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分组差距与区域差距问题研究
作者: 李梅婷 何蒲明
摘要 我国发展不充分不平衡不仅体现在城乡之间,还体现在城镇内部、农村内部以及不同区域之间。以居民收入差距为切入点,比较分析了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分组差距与区域差距。结果表明,城乡居民之间收入等级越高,差距越小,反之则相反;农村居民内部收入差距高于城镇居民内部收入差距;东部与东北地区农村居民收入差距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且东北与其他3个区域的城镇居民收入差距有扩大趋势。因此,建议秉承边际效应思维,找准着力点,精准施策,进一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重点关注低收入群体,健全城乡融合发展机制。
关键词 城乡居民收入;分组差距;区域差距;均衡发展
中图分类号 S-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2)08-0253-04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2.08.067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Research on the Income Disparity and Regional Disparity of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in China
LI Mei-ting,HE Pu-ming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Yangtze University, Jingzhou, Hubei 434023)
Abstract The inadequate and unbalanced development in China is not only reflected in the urban and rural areas, but also in small villages and between different regions. This paper takes the income gap between the people as a research point, compares and analyzes the income ga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and the difference in regions of China. The study founds that the income level among people in cities is high and almost the same, whereas there is big gap within the income of people in rural areas. The internal income gap of rural residents is higher than urban residents. On one hand, the income gap between rural residents in the east and the northeast has a further widening trend. On the other hand, the income gap between urban residents in the northeast and the other three regions has also a widening tendency. Therefore, it is suggested to adhere to the thinking of marginal effect, identify the right focus and take precise measures to further promote coordinated regional development,put the emphasis on low-income groups, and improve the mechanism of integrated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Key words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income;Grouping gap;Regional disparity;Balanced development
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因此,《“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建议》(以下简称《建议》)中提出的目标要求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着力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同时,《建议》中指出,当前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因此,要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立足国内大循环,全面促进消费。“扩大内需,全面促进消费”的前提是居民收入不断增加,完善收入分配制度,相对而言,低收入群体和欠发达地区和农村地区的边际消费倾向更大。关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以往的文献主要研究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成因和影响因素 [1-5],农村居民收入差距 [6-9]、城镇居民收入差异问题 [10-13]以及区域之间的居民收入差异 [14-17],但较少关注分组差距和区域差距。因此,笔者以此为切入点,探讨城乡居民收入的分组差距和区域差距,明确问题所在,找准着力点,对于精准施策,有效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进而扩大内需,全面促进消费具有重要意义。
1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分组差距分析
1.1 城乡居民收入分组差距的比较分析
为比较城乡居民收入的分组差距,按照统计年鉴,将城乡居民按照收入水平分为5组——低收入户、中等偏下收入户、中等收入户、中等偏上收入户和高收入户,然后按照分组,分别比较2000—2018年城乡居民同组之间的收入差距及其变化趋势(图1)。
从图1可以发现,2000—2018年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分组差距发生较大的变化。整体上看,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现先扩大后缩小的倒“U”型变化趋势,2000—2009年收入差距逐步扩大,2009—2018年收入差距逐步缩小,但近几年收敛乏力,呈现停滞状态,形成收入差距固态陷阱。就分组而言,从图1可见,就5个收入差距分组来看,主要体现2个特点:其一,各组居民收入差距呈现“托顶效应”,即城乡收入差距最大的分组在于城乡低收入户,而收入差距最小的分组在于城乡高收入户,差距随收入分组的收入等级提高而呈现递减状态,将收入等级最低组托顶于差距最高。这说明城乡之间收入等级越高,他们的收入差距越小,反之则反。其二,从收入差距缩小的趋势来看,中等收入偏下及以上4个分组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随时间趋势而收敛,呈现共同趋势;而低收入分组波动较大,且在2013年出现断崖式差距缩小后又回升到2013年前水平,这说明,农村低收入居民收入来源具有不可持续性和不稳定性。
1.2 农村居民内部收入差距比较分析
我国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不仅体现在城乡居民之间,而且还会体现在农村居民内部之间的差距。为了比较分析农村居民内部的收入差距,简化起见,只考虑农村居民高收入户、中等收入户和低收入户3组,另外两组(中等偏上和偏下收入户)暂不考虑,分别比较分析每两组之间的差距(图2)。
从图2 可以看出:第一,高收入户与低收入户收入差距很大,一直在6以上,而且呈不断扩大的趋势;第二,高收入户与中等收入户,以及中等收入户与低收入户之间的收入差距较小,而且一直保持较为平稳的态势,但是中等收入户与低收入户之间的收入差距从低于高收入户与中等收入户之间的收入差距慢慢发展到高于高收入户与中等收入户之间的收入差距,但近年来有所收敛。这说明,第一,在农村居民内部之间存在严重的收入差距且这种差距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第二,农村居民的中等收入户的群体有所扩大。
1.3 城镇居民内部收入差距比较分析
虽然城镇居民收入作为一个整体高于农村居民,但是在城镇居民之间也存在一定的收入差距。为比较分析城镇居民内部的收入差距,简化起见,只考虑城镇居民高收入户、中等收入户和低收入户3组,另外2组(中等偏上和偏下收入户)暂不考虑,分别比较分析每两组之间的差距(图3)。
从图3 可以看出,城镇居民内部收入差距变化趋势与基本类似:第一,高收入户与低收入户收入差距也比较大,绝大多数年份在5以上,而且呈不断扩大的趋势,但总体而言比农村居民同组别之间的差距要小;第二,高收入户与中等收入户,以及中等收入户与低收入户之间的收入差距较小,而且一直保持较为平稳的态势,但是中等收入户与低收入户之间的收入差距从低于高收入户与中等收入户之间的收入差距慢慢发展到高于高收入户与中等收入户之间的收入差距,但近年来有所收敛。这说明,在城镇居民内部之间也存在较大的收入差距,且这种差距也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同样,城镇居民的中等收入户的群体也有所扩大。
2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区域差距分析
2.1 四大区域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比较分析
按照《中国统计年鉴》,将我国划分为西部、中部、东部和东北地区,对应四大地区,收入差距分析分为西部地区城乡居民收入组、中部地区城乡居民收入组、东部地区城乡居民收入组和东北地区城乡居民收入组4组(图4)。
从图4中4条曲线的变化趋势中不难看出:第一,四大区域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都呈缩小趋势,下降趋势最明显的是西部地区,表现最为平缓的是东北地区,但差距最大的还是西部地区,差距最小的是东北地区;第二,中部地区和东部地区城乡居民收入组差距曲线波动非常相似,几乎是以2条重叠的曲线趋势波动,而且在2013年之后,中部地区城乡居民收入组差距还要小于东部地区城乡居民收入组差距;第三,从2013年开始,四大区域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曲线越来越近,尤其是中部、东部和东北地区居民收入差距曲线几乎是以3条平行的曲线在重叠波动(都在2.5附近波动),说明四大区域之间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也在逐渐缩小。
2.2 四大区域农村居民收入差距
区域间的资源禀赋使得区域间农村居民的收入差距可能会比区域间城镇居民的收入差距要大一些。同理,为了比较四大区域农村居民收入的差距,将其分为6个组合进行比较,分别是东部与中部、东部与东北、东部与西部、东北与西部、东北与中部以及中部与西部(图5)。
从图5可以看出以下特征:第一,四大区域的农村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大于城镇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第二,四大区域的农村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多数有明显的收敛趋势,拐点出现在2013年,之前收入差距都比较大,之后收入差距趋近收窄,下降最快的是东部与西部地区农村居民收入差距,但东部与东北地区农村居民收入差距例外,2013年后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第三,东部与西部地区农村居民收入差距最大,东北与中部地区农村居民收入差距最小。
2.3 四大区域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分析
四大区域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比较,也同理可以分为6个组合进行比较,分别是东部与中部、东部与东北、东部与西部、东北与西部、东北与中部以及中部与西部(图6)。
从图6可以明显看出2个特征:第一,图6可以分为2个曲线族,东部与西部、东部与中部、东部与东北是一族(简称A族),东北与西部、东北与中部以及中部与西部是一族(简称B族);从这个族群的分组可以看出,A族都与东部地区有关,也就是说,其他3个区域的城镇居民收入与东部地区城镇收入差距普遍都比较大,而东北与西部、东北与中部以及中部与西部城镇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很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第二,东北与其他3个区域城镇居民收入差距曲线与另外3条曲线的变化特征有明显差别,具体表现为在2013年之前都有平稳缓慢下降趋势,但是在2013年之后,其他曲线进一步延续这种缓慢下降趋势,但是东北与其他3个区域城镇居民收入差距曲线呈上升趋势,也就是说,东北地区与其他地区城镇居民的收入差距又开始在扩大。