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基因融入高校校园文化的价值意蕴与路径研究
作者: 张树伟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到要利用好红色资源,发挥好其在培养时代新人中的作用,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革命与前进历程的宝贵财富,历久弥新,对于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启迪与引领作用。红色基因从提出到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是文化自信的凝聚与体现,高校作为红色基因传承的重要阵地,应将红色基因传承与人才培养体系相结合。红色基因融入高校校园文化,使其在青年学生群体中传承与发展,同时也有助于大学生的人格养成和价值观塑造。
一、研究背景
2024年2月5日中共中央发布的《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条例》规定,利用好革命纪念馆、烈士陵园红色资源,加强爱国主义和思想道德教育,其中关于加强红色资源的利用,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具有引领作用。红色基因作为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对于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高校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同感和兴趣度逐年上升,这为红色基因与高校校园文化的融合提供了重要研究基础。
二、研究目的
新时代背景下红色资源仍然发挥着巨大的价值,深入挖掘红色资源蕴含的文化价值,在红色基因中汲取奋进力量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题。本研究目的在于明确红色基因与高校校园文化的内涵及特征,揭示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探讨红色基因融入高校校园文化的实践路径与策略。研究内容包括红色基因与高校校园文化的现状分析、融合机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评估等方面。
三、红色基因的概念界定
(一)红色基因的概念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多次讲话中提到红色基因,强调要用好红色资源,把红色基因传承下去。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建党精神其实质也是红色基因的重要组成部分。生物基因本身是没有颜色的,红色基因作为社会学的概念,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在奋进征程中赋予了基因颜色——红色。追根溯源,从建党、建国、改革开放再到新时期,红色基因始终贯穿于中国发展的各个时期,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与建设历程中,不断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宝贵品质、先进思想和优良作风的总和,代表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二)红色基因的特征
红色基因在不同历史阶段发挥特有的价值,随着时代的发展,形成一种独具特色的文化氛围。红色基因包括以下特征:
1.民族性。红色基因源于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独特的价值追求与精神力量,是中华民族发展与沉淀积累的宝贵财富。红色基因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始终带着民族的烙印,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团结互助、坚韧不拔、顽强拼搏、勇敢乐观、开拓进取、改革创新的高尚民族情操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
2.时代性。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在历史发展的长河里不断奋斗和实践中形成的,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积极进取、砥砺前行,红色基因与时俱进,它的内涵在时代发展的洪流中完善并丰富,形成的抗震救灾精神、奥运精神等,成为激励中华儿女奋斗前行的动力,成为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精神力量。
3.传承性。红色基因之所以在当今社会仍然可以发挥巨大价值,离不开发展和传承,红色基因已内化为价值追求,外化为行动指南,在风险挑战和斗争中证明自身价值,不断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保证红色基因的先进性与纯洁性,实现红色基因的传承。
四、红色基因与高校校园文化的内在联系
红色基因与高校校园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是多维度且深刻的,红色基因的传承需要借助高校校园文化的土壤,让红色基因在大学生群体中生根发芽,而高校校园文化的沃土需要红色基因为其增加养分,助力其高质量发展。它们共同构建了一个独特而富有活力的教育环境,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精神滋养和文化支撑。
(一)红色基因为高校校园文化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红色基因所蕴含的坚定信念、革命精神、人民情怀和道德情操,与高校校园文化所追求的学术自由、思想多元、文化创新等理念相契合,共同推动着高校校园文化的健康发展。
(二)高校为红色基因的传承和弘扬提供了重要的载体和平台
高校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建设文化设施、传播文化理念等方式,将红色基因融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使他们在学习生活中接受红色文化的熏陶和感染。同时,高校通过学术研究、文化交流等途径,不断挖掘和丰富红色基因的内涵和价值,推动红色文化的创新发展。
(三)红色基因与高校校园文化的融合还体现在共同塑造大学生的精神面貌和价值观念上
红色基因所强调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奉献精神等价值观,与高校校园文化所倡导的诚信、创新、责任等品质相辅相成,共同引导着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红色基因与高校校园文化的融合,大学生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传承红色文化,还能够将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涵转化为自己的实际行动,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作出贡献。
五、红色基因融入高校校园文化的价值分析
目前,很多高校将红色基因和红色精神通过多种形式融入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实践活动,红色基因的融入为高校校园文化注入新的活力,有利于丰富高校课程内容,提升校园文化品质,坚定大学生理想信念,提高学生培养质量,为做好高校文化育人工作探索新的切入点。
(一)加强理想信念教育
红色基因的融入有助于加强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学生在接触和学习红色文化的过程中,能够深入了解革命历史和英雄事迹,体会到革命前辈的艰苦奋斗和无私奉献精神,这种精神熏陶能够坚定他们为国家和社会发展作贡献的信念和决心。学校可以通过开设红色文化教育课程、举办红色主题讲座等形式,引导学生深入了解红色基因的内涵和价值,学习革命先烈的优秀品质和崇高精神。这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而且有利于红色基因的传承和发展,发挥红色文化和红色精神的时代价值,使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焕发新的光芒。
(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红色基因中所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和革命精神,可以为校园文化注入新的活力和灵感。学校可以通过举办红色主题文化活动、建设红色文化景观等方式,将红色基因与校园文化相结合,打造具有鲜明特色和时代感的校园文化品牌。学校可以充分利用校园周边的红色资源,开展主题教育,将红色基因融入校园文化中。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更丰富多彩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还可以增强校园文化的历史厚重感和时代感,推动校园文化的创新发展。
(三)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红色基因的融入有助于加强学校与社会、企业与行业的联系与合作,高校利用本地的红色资源,与当地政府、旅游景区、文化纪念馆建立联系,可以实现资源的共享,也可以为学生提供实习、培训、就业基地。通过将红色基因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和人才培养过程中,可以更好地展示学校的办学特色和文化底蕴,增强社会认可度和影响力。同时,学校也可以借助红色文化传承,与企业、行业等建立更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六、红色基因融入高校校园文化的实践路径与策略
(一)加强顶层设计,明确融入方向
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可以将红色基因教育纳入学校发展的战略规划中,成立专门的红色基因教育工作小组,确保红色基因融入校园文化的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同时,明确红色基因教育的目标和方向,将其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使其成为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建立评估机制,定期对红色基因融入校园文化的成果进行评估和反馈,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不断优化和完善工作方案。
(二)丰富融入内容,挖掘校园周边资源
高校可以深入挖掘周边红色资源,如当地革命历史、革命人物、红色故事等,将其纳入教学内容和校园文化活动中。例如,利用红色纪念日邀请红色文化专家来校举办讲座,分享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和革命精神,组织学生参观附近的革命遗址、红色纪念馆、红色基地等,亲身感受革命历史的厚重感和红色文化的魅力,增强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体验感和认同感,将红色文化资源蕴含的精神内涵在校园文化中体现。此外,可以利用好学校周边的红色纪念馆或教育基地,开展现场教学和线上教学,充实校园文化内容,营造良好的红色文化校园环境。
(三)创新融入方式,提高校园文化质量
创新红色基因融入校园文化的形式。首先,可以开展红色主题社会实践活动,如每年暑假进行的大学生暑期三下乡活动,组织学生前往革命老区开展社会调研、志愿服务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刻体验红色文化的内涵和价值。其次,利用网络平台,如建设红色基因教育网站、开设红色微博、微信公众号等,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扩大红色基因的传播范围和影响力。此外,以节日或纪念日为契机,举办红色文化艺术节、红色知识竞赛等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感受红色文化的艺术魅力。
(四)加强师资建设,提升融入水平
教师是红色基因融入校园文化的重要力量,学校要加强对教师的红色基因教育培训,提高他们对红色基因教育的认识和理解。同时,鼓励教师将红色基因教育融入课堂教学中,结合专业课程特点,挖掘与红色基因相关的教育内容,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能接受红色文化的熏陶。此外,学校还可以邀请红色文化专家、革命后代等作为客座教授或荣誉讲师,来校与教师进行学术交流,共同推动红色基因融入校园文化的深入发展。此外,加强与地方政府、社区、企事业单位等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打造红色基因教育的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为红色基因融入校园文化提供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1]周孜玉,张嘉仪.红色文化融入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路径研究[J].活力,2022,(21):19-21.
[2]陈佳,杨晨.红色基因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探析[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1(22):79—81.
[3]王朝怡.新时代大学生传承红色基因研究[D].河南大学,2022.
[4]陈文林.新时代大学生传承红色基因的价值意蕴及推进路径[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23,26(02):5-10.
[5]蔡雅虹.红色家书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实践路径[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23,44(01):17-24.
【基金项目】2023年度山西省青少年工作研究课题《山西红色文化融入晋地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研究》项目编号:JT2023D23。
(作者系山西科技学院助教)
责任编辑/黄敏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