扬斗争精神,破解难题扫清障碍,确保朝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有序前进。
(二)“三个务必”是对“两个务必”的继承和发展
“两个务必”与“三个务必”,精神一脉相承,内容与时俱进。
1.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继承与发展
中国共产党人对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历史追求是对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完美继承,融入新时代内容是对其扩充发展。在新的奋斗起点,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全党上下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是对党坚持初心使命的重新宣示,这是党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奋斗、牺牲、创造的逻辑衔接。这同样体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坚守理想信念、践行根本宗旨,是对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稳固长期执政地位等问题的答案。
2.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继承与发展
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是对全党上下继承优良作风的重大要求,新时代赋予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时代新内涵是对其发展的体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毛泽东考虑到封建思想遗留等可能导致部分党员经受不住考验,提出“两个务必”的告诫。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深刻学习领会“两个务必”,始终做到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全面建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同样离不开艰苦奋斗。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科学对待取得的成绩,保持谦虚谨慎,另一方面要在坚持初心、践行使命的过程中始终做到艰苦奋斗。
3.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继承与发展
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是全党上下对不畏强敌、不惧风险优良品格的继承,而发展则集中体现在新时代赋予了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新内涵。党的诞生、发展和壮大,都经历了长期残酷的斗争。今天提出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是为了让全体党员干部在面对新的各种风险挑战、问题矛盾时,要树立、强化斗争意识。面对新使命、新环境和新任务,习近平总书记阐述了斗争的重要性、复杂性、长期性。
总之,“三个务必”是对“两个务必”精神的完美继承、内容的科学丰富,是对党的建设、执政规律的深化认识。
三、从实践角度分析“两个务必”到“三个务必”的内在逻辑
“三个务必”是党从严管党、科学治党理念最终成熟的集中表现,也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坚守初心使命、保持良好作风和塑造政治勇气的行动指南。新时代,要在学习“两个务必”的基础上,对践行“三个务必”的紧迫性和重要性进行深刻领悟,以实现科学把握,从而实现增强全党上下思想自觉、行动自觉的目标。
(一)新时代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要做到坚定理想信念
新时代、新征程,新问题、新挑战,要将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落到实处,就要始终强化对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的坚持,增强使命担当的自觉和意识。
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做到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就要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场,践行党的根本宗旨,坚持群众路线,自觉保持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始终做到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在日常工作中,坚持和贯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自觉将解决人民急难愁盼问题作为开展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基本着力点和重要落脚点。
(二)新时代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要坚持传承优良作风
新时代,要做到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就要始终保持积极的精神状态和坚强的政治定力。
要把始终坚持谦虚谨慎的工作态度作为基本要求,科学研判面临的各种矛盾风险,始终保持艰苦朴素的党员本色和忠诚老实的革命底色。这就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做到勇于自我革命,这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之处。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就重视管党治党以实现自我净化、完善、革新和提高。新时代,党员干部要坚守政治方向,巩固实现自我革命的基础。明确我们当下及未来长期坚守的政治方向,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要坚持做到提高政治能力、防范政治风险,明确实现自我革命的重点、巩固实现自我革命的核心,切实担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政治责任,确保党永远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要明白“幸福是奋斗出来的”道理,克服懒惰思想和享乐主义,以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积极担当作为,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贡献力量。
(三)新时代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要主动提升能力素质
新的历史起点上,要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应对各种风险困难,坚决战胜出现的新问题、新挑战,加强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养成。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新征程上,党员干部必须继续发扬坚持原则、敢于斗争的精神,深刻认识新矛盾新挑战,不断增强斗争意识、丰富斗争经验、提升斗争本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始终把坚持原则、敢于斗争的品质落实在工作中。
传承革命英烈的奋斗和牺牲精神,学习革命先辈的优良作风。一方面,要始终坚定立场,同各种不良行为作斗争。另一方面要掌握过硬本领、练就真才实学,为践行“三个务必”奠定基础。要科学转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成果,将其转化为日常工作中解决问题、化解矛盾的素质能力。此外,要坚定信心,鼓足勇气,坚定意志,始终做到牢牢掌握斗争主动权。
(作者系中共东营市委党校教师)
责任编辑/黄敏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